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時分,喝的醉意薰薰的李光弼來到了衙門旁邊的一座房舍裡。這裡,數(shù)十名士兵把守著院子,看守著被關(guān)押在此的郭子儀。
郭子儀正坐在簡易的木凳子上垂頭沉思,猛聽得門嘩啦一聲被推開,一股冷風(fēng)夾著滿臉酒氣的李光弼進了門,郭子儀緩緩站起身來,瞪著眼前站著的李光弼。
“郭老弟,委屈你了。”李光弼跺了跺腳上的積雪,笑呵呵的朝郭子儀行禮。
“不敢當(dāng)。”郭子儀冷聲道。
李光弼呵呵笑道:“還在生氣麼?罷了罷了,事兒都過去了,何必生氣?壽王爺都沒生氣,你倒是生氣了。這不,送走了客人,壽王爺便叫我來瞧你了,一會兒出去給壽王爺?shù)纻€歉,這事兒便算過去了。”
郭子儀冷聲道:“骨力裴羅他們走了?”
“是啊,酒宴之後便帶著人走了。”李光弼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笑道。
“借兵之事如何?”郭子儀道。
“談妥了,三日內(nèi)十萬兵馬便到手了,稍加整備,不久後我們便可兵髮長安了。”李光弼道。
“然則……你們答應(yīng)了以豐州和受降城爲(wèi)抵押是麼?”郭子儀冷聲道。
“哎……郭老弟,不要這麼死心眼好麼?這只是暫時的抵押罷了。要不然我們拿什麼借兵?回紇人會心甘情願無償借給我們十萬兵馬?”李光弼乾笑道。
郭子儀長嘆一聲道:“李大帥啊李大帥,你們這是自欺欺人啊。你明明知道回紇人不會輕易將城池歸還,他們這是趁機乘人之危之舉,你和壽王卻裝著不知道。這件事若是被朝廷得知,被天下百姓知曉,豈非招致衆(zhòng)人之怒?你不加勸阻,卻是爲(wèi)何?我真是看錯了你了。本以爲(wèi)你李光弼是個忠心爲(wèi)國的忠臣良將,沒想到你竟然做出了這種事。”
李光弼面色變寒,冷聲道:“郭老弟,你這麼說話便不對了,我李光弼今日所爲(wèi)完全是爲(wèi)了大唐著想,你怎可如此詆譭我?”
“將大唐的城池土地拱手相送,這便是爲(wèi)大唐著想?簡直笑話。”郭子儀怒道。
李光弼臉上肌肉抖動,強自壓抑怒火,沉聲道:“郭老弟,你太不識時務(wù)了。如今我大唐風(fēng)雨飄搖,不僅是這場叛亂,朝廷大權(quán)也爲(wèi)王源所攫取,陛下名爲(wèi)大唐皇帝,實際上在王源的控制之下。如此下去,大唐還有什麼希望?你我在成都時面見陛下時,陛下怎麼跟我們說的?你又是怎麼答應(yīng)陛下的?”
