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官博在中午13點30分,更新了微博。
是一個短篇採訪視頻,只有不到十分鐘。
視頻的封面是一個老婦人,滄桑的面容和平靜的目光。
人民日報官博的一些消息,會由微博小秘書向微博用戶推送,前提是這個用戶曾經點開過人民日報的官博。
人民日報官博有專人運營,微博動態更新很頻繁,粉絲足足有5453萬之多。
但微博的熱度卻一直並不高,點贊、評論等等都不太活躍。
當這條動態更新後,微博小秘書照例向很多微博用戶推送了這條消息,在隨後的幾分鐘裡,大概有十多萬用戶點開了這條視頻……
…………
這條視頻就在八一上午錄製的,節選自官方宣傳等機構聯合發起的八一特別活動……
“尋找軍人的家。”
多娛文化公益組織會策劃八一的特別節目,官方也會策劃一期特刊,來宣傳普及八一這個節日。
這一次的特別活動與以往不同,準備時間倒是很充分,但採取了當天錄製當天公開的流程,爲的是讓這個活動看起來更加真實。
……上午,某地一個來自京都的女主持人在攝像師等的陪伴下,來到了一個地方。
女主持人在鏡頭前,用一種很感性的語氣說道,“今天,我們要拜訪一位特別的人。”
準備工作做得還算充分,至少觀衆看到的視頻是這樣的。
在女主持人的話語落下後,視頻中出現了一個老婦人。
目光中是漫長歲月沉澱後的平靜,與滿臉的滄桑和好似圍裙的粗布深色麻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主持人的介紹下,老婦人明白了一行人的來意,她站在攝像頭前,語氣很平靜的說了一個簡單樸素的故事。
“我叫寧其蘭,我的兒子,是一名普通的戰士。”
老婦人說到這裡的時候頓了頓,抿了抿嘴,才接著往下說道,“他,也是一名烈士,犧牲了。”
這種平靜的語氣和站在鏡頭前那張滄桑的臉,以及背後陰暗的環境,無一不在告訴觀衆,有時候,平靜是一種深沉的痛。
有時候,一些官方機構並不會像陸安或者多娛文化公益組織那樣,不刻意去揭開一些傷疤,反而會因爲某些因素,讓傷痛更加淋漓。
“二十五年前,我第一次知道我兒子犧牲的消息,我很痛苦。”
寧其蘭說到這裡的時候,語氣第一次出現波瀾,聲音有點顫抖和因爲年紀的原因產生的輕微含糊。
“他犧牲於84年,死後的第八年,我才接到……烈士……陣亡通知書。”
這句話,寧其蘭停頓了好幾次,哪怕是過去了33年,或者過去了25年,她在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依然很痛苦。
她雙手交叉放在身前,是一種很老百姓最普通的謙卑姿勢,敘述再次停了下來。
女主持人並沒有出聲催促,也沒有做任何的動作示意,臉上習慣性的職業微笑也早就收斂了。
默默的等著寧其蘭的再次開口。
寧其蘭的話並沒有邏輯,很散亂的說著。
“我痛苦了很多年,但,我並不後悔送他去當兵,只是沒想到,那一去,就是33年。”
寧其蘭再次抿了抿嘴,聲音中的顫抖更明顯了。
“我這些年唯一想做的,是能攢一些錢,去看他一次,他已經犧牲了33年,我知道他犧牲也有25年了,我這個當孃的,33年沒去看過他。”
“也不知道,他在下面會不會冷,每天吃不吃得飽飯,有沒有衣服穿。”
寧其蘭說著說著,上下嘴脣開始劇烈的哆嗦,單薄的身子像是在積攢著力量。
她的眼淚,可能在這33或者25年裡,流乾淨了。
“當年,他離開家說要去打仗的時候,我正給他縫衣裳,才縫了一半,他就匆匆忙忙的走了,到了也沒能穿上新的衣服,我就想,能親手去燒給他,讓他能穿上新的衣服。”
“我,只想能夠在有生之年做完這件事。”
寧其蘭平靜的說出了這句話,似乎想起了什麼,強調道,“快了,我快攢夠路費了……”
視頻,到此結束。
老婦人那張滿臉滄桑的臉,和平靜的表情以及哆嗦的嘴脣,定格在畫面中。
她,在25年前,知道自己的兒子犧牲了,所有的精神支柱就全部崩塌了,拿著在90年代算是鉅款的550元烈士撫卹金。
她,想去看看自己的兒子。
最後因爲山高路遠,沒能成行,90年代的車馬費,比想象的要貴得多。
這25年中,寧其蘭不止一次向鄉里請求過路費,每次都無果,至今仍然未攢夠錢。
她掙錢的速度,比不上物價的飛漲,也比不上經濟的飛速發展。
因爲,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婦人,連普通話都那麼的不標準,連自己的想法都表達不夠明白的普通老年婦人。
她能依靠的,只有每日撿破爛,在讓自己活下去的前提下,省下每一分錢,攢夠一個去烈士陵園的路費。
或許是一千公里,或許是兩千公里,但她連路在哪裡都不知道,她只知道,錢夠了,可以坐火車,過去。
每個礦泉水瓶子,能換來1毛錢,因爲所處的環境的先天制約,她的收入並不好。
偶爾,還需要鄰里的接濟。
如果不是想要看一眼孩子的念頭強撐著,很難想象寧其蘭怎麼活過這25年?
或許,在採訪中,寧其蘭有說過自己的請求,或許沒說過,誰又知道呢?
…………
這一期八一特別節目,在第一個採訪完成後,接下來將要進行的第二個採訪最終沒能進行下去,算是爛尾了。
因爲,一些外在的因素干預了進來。
高高在上的人,很少把目光放下去,因爲屁股決定了目光的關注點。
但,25年的歲月,真的值得一點微小的關注了。
視頻層層傳遞,最終入了某領導的耳,他聽到秘書的彙報後,大發雷霆,“馬上,立即,責成這件事!25年!這些人都在吃屎嗎?
這個節目先停下,這一段放人民日報官博!馬上去辦!”
不知道節目組是從哪找到的寧其蘭,也不知道爲什麼能找到寧其蘭,卻沒有幫她達成心願,反而讓領導大發雷霆。
只知道,在領導大發雷霆之前,有人更早的知道了這件事。
或許可以稱之爲始作俑者。
這個人,是陸安。
這也是陸安第一次如此的覺得良心不安,爲了更多同樣的人,他選擇了讓寧其蘭曝光在鏡頭前。
所以,在採訪結束後,陸安幾人就趕到了當地。
河北的一個小鄉村裡。
陸安見到了寧其蘭,比起從彙報資料上看到的寧其蘭,現實中的寧其蘭要更加的滄桑。
在陸安遇到過那個老兵齊大爺之後,內心暗自下了些決定,比如跟白敬良說了抗戰老兵的問題,比如公益村。
再比如,悄然的尋找另外一羣其實更加需要幫助的普通老百姓……軍屬。
寧其蘭這件事,是陸安再三猶豫後,做下的艱難決定,甚至包括八一特別節目,都有陸安的影子在裡面。
嗯,陸安的‘影子’。
========
兩更完畢,章節數emmmm~
破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