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建設新中國也好,改革開放也罷,不都是為了過上好日子嗎?你知道你每天一定要交二十元伙食費,讓我這個石楊縣出身的縣委副書記的心里有多難過嗎?”陳其美說,“按現在的物價,省城大街旁邊中午的快餐只有幾塊錢,而早餐的燒餅油條豆漿也就兩塊錢左右,可你堅決交二十塊錢,難道石楊縣一百七十萬人民非要賺你的錢嗎?”
“其美同志,我這樣做,難道你也認為我在作秀嗎?”
“裘書記,”陳其美一陣心酸,“裘書記,我是宣傳部長出身,我連這點兒都不懂嗎?什么人是作秀,什么人是真心實意地改革,我一眼就看得出來?!?
正在此時,餐廳進來幾個人,裘耀和和陳其美看了一眼幾個客人,兩人不再議論了。陳其美正準備告辭,一位客人卻站在他們面前,那位高個子中年男子看看裘耀和,笑笑說:“你就是裘耀和書記吧!我們是從山東省專程到石楊來考察學習的?!?
裘耀和伸出手,說:“你們好,其實石楊的工作做得還很不夠,經濟欠發達地區許多工作都在摸索階段,山東發展很快,值得我們學習?!?
“不,裘書記,石楊的許多做法都是具有超前意識的,我們這次就是按照領導的要求,來學習、取經的?!?
“別客氣,你們和兩辦聯系了嗎?需要哪些部門配合,到哪些地方?我和辦公室說一下,讓他們盡量給你們提供方便?!?
“我們昨天下午已經去過縣委辦公室了,介紹信留在縣委辦,他們很熱情,謝謝裘書記。”高個子中年男子說,“裘書記,你這早餐……”
高個子指指桌子上那過于簡單的早餐,心想,現在許多困難地區的農民早餐也比裘耀和的要強,難道這就是網上所說的那個富有傳奇色彩而又富有爭議的裘耀和嗎?
“唉,我在省里工作多年,習慣了咸菜泡飯。”裘耀和笑笑說,“陳副書記也是好意,可是早餐吃那么好的菜也浪費了!”
高個子握著裘耀和的手,心里涌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敬仰之感,他看看餐桌上的咸菜和一碗泡飯,還有旁邊的兩個炒菜。此時的陳其美向服務員招招手,讓她把那兩個炒菜端走了。
“哦,這位是我們的縣委副書記,陳其美同志,一位在石楊工作了一輩子的老同志,德高望重,很有理論水平?!?
“二位書記,陪我們一塊兒吃早飯吧!”高個子客人說。
裘耀和擺擺手,笑笑說:“不了,我馬上有一個會,你們有什么困難,對辦公室說,或者給我打電話,我的手機號到處都有?!?
“辦公室都對我們說了。”
“聽口音你幾位都不像山東人,都有些北京口音?”裘耀和突然看著他們說。
客人們相互看了看,其中中等身材的男子說:“我們都不是山東本地人,所以……”
“都是北京人!”裘耀和笑起來了。
其實,裘耀和完全是出于一時的好奇,當然他在省級機關工作那么多年,知道省級機關的工作人員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并沒想到,在一個省的省級機關里多數還是本省各地的工作人員,外省的當然有,但不會占太大的比例。裘耀和在他笑起來的那一刻,頭腦里突然出現一個疑問,怎么會在山東省同時有五個帶有北京口音的人呢!
裘耀和坐下來吃完只有他這樣一個縣委書記給自己定制的早餐——咸菜泡飯。
裘耀和三下五除二完成了早餐任務,便來到山東客人面前告別。
那位高個子說:“裘書記,等你方便時,我們想和你聊聊農村稅費改革問題?!?
裘耀和看看表說:“行,那我給辦公室打個電話,上午的會推遲,咱們馬上就可以談?!?
“那多不好意思,裘書記真是雷厲風行,各級領導都能像裘書記這樣,何愁經濟上不去,何愁不發展!”
