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肅之的心情是憤怒的,這很好理解,讓閨女看家,可不代表他就計劃好了讓閨女跟入室搶劫的劫匪干架呀!中二病的神邏輯就是:我可以準備,你不可以來!
與他相對的,朝廷這邊的想法是:我特么要有個準備就好了!
毫無征兆啊親!
才過完正月呢,正要展開春耕工作呢,正旦才宣布改元的呢,皇帝的陵還沒正式動工呢。你們這是要鬧哪樣?
這樣說的人肯定沒有聽說過一個詞——青黃不接。
過年了,你得吃點好的吧?吃完這幾天,一揭米缸的蓋子,見底了,什么都沒有了!那吃點野菜吧,還好,已經春天了,拼命挖點野菜什么的,也混了個半飽。照這么挨下去呢,灑點菜種子,拿瓜菜填肚子撐到秋天好了。可萬萬沒想到啊,小皇帝改元之后,他得修陵了。
征發就不用說了,居然還要加稅!以前先帝在位的時候也修陵,也沒見加稅呀!
那是因為先帝在的時候,五王不敢有什么動作呀。現在這加的,不是修陵的錢,是將來準備打仗的錢。行了,不要說了每戶加收一千文。不多,對吧?可誰家會造錢呢?得拿了你家農副產品去換,至于怎么換,就不是你說了算了。簡單地說,得再加一層盤剝。
通常情況下,你壓迫一點、剝削一點,百姓也都忍。再加加碼,還是忍了。他們就像是頭老牛,很是任勞任怨。但是如果仗著人家不反抗就一直加碼,再憨厚的老牛也有被壓垮的時候。
百姓……不!干!了!
這么大個國家,自然是有貧有富,有人多有人少,有風調雨順就會有自然災害。遇了災,連野菜都沒得挖了,還要再加稅,這不是逼人造反么?
摔!不干了!
便有能人喊出了口號:“餓死是死,造反也是死,反都是死,死也要拖個墊背的!”
一口一個死,這位也是被逼急了。
對于朝廷來說,十分不幸的是,被逼急的不止一個人,幾乎整個地方的人都被逼急了。既然是能人,自然提出了十分響亮的口號:等貴賤、均貧富、分田地!
好了,前面兩個可以先放一放,最后一項真是打動人心呀!有了這么個口號,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義軍首領了。首領姓史,排行第九,前面八個姐姐,就為了生他出來,人稱史九。一場饑荒,八個姐姐餓死了六個,爹娘也病死了。他不造反誰造反?
一夜之間,齊集了三千余人,真揭竿而起。沒有兵刃,窮得家里只有一口鐵鍋的大有人在,哪里還有剩余的鐵?!唯一的兵刃,是官府下來催繳的衙役佩的刀,被奪了過來。
義軍攻占了縣城,也不能說是攻占。天剛亮,城門一開,他們就涌了進去了。縣令被殺,糧倉被搶。十分作死的是,縣令家里還挺有錢的,官倉里米也多得是。史九當即兌現了承諾:“排隊!領米!”
卻又分派人去將縣內書吏等都拘禁起來,平素風評好的,都留了下來——他也得要些有文化的人給他辦事。欺壓百姓的,也沒什么好說的,都殺了。城內百姓受到了鼓舞,也都暴動了起來。縣內富戶被殺了不少,也有冤的,也有不冤的。可這個時候,哪還會管那么細呢?
一直亂了三天,這才穩定了下來。史九也有些本事,第一整頓了縣內的檔案,弄清楚了他現在的地盤有多大。第二請了些有名望的鄉老來,讓他們到縣內居住。第三趕緊的征急精壯,大家操練起來,把鐵匠鋪子等都控制起來,攢造兵器。第四,往鄉間各處搞宣傳,號召大家一起打土豪分田地。第五,往鄰近縣宣傳,將造反的事業做大,將水攪渾。
別說,雖然變起倉促,卻也做得似模似樣。
縣令等死了,也沒人傳出消息去,直到半個月后,他率領匆匆訓練出來的士卒去進攻鄰近縣。這才有人覺出不對來,鄰縣著了慌——他們的情況也不比這里好到哪兒。縣令也郁悶了,他又不敢代朝廷說不收稅了。那還能怎么辦?打包了金銀細軟,打包了老婆孩子,跑吧!他棄縣了!
