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你看我像缺sci的人嗎
回到京都,許青舟和宋瑤又開始忙自己的事情,一個去圖書館自習,另外一個則是去找李岱月報到。
雖然說放了10天假期,但宋瑤這邊仍然有任務,在做基於情緒向量的隱半馬爾可夫模型股市拐點預測方法。
假期已經完成一部分內容,今天打算去給李岱月看看。
日子一天天過去,許青舟有條不紊地推薦計算,但依舊沒他想象的順利,直到10月份,模型依舊沒有搞定。
AB效應和量子糾纏畢竟是描述兩種物理現象的概念。
想聯繫起來相當困難。
許青舟把糾纏熵的問題搞定,相位調製函數又出問題,將相位調製函數解決,非局域性就導致了更加複雜的因果結構
一山接一山,一險接一險。
於是乎,他搞幾天AB效應,沒思路就去琢磨局部光滑性猜想的問題。
9月16日,許青舟就接到郭子揚的電話。
經過4個多月的奮鬥,到9月16號,郭子揚主持的項目已經接近尾聲,就打電話來問許青舟關於那篇關於IPC論文投稿的事兒。
空教室裡,許青舟目光從稿紙上移開,看向窗外放鬆視線,說:“跟著你們投吧。”
“啊?你這篇論文跟著我們投核心,是不是有些草率了,聽老師說,投個1區sci沒什麼問題。”
許青舟搖了搖頭:“沒時間翻譯了,就這樣吧。”
“這可是一篇1區的sci,你確定?”郭子揚問道。
以前聽許青舟說又發了幾篇sci,當時還沒那麼大的感觸,可等自己開始搞項目,準備論文了,他才發現這東西真tm的難。
他們小組拿命肝了四個多月,搞出來的東西就勉強有機會上核心刊。
“我好像不缺sci的樣子。”許青舟打著哈哈說。
“.”
郭子揚沉默了。靠,以前怎麼沒發現這傢伙這麼裝逼?
許青舟確實懶得弄這東西,光是擺在眼前的兩個問題已經足夠讓他頭疼了。
哪能再分出精力去翻譯IPC論文。
對許青舟而言,發表sci簡直不要太簡單,只要想水,有的是辦法。
就比如IPC這論文。
按照老辦法搞研究可以發一篇,現在這個改進後的模型又可以發一篇,兩篇對比一下,系統性地闡述差異,第三篇就出來了。
再或者,把裡邊基於障礙的增廣拉格朗日迭代模型,用預條件共軛梯度(PCG)替代了直接法來求解子線性系統的這部分內容單獨提出來,還能再搞一篇出來。
不過,這些意義不大。
他又不用水論文數量應付審覈。
郭子揚:“行吧,那我把它跟我們的放一起了。”
“行,不說了,忙呢。”
兩人都很忙,說完正事就掛斷電話。
空教室裡。
“呼~”
許青舟吐了口氣,望著稿紙上的算式,不由揉了揉太陽穴。
利用該有限重迭性質,在不計快速衰減項的情形下,現在可以迴歸(5.13)的證明,在相差一可忽略項的意義下,僅需證明如下不等式:
再然後,就搞不動了。
許青舟盯著不等式看了半響,搖搖頭,不掙扎了,發消息問宋瑤:“晚上去跑步?”
跟著宋瑤鍛鍊久了,他發現跑步這東西好像也會上癮,忙個幾天就想去出出汗。
隔了一會兒。
宋瑤:“許老師,你終於長大了,我很欣慰。”
許青舟:“菜刀.JPG。”
宋瑤:“我這邊要6點才能結束,我們7點去操場。”
教室裡又來了幾個人,看樣子是來自習的。
大一新生入校,對學校還懷著憧憬,並且還保持著學習的衝勁兒,或者說對圖書館有種莫名的嚮往,再加上新涌入的考研大軍,導致圖書館座位緊缺。
許青舟這段時間都是找的空教室。
“靠,換腦子了。”
心中說著,他又把AB效應的計算手稿取出來。
郭子揚這邊已經把項目收尾,去指導老師張榮軒的辦公室。
張榮軒檢查著結題資料,突然愣了下,“全部投《軟件學報》?”
“對。”郭子揚點頭。
“這篇《關於圖形學與接觸力學領域中IPC的建模改進》也投《軟件學報》.,你沒和許青舟說,完全可以拿去投靠前的1區嗎?”
郭子揚撓了撓腦袋,“我說了,但他最近比較忙,沒時間翻譯。而且,他還說,自己不缺這篇1區。”
“.”
不缺1區論文.
這小子還真狂啊,別說學生了,現在就算是某些教授都投不到。
望著張榮軒複雜表情,郭子揚心中嘆了口氣,這種裝二手逼的感覺,好像也不錯。
張榮軒擺了擺手,也尊重許青舟的選擇,“東西我都看過,沒什麼問題,去投吧。”
郭子揚沒浪費時間,回去之後把三篇論文全部投掉。
第二天,《軟件學報》編輯部。
楊鴻彬正在檢查投稿,同時和隔壁的同事賈文宇聊天,“本科生,彈性體接觸仿真,有難度啊,本科生基本搞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
“等等,通訊作者,張榮軒?”
楊鴻彬本來想放在後面慢慢看,突然注意到通訊作者的名字,“這是老張帶的本科生哎。”
賈文宇看了看,笑著說道:“這傢伙倒是閒,居然跑去指導本科生了。”
楊鴻彬也是笑著,但在看到張榮軒的名字之後,倒是認真了很多,把三篇論文掃了一遍。
他的目光落到的最後一篇上,“我好像看到個奇怪的東西,IPC模型改進,第一作者,許青舟,名字有點熟悉。”
“京大許青舟?”賈文宇湊過來。
“好像還真是。”
楊鴻彬點開論文,想看看這個數學專業的人有什麼高見。
“似乎.有點東西啊。”賈文宇同樣在認真看論文。
很快,兩人表情逐漸嚴肅起來,緊緊盯著屏幕。
“以增廣拉格朗日迭代模型爲基礎,跳過了稀疏矩陣模式的計算,這模型寫得牛逼啊。”
“不愧是搞數學的,矩陣運算也搞得相當完美。”
“運算速度比之前高了70倍的計算效率!”
“這東西應該可以算作是近年來圖形學與接觸力學領域的重要突破了吧。”
“絕對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