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抵抗軍

bookmark

浙閩之間,丘山險阻,奢飛虎、秦子檀在霞浦縣,一直到十月十八日才知道南襲淮東軍聯合雁蕩寇攻陷永嘉、樂清兩縣的消息。

奢家全賴八姓之族支持,纔開創浙閩大都督府今日的局面,所以奢家在東閩會全力保障宗紳、世族的利益。浙南是新佔之地,必然要求對浙南地方勢力進行嚴厲而殘酷的打壓,一方面奢家才能從浙南地方抽取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其在浙西的戰事,一方面才能加強八閩宗族對浙南的滲透、控制,保障大家都能從中獲得足夠的戰爭利益。

那些或忠於大越元氏,或利益受到侵害的官紳士族及地方勢力,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浙南全境失陷後,沒有屈降奢氏,而是退入雁蕩山、括蒼山、天臺山等浙南雄峻山嶺之間,進行抵擋,等候王師光復故地。

浙南地形複雜,府縣隔絕,陸路險阻,山嶺之間又多易守難攻的險峻寨城。奢家對浙南的控制時間本來就短,再者軍事資源都集中在浙西、浙東一線,暫時還無力清剿這些殘餘勢力。

在奢家眼裡所謂的雁蕩寇,便是以原青田縣尉葉肅、永嘉宗族領袖劉文忠所率領的一支抵抗軍隊。葉肅、劉文忠最先在青田縣抵抗浙閩叛軍達半年之久,在永嘉失陷後,面臨給夾擊的險境,才撤入雁蕩山裡,與其他殘餘抵抗勢力聯合,成爲永嘉府境內抵抗浙閩叛軍的主力,擁兵三千餘人。

在奢家佔領浙南,在永嘉城下遇到很強的抵抗,事後永嘉城殘破不堪。奢家將府治移到永嘉江南岸的甌海縣城裡,永嘉城一直沒有得到修復,也是給淮東軍奔襲輕易得手的主要原因。

淮東襲得永嘉城後,葉肅、劉文忠就率部下雁蕩山,聯兵陷樂清……

奢家在永嘉府的主力都集中在永嘉江南岸的甌海城裡,也就兩千精銳而已,也只能看著派往永嘉、樂清等地給淮東軍收復。

永嘉、樂清等地,包括奢家派往的官員以及地方上投降的官員、士紳,將近百餘人給梟首處死,近千人受誅連流遷鶴城。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奢文莊不得不增設浙南都督府,以負責浙南沿海的防務。

奢飛虎得以出任浙南都督,於十九日晨,與秦子檀在數十隨扈的護衛下,毅然冒險分乘兩艘漁船渡海北上赴任。

浙閩之間的陸路更爲險峻,永嘉府需要收復樂清、永嘉兩城的援兵,只能從浙西調撥。當前雖然還是要保證將重心放在西線,但也不得不從西線調部分精銳來,穩固浙南、閩東沿海的防線。

奢飛虎與秦子檀坐在船艙裡,艙外僅留有僞裝成漁民的三名隨扈駕船行舟,警惕海上隨時可能出現的淮東軍哨船。

頂多從西線再調三千精銳過來,奢飛虎順利抵達甌海後,能動用的兵力也就五千精銳而已。以五千精銳要收復永嘉、樂清等縣,還要防備淮東水軍對浙南沿海的擾襲,困難之大,難以想象……但即使放棄沿海,徹底封鎖永嘉江,浙南腹地也必需要保住,這是浙閩大都督府所取得的共識。

************

深秋的東海澄碧如藍,林縛在傅青河、周同等人的陪同下,登上金雞山南麓的望臺,眺望遠海,在澄碧色的茫茫大海,黛色島礁有如珍寶散落。

“南邊傳來信報,”傅青河左臂自肘部殘斷,右手執腰間佩刀,將南襲船隊最新派船遞回來的信報告之林縛,說道,“葉肅、劉文忠不願接受我們的建議退守玉環島、麂山列島,他們一心想堅守永嘉、樂清兩地,跟奢家對抗。看來是浙北那邊對他們的影響力更強一些……”

玉環島是位於永嘉府東部海域的一座大島,形勢險要,與麂山列島並稱浙東南海上門戶。兩島南北相峙,互爲犄角,灘岸亂石遍佈,明礁、暗礁縱橫錯列,漲潮隱去,退潮涌現,對近島的船舶威脅極大。只要葉肅、劉文忠率三千部衆退守這兩島,除了奢家調浙東水師主力進剿,不然很難攻克這兩島。