一氣跳到郡守跟前,嚎啕大哭:“府君,大事不好了!有反賊!”
郡守一個倒噎:“又怎么了?”府君還沒醒酒呢。這位乃是一位正宗的世家子,雅善丹青、嗜酒、好學,就是不懂細務。朝廷發什么命令,他就丟給府里主簿等人,自己又縮到后花園兒里玩耍了。聽著伎妾的鶯聲燕語,嘗她們素手遞過來的美酒,畫她們美麗的臉龐……
一聽這樣,他也準備打包跑路了,問:“還有多遠?到哪里了?”
“到卑職縣里了。”
“那是多遠?”
“一百里?”
周郡守當即跳起:“快告訴娘子,趕緊收拾行李!來人,套車!”
他也跑了!
義軍都傻了,再沒想到能這么順利的!造反不但不會死,還占了一個郡呀!
史九士氣正旺,即刻在全郡推行他的策略。先占領府衙與官倉,然后開了武庫,取了軍械來武裝他的手下。一氣將部隊擴展到了萬人,而后巡視鄉里,遇土豪劣紳,凡有百姓訴苦的,都將人家男丁殺了。財富搬取,史九自號“天命將軍”,財富自留一半,另一半散與百姓,得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他還給百姓分田,與百姓約定,分田與民,民什一而稅,交給他來養兵。
天命將軍在地方上如火如荼地展開了他的事業,周郡守在大地上玩兒命地狂奔,一氣奔到州府,將事情稟報了。然后頭也不回地,又帶著妻兒一路奔上京城。
————————————————————————————————
朝廷這些年遇到的亂賊不少,還沒遇到過發展這么迅速的。虞喆前頭剛夸過顏肅之,并引申開來,說他自己的治下真是欣欣向榮,這就被扇了一記大耳光。
夭壽哦,小皇帝的臉都腫了。
新任柴丞相不得不出列提議,趕緊調兵去鎮壓,以及,這稅是不是暫時先別加了啊?再收,反的就不是這一處了。柴丞相沒好意思說,你的墳也先別挖了,緩一緩吧。
最后議定,稅,已經收了的就收了,沒收的,就先不收了。這就是一句話的事兒,趕緊發下去就是了。
可派誰平亂呢?世家不用說了,看跑回來的郡守的出身就知道了,這幫子人,玩耍起來滿高端的,做起正事來,不不不,根本就做不起來正事。這話其實也不對,世家也有能帶兵的,比如楚豐,可他是太尉,輕易豈能為一郡而離京?比如姜戎,可他是管宮廷禁衛的,職位也挺高的,也不太合適。
拋開世家不提,還有土鱉們。可土鱉們好日子過得久了,新生代不能接替祖業的大有人在。先頭就有郁陶的兒子,鎮壓不成自己死了。李今年輕,卻是一根獨苗,虞喆也輕易不能派他去。要是顏肅之在就好了,可楚豐又說:“顏肅之在昂州,剿匪剿到一半,回來便要前功盡棄了。”
郁陶、趙忠都是老將,按說是沒有問題的,可派了他們,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
不然還能派誰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虞喆做太子的時候,后補的少傅尤老先生說了個悄悄話兒,給虞喆出了個主意:“何妨自昔年五將之子弟中擇人?他們子弟總有上百人了罷?難道就只有一個顏肅之嗎?難道個個都像大將軍的兒子那樣不善戰么?”