“我答應(yīng)陛下要重建兵馬和王源抗衡,但卻沒答應(yīng)陛下要將城池和百姓拱手送給他人。說到底,王源之事乃是我大唐內(nèi)務(wù),卻也不用將城池百姓拱手送給胡人來解決此事。”郭子儀喝道。
“幼稚,你來告訴我如何破解王源把持朝政挾持陛下之局?靠什麼?靠著你我手中那幾萬新募之兵?簡直笑話。慢說我們的兵馬難以與之抗衡,便是現(xiàn)在,連我們的糧餉命脈都扣在王源手中了,他要對付我們易如反掌。你說,你如何破局?”李光弼厲聲道。
郭子儀沉吟半晌道:“或許我們一開始便是錯的,王源或許根本沒有二心,起碼目前爲(wèi)止,我沒看出來他做的哪一件事是爲(wèi)了他自己專權(quán)。殺房琯是因爲(wèi)房琯挪用軍糧,該殺。他任相國也是陛下親自宣旨任命的,聽說他還推辭不就……”
“住口,你的意思是說,陛下在我們面前說謊是麼?陛下難道是要栽贓王源是麼?你怎能說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言?”李光弼氣急敗壞的道。
“我沒說陛下刻意說王源的壞話,王源大權(quán)獨攬,確實有些過分。但他的所作所爲(wèi)卻是爲(wèi)了大唐著想,起碼他沒有做危害朝廷的事情。陛下他們那樣想,怕是有些反應(yīng)過激。陛下是因爲(wèi)安祿山的前車之鑑,所以纔對王源不放心。我這段時間思前想後,覺得定是如此。其實陛下根本不用擔(dān)心,王源不是安祿山,他不會做出安祿山的反叛之事。王源要有二心,他早就有機會了,爲(wèi)何他遲遲不發(fā)動?”郭子儀沉聲道。
“你是不可救藥了。”李光弼怒喝道:“王源引而不發(fā),一則可能是他沒準備好,二則他怕惹怒天下人,故而只把持朝政,並不謀權(quán)篡位。有時候,這種人比安祿山那種扯旗而反的人更爲(wèi)可恨。既要裝作一副忠君之相,乾的確實欺君霸權(quán)之事。讓皇權(quán)式微,帝星蒙塵,這是典型的僞君子的作爲(wèi),最爲(wèi)可恨。”
郭子儀皺眉搖頭道:“不,我並不這樣想。我不認爲(wèi)王源是這樣的人。”
李光弼長嘆一聲道:“我不跟你鬥嘴,今日這件事木已成舟。前幾日我跟你說的那件事你也知曉,目前破局之法便是咱們二人齊心協(xié)力推舉壽王在靈州繼位登基,奉陛下爲(wèi)太上皇,這便是釜底抽薪之法。這樣一來,王源挾天子以令天下的圖謀便會落空,新皇極爲(wèi),天下歸心,咱們奪回長安,便足以削弱王源的影響。王源手中無憑,便也不敢輕舉妄動了。你可明白這個道理?”
郭子儀沉默不語。
李光弼皺眉再道:“你怎麼這麼倔強,眼下局勢千鈞一髮,成大事不拘小節(jié),你爲(wèi)了那兩座邊鎮(zhèn)城池便要置大局於不顧麼?我問你,現(xiàn)在回紇人若以十萬大軍趁機攻入我大唐,我們能抵擋麼?到時候丟的何止是豐州和受降城?這次借兵行動是一石數(shù)鳥之計,其一能助我們收復(fù)長安,奪回主動權(quán)。其二,有這十萬大軍在手,壽王繼位之後王源便不敢輕舉妄動。其三,借走十萬回紇兵馬,讓他們沒有餘力攻我大唐,豐州和受降城便是甜棗兒堵
了他們的口,讓他們放棄其他的想法。這不是一石數(shù)鳥之計是什麼?”
郭子儀還是沉默不語,靜靜的坐在那裡不出聲。
李光弼急的跺腳,低聲道:“郭老弟,我好話歹話可都說盡了,你還是執(zhí)迷不悟我便沒法子了。壽王因爲(wèi)你說要上奏朝廷公開此事都氣的要命,你若不回心轉(zhuǎn)意,怕是……怕是壽王不會饒你。”
郭子儀緩緩擡頭道:“不會繞我?那是何意?”
李光弼冷聲道:“破壞壽王大事者,殺之無赦。”
郭子儀身子一抖,面露驚愕之色。
李光弼輕聲道:“郭老弟,聽我的。去給壽王認個錯,保證忠心耿耿輔佐壽王登基。壽王都應(yīng)承了我,待大局一定,你我有從龍輔佐之功,到時候你我任左右相國,共理朝政,振興我大唐,你說這不好麼?”
