諸葛亮拿著他手中標志性的羽扇,一面輕輕地搖晃,趴在巨大的地圖上,一面嘴中念念有詞,時不時的還手中掐指計算。
馬謖和姜維就站在他的身后,靜靜地等待著丞相的決斷。當他們看到丞相的羽扇指向了柴桑口的時候,兩個人就互相對望了一眼,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總算是對上了呂蒙這個關羽的最大仇人。
剛剛的一場大戰(zhàn),對的是魯肅,諸葛亮這個奸詐的人對上忠厚的魯肅,那魯肅就只能吃癟敗北了。
諸葛亮負責對孫權的建鄴和柴桑進行進攻,于是他就派了自己的兩個得力手下,馬謖和姜維,對柴桑口的呂蒙實行的是圍而不打,而對憨厚的魯肅,確是重點照顧。
諸葛亮拿出了漂亮的玩火手段,帶著吳班陳道的水師,在長江之上,引誘了魯肅的水軍進了鄱陽湖,然后一把大火,將魯肅的整個江東水軍燒的是灰飛煙滅,魯肅也在這一場戰(zhàn)斗里戰(zhàn)死了。
諸葛亮在解決了一面敵人之后,卻并沒有兵鋒直逼已經(jīng)沒有水師保護的建鄴城,而是全力對柴桑進行進攻,因為他深深的知道,荊州才是自己最想要的,只有在呂鵬進入荊州之前名正言順的拿下荊州,才能壯大自己一方的實力,而拿下建鄴,滅了東吳,那不過是一句口號罷了,而一旦自己拿下建鄴滅了東吳,就要直接面對已經(jīng)走投無路的曹丕。
雖然曹丕勢力相對弱小,但狗急跳墻,他那300多萬的屬下,一定會拼命進行抵抗,那時候自己的損失將是巨大的,所以,在利益獲取最大化的同時,盡量的避免遭到拒絕時的反擊,這才是自己最正確的戰(zhàn)略。
現(xiàn)在東吳的水師已經(jīng)被自己徹底的殲滅,已經(jīng)沒有了后顧之憂,堅決拿下柴桑才是當務之急。
于是諸葛亮就全力攻擊柴桑,打通對荊州對進道路。
呂蒙抱定了死守之心,吸取了魯肅戰(zhàn)敗的教訓,無論諸葛亮如何威逼利誘,如何計謀百出,我就以不變應萬變,抱成團看你能奈何我。
面對縮在柴桑的呂蒙,諸葛亮真的是一籌莫展,只能水陸大軍齊動,十萬大軍日夜攻城。
但呂蒙手中掌握的也是十萬人馬,江南人雖然弱不禁風,但在相等的人馬數(shù)量下,在高墻深壕的依托之下,發(fā)揮了江南人特有的韌性,對諸葛亮的進攻嚴防死守。
而柴桑還有一個好的地方,那就是不能被敵人困死,因為整個大江就是一個巨大的開口,隨時都有船只,將城內(nèi)所需的軍資物品運送進來,補充城里的需要。如此一來,諸葛亮就不得不將整個水軍調集在這里,參與對柴桑的進攻,這樣一來,國都建鄴就再也沒了危險。
面對這種死纏爛打的局面,諸葛亮也是深感無奈,但是事情已經(jīng)逼迫在這里了,對于陸遜阻擋自己的主公劉備,諸葛亮倒是沒有什么太大的擔心。
雖然陸遜一度白衣渡江用奇謀搶占了荊州,但諸葛亮知道,荊州的丟失原因是多重的,而最主要的還是關羽的驕傲。這種驕傲,讓荊州對關羽已經(jīng)離心離德,這是東吳占據(jù)荊州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州郡都望風而降的根本原因。得民心(這里指的是官吏士子之心)者得天下,關羽恰恰忘記了這一點。所以荊州的丟失,應該在七成上歸于關羽的失誤,并不是陸遜的能力。
犧牲的人不要去詬病,這不厚道,諸葛亮最擔心的,是西出蜀川的呂鵬,對夷陵攻擊更加緊密了,大家都在搶時間,看誰用最快的速度吃下荊州的這塊肥肉。
就好像當初,兩家一起搶占益州,結果是自己慢了半步,最終抱憾終生,這一次,無論如何,荊州也再也不能丟失。
“幼長,伯約,現(xiàn)在戰(zhàn)斗已經(jīng)達到了這種地步,你們看,柴桑一戰(zhàn)我們將怎樣進行?”諸葛亮看了半天之后,心中已經(jīng)有了計較,于是就站起來,云淡風輕的詢問著兩個年輕有為的將軍。
馬謖和姜維就互相看了一眼,知道這又是軍師在考較自己兩個人。
馬謖是老人,姜維是后來的,他是天水人,因為父親姜冏戰(zhàn)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但在呂鵬占據(jù)了西涼的時候,姜維卻認為呂鵬不是正統(tǒng),他依舊心懷大漢,于是就丟了官職,投奔了劉備,深得諸葛亮的信任與愛護。
諸葛亮有將未來自己的軍權交給他們兩個人其中一個的意思,于是就帶在身邊,悉心調教。
馬謖性格機智干練,姜維沉穩(wěn)忠厚,性格上各有千秋,倒是一時讓諸葛亮難以決斷,只能是不斷的在考較里觀察兩個人,希望能選擇一個最優(yōu)秀的。
兩個人當然知道諸葛亮的目的,心中也常常互相比較,但好在兩個人的心都很正,只是互相比較的上進,卻沒有互相拆臺。
見到丞相再次詢問,兩個人就互相謙讓一番,姜維的年紀比馬謖大一些,謙讓一番之后,還是姜維首先開頭。
姜維也俯身在地圖上,仔細的觀察了一陣之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周瑜當年駐扎水軍在柴桑,對這里進行了不斷的加固維修,水寨堅城的確是易守難攻,現(xiàn)在呂蒙掌握著7萬陸軍,3萬水師,這股實力絕對不可小覷,尤其他的水師,是陸遜悄悄在鄱陽湖里訓練了多年的,實力上根本不下當時的魯肅,有過之而無不及,呂蒙掌握那7萬陸軍,大部分是荊州中的精銳,戰(zhàn)斗力也是相當了得,在我們與他兵力相等的情況下,急切之中是不能將他如何的。”
這就是姜維的沉穩(wěn),這就是姜維對整個敵人的掌控,在這一點上,諸葛亮非常滿意的點頭,能夠找出敵手的優(yōu)勢,做到了知己知彼,誰說不能夠一時取勝,但也絕對不會落敗。這很符合諸葛亮的性格,謹慎從事。
“但敵人也有弱勢,我們卻可以利用,雖然所費時間要長一些,但最終我們還會能取勝。”
諸葛亮就微笑著鼓勵他:“你倒是說一說,你用什么辦法最終能夠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