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九章 漩渦中的華萊士

“您的全部邏輯可以概括爲一句話:按您提出的條件與德國人談,談不成就繼續打,是麼?”杜魯門慢條斯理地問道。

華萊士咬了咬牙:“完整策略會有很豐富的內容,但基本邏輯差不多就是這句話。”

“很好,我明白了。”杜魯門點點頭,“現在,我提議召開參衆兩院正式會議,暫停華萊士副總統的履職權力,並啓動對其的彈劾程序,然後移交聯邦調查局根據《忠誠法令》調查其是否有間諜嫌疑,並由相關司法機構予以定罪!”

如同5000磅超重型炸彈投入了會場,所有人瞬間目瞪口呆,心臟差一點的幾乎都差不多要從胸腔裡蹦出來了。

“你……你……你……你在血口噴人!”

“我身爲合衆國參議員,難道沒有提議發起彈劾程序的權利?”杜魯門一臉正色迴應道,“我現在向會議解釋我這麼做的理由:

第一,你的和平條件和德國的和平條件相去甚遠,根本扯不到一起,最終結果無疑是要打,但你先拋棄蘇聯,然後又準備拋棄大不列顛,還準備拋棄澳新、南非、中國、加拿大、巴西等一系列盟友國家,將來美國與軸心國家作戰,一個是盟友遍佈世界,一個是孤零零隻有自身,我懷疑你奉了德國之名拆散聯盟體系,讓合衆國自絕於盟友;

第二,宣戰還是和平都必須經過國會審議,如果你認爲某個或某些指揮官不稱職,你可以在你的職權範圍內進行撤換和調整,但你現在沒經過更深入的談判,特別是你在僅僅臨時代行總統權利的情形下,也未經過國會決議,居然擅自對和戰問題發表質疑,這是在幫助敵人瓦解我們的軍心、民心,誰不知道打仗要死人,要承受損失,80萬人是多,8萬人就不多了麼?3000億是損失,300億就不是損失了麼?捍衛國家尊嚴、保衛領土與主權完整、保護自由世界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可以用來討價還價,單純用數字損失來進行評估的麼?難道生命如此寶貴,以至於當奴隸也在所不惜?

第三,《聯合國家宣言》曾表示要使用全部力量與軸心作戰到底,現在美國可以撕毀條約提前媾和,大不列顛行不行呢?蘇聯行不行呢?澳新行不行呢?就算是和談是個謠言、斷絕盟友援助也是個謠言,但消息已傳出去了,動盪、裂痕、猜疑的種子就佈下了,我們還能指望盟友們全心全意、毫無芥蒂地在未來繼續與美利堅精誠合作麼?這不是政治間諜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最顯著的特徵麼?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你的觀念和策略都是在幫德國人的忙,在拖美利堅的後腿,這種人我們還能容忍他繼續在這個職位上繼續幹下去麼?”

“反對!”

“有道理!”

“反對!”

“支持!”

會場裡頓時亂了套,

民主黨左翼有不少贊同華萊士觀點的人,而民主黨右翼以及一部分共和黨人又附和杜魯門的觀點。不管臺上怎麼說,民主黨看起來首先是分裂了,一個民主黨出身的副總統,居然會被同樣是民主黨出身的參議員公開場合下提議彈劾,還有比這更滑稽的事麼?

實際上,華萊士剛纔這通發言裡並沒有什麼特別具有黑幕的消息,大部分戰況、損失、戰果以及其他方面的情況都向國會通報過,很多消息還對外公開發表過戰報,光是爲解釋海軍幾次重大戰役的失敗,羅斯福就親自赴國會參加過質詢。華萊士發言的主要震撼之處是將所有損失全部累計在了一起並系統性闡述出來,大多數人只是聽過就算了,誰會將其一樣樣加起來。