郭子儀靜靜的看著李光弼道:“李大帥,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恕我不能違背自己的內(nèi)心。我不能去和壽王殿下道歉,因爲(wèi)這件事我覺得我沒有錯。壽王要登基,這纔是大逆不道之舉,陛下只是讓他來商議借兵之事,他卻藉機謀劃這樣的事情,你還在旁助他,你也是大逆不道之臣。你們想過在成都的陛下麼?陛下本指望我們能救他出來,攻下長安迎他回長安,但現(xiàn)在,壽王若一登基,怕是他連長安都回不去了。說王源是狼子野心,你們的所作所爲(wèi)比王源更加的卑鄙。奉勸你一句,李大帥,收手吧,現(xiàn)在收手還來得及。有了這十萬兵馬,加上我們的五六萬兵馬,我們奪回長安,迎接陛下回長安。這件事我也絕不會說出去的。”
李光弼目露兇光,拂袖而起,冷聲淡淡道:“該說的我都已經(jīng)說了,該做的我都已經(jīng)做了,你還如此執(zhí)迷不悟,我便沒有法子了。郭子儀,我敬你是個漢子,所以纔來勸你,但你讓我太失望了。給你一晚上的時間好好想一想,若你還執(zhí)迷不悟的話,休怪我不念交情了。”
郭子儀露齒呵呵而笑道:“執(zhí)迷不悟的是你,你卻來勸我。”
李光弼冷聲啐了一口,起身大踏步朝門口行去,嘩啦一把拉開屋門,一股冷風(fēng)再次席捲而來,吹得郭子儀打了個寒顫。下一刻,屋門關(guān)閉,李光弼的腳步聲遠去,屋子裡再次靜了下來。郭子儀頹然坐下,面露苦笑,悵然若失。
……
щшш◆тtkan◆C O
十一月初六日,寧遠借兵會商之後的第四日,十萬回紇兵馬浩浩蕩蕩穿越豐州以南的沙漠戈壁南下。初十日,一路疾行的大軍抵達了靈州城外。
李瑁和李光弼從得到消息開始便在靈州城外翹首以盼,一直等到天黑時分,見到北方大道上一條長長的火龍蜿蜒而至的情形,李瑁激動的幾乎要掉淚了。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回紇人按照約定借兵了。雖然比約定的時間晚了幾日,但終究還是來了。”李光弼拱手笑道。
李瑁興奮道:“同喜同喜,這下好了,十六萬大軍在手,我們便什麼都不怕了。”
二人率親衛(wèi)策馬上前,迎接抵達的回紇兵馬。回紇大軍的領(lǐng)軍將領(lǐng)是骨力裴羅的二兒子藥羅葛耳麻,此子性格暴烈驍勇善戰(zhàn),是骨力裴羅的得力助手。如今在在回紇部落任葉護之職,等同於骨力裴羅的左右手。骨力裴羅派他前來統(tǒng)帥回紇兵馬,足見對於回紇兵馬的控制權(quán)極爲(wèi)看重。
衆(zhòng)人寒暄已畢,李瑁和李光弼迎接大軍進城安頓在早已準備好的軍營之中。十萬兵馬從天黑時開始進城,一連數(shù)個時辰源源不斷的涌入靈州城中,直到三更過半,才全部安頓消停了下來。
李瑁一夜未睡,但他毫無睏意。在靈州節(jié)度使衙門中宴請了藥羅葛耳麻極其屬從,賓主盡歡,氣氛融洽。爲(wèi)表誠意,在宴席之後,李瑁安排了幾名美貌的大唐女子陪侍藥羅葛耳麻。藥羅葛耳麻開心不已,連挑大指讚揚李瑁和李光弼待客殷勤,其意甚誠。
在藥羅葛耳麻摟著幾名大唐女子回房折騰之後,李瑁和李光弼單獨商議起下一步的動作來。李瑁的住處,炭火紅紅巨燭高燒,溫暖如春。喝了酒加上心中的興奮勁讓李瑁滿臉紅光,眉飛色舞。