林縛的本意是勸葉肅、劉文忠率浙南抵抗軍主力退守這兩島,就能一勞永逸的掐斷閩東與浙東的海路聯繫。

雖說退守雁蕩山、括蒼山、天臺山等地的抵抗軍及地方武裝,多是淮東方面派人先聯絡上,但是先任兩浙宣撫使、後任江寧兵部右侍郎兼任浙北制置使的董原對他們影響更大。

帝京跟寧王府看到浙南失陷之後仍有這麼多的人忠於朝廷,封官賞爵之餘,將這些抵抗勢力一併劃歸浙北制置使司遙領,無視目前唯有走海路,才能對這些抵抗勢力進行物資上的支援。

“那就隨他們去吧,”林縛嘆了一口氣,說道,“派人跟董原去說,劉文忠、葉肅想要從我們這裡獲得多少補給,浙北制置使司都要雙倍補償我們——否則我們打我們的,浙南軍他們打他們的!”

林縛這麼說也是氣話。

葉肅、劉文忠率部堅守樂清、永嘉兩城不退,除了受董原影響更深外,也不排除他們作爲地方勢力的代表,更渴望從奢家手裡收復浙南。

樂清臨海,只要葉肅、劉文忠能守住樂清城,除了能牽制更多的奢家兵馬外,淮東船隊在浙南也有一處落腳基地,進退將更加自如。

傅青河蹙眉想了一會兒,說道:“雖說葉肅、劉文忠不肯接受淮東軍司的建議,但不意味著浙南抵抗勢力裡就沒有人能認清險峻形勢。玉環島與陸地相接太近,樂清若有失,玉環島就比較難守,也許浙南會有人同意去守麂山列島!”

僅僅是守麂山列島的話,淮東派三五百甲卒足矣。

之所以費盡心思勸浙南抵抗軍退守海島,一方面是考慮到奢家在浙南陸上聚集兵力相對容易,即使是靠海的樂清城,實際離海岸還有二十多裡的距離,不要說永嘉城了,葉、劉所部要守住樂清城也很困難。一旦樂清失守,浙南抵抗勢力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不利浙南形勢的發展。

另一方面,林縛必須這時候就考慮在將奢家趕走之後,跟董原爭奪浙南等地控制權的問題。很顯然,淮東只要對浙南抵抗勢力擁有足夠的影響力,無疑將來在對浙南等地爭奪控制權時,會佔據上風。

聽傅青河這麼說,林縛也只能點頭同意。

葉肅、劉文忠等人都是浙南士紳豪族的代表人物,想來對他都不會有什麼好印象。不過明明是在淮東軍的協助下,他們才收復永嘉、樂清,還要親近浙北而疏遠淮東,還真有些不知所謂、不知死活了。

也許是收復永嘉、樂清兩城太輕鬆了的緣故吧。

讓那些反感淮東的浙南勢力留守樂清消耗掉也好!

林縛微微一嘆,看不到奢家的浙東水師在岱山諸島一線有什麼動作,便下了金雞山,返回金雞山西北麓的清溪灣營寨。

剛下金雞山,陳恩澤便將一封將從崇州緊急傳來的信報遞上。

“羅獻成率兵南進,五天前已攻陷蘄春!”林縛無力的將信報遞給傅青河,對此實在不曉得要說什麼好。

雖說淮東早在七月間就預料長樂叛軍有可能南進,也數次通告總督府、寧王府及江寧兵部。

江寧方面對淮東的警告置若罔聞;荊湖方面,非但不警惕長樂軍南下,甚至從蘄春等地抽兵去加強江夏、荊州等地的防禦。

羅獻成率長樂軍南進與蘄春失陷的信報,竟然是同一天傳到崇州——林縛將信報塞到傅青河手裡,又是憤恨又是冷漠的說了一句:“元氏能恢復中興之治,真叫見了鬼!”

傅青河看過信報,問道:“江寧欲從淮東借調一部水營西進,以備長樂軍渡江,你打算怎麼做?”

“眼下還不是我們西進的時機,”林縛說道,“就說我們東線吃緊,抽不出一兵一卒——誰搞出來的爛攤子就該由誰收拾去……”

傅青河將信報遞還給陳恩澤,跟林縛說道:“顧大人也許會希望淮東軍西進,要如何應對?”

“就算我想顧西邊,也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眼下只能先顧著自己,”林縛說道,“羅獻成攻佔了蘄春,跟他渡江進江西,已經沒有太多的區別,都足以讓江寧亂作一團。我即使回崇州去,也要等南襲船隊平安歸來。對岱山、昌國,也要適當的打一打,海虞軍也不能不出力氣!”