虞喆一聽,覺得有理,便召集了五家子弟齊集。
運氣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比如海賊那位大當家,出師未捷身先死,死得無聲無息的,都沒有個猛將跟他大戰三百回合,好讓他死得壯烈一點。又比如史九,原本就是個略有點頭腦的鄉民,趕上了時候,登高一呼,全縣響應,小半月拿下了全郡。什么塢堡之類的,統統白搭,遇什么揍什么,前仆后繼。算來也是青史有名。
又比如虞喆,尤老先生說得沒錯,五姓后人,加起來男丁有上百人了。這其中,趙忠的貢獻十分巨大,其他幾家加起來,都沒他家人多!虞喆在這百多號人里,一眼就看中了趙忠的第三子——趙樸。
趙樸同學長得十分像他爹,看上去就是個猛將的樣子,十分高大上!
虞喆難免犯了這么個以貌取人的毛病,就點了他了。
世家也不反對,反對了,派誰去呢?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是真刀真槍干的。就他了吧。郁陶略覺不妥,然而趙忠兒孫太多了,郁陶不可能一一了解,也不知道趙樸的水平,只得問了他幾個問題。趙樸小時候也讀過幾天書的,長大了雖不再愛這一口,答一些問題還是可以的。
郁陶又試他武藝,見他力氣也是有的。心道,也就平這一點烏合之眾,當是可以了。便不再反對。
誰知道趙樸同學也就是個樣子好看,他因父蔭做個小校,平生帶過的兵數目不超過一千。更坑爹的是,他沒有繼續到他爹在砍人方面的天賦,卻偏以為自己是不世出的名將。
就這么匆匆上陣了。
然后就敗了。
三月初三,趙樸“戰死”,史九方面宣稱,一打照面,趙樸沒打過他,然后就跑了。被他的人追上,搞死。史九趁大勝之威,將地盤擴展到了兩個郡!
趙忠坐不住了,不得不請命。
尤老先生拈須不語,心說,就你們家?口上卻勸虞喆:“趙乃老將,必會馬到成功的。不如許他攜子孫上陣,為了子孫,他也會拼命的,這也是給他子孫送功勞嘛。誘之以利,可比旁的都管用。”
虞喆深以為然。
于是詔令趙忠親往,點了他四子十孫隨行。
一直打到五月初五,贏是贏了,這沒什么好懷疑的。趙忠人品不咋地,常識一塌糊涂,但是論起行軍打仗,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生擒了史九,將這位天命將軍的高層僚屬一氣捆了,帶到京里來。俘虜了五千余人。
大捷!
可趙忠一點也不開心,他四子十孫,十個人里,流箭死了三個,最蠢的一個初上戰陣,鼓點一響,馬沒嚇著,他嚇得掉下馬來摔折了腿!
虞喆挺開心的,提議讓他做驃騎大將軍。特意加了個“大”字,以示鄭重。做就做吧,也沒什么人反對,朝廷現在需要武夫。尤老先生因為出的主意成功了,也得到了虞喆厚幣賞賜。
真是皆大歡喜。
豈料郁陶卻找上了尤老先生。
尤老先生等世家,對于郁陶還是沒那么鄙視的,客客氣氣請他進來坐。郁陶四下一看,意味深長地道:“公安樂否?”
尤老先生笑道:“逆賊已平,我為陛下喜。大將軍,請。”
郁陶嘆一口氣,除了鞋子,進來與他對坐。看尤老先生桌上正擺著一副雙陸,自己與自己下棋玩呢。郁陶拈起一枚棋子,隨手一放,道:“少傅下得好棋。”
尤老先生道:“什么呀,左右互搏而已。人老了,討人嫌,都沒人陪呢。”
郁陶道:“以前是誰與少傅下棋?”
尤老先生不笑了,靜靜地看著郁陶。
郁陶道:“我知趙豬兒不好,有虧于他夫人。只是,太傅您是做過陛下太傅的人呀!”
尤老先生問道:“逆賊平了嗎?”
郁陶長嘆一聲道:“您好歹給陛下留下能平亂的人。”
尤老先生道:“十二娘父母去得早,同族姊妹里,唯她最與我談得來。長兄幼妹,我長她十二歲,不怕大將軍笑話,我當她女兒似的看的。一朝嫁了,人都說嫁與個英雄,呸!我只恨不能早早與她報仇!還要看著仇人百子千孫!大將軍還要說什么?”