“光弼啊,你說咱們下一步該如何進行?兵馬到手,我們已經(jīng)有了足夠的實力。你覺得咱們是先攻長安再辦大事,還是先辦大事再攻長安?”李瑁笑瞇瞇的道。
李光弼當(dāng)然知道李瑁的心思,自從決定自立爲(wèi)帝之後,李瑁恨不得立刻便登基爲(wèi)帝。他這麼問其實是多此一舉,他當(dāng)然是想立刻便宣佈登基繼位的消息。
“殿下,這兩件事一樣也不落下,同時進行便是。登基大事和整頓出兵都需要時間準備,臣會雙管齊下,兩邊都不耽誤。臣明日起便立刻派人趕製龍袍冠冕,命人準備登基大典的各項事宜。而軍中的起兵準備也要同時進行。明日起臣便一刻不得閒了。”李光弼呵呵笑道。
李瑁連連點頭道:“甚好甚好。叫我說非常時期一切從簡。只是拜祭天地昭告四方便是,無需繁文縟節(jié)。將來回歸長安之後,有些事再補上也成。軍務(wù)之事倒是隻能辛苦你了,我現(xiàn)在能仰仗的只有你,你要多費心了。”
李光弼道:“臣份當(dāng)所爲(wèi)。只可惜郭子儀不識時務(wù),否則他倒是整軍作戰(zhàn)的好手,將來攻長安也可倚重,可惜了。”
李瑁擺手道:“莫提他,這個人冥頑不化,實在不識時務(wù)。本來他如此冒犯於我,應(yīng)該誅殺九族的,我已經(jīng)法外開恩,給他留了個全屍了,他在泉下也該感到慶幸了。我相信你一人
便可獨撐大局,待我登基之後,四方官員百姓定蜂擁而來,到時候你再挑選得力的官員協(xié)助於你。政務(wù)軍務(wù)的人才隨便你挑選。”
李光弼笑道:“殿下說的甚是。臣定會將一切安排的妥妥當(dāng)當(dāng)?shù)摹!?
大唐天寶九年十一月十二日,靈州城八名風(fēng)水道士一致認爲(wèi)的黃道吉日。今日吉神高照六辰值日,諸事大吉不避兇忌。就在今日,便是壽王李瑁選擇的登基之日。
上午辰時,陽光普照,小小的靈州城中鐘鼓齊鳴禮樂悠揚,滿城百姓都擁到靈州府南門城樓之下,十幾萬兵馬齊列城下,放眼看去滿城旌旗招展,人山人海。
辰時初刻,李瑁身著嶄新龍袍,在李光弼等人的陪同下緩步登上了城樓,面對全城數(shù)十萬軍民,宣讀詔書,拜祭天地,宣佈即位爲(wèi)帝。
詔曰:王者繼統(tǒng)承祧。所以嗣神器。順承天意,所以寧萬邦。顧歷代之通規(guī)。諒舊章而可法。先皇帝勤勞治國。宵旰臨朝。萬幾靡倦於躬親。四海方成於繁盛。念農(nóng)民之疾苦。知戰(zhàn)士之辛勤。多壘盡平。生靈永逸。然天生淆亂。朝起逆臣。覬覦神器。天下紛亂。社稷頻危。值此存亡之際,朕受命於先皇,臨危繼統(tǒng),挽狂瀾於既倒,受命於天,登臨大統(tǒng)。可大赦天下。云云恭惟先皇帝推誠損己。焦思勞神。念將士之忠勤。知戰(zhàn)伐之辛苦。衣糧祿賜。無非經(jīng)手經(jīng)心。土地官封。不惜酬功酬效。生靈是念。稼穡爲(wèi)憂。罷非理之差徭。去無名之侵耗。不貪錢貨。盡去奢華。減後宮冗食之人。停諸司不急之務(wù)。方岳止甘鮮之貢。殿庭碎珠玉之珍。獄訟無冤。刑戮不濫。凡開物務(wù)。盡立規(guī)繩。予小子纘紹丕基。恭稟遺訓(xùn)。仰承法度。不敢踰違。更賴將相公卿。左右前後。恭遵先旨。同守成規(guī)。庶俾沖人。不墜鴻業(yè)。宣佈遐邇。鹹使聞知。
詔書的內(nèi)容無非便是對玄宗歌功頌德一番,同時表明自己繼位是受命於危難,得到玄宗的許可。在社稷危難之時出來拯救天下。同時說些冠冕客套的話語而已。
