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27日中午,一列由莫斯科始發的客車緩緩開進了哈爾科夫火車站,列車停穩後,從一等車廂走下一位年輕的上校。
米哈依爾-i-科什金已經和司機已經在站臺上等了有一個小時,看到要接的人到了,立馬迎了上去:“你好安德烈同志,我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機車廠總工程師科什金,歡迎您到工廠指導工作。”
“您好,科什金同志。車站上怎麼就你們兩個人來接我?”總設計師來接人,這讓林俊非常奇怪。他是知道眼前這位40來歲中年人的身份的,哈爾科夫機械設計局總設計師、t34之父,雖然歷史上他沒有看到自己的“孩子”裝備部隊的那一天。
科什金還以爲眼前的“”不高興了,連忙說:“機車廠裡的領導同志原來都在火車站等的,但廠裡突發了一個生產事故,有工人同志遇難了,所以只留下了我們兩個。他們都是關心同志的安危,所以趕回去了,您千萬不要生氣。”
“當然不會,是什麼事故?我們趕快去看看。”林俊自己拔腿就走,邊上的司機趕忙搶過他手裡的行李箱,可不能讓這位重要的領導自己搬東西。
“是鑄造車間發生了熔爐爆炸,來報告的同志說已經犧牲了兩位同志,還有好幾位同志受傷。”這個科什金很“不會說話“,把什麼都說了。
科什金的心理有些不安,因爲現在的情況非常複雜,又在這“克里姆林宮的同志”剛到的關口發生了重大生產事故,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爲什麼留下來接人的是設計局總工程師而不是工廠領導?因爲領導要負領導責任,而設計局總工程師對於生產安全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所以當得知突發事故後,這位設計局總工程師就主動留下來接人,其他領導都趕回了工廠。
還有什麼叫情況複雜?因爲設計新型坦克的不只哈爾科夫這邊,還有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也在進行研製,而且那邊的現任總工程師朱佐夫-雅科夫列維奇-科京和克里姆林宮一直有著良好的關係,要是這次來“視察”的同志抓住這次事故不放,那很可能讓哈爾科夫同志們的心血泡湯,而且領導同志可能還會揹負上“破壞生產”的罪名。
競爭在任何環境下都是存在的。如果來的是別人,科什金的擔憂可能會成爲現實,但來的是林俊。林俊知道t34的威力和意義,也瞭解科什金的能力,要不是這位總設計師忘我的工作和努力,這種影響世界戰爭史的坦克就不會出現,而在歷史上這位著名的坦克設計師就是因爲忘我工作、積勞成疾而英年早逝,去世時才40出頭。
林俊爲什麼會出現在哈爾科夫?他一個空軍指揮員怎麼會去視察坦克製造廠?
因爲林俊在1935年的幾個動作讓蘇聯坦克工業的發展來了個大轉變,已經和原來的歷史有所不同。林俊的建議和拿出的一些技術指標被分別送到了哈爾科夫和斯大林格勒,兩邊分別由米哈依爾-i-科什金和朱佐夫-雅科夫列維奇-科京這兩位天才設計師領銜,進行新式坦克的研製。而斯大林格勒方面的基洛夫工廠主要是負責重型坦克,哈爾科夫這邊負責的是中型坦克。這讓新式坦克的研製工作整整比歷史提前了兩年,因爲歷史上的t34原型設計要從1937年纔開始,而且一開始時的設計指標也沒有這麼高,甚至可以說是盲目、“沒有具體目標”。
在林俊來之前,斯大林已經看過最新式坦克的設計圖紙和木質模型,兩家單位所設計的兩種坦克都另他滿意。從設計師反應的情況看,他們一開始得到的技術指標和要求讓他們避免了很多彎路,但他們不知道這是林俊的“傑作”,因爲設計師們還沒重要的可以知道“他”是誰。
斯大林很清楚林俊在這裡面起的作用,而且他還是個“打坦克大王”,所以就讓林俊去兩家坦克製造廠“視察”一下,名頭就是短期考察調研。“只是考察調研,回來向我報告”,這是斯大林交代林俊的。而飛機制造方面還沒有完全展開,設計工作倒早已經開始,各個飛機制造廠和設計局都在開足馬力工作,但發動機的問題就是一下解決不了,所以林俊可以緩一緩再去,而且現在就是去了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爲他不懂發動機的研製——斯大林已經把這兩項重要的工作交給了林俊,因爲斯大林知道“安德烈會給他帶去驚喜”。海軍方面,在來哈爾科夫前斯大林也和林俊談了:現在“白俄羅斯”號已經改建完畢,就等著最後的海試後交付紅海軍。