淮東水軍千里遠襲閩東沿海,奢家會不會派浙東水師出戰,是兩可之間的事情。

林縛必須在崇州以東海域,隨時做好會戰的準備。

除了南襲船隊做好隨時回援的準備好,靖海第二水營、第三水營的主力,都集中部署在鶴城、江門、崇城一線。而且淮東當前除了保證基本建設所需外,更多的將資源集中在發展水營力量上。

觀音灘船場將近三分之二的造船能力都用在建造戰船上,其他新造船隻也是優先保證煤、鐵等核心資源的運力。

由於當世還沒有鍛造大面積鋼板的能力,林縛只能奢侈的用銅來包覆新造戰船的甲板。

扶桑產銅雜銀,淮東有能力將銀提煉出來,但需要人手,也需要時間。

王成服建議由淮東軍司用雜銀銅直接籌造高面值的銅元,周廣南等人巴不得將籌造銅元的事情撈到淮東錢莊名下去做,林夢得也覺得這是緩解淮東財政壓力的一個方法——奈何林縛一次性將從海東運回超過二十萬斤的銅都撥給觀音灘船場,用於給新造戰船覆甲。

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92章 鶴城大捷第81章 兵分兩路第82章 紅顏禍水第103章 淮陽防線第147章 暗流第三十一章 論功待賞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94章 圍困南陽第38章 縱虎歸山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55章 殘勝第95章 經難念第51章 散彈殺人馬第35章 整頓第170章 疥癬之患第142章 棋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71章 加快步伐第25章 割土權謀第61章 北伐序幕第8章 北行田頭說農事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47章 偷營第52章 下聘禮第49章 東行第133章 驚弓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68章 海上保險第82章 形勢緊迫第57章 自薦爲妾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48章 殘寇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2章 禁海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章 夜驚情第31章 疑形第109章 老將第50章 暗門之謀第155章 風起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163章 擊潰第83章 南歸第53章 約期良辰第5章 狗官第35章 顧氏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99章 虛實第127章 皇城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55章 閨房秘語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7章 城門觀戰第126章 後手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34章 鐵流第85章 鶴城之失第4章 海塘問策第1章 風雨相援第48章 信傳浙南第114章 猝然接戰第66章 樑成翼南逃第84章 盡殲第14章 驚疑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14章 鶴灘第128章 太后第62章 窺一斑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六十四章 後事第31章 風向變了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70章 意外相逢第16章 聯兵助伐第14章 驚疑第67章 洪澤舊事第129章 還都第44章 齊頭並進第52章 鬍子叔叔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六十一章 襲營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13章 假冒特使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19章 鹽銀保糧第127章 皇城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121章 勇戰第43章 潰不成軍第144章 刺客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46章 錢莊
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92章 鶴城大捷第81章 兵分兩路第82章 紅顏禍水第103章 淮陽防線第147章 暗流第三十一章 論功待賞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94章 圍困南陽第38章 縱虎歸山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55章 殘勝第95章 經難念第51章 散彈殺人馬第35章 整頓第170章 疥癬之患第142章 棋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71章 加快步伐第25章 割土權謀第61章 北伐序幕第8章 北行田頭說農事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47章 偷營第52章 下聘禮第49章 東行第133章 驚弓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68章 海上保險第82章 形勢緊迫第57章 自薦爲妾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48章 殘寇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2章 禁海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章 夜驚情第31章 疑形第109章 老將第50章 暗門之謀第155章 風起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163章 擊潰第83章 南歸第53章 約期良辰第5章 狗官第35章 顧氏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99章 虛實第127章 皇城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55章 閨房秘語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7章 城門觀戰第126章 後手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34章 鐵流第85章 鶴城之失第4章 海塘問策第1章 風雨相援第48章 信傳浙南第114章 猝然接戰第66章 樑成翼南逃第84章 盡殲第14章 驚疑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14章 鶴灘第128章 太后第62章 窺一斑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六十四章 後事第31章 風向變了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70章 意外相逢第16章 聯兵助伐第14章 驚疑第67章 洪澤舊事第129章 還都第44章 齊頭並進第52章 鬍子叔叔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六十一章 襲營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13章 假冒特使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19章 鹽銀保糧第127章 皇城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121章 勇戰第43章 潰不成軍第144章 刺客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46章 錢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山县| 名山县| 十堰市| 桓台县| 古丈县| 新野县| 江川县| 宁夏| 博兴县| 富宁县| 贵德县| 红桥区| 黄大仙区| 新余市| 京山县| 确山县| 洪湖市| 洛宁县| 武冈市| 和林格尔县| 格尔木市| 石林| 乌什县| 香格里拉县| 黑水县| 铁岭市| 凉城县| 儋州市| 双鸭山市| 巴楚县| 上饶县| 佛坪县| 陇西县| 勃利县| 郎溪县| 乌鲁木齐市| 汕尾市| 若羌县| 信丰县| 汝阳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