繼位詔書之後,李瑁連下三道詔書,第一道改元至德,推尊玄宗爲(wèi)太上皇。第二道,詔令天下百官前來靈州侍奉新皇。第三道,授李光弼爲(wèi)討逆大將軍之職,並下達出兵長安的命令。
隨後百官朝拜萬民跪伏,高呼萬歲,李瑁遂成大唐新帝。
登基大典之後便是誓師大會,十幾萬兵馬接受李瑁的檢閱,之後李光弼發(fā)表了直搗長安光復(fù)京城長安的軍令,午後時分,號炮三聲響起,十六萬兵馬浩浩蕩蕩開拔,奔赴長安城下。
……
四日後,一小隊騎兵風(fēng)塵僕僕抵達成都。在他們抵達之後不久,成都城中的街頭巷尾之中,一個讓人驚魂的流言便開始擴散。酒肆茶樓市井陋巷之中,無數(shù)的百姓在悄悄的交頭接耳,驚駭而詭異的談?wù)撝@個消息。
“聽說了麼?據(jù)說壽王李瑁在靈州登基繼位了。”
“什麼?有這等事?城裡頭不是有一個陛下麼?怎地外邊又冒出來個陛下來了?咱們大唐這是叛亂未平又要內(nèi)亂麼?”
“這我倒是不知道了,但據(jù)說是城裡這位陛下偷偷讓壽王逃出成都,在靈州繼承皇位,說是特意退位讓賢,自己當(dāng)太上皇了。”
“偷偷逃出城?爲(wèi)什麼是偷偷的?”
“咳,這你就不懂了,當(dāng)今王相國希望立豐王爲(wèi)太子繼承大位,而陛下屬意於壽王。在這種情形之下,陛下爲(wèi)了讓壽王即位,便只能讓壽王偷偷離開成都去往靈州登基了。還不是怕王相國不同意,所以來個暗度陳倉,木已成舟。”
“嘶……照你這麼說,豈非陛下和王相國之間的關(guān)係已經(jīng)鬧僵了?否則怎麼這麼幹?”
“可不是麼,那還有不鬧僵的?告訴你吧,我遠方的表叔在政事堂中當(dāng)個小差事,他知道的消息很多。昨日我請他喝酒,希望他給我那不成器的犬子謀個職位混口飯吃,酒醉之後他跟我說了許多事兒,都是外邊根本不知道的事兒。據(jù)說王相國和陛下之間早就鬧僵了。就拿上次安置難民的事來說吧,王相國爲(wèi)了安置難民得罪了許多皇親國戚,在散花樓中差點便撕破臉了。哎,真不知道這事兒怎麼收場。”
“嘖嘖,這麼說來,壽王登基之事倒是有可能確實是陛下瞞著王相國他們做的。你說我大唐都這個樣子了,陛下和相國之間還鬧彆扭,這該如何是好?說句良心話,咱們王相國可是爲(wèi)了大唐鞠躬盡瘁的,若不是王相國力挽狂瀾,陛下能有安生日子麼?王相國是我大唐的中流砥柱啊,他做的事也都是爲(wèi)了百姓著想,就算和王相國意見不合,陛下也不能那麼幹啊?這樣一來豈非是擺明了對王相國的防範和不信任麼?這事兒鬧得。”
“老弟,這你就不懂了。正因爲(wèi)王相國做了這麼多事兒,手裡也這麼多兵,百姓們對他也愛戴的很,所以陛下才心裡不痛快。你沒聽說過功高震主這句話麼?王相國權(quán)勢太大,做事也太不顧及陛下感受,所以……你懂得。這下好了,壽王跑到靈州登基,王相國怕是要氣瘋了。城裡很快便要亂做一團了。咱們也別在這裡亂說話了,沒得惹一身的禍事。”
“老哥說的很是,咱們別聊了,我還得去市上買些物事,咱們各幹各的事,回頭有機會再說話。”
“……”
“……”
以上是兩名百姓見面後交談的部分內(nèi)容,如此內(nèi)容的談話在城中隨處可見,成都城中輿論沸騰,人心惶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