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易緩慢這打著太極,儘可能的展露出太極的極致招式,爲了能讓眼前的這個少年對太極的領悟能更進一步,他在傾盡必所學演示著同時口中還唸叨著:“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化萬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夏一鳴這個剛踏入修行界不久的悟道者來說,這不過就是老子道經裡所闡述的哲學,但是在張易的演示下有另一番蘊意,使他從中領悟到了一種道法自然的感覺。
好像世間萬物本應這樣,一切都是那麼隨和人意,萬物都在順著大道流轉,繁衍生息。
是啊!這是道經裡面講述的大意,凡人是不能領悟的,就像佛經裡所闡述的梵音一樣玄妙,如果領悟了那當中的真意,那也就不是凡人了,而是踏入修行的行者。他們從中聽來悟到了哲學已經很不錯了,聽著好像很順口,可這對悟道者來說就是修行的口訣,現在的他還聽不出任何有關道的音符,只能粗略的悟出一點,只因爲他已經不是凡人,而是踏入修行領域的修行者。
此刻,夏一鳴正在專心致志的觀看,內心同時也在研悟道法,心海中的小人學著張易的招式,慢條斯理的打著,正在慢慢向著太極演化,逐漸的形成一個模糊的太極儀,可是代表陰陽的那兩個點卻始終不曾顯化出,漸漸的一個殘缺的太極在心海成型。
心海中的小人無論怎麼嘗試都不能顯化出兩極之眼,無奈下只能先將陰陽演化而出,以此來印證自己在太極上的領悟。他不是個盲目追求道法的人,需要不斷的印證自己的道法
,穩實的提升自己的境界。他要爲下一個境界夯實好基礎,不想因爲未來的問題而盲目的提升境界空虛的踩踏,那樣勢必對道的理解會有所缺陷,他要走下一境界的極盡道法,每個境界都達到圓滿,境界達到昇華,他要走出自己的路。
一旁的今朝則沒有那麼專心的觀看,他很早已經研習過太極了,現在的他雖處在這一境界,但卻不需要那麼專注的觀看,在自己進入這所學校的時候,就被張易所關注,從那時起就將這一道法傳授於他,時常在身邊指點一二,他對道法的理解遠超夏一鳴,故此才顯得那樣清閒。
一般的修行者,只要自己的境界有所提升,就感覺自己已經完全領悟透徹了這一境界,盲目的衝刺下一境界,可他們卻忽略了境界的極盡乃至更高的昇華,達不到終極圓滿境,今朝也是如此。
他們對道的理解太單一了,在大道面前只是皮毛,那樣是永遠透徹不了道法的,更談不上自己的道法了。
張易已經停了下來,靜靜的看著夏一鳴笑而不語,好像知道他心中的疑惑一樣,等待著他的疑問。
是的,他也是從這境界走過來的悟道者,深切的知道夏一鳴現在的情況,高境界的他感知力超強,很快就從夏一鳴眼中看到了他的疑惑,從中明白了所以然。
“前輩!我的太極爲什麼演化不出兩極之眼?”夏一鳴疑惑的問道,已經退出悟道境的他此刻很是不解,急切的想找出緣由。如果讓別人知道他這種境界在幾天時間內就可以在心海演化出所悟的道
法,而且還演化的比較凝實,其他悟道者還不嫉妒的吐血。
“我都知道了,你是不是想說你演化出了太極,可是卻不能演化出兩極之眼?”張易微笑著迴應道,滿意之色盡顯無餘。
“是的!”夏一鳴小雞啄米似的迴應道,迫切的想探究清楚。
“在太極這一道法中,你從中演化出太極已經很不易了,至於兩極之眼,它被我們稱作道眼,意思就是道的眼睛。可是它卻和其他道法所具備的條件不同,它不受任何天賦的驅使,任你血脈超凡體質超聖也無用,只有最本源的力量才能凝練出道眼,有些悟道者研習了一輩子也沒研習出道眼,錯過了道的門戶。”張易輕嘆道。研習太極的那麼多天驕都止步於此,任誰都會覺得可惜,這也是就太極道法在此花樣繁多的原因,他們都在嘗試著打破這種僵局,藉此來延續前路。
聽到這裡,夏一鳴已經很吃驚了,道眼竟然這麼難以凝練出,凝練不出道眼的太極還叫太極嗎?同時也在驚歎張易,竟然摸索出了道眼,還從中知曉了道眼只是個門戶,這讓他非常吃驚,眼前的這個人不像他表面看起來這麼簡單,簡直堪比大成境界的強者。
“儘管我在百年的光陰下研習出了道眼,凝練出了完整的太極道法,但卻始終感覺沒有發揮到極致。之所以能演化出道眼,完全只是因爲時間的緣故才領悟到,雖感應到了那層門戶,可卻沒能看透這道眼所謂的門戶在何方?我有種感覺,這道眼裡蘊含的道法另有乾坤,似乎有無盡的門戶在輪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