郁陶道:“清官難斷家務事,我管不著。能管,也斷不致叫趙豬兒胡來了。陶今日來,只盼少傅此后能以國事為重。我便不管其余。”
尤老先生鄭重地點了點頭:“我省得。”
郁陶搖頭嘆息,起身告辭。
回家就叫了一子二孫來:“我給你們辦手續,都給我去歸義!去找阿衡去!”一子,乃是現在的少子郁菁,兩孫,一是長子郁成之子,一是上回戰死的兒子的遺孤。統統打發去了歸義。
郁陶自己是要為朝廷盡力的,卻未必想拉著全家一起死。總得留點后路呀!
————————————————————————————————
顏神佑就收到了這么一拖二的三個親戚。
彼時海賊之余孽已抓得差不多了,顏肅之已經巡完了桑亭,以一種喪心病狂的速度,在密林那里掃蕩著豪強們。
豪強很慘!誰發家的時候沒點黑歷史呀?偏偏遇到一個受到了刺激的中二病。
顏神佑卻過得很滋潤,自從將那幾千顆腦袋堆成大大的兩處京觀之后,歸義全境,乃至于桑亭郡,對她的評論都是:在小娘子面前要乖乖的。
具體表現為,在歸義,她這個代管的人,說出來的話,效率比以前高了一倍不止。有什么命令,以前反對的人會直接說反對,現在他們已經用一種商議的口氣了說:“是不是得將新義縣衙(姜云)也放在新城呢?”
是的,新城建好了,筑城的俘虜們已經分批安置了,有家屬已經在永安等地安置的,可以過去尋找。覺得歸義好的,就在歸義分田地——人口越來越多,現在已經不如開始的時候能分那么多地了——接家人過來團聚。總之,新城一片和諧,連民工都很和諧。
按照原先的規劃,正中就是刺史府,前面是辦公的地方,十分氣派,后面是生活區,極其寬敞。州府也就比京城小那么一圈而已,這個是規定,沒辦法。歸義郡府也設在城內,這個也沒有問題。
難就難在三個縣,哪個縣跟著刺史府走呢?與后世不樂附廓不同,現在大家都樂意跟著上司在一塊兒。城大,安全,跟領導在一塊兒,升遷也快。更妙的是昂州新建,也沒什么地頭蛇是縣令得罪不起的。
丁號地盤在北,打滾兒要來。姜云地方在西,雖然遠了點,但是呢……他是世家子,管的也是所謂大族的領地,地位比較高。徐昭還是顏肅之和顏淵之的親外甥,管的地方也很好——靠東,離新城近。看起來他最合適。
可是丁號死活不肯,很想賴在城里。現在敢打滾兒鬧的,也就他這一個人了。
顏神佑被這么個結巴+磕巴鬧得頭痛欲裂,最后拍板:“再給我找個縣令來,你就到州府報到!長史,干不干?!”
丁號果斷閉嘴:“我去想。”
顏神佑才舒了一口氣,就又有人來提姜云了。顏神佑板著臉道:“去請他來!”
進言的乃是古工曹,他督造了新城,雖然大致藍圖是顏神佑畫的,但是微調、合理建設卻都是他的手筆。是以近來頗覺有些臉面,也就乍著膽子提了這么一句。聽顏神佑這么說,忙道:“別別別,是我覺得……夫人近來產育,興許想見見娘家人呢。”
顏神佑摸了摸下巴:“他不住這兒也能見的。現在也不是太忙,過兩天叫他過來住幾天就是了。”
古工曹縮著脖子退了出去。
京城的公文就是這個時候發過來的。顏神佑打開了一看,眉頭便皺了起來。心道,難道真的出事了?否則郁大將軍何以數月之內,連送了一子三孫過來?真像我猜的那樣?