裘耀和說:“山東是我們的老大哥,老大哥上門傳經送寶,我裘耀和豈能怠慢客人!”
山東客人笑笑沒有接過話題,也沒有謙虛,反倒那么坦然。他們匆匆吃了早餐,跟著裘耀和向外走去。
裘耀和給縣委辦和縣政府辦打了電話,又找來了分管稅費改革的陳副縣長。
在小會議室里,大家坐定之后,客人說明了來意,裘耀和說:“現在中央正在安徽省進行稅費改革試點,中央之所以下決心要進行稅費改革,主要是一些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多,農業比重大,經濟上不去。除此之外,由于農村經濟上不去,農民負擔重,致使一些地方干群關系緊張,甚至發生鄉村干部和農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我們石楊也發生過干群沖突事件。所以,我們雖然不在中央試點范圍之列,但是我們認為在農村進行稅費改革,農民負擔將會大大減輕,這有利于改善干群關系,有利于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那位高個子說:“裘書記,有的地方認為稅費改革后由于稅費減少了,基層政權運轉和教師工資發放出現嚴重困難,你們認為是不是這樣的呢?”
“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突出矛盾是經濟,這些年來,我們一直為農民負擔過重問題所困,農村許多矛盾、問題都是因為農民負擔過重而起,更是由農民負擔過重問題牽涉基層干部的許多精力,影響了經濟建設?!濒靡驼f,“至于基層有些干部不積極支持,這是當然的,因為有些基層干部認為只要多收稅,基層就有利,而不去考慮農民負擔問題,甚至層層搭車、行業搭車增加農民不合理的負擔。稅費一旦改革后,這些問題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難道不是好事嗎?至于教師工資問題,我一向不主張從農民身上收費去給教師發工資,教育是政府的事情,不能轉嫁給農民?!?
“裘書記能否談談你們縣的具體做法呢?”
“我們通過稅費改革,總結了今年夏季按照新的農業稅征收辦法的經驗,農村出現了新的變化??梢愿爬榱鶄€字,就是‘超額、快速、主動’。”裘耀和顯得幾分興奮地說,“到六月底,全縣已征收農業稅五千一百多萬元,為夏季征收任務的130%;而一般一個鄉鎮五天就能完成征收任務。有一個全縣最大的鎮,農業人口超過七萬,全鎮征收任務僅用七天時間。我們之所以說主動,因為全縣沒有一起是鄉村干部上門收取的,全部都是農民主動定點繳納。所以,我們把稅費改革后的工作總結為‘超額、快速、主動’六個字。”
裘耀和講完之后,山東客人表示謝謝裘書記,他們打算分頭到鄉村去走一走,看一看。就這樣,山東客人告別了裘耀和,他們到底去了哪些地方,作了哪些調查,裘耀和沒有多問。
這兩年,隨著石楊被各種媒體正面、負面報道炒得沸沸揚揚,到石楊縣取經的地方、單位實在是太多了,無論是縣委辦公室還是裘耀和只是以禮相待,沒有特別在意??墒呛髞眙靡拖氲缴綎|的幾位客人,總有幾分不解的地方,無論那幾位客人的口氣、風度、氣質都有些不太像省一級前來取經、學習的客人,而且山東省派來的那么幾個人怎么沒一個帶著山東方言的呢?甚至都帶著或輕或重的“京腔”。
直到兩個多月后,先是小道消息傳來,說國務院一行五人調查組手持山東省農村工作辦公室的介紹信到石楊調查農村稅費改革工作。
最早聽這個消息的是副書記陳其美,這天陳副書記來到裘耀和辦公室,告訴裘耀和這樣一個消息,還說他們工作太粗心,國務院調查組一行五人在石楊城鄉好幾天,居然沒一個人察覺到。裘耀和聽后說:“一定就是那天早上,就是你讓加兩個菜的那天?!濒靡瓦€說當時他一聽那五個人都是北京口音,就有點兒懷疑,如果是山東派來學習的,怎么會五個人沒一個說山東話的呢!
