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不足
一開始他確實敏感的意識到這似乎是袁肅想要拉幫結派的舉動,然而在看到袁肅再三強調“軍人不黨”,甚至還堅定認爲軍人結黨是大忌,心中不僅釋然,更是感到萬分高興。他對孫文以革命黨領導軍隊鬧事,早已經是深惡痛絕,如今又深諳北洋內部派系林立,對拉幫結派一事的痛恨自然不言而喻。
其不說袁肅非但沒有拉幫結派,而且還是與他不謀而合的反對軍人結黨,不可不謂是英雄所見略同。他雖然還沒能完全搞清楚這個俱樂部今後會如何運作,但是卻相信袁肅是打算利用俱樂部來消除“黨私”在北洋青年一代中的影響。尤其是那句“保證北洋血統”、“提煉明確的北洋軍魂”,更是讓他看得熱血沸騰。
他不得不贊同袁肅的出發點,北洋老一代的將臣們都有太濃重的封建思想,根本是很難再有所改變,眼下就應該從年輕一代著手,要牢牢掌握住年輕人的思想,把“北洋”的名號從模糊的地域理念來打造成一種實實在在的國家理念,只有這樣方能奠定北洋政權淵源延續下去的基礎。
當即,袁世凱連夜便籤署了一份文件,要求財政部每個月批出一筆專項資金,用以“北洋青年軍官俱樂部”經營之用。
處理完軍官俱樂部一事後,袁肅在兩天後向總統府告辭,啓程返回灤州。
這段時間總統府和他個人都有考慮直隸省軍務會辦上任的治所安排,灤州方面都巴不得能儘快轉遷到保定,最好就代替趙秉鈞入住直隸都督府。總統府方面倒是並沒有太多的額外安排,與其他省的軍務會辦一樣,反正袁肅認爲在哪裡方便就去哪裡辦公就是。
袁肅也曾仔細考慮過將大本營遷徙到保定,即便直隸省還有一個掛名的都督,但真正的實權很快就會落入自己手裡。不過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主要考慮的還是保定是一個是非之地,即便自己榮升直隸都督,只怕這個位子也不是那麼好坐。
曹錕雖然南下,可這會兒也在湖北那邊折騰的不行,與王佔元和鄂軍勢力爭執不休。尤其是他早就對直隸都督垂涎已久,背後還有馮國璋的幕後支持。如果袁肅真的太把保定當自己家一樣,一旦曹錕北歸,到時候肯定會引起正面的衝突。
再者,即便他現在不去保定,單單在灤州同樣可以漸漸掌控全省大權。可以說留在灤州是進退有度,曹錕如果要爭直隸都督一職,自己也能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迴應,不至於搬遷到保定之後連一絲退路都沒有。
其次考慮的一點還是這幾年他在灤州投入了大量資金髮展,個人產業幾乎全部都集中在這裡,包括一些剛剛起步的重工業。灤州在政治上不是要衝之地,但是在地理上卻是有優厚的資源和完善的交通,比起保定顯然更適合韜光養晦。
於是在呈交到總統府的官文中,袁肅希望能在灤州設立軍務會辦公署,並且這次不再像以前那樣處處需要簡樸,相反是能興建多大的公署就興建多大,各方面全部都要配備齊全,甚至還不稀罕用舊宅子,一定要拔地而起另外建造。
爲此,總統府是批了十萬元工程款用作直隸軍務會辦公署的興建,至於其餘款項則由灤州地方政府承擔。
袁肅回到灤州是六月二十二日,灤州民政府以及中央第一旅衆官員皆到場迎接。
灤州火車站門口的小廣場上,也聚集許多圍觀看熱鬧的老百姓。他們起初是被迎接袁肅隊列的陣勢所吸引,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袁都督返回灤州。
縱然袁肅並沒有給灤州老百姓帶來極大的恩惠,但這些年的發展保證了家家戶戶有飯可吃、有衣可穿、有房可住,也保證了大部分少年兒童的教育問題,相比於前清那會兒自然是要好上千倍萬倍。
如今又經常聽說袁肅在河南用兵有方,不僅成功鎮壓了民亂,好在當地推廣了許多利民惠民的政策,這樣一個有親和力的好官員,自然是值得“夾道歡迎”的。
