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2章 正教

“還真是什麼都敢說呀!”文帝皺了一下眉頭,將手中的摺子丟到書案上,然後站起來,負手在尚書房中走來走去,顯得十分憂慮。

皇極聖人楊華兮站在一旁,紋絲不動,十分有耐心地等在一旁。

好一會,文帝才停下腳步,轉(zhuǎn)頭道:“這真是純陽聖人說的?真是膽大妄爲,他這是唯恐天下不亂!”

皇極聖人搖搖頭,攤手淡淡道:“皇兄,何必自欺欺人呢?他只是私下說了別人不敢說的話而已,我大匡皇朝,學社林立,多不可數(shù),這所謂的學社,性質(zhì)和教派也無多大區(qū)別,只是還沒有大興而已!”

“那又如何,至少百聖太廟和朝堂都還沒有扶持這些學社!”文帝說著。

“現(xiàn)在自然還沒有扶持,但是不代表以後不扶持,我大匡皇朝,難道奢望一統(tǒng)整個世界不成?”楊華兮淡淡嘲笑。

文帝皺皺眉頭,嘆了口氣:“皇朝再強大,也不可能一統(tǒng)整個世界,這一點自知之明朕還是有的!”

“這就是了,道以國傳,明顯走不通,何不換另一種方式?!”楊華兮道。

文帝指著書案上的摺子,嚴肅道:“看看那陳條,什麼鼓勵民間航海,鼓勵私人武力,鼓勵私人海外立國,鼓勵海外殖民……這些東西都是洪水猛獸,一旦放出來,無異於撕裂我皇朝政體!”

“……”皇極聖人楊華兮沉默。

“皇朝要拖傳道的後退……百聖太廟多的是遠見卓識的儒者,他們不會看不到以教傳道的好處,學社林立便是最後的佐證,皇朝只要再大興一些,那些學社就會獲得百聖太廟的扶持,搖身一變,成爲教派,轟傳天下!”

“他們傳教便傳教,何必要立國?”文帝惱怒。

楊華兮用古怪的眼光看著文帝,“皇兄,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做人不可太貪心,難道整個天下都應該是我楊家的不成?難道整個天下的萬民,都應該供養(yǎng)我楊家?”

“有何不可?只要我楊氏是聖明之君,那麼遵從天意,扶顧人意,御極天下,總是衆(zhòng)望所歸!”文帝反問。

“一個皇朝,即便再強大,皇帝再聖明,也不可能佔據(jù)天下所有的氣運,所以皇兄,咱們還是清醒一些的好!皇兄素來是聖明之君,這一點我不懷疑,但是皇兄在位還能有幾年?”

文帝愣住了。

他剛剛晉升聖人道業(yè),聖人的心態(tài)還沒有穩(wěn)固,但是他已經(jīng)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思想正在不可避免的發(fā)生變化。

朝堂的事情,皇室子孫的事情,以及各種國事,都逐漸成爲他的羈絆,他每一天心裡都在渴望甩掉這些包袱,全心全意投入到修行之中。

“百聖太廟是什麼態(tài)度?”文帝搖搖頭,聲音有些沙啞。

“沒有皇兄點頭,自然誰也不會說出來,不過……”皇極聖人遲疑一下,最後下決心道:“不過皇兄應該清楚,讀書人中的學社日漸多起來,而且一些聖人組織的學社尤其厲害,規(guī)模越來越大,社裡的儒生都有著共同的宗旨……還有,在焰州和河州,民間早已經(jīng)有了各種教派,其中焰州最大的教派叫做取教,人數(shù)已經(jīng)發(fā)展至十數(shù)萬!每一個教徒都是修行者,是讀書人!”

文帝嘆了口氣。

“朝廷是擋不住這股思潮了……”文帝擺擺手,顯得無可奈何。

皇極聖人撇撇嘴,道:“皇兄,這是大勢,即便是百聖太廟,也在後面推波助瀾,我們楊家,何如敢爲一家而逆天下?”