“以后可要多留心?!标惼涿勒f,“看來中央一直在關注著我們呢!”
裘耀和認真看了陳其美一眼:“這樣好,如果我們知道了他們是國務院派來的,反而會不那么自然,我這個人從不喜歡偽裝,那樣做沒什么好處。”
不久,中央召開全國推進稅費改革工作會議。大會邀請裘耀和參加會議,并在會上作典型發言。
會上傳說有一份國務院領導親自批示的文章,裘耀和后來看了一眼這篇文章,當時就被收走了,但其中有幾段文字他卻記憶深刻。
“我們在石楊縣走訪了部分農民,他們認為稅費改革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總結為‘上合三個代表,下順百姓心意,是和大包干一樣的好政策’。而基層干部認為,稅費改革讓他們在工作上比過去輕松多了,過去催糧催款,鄉里鄉親都得罪了,惹得一片罵娘聲,自己也提心吊膽,既怕收不上來款對上難交代,又怕惹出事來擔風險,有一位鄉鎮領導說:‘黨證別在腰帶上,屁股坐在火山口。’稅費改革后,基層干部解脫了,農民拍手歡迎。這是從根本上理順黨群、干群關系,化解民怨、凝聚民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長壩鄉上河村打死農民事件發生三個月后,市委書記郭玉順提拔為省委常委的消息一公布,不光是石楊縣人民把目光又集中到裘耀和身上,整個沂州乃至全省關心裘耀和的人都開始議論他的去向了。
郭玉順心里清楚,他當上了省委常委,意味著沂州市市委書記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謝任。按照通常情況,市委書記提拔了,會由市長來接替市委書記,可是沂州市市長曲志興另有新的安排,將調回省里,另有任用。所以,沂州市面臨著的是市長、市委書記大換班。即使他還能繼續兼任一段時間市委書記,不久的將來調整市長已經是迫在眉睫了。對于沂州的將來,誰來當市委書記,誰當市長,省委希望郭玉順有一個通盤考慮的意見。
本來,在前段時間,也就是石楊縣長壩鄉發生打死農民事件之前,省委組織部根據沂州市委的意見,曾經對裘耀和進行過一次認真考察。對于這樣一個富有爭議的領導干部,同樣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不過,這是郭玉順預料之中的事,雖然在當今官場上的“潛規則”里,對一個領導干部的爭議往往影響提拔使用,不過對于裘耀和來說,不是經濟上的問題,不是貪污受賄、生活腐化問題,而是對他激進改革的手段形成不同意見。正如有人說他是“酷吏”,有人說他是“青天”,有人說他是“大搞政績工程”,有說他是“顛覆了傳統經濟的發展思路”,有人怒斥他“是胡鬧”,有人鼓勵他“大膽地試”。在當時,有一次省委書記畢浩和他談起裘耀和時,畢書記反復強調要旗幟鮮明地支持改革者、保護探索者、幫助創業者、褒獎有功者。畢書記的意見和郭玉順不謀而合,在當時,郭玉順想讓裘耀和出任沂州市市長,可是偏偏在那個時候發生了上河村打死人事件,雖然省電視臺《大寫實》欄目的報道沒有播出,新華社內參的文章也是從正面作了報道,但是,這樣的事件對于一個地區的主要領導干部來說,政治上的打擊也是致命的。
至于老百姓對裘耀和在劉士軍被打致死這個問題上的貶責,郭玉順和省委組織部聽不到議論那是不可能的。裘耀和自有他的想法,但他知道,只要省電視臺《大寫實》不播出上河村打死農民的實況,只要新華社內參上的那篇稿子沒定性為收繳農民提留款而發生的鄉村干部打死農民的性質,誰也不能拿他怎么樣。
上午剛剛八點鐘,平南鄉鄉政府辦公室進來兩個年輕人。那個瘦高個子、戴近視眼鏡的年輕人拿出介紹信,對秘書小吳說:“同志,我們是省農林廳的,到你們鄉了解一下農村生產責任制之后的農業機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