林俊主動要求不參加“白俄羅斯”號最後的試驗,這點斯大林也理解:自己給予安德烈的權利已經太大,再給就會給他樹立不必要的敵人。
一到哈爾科夫共產國際機車廠,林俊就在科什金的帶領下直奔鑄造分廠。
出事的鑄造車間人滿爲患,遇難同志的遺體已經移走了,工廠的工作人員和領導們正在處理善後事宜、展開事故調查。
車間裡面很熱,林俊脫下了自己的軍大衣,挽在手上。這時車間裡的人才注意到來了位陌生的上校軍官。
共產國際機車廠黨委書記兼廠長ю.ε.馬克薩廖夫正忙的焦頭爛額。一個多小時前他剛到火車站接一位重要的“視察員”,結果自己剛進火車站就接到消息工廠出了重大事故,只能馬不停蹄的趕回工廠。他知道今天要接的這位“”十分的重要,重要到可以左右工廠的前途,所以他把一直忙在工廠裡的總設計師都拉去車站接人,爲的就是體現對這位“”到來的重視,但沒想到節骨眼上出這種事,天知道接下來的是什麼?!但在得知事故的第一時間,馬克薩廖夫都感覺天都要踏了。怎麼辦?!這位有著豐富經驗的黨委書記做出了唯一的選擇——留下總設計師接人,其他所有相關人員返回工廠。
希望那位傳奇人物似的安德烈同志會理解自己的舉動,要是自己留在火車站,安德烈同志知道自己不管工廠的事故而等他,那就絕對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馬克薩廖夫看到一位年輕的上校站在車間裡,而他的胸口掛滿了勳章,馬克薩廖夫知道是他來了。
“你好,安德烈同志,我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機車廠黨委書記馬克薩廖夫,歡迎你來工廠視察。工廠裡發生了重大事故,所以沒在車站接你,真不好意思。”
“你好馬克薩廖夫同志,同志們的生命重要,大體情況科什金同志已經告訴我了,犧牲了幾位同志?受傷的同志有危險嗎?”
“有兩位同志遇難,7個人受傷,都是燙傷,還好爆炸的時候他們離的都較遠,燙傷面積不是很大,沒有生命危險。我們已經做了初步的調查,應該沒有人爲故意破壞生產的可能,最大的可能是在熔鍊過程中出現了技術上的問題,具體的情況要詳細調查後纔會知道。一有調查結果,我會立即像你彙報。”
“鋼鐵技術我不懂,我們要儘量避免事故的發生,但既然已經發生了,我們一定要做好犧牲同志的善後事宜,也要讓受傷的同志得到最好的治療。”林俊最關心的是人,而不是是不是“有人破壞”什麼的問題,鍊鋼廠出事也是不能避免的,只不過時間和環境有些特別而已,“我們要用最快的速度恢復生產。”
“是,安德烈同志。現在技術人員正在做調查,我們也一下子幫不上什麼忙,我先送你去休息一會。你坐了一天多的火車一定很累。”
“呵呵,沒什麼,一路躺著來的,還是先到醫院去看看受傷的同志。”
一見林俊要去醫院,馬克薩廖夫當然沒意見,立刻叫人拿上林俊的行李,再準備了車,趕去哈爾科夫醫學院附屬醫院。
這樣一通忙碌,到了晚餐時間纔回到機車廠。
簡單的晚餐後,林俊參加了共產國際機車廠黨委會擴大會議:一是歡迎林俊的到來,二是事故調查已經有結果了。
不得不佩服這個年代的工作效率,林俊原以爲調查非得十天半月的。
最後的結論是由於工人操作失誤而引起熔爐爆炸,而負責操作的工人已經遇難。這下出問題了!
到底是什麼地方失誤林俊也沒聽明白,他對於這項工作是一無所知,但他聽明白的是:無法確定到底是誰的責任,因爲遇難的工人有兩個,而且兩人都是廠裡的老職工,還都是身家清白的老共產黨員。
車間主任、分廠領導和馬克薩廖夫的領導責任是跑不掉的,但到底誰該負操作失誤的責任呢?這個是共產國際機車廠參加會議的所有人都不好、也不敢表態的。
林俊到醫院去看望傷員,就是想了解事故發生時的具體情況.而具受傷工人的描述,他心中已經有些底了:這應該是件意外事故,而不是有人特意破壞。而且工廠原本就重視安全保衛工作,裡面的工人也都是政治可靠的同志.
“同志們,我發一下言。既然這已經確定是起意外事故,而且也無法確定第一責任人,我看可以這麼來處理:我們要把握住“不放走一個壞人、也不冤枉一個好人”的原則,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冤枉一個好人”。所以就當兩位工人都是爲生產而犧牲的吧,這樣就不會讓犧牲的同志受委屈了。調查處理決定上我也會來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