但這顯然不包括杜魯門,專門調研軍隊內部貪污腐化、鋪張浪費情況的他知道的消息遠比華萊士更多、更深刻。比如火炬戰役戰役前夕,軍隊需要的物資明明已採購好了,但因爲管理和運輸的混亂,臨要上船前又找不到了,最後只能重新購買一批;又比如很多商品明明可以直接向廠家訂貨,但因爲後勤部門的疏忽或混亂,事到臨頭根本拿不出來,只能撲去商場採購或緊急訂單——無形中又浪費了錢;又比如以20mm航空機槍爲代表的軍備生產浪費(前文已述),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對於傷亡、消耗、戰損他當然捏著完整的數字,而且他還知道軍方是怎樣在戰役報告中將這些損失應付過去的:比如自身損失不能縮小的情況下,就羅列對手的損失,顯示這個結果是正常的;如果損失比對手大很多,就渲染對手的軍備強大、武力突出或者擁有絕對優勢——比如爲了掩飾第八航空隊空襲的失敗,就誇張地描繪噴氣式戰鬥機的巨大威力;比如爲了掩飾陸軍師戰鬥力的孱弱,就習慣性誇張虎式坦克的威力——在陸軍的戰報裡,德國虎式那是以一當十的世界第一坦克,每個德國裝甲師至少擁有80輛虎式,300輛4號坦克,怎麼打得過呢?實在沒法推了就說盟友無能,比如百慕大之戰是英國守軍無能,紐芬蘭失利是兩個加拿大師無能,非洲之角是皇家海軍無能。總而言之,這些甩鍋的藝術杜魯門都是門清的。

照理說杜魯門對軍隊應該是深惡痛絕,但他知道這裡面涉及的因素太多了,政客、高級軍官、財閥、遊說集團等各種勢力全交織在一起,還有盟友關係牽扯其中,這些黑幕要是都抖露出來,美國人民還能不能愉快地打仗了?杜魯門對軍隊的情況非常清楚,軍官們特別是高級軍官們都是在盡心盡力地打仗,打不過德國人、日本人有很多原因,最根本的就是美國對國防力量不重視,對尚武精神不崇拜。一個國家中年輕人最嚮往的職業如果只是律師、商人、醫生,怎麼能與日本德國這種年輕人最嚮往成爲帝**官職業的氛圍相比?

他對軍國主義的理解很透徹:軍國主義就是滿腦子都是打仗,搞政治爲了打仗,學文化爲了打仗,搞科研爲了打仗,發展經濟、提升文明還是爲了打仗——要麼在打仗,要麼在準備打仗。一邊是日德民衆都盼著打仗,一邊是美國民衆都盼著好好發財做生意,猝不及防碰撞下能鬥得過纔有鬼了。所以他對於損失的忍耐力是很高的,認爲這是美國從和平體系轉入戰爭體系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美國投身戰爭時,德國人已打了2年仗,征服了大半個歐洲,日本已打了4年仗,征服了數倍於本土的領土,吃點虧、交點戰爭學費是可以理解的。他認爲現在學費交得差不多了,華萊士卻說不打了,那已投下去的學費怎麼辦?已犧牲的將士怎麼辦?

他對這種人一百個看不起:戰前口口聲聲說美國第一,反對戰爭;一打仗就狂熱得不行,要教訓這個教訓哪個;出門捱了幾棍子,被打瘸一條腿後又害怕起來,說不打了,有話好說。

華萊士也和杜魯門對不上眼,也不太看得起這位密蘇里農民——歷史上杜魯門是最後一個沒有大學文憑的美國總統,說話辦事都充滿鄉土氣息。他懂得什麼?參聯會這批人腦子發瘋、爲援助蘇聯都準備給日本交買路錢了,雖然有個障眼法,但只要對國際政治稍微有點了解就能知道,這難道還不是戰爭狂熱到頂點、背離自由民主到極端的表現?軍官和政客們有什麼理由瞞著人民向日本輸血?有什麼理由不把損失和後果報告給民衆?

他的嘴巴動了動,暫時他還不想將勒索費這件事說出來。

杜魯門的提議沒獲得大會程序性通過,但顯然這種驚人之語爲他贏得了一片重點關注,特別是臺上臺下的軍人們,現在都對這位仗義執言的參議員充滿了好感——這纔是美利堅爺們!

