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四人回到劉備軍營,天色已經大亮,趙云的前部軍馬已經離開,而后續軍隊也都收好行裝準備出發。劉備親自在轅門不住張望,看著四人回來,急忙迎了出來。李蘭等四人也趕緊下馬,肅立在道旁。劉備走近之后,先對孔明道:“軍師為備挽回一位大賢,當是大功一件。”孔明急忙謝道:“為主公引薦人才,乃是亮之職分,不敢居功?”
劉備又挽住李蘭,道:“昨夜聞先生棄備而去,備深感痛惜,人各有志,本不當挽留。但當此之世奸臣稱道,欺凌主上,群雄割據,禍及百姓。備嘗立志,安定天下,匡復漢室。非先生與諸位大賢不可,是以命人追趕而回,望先生不棄,助備一臂之力。”語氣誠摯之極,若不是昨夜孔明帳外之言,猶在耳際,李蘭只怕當真要被他感動得流下熱淚。
既然劉備如此說話,李蘭也不會傻到大聲質問:“你個死大耳賊,為什么想要殺我?”只好拜行大禮,道:“蘭一時糊涂,若非諸葛軍師一席話,險犯大錯。今特來向主公請罪,若蒙主公不棄,蘭必竭心盡力,助主公完成霸業,匡復社稷。”
劉備大喜過望,伸手扶起李蘭,道:“先生能去而復返,備感激不盡。安敢責難?時辰已至,還請先生一起出發,途中再敘。”說罷便揮手召軍士牽來戰馬。李蘭仔細看去,果然見劉備所騎那匹白馬,雙眼之下有兩行淚槽,正是傳言中的的盧,不由暗罵,的盧克主,怎么沒有將劉備克死,卻反而害了龐統一條性命?
劉備見李蘭看著的盧眼睛發愣,復笑問道:“先生識得此馬?”李蘭不便隱瞞,乃答道:“此馬名曰‘的盧’,騎則妨主。”
“哈哈。”劉備大笑幾聲,道:“先生怎也是這般看法?先生有所不知,當日荊州蔡瑁欲加害于備,全仗此馬飛躍檀溪,方才脫險。不僅無妨還能救主。”
“主公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蘭淡淡笑道:“此馬卻是妨主,只是主公洪福齊天,非其所能克,旁人卻是萬萬騎不得。”李蘭這樣先告訴他,是希望日后在攻取西川之時,劉備能記起這話,好救下龐統一命。
劉備卻并不以為意,翻身上馬,輕撫的盧棕毛,道:“生死由命,豈是這匹畜生所能左右的?先生請上馬一同出發。”李蘭知道劉備不信,也不再多言,默然上馬,又見周倉在一旁,擔心關平傷勢,乃問道:“少將軍現在如何?”周倉并不愿搭理他,只是冷冷道:“無礙。”
劉備離兩人甚近,聽到這話,微感奇怪,問道:“平兒出了何事?”又轉看左右,問道:“怎么不見他前來?”關羽急忙上前答道:“平兒感些風寒,還后營靜養,并無大礙,大哥務須擔心。”
“哦。”劉備答應了一聲,臉上卻仍有些不解,又看了李蘭與關羽幾眼,也不再多問。李蘭知道禍從口出,也不敢再多言,閉口不語。劉備又命人為四人奉上早膳,食用完畢,大軍也準備妥當,幾聲號角響起,便往油江口進發。一路之上,劉備,孔明與李蘭談論不少天下大勢,絕口不提昨夜之事,竟像李蘭沒有私自出營一般。
入夜時分,大軍行至油江口,趙云前部早已扎好營寨,等候多時。眾軍入寨之后,便各自在將官引領之下,按營住下,埋鍋造飯。劉備則升帳聚集眾將,當先詢問趙云南郡方向,曹,孫兩家軍馬的動向。趙云出列答道:“東吳周瑜已經帶兵至漢江下寨,恐欲渡江,奪取南郡。”
劉備讓趙云退開,轉視眾人,問道:“諸位有何高見?”李蘭一直對劉備心存顧忌,抱著徐庶入曹營的心理,堅決不發一言,只是低頭看著地上。就聽孔明答道:“赤壁大勝之后,主公尚未派人向周郎賀喜,有失同盟之儀。今日兩軍相近,不若譴公佑前去勞軍,以探虛實。”
劉備點頭覺得可行,乃復對孫乾道:“就依軍師之見。公佑速去準備,明日一早去周郎營中道賀。”孫乾領命出帳而去,劉備又對眾將道:“今日行軍辛苦,諸公且回帳用飯歇息!軍師與經緯可留下與備一起用膳。”
李蘭與孔明互看一眼,齊聲謝道:“多謝主公。”諸將都一一告退,少時就有軍士奉上酒菜,三人一起飲酒食用。幾杯酒水下肚,劉備又開口問道:“如今周郎親提大軍而至,意在南郡,兩位先生有何妙計?”
李蘭還是不加理會,自顧自地吃菜,心想,這哪是什么封建君主?典型的一資本家,既要吸血,還要壓榨自己的智慧,呸,門都沒有。孔明看著李蘭如此,恐劉備見怪,急忙道:“明日公佑前去勞軍,可使周郎知曉我軍已在油江口.周郎恐主公意在南郡,也必會回拜主公,到時再容亮激之.使之與曹仁大戰,我軍再侍機而動,可也。”
劉備聞言甚喜,仍問李蘭道:“先生意下如何?”既然點名詢問,李蘭只好道:“軍師之意甚好,主公可納之。”
“恩。”劉備微感疑惑地看著李蘭,又道:“既然兩位先生都是這般意思,那就此定下。”話音剛落,卻聽帳外關平的聲音道:“小侄有事求見伯父。”
“快進來。”劉備看著關平入內,忙起身問道:“早間聽二弟言汝身體不適,現下感覺怎樣?”
關平行禮道:“多謝伯父關心,小侄賤軀壯實,并無大礙。”劉備又道:“年輕人要好生愛護身體,免得將來后悔。”頗有長者愛護晚輩之情,可在李蘭聽來反覺想嘔,劉備演戲的功夫也太厲害了吧?這么自然,這么真切。關平應諾再行一禮,道:“小侄聞李先生又回營,特備下床榻,請先生前去歇息.”
“哦?平兒竟如此費心。”劉備轉眼看著李蘭問道:“先生意下如何?”李蘭沒有想到關平會是為這事前來,看了看劉備,又看了看關平,再看了看孔明,不知如何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