這個時候,她就恨身邊沒個人一起參詳了。方章主管錢糧等方面的文書,雖然以前只是管一縣,但是肯吃苦,又肯學習,如今掌管一州,居然也只是略略吃力而已。這就不是一個能出主意的人。
盧慎倒是可以,卻跟著顏肅之出主意去了。丁號又離得遠,否則顏神佑也不會放話讓他進州府了。一個李先生,據說很有水平,可是現在卻只肯教六郎讀書。學生有沒有名字他都不管,可見也沒把自己當正經老師。姜氏出月子還得有幾天,現在正跟才出生的八郎大眼瞪小眼呢。
顏神佑伸手敲了敲桌子,派人去請顏淵之,想問問他有沒有收到什么消息。人還沒走出門口,便有何三親自來報:“顏府君來了。”
顏淵之就是為了這事兒來的,郁陶做事仔細,也發了一封信給顏淵之,讓他先告訴顏肅之,讓顏肅之收留。信上還說,解釋的書信讓郁菁隨身攜帶。
顏神佑看了信,道:“昂州是朝廷的昂州,既然朝廷下令了,大將軍何須這般客氣呢?都是親戚,大將軍的為人,咱們都是知道的。”
顏淵之道:“我覺得不對味兒。”
顏神佑道:“我猜……可能是朝廷里出事兒了,大將軍這是留一手呢。”
顏淵之問道:“那是什么事?”
顏神佑道:“尤老先生的賞賜,得來好奇怪。”
“?”
“沒見大將軍的實信兒,我也不敢亂說,只盼是我猜錯了。”她二舅媽就是尤家的女兒,這種八卦知道起來毫無壓力。趙忠原配的妻子就是尤家的人,論起來比二舅媽還長一輩兒呢。二舅母提起趙家便咬牙切齒,則尤老先生推薦趙家人,趙家還死了這許多人,不能不令人生疑。
顏淵之一頭霧水,直到三天后顏神佑從郁菁手里接到了郁陶的親筆信,并且解釋道:“家父出巡未歸,叔父且隨我四叔歇息,府上阿衡如今很好,住處已為各位備下了。”然后將信就給拆了!
郁菁:……!熊孩子!那是給你爹的信喂!還有,你爹不在,讓你叔來接待我們就好了,你一個小姑娘出來干嘛?
顏神佑已經一眼掃過了信,遞給顏淵之,顏淵之看了,嘆道:“果然如此。”
顏神佑道:“我這便行文與阿爹,四叔且管待叔父與世兄們。想來四娘也想娘家人了。”
顏淵之拽著小舅子出去了,一路走,一路給他科普:“老實點,在這里,第一個不能惹的人就是她,其次才是她爹。”
郁菁:“……”
到了郡府,郁菁叔侄三人與郁衡相見畢,便由郁衡陪著,往見郁氏。姐弟姑侄相見先哭,再互致問候、取京中書信等,皆不用細說。
寒暄過了,郁菁不免要提上一句:“在京里,我看顏家樣樣都還好,怎地現在,他家小娘子這般能管事了?”代她爹掀御史臺只能說是權宜之計,可代她爹管這一州事務,又要怎么說?
郁氏大驚:“你說她什么了?”
郁菁郁悶地道:“臨來前阿爹阿娘囑咐過,我什么都沒說,就是覺得奇怪。”
郁氏放下心來,嚴厲地對弟弟和侄子們道:“天下的路,是給有能為的人走的,”然后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道,“你們以為那六千海賊是誰殺的?”
郁菁也不傻:“阿姊是說?”
“知道就好,別說出去。我當時在場,他二伯去桑亭了,歸義就這么個管事兒的人,人家管得起,你就得服!”
郁菁唯唯。
被討論到的顏神佑此刻正在琢磨著怎么分派郁家新來的三人的任務,她倒是想把郁菁扔給顏肅之,余下的兩個呢?
正頭疼間,封千戶默默地進來,默默地將一張小紙條傳給了顏神佑。
顏神佑打開一看,又嘆氣了。上面寫著:太妃知國家艱難,以積蓄捐助。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還記得尤老先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