“再讓朕想一想吧!”文帝感覺有些頭疼,他揉揉太陽穴,擺手讓皇極聖人退下去。

皇極聖人點點頭,退出尚書房,前往百聖太廟見過真鑑聖人。自從希夷聖人飛昇之後,百聖太廟的地位越發(fā)尊崇,真鑑聖人成爲諸聖第一人。

百聖太廟的大事,都需要真鑑聖人點頭才能夠執(zhí)行。

真鑑聖人和皇極聖人談了一會,嘆道:“純陽還是太心急了一些!”

“老師的意思是怎樣的呢?”

真鑑聖人指著流過百聖太廟的河流,笑而不語。

“老師是要順其自然?”皇極聖人詫異。

真鑑聖人頷首,“世上的事情,總有一個過程,醞釀、萌芽、生長、繁盛,直至衰落……大匡皇朝建國才四百餘年,咱們百聖太廟也只有四百餘年,時間還很短,道以國傳,是必經(jīng)的階段,也是百聖太廟發(fā)展之初最有利的選擇!”

“……”皇極聖人想了一下,不得不贊同:“老師說得是,皇朝和百聖太廟前四百餘年就是這麼過來的!”

“不過現(xiàn)在情況有些不同,世易時移,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法,百聖太廟想要乘著大勢超越以往,只能超越以國傳道的模式!”

真鑑聖人擺擺手,呵呵笑道:“皇朝總是有著不少真知灼見、富有遠見的人才,他們往往能夠見微知著,明白我聖道的發(fā)展方向!”

“老師原來也贊同?”

“這個自然,近幾年皇朝翻天覆地,南征北伐,甚至東渡大海征服東洲東來國和出雲(yún)國,地方上確實出現(xiàn)了不少教派,他們打著聖道的旗幟,四處發(fā)展,非常壯大,尤其以取教在蠻族之中發(fā)展最爲迅猛,這種情況我是瞭解的!”

真鑑聖人頓了頓,想了一下又道:“鑑於這樣的教派也是在傳播聖道,所以百聖太廟沒有理由阻止,九州之地的社團早已經(jīng)林立,那些教派想要發(fā)展到九州來,也不容易,九州之外,容它們發(fā)展。要知道,一種事物的興起,總有其根源,我百聖太廟只需要看準了時機,順勢而爲足以!”

真鑑聖人似乎胸有成竹,慢慢告誡楊華兮。

“那咱們百聖太廟有什麼打算嗎?”楊華兮心中一動,連忙問道。

真鑑聖人頷首,從袖中取出一張金卷,遞給皇極聖人,楊華兮仔細一看,金捲上面敘述了百聖太廟以聖道之名義立正教的意義。

“儒教?”皇極聖人微微詫異,“這就是我百聖太廟準備要立起來的正教?”

“不錯,這不是早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嗎?”真鑑聖人呵呵一笑,百聖太廟這些年來傳播聖道,雖然沒有明確的立大教,但是所行之事,無不以關(guān)乎天下儒生興衰。

“聖道之下,只有一個正教!”真鑑聖人又道。

“那麼地方上那些教派怎麼辦?”皇極聖人微微一愣。

“你說要怎麼辦?”真鑑聖人似笑非笑。

皇極聖人思索了一會,斷然道:“取締並非上策,自然是要吸納過來,爲己所用,而且其存在,只能約束在自己畫的圈圈裡邊,不能逾越!”

真鑑聖人點點頭,哈哈一笑:“不錯,咱們太道聖廟掌握聖道,地位尊崇,一言一行,高屋建瓴,其他教派不敢不從!”

“具體如何做法?”

“祭告天地人,立儒教爲正教,聖道之下,只有唯一的正教,其他教派,不得以教爲名,須得降格稱門,正教之下,允許百門共存,共傳聖道!”真鑑聖人嚴肅道。

“妙!”

