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個身形不一、但是目光卻同樣灼灼有神的漢子來到華雄府前,由鐵鷹衛領到華雄跟前,三個人一一抱拳上前向華雄說道:
“末將劉仁軌,見過主公!”
劉仁軌,後世唐朝水軍名將,曾經在某半島白江口海戰之中連續四次大敗瀛洲水師,焚燬瀛洲戰船四百餘艘。
“末將鄧子龍,見過主公!”
鄧子龍,後世明朝海軍名將,曾經和某半島漢軍名將李舜臣在露樑海戰大破瀛洲水軍,年逾七十的鄧子龍也戰死在這一場海戰之中。
“末將李寶,見過主公!”
李寶,後世南宋水軍名將,曾經三千南宋水師在膠東灣全殲七萬金國水師。
華雄看著眼前的三人嘿嘿一笑,有他們三人在,無論是近在眼前的下江南還是日後的渡海東征難度都大大減小。
華雄任命三人分別爲遼東水師都督、副都督,負責組建自己麾下第一支水師,駐地在遼東東遝城。
這也就是華雄那系統沒有召喚水師的選項,若不然,華雄就準備馬上搞出幾萬水師交給三人了。
時間匆匆而過,酷冷的寒冬很快便過去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華雄麾下各個軍團好像瞬間從過冬的狀態養足了神,三月,華雄一紙號令,張郃、審配所部揮師東進,進入了青州境內。
張郃麾下兵馬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所到之處各城皆開城投降,不過是三五日的時間,張郃就已經兵臨北海城下。
時北海相孔融在城上看了,心中大爲慌亂,連連寫書向華雄求和,但一直遲遲得不到華雄的消息。
張郃大軍圍城五日後發起攻城,僅僅半個時辰不到,北海便失守,孔融無奈開城請降。
北邊的孔融投降之後,徐州的陶謙立刻向周邊的袁術發起求救,然而此時袁術自身難保,已經放棄了豫州大片城池,逃亡淮南,陶謙無奈,得知劉備兄弟正在廬江和孫策開戰,又急忙寫書向劉備求救。
廬江,劉備軍大營,帥帳之中
劉備正拿著陶謙的手書長吁短嘆,張飛最見不得劉備這個樣子,便上前問道:“大哥,可是在擔憂孫策那廝?大哥莫嘆,兄弟我昨日與他大戰了上百回合沒能拿下他,今日必然爲大哥將其擒來!”
說著,張飛邁開步子就要向外走,這是劉備急忙開口喊住了他:“翼德且稍待!”
張飛回頭疑惑地看著劉備,劉備舉著手裡的書信向張飛說道:“爲兄不是在擔憂那孫策,而是徐州的陶公向吾發來求救,爲兄苦於此啊!”
此時,劉備下首的關羽看著劉備一籌莫展的樣子,上前說道:“大哥莫慌,若是大哥無暇分身,那就有兄弟我去支援陶使君罷了。”
劉備擔憂道:“雲長,這陶使君信上說,張郃將兵十萬如青州,眼下吾軍情況你也知曉,爲兄怕是不能給你太多兵馬。”
關羽撫著自己新長出的短髯說道:“大哥放心,陶使君好歹一州之牧,想來只是缺少統兵之人,而不會缺少可戰之兵卒,況且徐州下轄丹陽向來產精兵,吾只向大哥借五百校刀手便足矣。”
“好!”
劉備一拍身前桌案,向關羽說道:“吾有云長,何愁大事不定?!眼下北方華賊勢大,雲長此去,多加小心!”
關羽點頭道:“廬江此處兇險亦是,那孫策驍勇,周瑜有謀,兄長也要多加保重!”
說著,劉備、關羽二人緊緊抱拳,一邊的趙高看著,不禁疑惑道:“主公,既然如此,那陶謙我們不去幫他不就完了,爲什麼還要在這個時候削弱吾軍實力呢?”
劉備滿眼憂愁地看向趙高,說道:“文高先生此言不差,但是陶使君乃吾大漢之忠臣,今日他寫書向吾求援,吾雖是困難,卻又聊有薄力,豈能坐視不理?”
趙高原本就緊皺的眉頭頓時鎖得更緊了,無論是表面還是內心,趙高都不清楚劉備這救援陶謙的意義在哪,莫非劉備真的是個正人君子?
這念頭一出來,趙高就趕緊甩了甩腦袋,趙高又一次覺得自己看不透劉備了。
之後,劉備將關羽送出大營,看著關羽一行人向著北方離開,劉備悵然嘆道:“與雲長此去一別,不知再見是何日啊。”
張飛看著劉備失神的樣子,心中也是一酸,說道:“大哥,你和二哥也真是,要我說啊,管他勞什子陶謙作甚?!”
劉備聞言微微一笑,向著張飛問道:“翼德,你和雲長爲何願認吾劉備爲兄長?”
張飛說道:“因爲大哥慈悲心腸,仁義之輩,處處爲天下百姓著想,這天下,就得大哥這樣的人來做皇帝!”
劉備嘆道:“是啊,仁義之輩,如果今日吾不去救那陶使君,可還稱得上是那仁義之輩?”
張飛疑惑道:“話是這麼說,可是......”
張飛說著,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說什麼,劉備拍了拍張飛的肩膀,笑道:
“翼德,時值亂世,凡爲人傑、欲成大事者皆有所依,有人依身世顯赫,如那四世三公袁本初,有人依兵鋒銳利、勢不可擋,如那大將軍華雄,有人依王爵庇廕,如那荊州劉季玉,有人依天下民心,正是吾劉玄德。”
此時劉備身後的趙高似乎聽明白了一點,他開口問道:“那若不是亂世,主公若不想成大事,可還會做如此仁慈之人?”
張飛頓時向趙高喝道:“哎?!你這是什麼話?!吾大哥肯定還是吾大哥!”
劉備則是一陣大笑,然後說道:“若不是亂世,吾劉備不過一織蓆販履之輩,談何仁慈?”
說著,劉備轉身離開,張飛緊緊跟在身後,另一邊廬江的方向響起了擂擂戰鼓聲,似乎是孫策又出城來覓戰了。
張飛往那邊看了一眼,吼道:“這個孫策小兒真不讓人省心!看吾去會他!”
說完,張飛提起自己的丈八蛇矛,跨上烏騅馬,如同一陣烏黑的旋風衝出了營門。
對面,孫策已經策馬而立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