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桑德勒昨晚現身第九屆滬上國際電影節,引來大批中國影迷尖叫歡迎。丹尼爾.桑德勒是少數在中國擁有極高知名度的好萊塢演員,這是他第一次來訪中國,在參加電影節開幕式之前,他還曾到訪了蓉城大熊貓繁殖研究中心,為其擔任主席的慈善基金和大熊貓基地的合作項目舉行簽約儀式?!?
——《東方早報》。
而更加具有喉舌興致的全國性報紙《光明日報》上,則將中心聚焦于丹尼爾來訪背后的意義上。
“丹尼爾.桑德勒昨日出席第九屆滬上國際電影節開幕儀式,和李桉、凱瑟琳.德納芙、連姆.尼森等國際巨星,為滬上國際電影節共襄盛舉。隨著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逐年擴大,國際上,尤其是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電影演員,開始更多地和中國進行交流。去年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3》也在滬上取景拍攝。隨之而來,章子儀、鞏利、李聯杰等一批中國電影人在好萊塢也參演了更具影響力的作品。丹尼爾.桑德勒此次受人矚目的訪華之旅,可以說是這一趨勢的最新表現。
據悉,擁有電影公司老板身份的丹尼爾.桑德勒,此行還會見了國家廣電總局的有關領導,以及中影、華影等擁有外片引進權的國有電影公司。其推進中國發展戰略的意圖昭然若揭。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電影產業和好萊塢還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在和好萊塢交流發展的同時,保護好本國的民族電影產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課題。開放不能一開了之,發展也不能盲目。
……”
《光明日報》巴拉巴拉的一篇數千字的社論,主要內容就是借鑒發展,但要充滿警惕,呼吁一下本國產業要抓住發展良機,不斷奮斗。最后感召一下民族自豪感,說擁有13億觀眾的中國人民必將創造出最大的票房市場。
相對于紙媒的傾向性保守,互聯網媒體則更為開放一些,尤其是和丹尼爾貌似關系不錯的NEW浪——當然。雪莉.桑德伯格和NEW浪高層的會面并不見諸報端,丹尼爾和工信部領導的碰面也沒有那么矚目,尤其在前有衛生部部長和副總理,后有廣電總局的時候,和工信部的一位副部長的會面。是相當低調的,但效果并不差。
可以說,普路托思投資公司旗下社交網絡對中國的親善,是被中國政府接收到的。這也不枉丹尼爾在美國國內遭到眾多批評,所謂親華派如果不能在中國得到相應的待遇,那就是里外不是人了。而且,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在互聯網領域,對外資的容忍度是比較高的,不管是T訊、A里還是千度。都有大量的外資比例。
所以,在丹尼爾抵達滬上開始自己的電影節行動的時候,以雷蒙德為首的普路托思投資公司團隊,以及雪莉.桑德伯格等旗下公司的高管,已經開始自己的既定行程。雷蒙德會見T訊CEO、A里的創始人,以及千度的老板,以及華偉公司——這是丹尼爾希望拉入開放手機聯盟的中國成員。
這一切行動都潛藏在水底,不為人知?,F在中國和世界媒體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參加滬上國際電影節的丹尼爾身上。即便有少數專業刊物注意到他帶來的訪問團隊,也因為影響力不足而乏人問津。
……
丹尼爾在滬上國際電影節參加的第一個活動是“銀星論壇”,主辦方邀請了李桉、馮曉剛和丹尼爾三個人——很有代表性的三位。馮曉剛是國內商業電影的招牌,在張導演一頭栽進中國式大片,程凱歌則轉悠在《無極》里,馮曉剛的“安分守己”為他贏得了中國第一商業片導演的美譽。而李桉作為全球最具知名度和實力的華人導演。唯一在好萊塢闖下一片天地的華人導演,今天要談中國電影和好萊塢,必然不能少了他。至于丹尼爾,連好萊塢都在學習他的成功故事,中國電影人能一聽圣音,當然求之不得。
除了他們之外。CAA 中國區總經理羅億、華藝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王忠磊、美國制片人克里斯.李和著名影評人周黎名等人,也都有出席。
主持人是中國電影頻道的花旦金緯。
在近1000名聽眾的面前,介紹了臺上這些電影大腕之后,談話正式開始。
馮曉剛的發言可能代表了大部分中國導演的意見。
“早些年我拍的片子,結果外國人看后卻直呼看不懂。李桉也拍片子,而且比我的片子深奧得多,但外國人卻也爭先恐后地說看得懂。那么這些都是什么原因?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的電影沒有處在一個強勢的地位,李桉的電影能被肯定,原因之一肯定是因為他處在一個強勢的地位,有話語權。我們必須要承認,中國電影還沒有強勢到讓別人爭先恐后地要看懂它,正因為這樣,所以外國人才可以很輕松地以看不懂來敷衍你應付你?!?