回到旅部大院的辦公室,袁肅先聽取了一些公事上的簡單回報,瞭解了這段時間裡灤州的情況,基本上沒有發生什麼太大的事故,政府佈置下去的所有任務也都有條不紊的執行著。包括之前袁肅強調的教育發展和社會福利政策,如今都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
之後他又看了一下新軍務會辦公署的設計圖,做了一些細節上的修改之後,便交代下去要儘快趕工,最好年底之前能夠搬遷到新的公署去。
在六月份最後幾天時間裡,袁肅把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上面,那就是之前已經確立下來的制式步槍投產計劃。他在河南期間,陸軍部便遵照袁世凱的吩咐,已經連續召開了好幾次論證會議,只因爲陸軍總長段祺瑞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對,這件事纔不得不拖延了一個多月。
兩個月前,在袁世凱的盛怒施壓之下,陸軍部最終還是潦草的簽署了論證通過,決定著手鋪設生產線,並且引進相關的生產單位。袁肅做爲這支新式步槍制式化的發起人,在那段時間裡也頻頻與軍械司電報往來,甚至還安排灤州方面派人進京做詳細接洽。
中央政府的意思是希望在全國各地兵工廠都增設新式步槍的生產設備,只有這樣才能儘快進行量產。但是這些設備都是來自德國和英國,大批量的進口要消耗一大筆資金,而且技術國未必會願意出口這麼多設備。
就在五月下旬時,外交部專門就此事與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進行了會晤,結果正如袁肅所預想的那樣並不是很理想。不久之前爆發的薩拉熱窩刺殺事件,奧匈帝國王儲被塞爾維亞人刺殺,雖然戰爭還沒有打響,但外交上已經正式宣戰,各國軍工業都被緊急徵用,不可能還有多餘的設備出口到國外。
袁肅提出的建議時,由中央政府集中投資,在北京或者天津開辦一所大型綜合兵工廠,只需要在這所新兵工廠裝配最精良的設備即可。雖然一家兵工廠的生產效率並不可觀,可畢竟要考慮目前中國經濟的負擔能力,制式裝備並不意味著一次性要全部裝配齊全,再者中央軍的編制到現在也沒健全,索性就生產一部分裝備一部分,不僅能減輕經濟壓力,還能適當的進行更改、調整。
軍械司經過一段時間考慮,在外交最後努力無法實現的情況下,只能接受袁肅的建議。
而袁肅也趁機以肅業公司入股這家綜合性兵工廠,獲得了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兵工廠設置在北京南郊,已經定名爲“北洋軍械總司”。京津線專門開闢了一條鐵道連接這裡。工廠是在六月初纔開始動工,與此同時各方面的籌備也都在緊張的進行中,包括設備引進、人員招聘、工廠管理等等。
對於袁肅而言,他現在要忙的事情就是儘快壟斷新式步槍原材料市場,這幾日發了許多電文出去,不僅是國內,也有到國外。又與林伯深商議立刻成立一家貿易公司,做爲這些軍火材料的中間供應商人。貿易公司就叫做“肅仁北方貿易”,與“肅仁上海貿易”一北一南控制不同的市場份額。
北方貿易公司主要承擔國內原材料的採購,而上海貿易公司則主要承擔進口原材料採購。按照軍械司的計劃,將會生產約六萬到八萬支進口材料的新式步槍,用來裝備拱衛近畿重地的六個中央師,其餘中央軍裝備的制式步槍則全部是國產材料。
當然,袁肅麾下三個旅的中央軍按照計劃是配備國產材料,但是他的計劃是拿了錢然後自己來生產,不僅全部都是進口材料,而且更是出自一零一兵工廠外國技工之手。一零一兵工廠是新式步槍的誕生之地,無論是工藝還是技術,自然都是最頂尖的。
他還會想辦法把北洋軍械總司的訂單分流一部分出來,轉而由一零一工廠來代工,如此既能讓工廠賺錢盈利,代工出來的這批貨又是更好的質量,當真是兩全其美。
【今天暫時只能更一章了,天氣總算放晴,要去找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