皇極聖人眼神微微一亮,已經(jīng)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了。百聖太廟若是這麼一規(guī)定,皇朝十二洲亂七八糟的教派,莫敢不從,哪個不從,哪個就是旁門左道!

百聖太廟建立四百餘年,主持聖道權(quán)柄,這可不是吹噓的,而是實實在在的。百聖太廟有那個威望和實力,爲天下道統(tǒng)、教門訂立規(guī)矩。

“今日適逢其會,且將諸位聖人和宗師召集過來,就這個問題好好商量個章程出來吧!”真鑑聖人招手,叫來弟子,吩咐召集聖人和宗師。

翌日正午,真知求鑑石塔頂層,十位聖人親臨,一百二十八位宗師從十二洲各地趕來,齊聚於石塔。

呂楊從東來國趕回神都,在石塔中參與商討。

呂楊沒有想到,真鑑聖人的提議竟然是這樣,不禁有些愕然。

他原先提議在焰州建立取教,原本是要分聖道的氣運,沒有想到事隔幾年,百聖太廟後發(fā)制人,要弄出這麼一個規(guī)矩,將天下所有教派都圈在一個圈圈內(nèi)。

按照百聖太廟的意思,它將“儒教”扶上正教的寶座,其他傳播聖道的教派只能降格稱“門”,連旁教都稱不上。至於天人武道等等道統(tǒng)的教派,估計只能混一個“外教”,或者叫旁門左道。

文帝楊文思作爲新晉的聖人,自然也參與了商討,他的心思最爲複雜,立正教這件事,確實如呂楊所說,在某種程度上是撇開朝堂和他的楊家單幹,若是任由發(fā)展,將來朝堂對百聖太廟的制約將越來越小。

一連商討了三天,隆運七年八月初八日,百聖太廟聯(lián)合朝廷下發(fā)聖旨,宣佈百聖太廟於九月初九重陽日於百聖太廟立“儒教”爲聖道之下唯一正教,其他教派,不得以教爲名,須得降格稱門,正教之下,允許百門共存,共傳聖道!

這道旨意不到一天時間即刻傳達十二洲境內(nèi),各地衙門張貼金榜通告,宇內(nèi)接聞。

一時間天下轟傳,千萬讀書人震動,有的大讚,有的驚愕,還有的冷眼旁觀不以爲然。皇朝天下,幾乎所有讀書人都在談?wù)摪俾}太廟立正教背後的貓膩以及影響。

十二洲境內(nèi),一些機靈的學社,竟然第二天便將學社改爲門,譬如神都的浩然學社,第一時間改爲浩然門,社員還唯恐天下不知,印刷了兩萬丈宣傳單,傳播到神都每一個大街小巷,鬧得人盡皆知。