將華語電影的失意歸咎于整個電影產業的弱勢,盡管他對李桉大肆追捧,但李桉卻并不同意。
他認為,《斷背山》的成功,并不是因為他的同性題材有足夠多的受眾,而是這個故事里表達的愛,是所有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所共有的,因此大家都能夠理解。中國電影最重要的,并不是努力去獲得奧斯卡的認可,而是發掘出面向全人類的特質,以及學會如何去表達它,在此之外,努力地學習好萊塢的成熟機制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因為無畏的民族自尊心,而放棄學習的謙虛。
克里斯.李贊同李桉的看法,但他在發言之后,半是調侃,半是認真地提到了丹尼爾。
“丹尼爾的名字在好萊塢差不多等同于傳奇,他對市場、對觀眾的敏感,他在表演上的天賦和演技,都是好萊塢最頂級的,在美國,他的一場演講常常被開到百萬美元的價格,遠比前總統要來的更貴。所以。今天我覺得一定要讓丹尼爾多說一些,大家會感覺自己賺到很多?!?
不論接下來是不是丹尼爾的發言順序,金緯肯定都是讓丹尼爾說話了。
“對于中國這樣的一個國家,很難說去把握市場、把握觀眾。因為它太大。而且太復雜,文明悠久,民族眾多,這和美國是不一樣的。所以,對于中國電影來說。我是一半贊同李桉導演的看法,還有一半不太贊同。贊同的是,在技術上、在管理上,好萊塢確實比中國要走的更前一點,有一些是值得中國電影學習和借鑒的……另一半為什么不贊同,我認為中國電影人在考慮如何發掘面向全人類的表達方式之前,應該先考慮面對中國人的表達方式。這在美國也是一樣的,好萊塢最初依靠的也是北美市場,然后自然而然地推進到全球。而中國尤其不同,你們的國家擁有13億人。這是個讓人望而生畏的數字,是美國的四倍之多。那為什么中國的年度電影票房遠遠不如美國呢?一方面當然消費能力有差距,另一方面我認識是對市場的發掘不夠,沒有做出足夠多的,讓觀眾想要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美國是供過于求,競爭激勵。中國的競爭也很激烈,但實際上是供不應求的,中國的觀眾希望看到更多好的作品,并不是選擇太多,而是選擇太少。供需雙方在這里有一個矛盾。我覺得,這一點是需要中國電影從業者深思的。”
除此之外,丹尼爾毫不避諱地表達了DD影業的中國戰略。
“我們會也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全面地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當然是爭取將我們在北美制作的電影以符合中國政策的渠道進入中國市場。第二方面則是進入中美合拍片的領域,和優秀的中國電影制片公司一起合作,我們來提供更好的管理,更好的技術,中國公司則提供本土的創意和故事,一起來創造好的作品。第三方面。我們也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合作方目前還不確定,我們也會以這家公司的名義來獨立開發中國影片。第四個方面,DD影業也會更多的來和各大公司合作,推介在世界其他市場推介華語電影。需要強調的是,美國確實是最大的票房市場,但并不是唯一的,華語電影在中國文化圈內的發展在現階段更有潛力一點,比如東亞、東南亞地區。除此之外,歐洲和非洲地區對華語片也有需求,我們會利用DD影業全球發行體系來和中國公司合作。
我們實質上不會排除任何合作方式的可能性,只要是合理的,只要是雙贏的,我們都愿意接受,愿意嘗試,愿意推動。DD影業在中國要做‘百年老店’,而不是‘一錘子買賣’?!?
丹尼爾最后秀了兩個中文詞,讓全場觀眾捧腹大笑。
但不可否認,這兩個詞非常確切。
當著丹尼爾的面,討論的還是相對平和很多,他21號離開中國之后,關于這段話的討論才算是進入白熱化——不同的意見非常極端。
馮曉剛就投書《南都周刊》,反駁了丹尼爾的說法,一如他的詞鋒,很不客氣,“他的意思是,中國電影人在自己家刨食吃就可以了,外面你們沒什么希望,再要么就是東南亞,東南亞才多少大的市場,加一塊比不上美國的一個州。他還順道還給國內的同行挖了個坑,現在網上不少人都在捧他的臭腳,認為國內電影人做出來的東西都沒人看,不是觀眾不支持,而是沒法支持,電影太爛,不值得花錢看,這就是丹尼爾的意思,他說要進入中國市場,我倒看看,他怎么讓觀眾花錢看他的好電影。”
紫禁城影業總經理的章強卻持不同的意見,盡管他們剛剛成功合作了《天下無賊》。
兩個人剛剛好代表民營電影產業和國有電影公司,只能說丹尼爾的切入點是非常精確的,這也是12月中旬,經過長達半年的接洽,DD影業和中影旗下的紫禁城影業合資成立DD中國影業有限公司,成功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以DD中國為新公司的名字,主要是為了利用其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
DD影業投資8000萬美金,紫禁城影業以1億人民幣,加上部分固定資產、人員等入股,雙方按51比49的比例分配股份,紫禁城影業控股公司,但由DD影業方面負責日常運營。
2006年年底的這一次合作,也是丹尼爾旗下公司大舉進入中國的第一個標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