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軍在第四天,才真正離開紹府,進來寧府邊境。證實了之前大家的猜想,王府軍真要進駐寧府,至于目的地在哪里,還是未知。
王府軍前往寧府開拔,原計劃是分成三段式,蠻族軍深入寧府中三百里,直接威懾寧府倭寇和那些為惡的大戶;王府軍精銳三千人進寧府一百里,留在蠻族軍身后兩百里,作為應援;而王府軍駐軍四千人在留在紹府與寧府邊界上,與王府精銳距離一百里。
相對而言,蠻族軍承受的壓力會最大,但其實王府精銳所承受的壓力和風險也不小。很有可能,倭寇會先將王府精銳所在地攻占下來,徹底孤立蠻族軍一部,然后再殲滅之。
這個駐扎計劃出來,楊繼業要巫虎提醒小王爺劉浪,讓王府精銳始終要保持高度警惕。免得讓倭寇或其他勢力的人將王府精銳偷襲成功,對蠻族軍在寧府深處威脅依舊不大,可對王府軍而言,就非常不妙。
只要沒被偷襲成功,那么蠻族軍大可馳援王府精銳,將前來圍攻的敵人吃掉。
對于王府精銳面臨的危險,蠻族軍這邊也是提醒而已,他們能夠做到哪一步,也在于自己的努力。
蠻族軍正式進入寧府區域,行軍的速度依舊不變,但周圍前來刺探軍情的探子,就更加密集。而蠻族軍對這些探子到來,還是采取之前那種不聞不問的做法,實際上當然依舊是在放長線,準備釣大魚。
正式進入寧府的第一天,行進五十里,駐扎。夜里,至少有百多人在外刺探,有些探子深入到軍營幾十步外,自然探查不到多少有用信息。
軍營中有四千人而已,其余兩千軍馬,實際上是分散開,先行前往目的地。這樣用四千人,吸引住寧府這邊人的注意力,也是在麻痹地方,等他們可能來進擊時,蠻族軍實際人數,多于他們的預估。
這樣的演戲,蠻族軍這邊已經習慣。這一天,蠻族軍另外兩千人馬,輕裝而行,抵達祥山鎮外圍。在祥山鎮外,潛伏起來,也是在摸清楚祥山鎮這邊的敵情。
祥山鎮為兩山相夾,狹長的峽谷地勢其實非常適合耕種。鎮子依山而建,背后的山嶺不算陡峭,但因為倭寇襲擾蘇杭,鎮里的話事人物站出來發話,對山嶺進行建設,做了圍墻,卡哨。
鎮子前也加高了防護,將全鎮的青壯集中操練,倭寇雖說幾次來攻,都沒能攻占鎮子。這里的狹長山谷比較開闊,田地多,適合耕種。
蠻族軍預計駐扎祥山鎮,也是唐俊詞這位知府要求。一來祥山鎮距離紹府三百里,蠻族軍可回援紹府的安全,二來這里田地本身就多,是寧府的糧倉之一,春耕做好,可確保這里糧產的收入。
三則是翻過山嶺,前往寧府多地,都比較便捷。距離慈西州也就五百里,蠻族軍之前有意要將李明杰等人抹掉的設想,駐扎在祥山鎮會讓這些人覺得,蠻族軍無法偷襲到他們的存在。
黑大地留在蠻族軍主力,每天按照普通的行軍速度前進,巫虎卻帶著兩千人先潛行去祥山鎮。到這邊,藏在山里。
山縱深大,藏兩千人很容易。這些人帶足了干糧,在山里分出一部分寧府這邊的輔兵,出現在祥山鎮,也不至于讓人太懷疑。
倭寇亂蘇杭,祥山鎮一直保持著警惕,擔心倭寇偷襲。但祥山鎮附近也有些流民,帶著蠻族軍少數人到鎮里來,還是可瞞得住。
住進鎮子,幾個人,自然不會引起注意。等王府軍開拔進寧府,祥山鎮雖說相隔還遠,卻更加警惕。對祥山鎮也守衛森嚴起來。縣衙有人在村寨傳揚蘇杭官府的意思,要各寨進行春耕,說明了平倭軍會保護大家做好春耕工作。
至于平倭軍如何確保大家關注,官府沒有做具體的說法。對此,寧府這邊各村各寨也是議論紛紛,作為深受倭寇之亂災難,寧府各地對倭寇確實深惡痛絕,卻對官府和軍方非常失望。對于王府軍開拔進寧府,到底有什么樣的保護,都在觀望。
將近兩千人,潛伏在這山坳里,已經一天了。大家也知道,目的地就在山后幾里之外,卻不知為什么不進鎮子。
黑大地在巫虎身邊,輕聲說,“二爺,還要在山里多久?”
巫虎一臉淡定,完全不焦急的樣子,笑了笑,“如果作戰需要,我們完全可在這里呆十天。哪怕吃喝的都沒了,沒接到軍令,都得撐下去。”
“二爺,我明白啊。”黑大地點頭說,“那邊的人也該到了吧。還有就是,我們的人進鎮子,又不能出來,他們會怎么樣?”
巫虎不再說,而是看向山嶺高處。他也擔心混進祥山鎮的那些軍兵,雖說有輔兵帶著他們,掩護身份,但終究是有很多疑點的。蠻族軍的軍兵,讓外人一看就能夠感受到他們的不同。
對蠻族軍每一個軍兵,巫虎都是珍惜,不想他們發生任何意外。黑大地見二爺不說話,便伏著腰離開,到自己的位子去。有人潛行到他身邊,黑大地惡聲惡氣地說,“怎么?這點耐性都沒有?別說我們在這里才一天,就是十天、半個月都得給我保持好耐心,保持好體能和警惕,隨時都可沖出去殺敵……”
蠻族軍在開拔之前,便有計劃。大部隊保持著普通行軍速度,吸引蘇杭各方面的注意力,巫虎帶著兩千人,先一步到祥山鎮附近,然后,探明這邊的情況。
等大部隊還有兩天時間抵達祥山鎮時,這邊的人突然出現在祥山鎮外,進入鎮子,將之前偵探到底所有潛在敵人都抓捕,確保祥山鎮的安全。
之后,蠻族軍分開成兩部駐扎,一部分駐扎在鎮子外,一部分留在鎮里,彼此相互應援。如此,既可迷惑敵人,也便于蠻族軍突然開拔,強行軍到幾百里外的區域,襲殺敵手。
對于普通軍兵們,所有的行動都不會先告之目的,而要求他們堅決執行。這是對軍兵服從性的錘煉和培養,這是鐵軍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