浩然門一時之間出盡了風頭,拉攏了不少年輕的新晉儒者加入了浩然門。

皇朝十二洲各地,一些學社或者團體,紛紛改了名字,一時之間,各地如雨後春筍涌現(xiàn)出了三百多個門派。

正教未立,教下百門卻爭先恐後蜂擁景從,響應之迅速,不禁讓天下人目瞪口呆。

……

第二百四十七章第302章 聯(lián)合第168章 遊記(上)第286章 嚴陣第234章 賜爵第342章 真儒第99章 音府第371章 寶藏第673章 密談第279章 狩獵第11章 仙緣無常第185章 原則第607章 公敵第586章 鎮(zhèn)守第194章 精進第296章 蛻變(上)第568章 趨利第441章 丹會第527章 桃源第537章 算計第565章 庇護第157章 血脈第142章 擂臺(上)第107章 珍瓏第80章 賊子(上)第75章 賜官(上)第33章 書童第3章 立心道業(yè)(下)第248章 吹曲第137章 術(shù)數(shù)(下)第258章 名次第169章 遊記(下)第212章 煉骨第604章 被坑第246章 請見第255章 流言第80章 賊子(上)第585章 入侵第140章 備戰(zhàn)(上)第322章 祭壇第103章 晉學(下)第505章 尋寶第559章 祭天(下)第445章 突襲第311章 章程第452章 底牌第72章 弈棋第454章 南指第202章 增壽第211章 術(shù)數(shù)第648章 青獠王第611章 強硬第302章 聯(lián)合第484章 調(diào)教第554章 河州第551章 咒殺第464章 前夕第381章 種蓮第131章 千字文第456章 軼事第125章 禮運第354章 挑釁第359章 大典(上)第403章 丹爐第162章 傳揚第519章 講學(二)第552章 羣毆第557章 允了第459章 巡遊(一)第542章 闖陣第231章 聖道文字第371章 寶藏第404章 皇器第94章 自辯第398章 入殿第590章 出雲(yún)第41章 孤篇第435章 籌劃第32章 劍器第428章 追逐第654章 煉塔天都第18章 往書院(上)第335章 茫然第552章 羣毆第322章 祭壇第152章 入股第492章 震懾第258章 名次第534章 天誅第424章 傳承第370章 互利第310章 巡視第368章 冰封第24章 免罪 許了第161章 初勝第404章 皇器第95章 站隊第445章 樂比(二)第518章 講學第612章 報應
第二百四十七章第302章 聯(lián)合第168章 遊記(上)第286章 嚴陣第234章 賜爵第342章 真儒第99章 音府第371章 寶藏第673章 密談第279章 狩獵第11章 仙緣無常第185章 原則第607章 公敵第586章 鎮(zhèn)守第194章 精進第296章 蛻變(上)第568章 趨利第441章 丹會第527章 桃源第537章 算計第565章 庇護第157章 血脈第142章 擂臺(上)第107章 珍瓏第80章 賊子(上)第75章 賜官(上)第33章 書童第3章 立心道業(yè)(下)第248章 吹曲第137章 術(shù)數(shù)(下)第258章 名次第169章 遊記(下)第212章 煉骨第604章 被坑第246章 請見第255章 流言第80章 賊子(上)第585章 入侵第140章 備戰(zhàn)(上)第322章 祭壇第103章 晉學(下)第505章 尋寶第559章 祭天(下)第445章 突襲第311章 章程第452章 底牌第72章 弈棋第454章 南指第202章 增壽第211章 術(shù)數(shù)第648章 青獠王第611章 強硬第302章 聯(lián)合第484章 調(diào)教第554章 河州第551章 咒殺第464章 前夕第381章 種蓮第131章 千字文第456章 軼事第125章 禮運第354章 挑釁第359章 大典(上)第403章 丹爐第162章 傳揚第519章 講學(二)第552章 羣毆第557章 允了第459章 巡遊(一)第542章 闖陣第231章 聖道文字第371章 寶藏第404章 皇器第94章 自辯第398章 入殿第590章 出雲(yún)第41章 孤篇第435章 籌劃第32章 劍器第428章 追逐第654章 煉塔天都第18章 往書院(上)第335章 茫然第552章 羣毆第322章 祭壇第152章 入股第492章 震懾第258章 名次第534章 天誅第424章 傳承第370章 互利第310章 巡視第368章 冰封第24章 免罪 許了第161章 初勝第404章 皇器第95章 站隊第445章 樂比(二)第518章 講學第612章 報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宁南县| 修武县| 同心县| 伊宁县| 柳林县| 景谷| 昌黎县| 河西区| 碌曲县| 红原县| 桐庐县| 阿克陶县| 商水县| 循化| 白沙| 时尚| 鹿邑县| 新丰县| 兴仁县| 普洱| 安福县| 美姑县| 罗定市| 兴文县| 繁峙县| 青岛市| 平南县| 芜湖县| 昆山市| 新巴尔虎右旗| 阳山县| 壤塘县| 灌南县| 临潭县| 益阳市| 平阳县| 砀山县| 景东| 晴隆县|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