羅斯福在政治上的對手, 已放話要參加總統競選的杜威瞇起眼睛好好想了想,今天這件事好像有點古怪,雖然是攻擊羅斯福政府的絕好機會,但也不排除是羅斯福一手導演的苦肉計——他用華萊士這種愣頭青爲開路先鋒,吸引衆人攻擊火力,然後再把局面扳回來。羅斯福雖然病重,但他還沒死呢——只要他從醫院回到白宮,華萊士擁有的權利立即就會像肥皂泡一般破裂。說到底,華萊士只是代行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繼位。看看參聯會衆人的態度就知道了,人家根本不把他當回事。

因此,他攻擊的口吻很公式化,第一是認爲副總統談論和平和戰爭背離了權利架構;第二是認爲美國率先提議和平背離了國際條約,這對美國的國際聲譽是個重大損害。這種聲音當然是政治正確,但沒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迅速淹沒在衆人一致的口吻裡。

當天晚上,他接受了記者採訪,記者們雖然從國會議員們情緒激動的臉上知道發生了大事,但所有人的口風都很緊,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華萊士的政客,都掛著招牌式的笑容:“副總統做了一個很有深度的演講,我們會關注後續事態發展,具體什麼內容,建議還是直接採訪華萊士先生本人。”

第一十九章 俄羅斯的冬天(4)第二十二章 以俄製俄(7)第206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6)第五十五章 尼米茨的反擊(9)第五十四章 非交戰國第二十六章 俄羅斯的冬天(完)第六章 大戰來臨的東線南翼(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蘇維埃反擊戰(4)第二百四十一章 城堡(18)第二百二十九章 城堡(6)第三章 卡薩布蘭卡(上)第二十章 天雷計劃(4)第五十九章 海嘯(5)第二十一章 天雷計劃(5)第一十五章 黑海之戰(3)第一十八章 隆美爾的新任務第一百章 曙光(9)第七十七章 物資(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城堡(4)第二百零八章 勝負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夏日驚雷(3)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醒(1)第三章 第二次航空軍備重整案(下)第一十八章 D日(1)第五十八章 力量對比第二十一章 聯合艦隊之怒(3)第三十三章 麻煩(14)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爭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上)第二十二章 聯合艦隊之怒(4)第七章 導彈的現在與未來第一百三十章 1944:捷與閃電(1)第二百四十一章 漩渦中的華萊士(完)第二十七章 D日(10)第一百八十章 抉擇第十章 轉折(10)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波羅計劃(上)第八章 靜靜的頓河(2)第二百四十四章 城堡(21)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西洋絞殺戰(36)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9)第二章 60000人,不要了第九十七章 破交大西洋(1)第四十一章 抉擇(7)第一百六十二章 1944:捷與閃電(3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英帝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蘇維埃反擊戰第四十章 大河曲部之戰(4)第一十七章 哪來的坦克?第233章 背鍋俠杜威(5)第一百九十六章 風暴鳥(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印度攻略(11)第一十五章 黑海之戰(3)第二百六十二章 逐鹿南大西洋(上)第一十六章 黑海之戰(4)第一十七章 哪來的坦克?第三百二十章 蘇維埃反擊戰(1)第六章 驚天變局第三十五章 甲事件(上)第一十七章 天雷計劃(1)第八十二章 海嘯餘音(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五章 交易(6)第三十八章 新的方向第229章 背鍋俠杜威(1)第五十五章 海嘯(1)第三十九章 抉擇(5)第一百三十四章 1944:捷與閃電第九十三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十章 新機型(完)第226章 在大不列顛(16)第八十四章 第二次中途島戰役(5)第一十四章 笑到最後的Me-262第三百三十六章 圍(8)第三十章 華盛頓的早晨(下)第七十一章 戰略防禦(中)第七十三章 興風作浪(3)第四十五章 黑貓(續)第二十一章 魚死還是網破?(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城堡餘威(下)第四十七章 非洲之角(3)第七十八章 開羅宣言第一百八十四章 閃電戰2.1(6)第一百七十一章 加勒比海(12)第一十九章 有舍有得第七十九章 野望(3)第二百零二章 啊!海軍第226章 在大不列顛(16)第一百零三章 曙光(12)第七十六章 開羅宣言第四十九章 大河曲部之戰(13)第二百二十五章 中亞攻防戰(上)第四十六章 調整猶太問題處理辦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打臉(上)第四十六章 非洲之角(2)第三百二十三章 蘇維埃反擊戰(4)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盛頓政治陰謀第六章 驚天變局第193章 天翻地覆的12月(3)第三十七章 D日(19)第五十章 大殺器(下)
第一十九章 俄羅斯的冬天(4)第二十二章 以俄製俄(7)第206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6)第五十五章 尼米茨的反擊(9)第五十四章 非交戰國第二十六章 俄羅斯的冬天(完)第六章 大戰來臨的東線南翼(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蘇維埃反擊戰(4)第二百四十一章 城堡(18)第二百二十九章 城堡(6)第三章 卡薩布蘭卡(上)第二十章 天雷計劃(4)第五十九章 海嘯(5)第二十一章 天雷計劃(5)第一十五章 黑海之戰(3)第一十八章 隆美爾的新任務第一百章 曙光(9)第七十七章 物資(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城堡(4)第二百零八章 勝負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夏日驚雷(3)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醒(1)第三章 第二次航空軍備重整案(下)第一十八章 D日(1)第五十八章 力量對比第二十一章 聯合艦隊之怒(3)第三十三章 麻煩(14)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爭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上)第二十二章 聯合艦隊之怒(4)第七章 導彈的現在與未來第一百三十章 1944:捷與閃電(1)第二百四十一章 漩渦中的華萊士(完)第二十七章 D日(10)第一百八十章 抉擇第十章 轉折(10)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波羅計劃(上)第八章 靜靜的頓河(2)第二百四十四章 城堡(21)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西洋絞殺戰(36)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9)第二章 60000人,不要了第九十七章 破交大西洋(1)第四十一章 抉擇(7)第一百六十二章 1944:捷與閃電(3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英帝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蘇維埃反擊戰第四十章 大河曲部之戰(4)第一十七章 哪來的坦克?第233章 背鍋俠杜威(5)第一百九十六章 風暴鳥(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印度攻略(11)第一十五章 黑海之戰(3)第二百六十二章 逐鹿南大西洋(上)第一十六章 黑海之戰(4)第一十七章 哪來的坦克?第三百二十章 蘇維埃反擊戰(1)第六章 驚天變局第三十五章 甲事件(上)第一十七章 天雷計劃(1)第八十二章 海嘯餘音(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五章 交易(6)第三十八章 新的方向第229章 背鍋俠杜威(1)第五十五章 海嘯(1)第三十九章 抉擇(5)第一百三十四章 1944:捷與閃電第九十三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十章 新機型(完)第226章 在大不列顛(16)第八十四章 第二次中途島戰役(5)第一十四章 笑到最後的Me-262第三百三十六章 圍(8)第三十章 華盛頓的早晨(下)第七十一章 戰略防禦(中)第七十三章 興風作浪(3)第四十五章 黑貓(續)第二十一章 魚死還是網破?(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城堡餘威(下)第四十七章 非洲之角(3)第七十八章 開羅宣言第一百八十四章 閃電戰2.1(6)第一百七十一章 加勒比海(12)第一十九章 有舍有得第七十九章 野望(3)第二百零二章 啊!海軍第226章 在大不列顛(16)第一百零三章 曙光(12)第七十六章 開羅宣言第四十九章 大河曲部之戰(13)第二百二十五章 中亞攻防戰(上)第四十六章 調整猶太問題處理辦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打臉(上)第四十六章 非洲之角(2)第三百二十三章 蘇維埃反擊戰(4)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盛頓政治陰謀第六章 驚天變局第193章 天翻地覆的12月(3)第三十七章 D日(19)第五十章 大殺器(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河市| 城步| 嘉兴市| 昭通市| 盐源县| 靖安县| 武城县| 托克托县| 屏边| 龙门县| 中牟县| 土默特右旗| 长岛县| 博野县| 武胜县| 弋阳县| 腾冲县| 汉阴县| 永年县| 黎川县| 周宁县| 鹰潭市| 铜陵市| 梁河县| 从化市| 康乐县| 无极县| 游戏| 历史| 哈巴河县| 曲沃县| 西乌| 靖远县| 安康市| 宁津县| 宁晋县| 蒲江县| 随州市| 成都市| 原平市| 景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