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562章 會戰(四)

bookmark

不過秦軍騎軍的戰鬥力雖然不及代軍,但畢竟在人數上還佔有一定的優勢,而且秦軍的鬥志、士氣到並不輸給代軍,這時人人奮力作戰,不畏生死,因此儘管是陷入下風,但還是在免力支撐,並沒有敗退,而代軍想要完全擊敗秦軍, 不僅需要相當的時間,同時也會造成不小的傷亡。

而這時雙方參戰的騎軍人數己經超過了二萬人,加上騎軍作戰的規模要遠遠超出了步軍,因此戰場拉得十分寬廣,雙方的步兵都己經趕到了戰場的邊緣,不過因爲難以插到戰場中,只能暫時在戰場的邊緣停步不前。

其實代軍既然是有步騎混編軍,自然也就演練過步騎混編的戰術,畢竟高原也知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沒有那一個兵種能夠包打天下,而且任何一個兵種也都不可能在戰場上單獨完成作戰,只有多兵種聯合作戰,充份發揮各兵種的優勢,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這纔是正確的方向,因此代軍在編制了步騎混編軍之後,也加強了對軍隊步騎混合作戰的戰術訓練。

不過由於步兵對抗騎軍有先天的劣勢,只有在特殊的地理條件下,或者是提前佈置好嚴密的陣形,並且有足夠的遠程武器才能夠對抗騎軍,因此在步騎混編作戰中,仍然是以騎軍爲主力,而步軍只是做爲騎軍的輔助兵力,但因爲剛纔戰場的局面需要,姜桓武將步騎軍分開來使用作戰,現在雙方的騎軍縱橫交錯,己經混戰成一團,呈犬牙交錯狀,步軍一時半會還找不到插入戰場的機會,自然無法配合騎軍作戰。

代軍左路軍的主將姜桓武這時也隨著大軍來到了戰場的邊緣,見此情景,到並沒有急於將步軍投入到戰場中,而是先整理好步軍的陣列,等待著加入戰場的時機,並且對一些在激戰中落單的秦軍騎兵發動攻擊,結果到是擊殺了不少騎兵。

而這時有一些代軍的騎軍也發現自己的步兵趕到了戰場邊緣,因此有幾支百騎隊主動脫離了戰場,殺到了代軍的陣列邊,姜桓武立刻命令步軍配合上去,組成步騎混編,再度殺回到戰場中去。

步騎混合作戰,主要是以百騎隊爲基礎編隊,一般一個百騎隊可以帶一百到三百名步兵不等,大體有三種戰術,一是騎軍和步軍拉開一定的距離,由騎軍首先向敵軍發動衝鋒,然後由步軍趕上,如果騎軍衝散了敵軍,步軍就趕上去擴大戰果,清理戰場;而如果騎軍並未衝散敵軍,甚致受到了阻礙,步軍則可以馬上發動第二波進攻,給敵軍造成連續的打擊,這種戰術一般用於遭遇戰或突擊戰中。

二是步騎混合進攻,步軍分列在騎軍的兩側,保護騎軍的側翼,如果是對陣敵騎軍,則由步軍攻擊敵騎軍的戰馬,而如果是對陣步兵,步軍則付責保護己方騎軍的戰馬不被敵軍攻擊,這種戰術,一般是用於在雙方陷入混戰,騎軍無法衝刺攻擊的戰場情況中。

而第三種戰術則是由步軍列陣防守,騎軍在外圍突襲牽制敵軍,當然這種戰術主要是在面對比自已更多更強大的敵軍纔會使用。

在這一戰中,第三種戰術顯然是用不上的,主要是第一、二種戰術,而俱體選用那一種戰術,則是看戰場的實際情況而定。

幾支百騎隊帶著步軍加入到戰場之後,很快就起到了效果,本來秦軍騎軍的訓練、戰術、經驗不足,只是憑著一股勇氣,還有人數上的優勢才免強能和代軍周旋,現在代軍的騎軍中又加入了一定數量的步兵,先則不說步騎混戰的威力如何,但秦軍在人數上的優勢,卻是在逐漸被代軍削弱,而且現在秦軍連騎軍戰術都還沒有練熟,更不用說是對付步騎混編的戰術,也頓時顯得極不適應。

其他的代軍騎軍見狀,也都紛紛脫離戰場,帶上步軍之後再殺入到戰場中,不多一會的時間,就有三千多步軍隨著騎軍一起加入到戰場中去。

而就在這時,從代軍中路趕過來増援的兩個新軍趕到,其中還包括有二千騎軍,姜桓武見狀,也不禁大喜,立刻下令,讓這支步騎混編的新軍立刻出擊,增援到戰場中。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代軍的左路軍全線出擊,和秦軍展開激戰的時候,代軍的右路軍也向秦軍展開了反擊。

代軍的右路軍的兵力比較單薄,既然加上一個新軍,也只有三個軍,共計一萬五千人馬,其中包括有四千騎軍,因此不可能釆用和左路軍同樣的戰術,袁選首先下令,命令剩餘的三千步兵出擊,加入到戰團中去。

其實右路出戰的代軍也並不是不敵秦軍,只是要將秦軍引到代軍的陣列前,因此才且戰且退,現在袁選下令,出兵增援,反擊秦軍,正在和秦軍交戰的代軍頓時穩住了陣腳,不在後退了,而隨著援軍加入到戰鬥中,雖然加入的兵力並不多,但代軍卻因此而士氣大振,人人奮勇,頓時就佔據了上風,而秦軍被迫轉爲守勢,甚致還被代軍逼得稍稍後退了一些。

不過秦軍的後退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爲從後面來的增援軍隊很快就趕到了戰場,首先趕到戰場加入戰團的,是秦軍左路軍的六千騎軍,而袁選也早有準備,一見秦軍的騎軍殺到,就立刻下令,命勁勇、奉節二軍所屬的四千騎軍出擊,迎擊秦軍的騎軍,雙方的騎軍立刻在步軍戰場的另一側,又開避了一個戰場,展開了騎軍激戰。

雖然秦軍騎軍的戰鬥力不及代軍,但人數比代軍多一些,士兵們的鬥志也頗爲高昂,而代軍出場的畢竟不是全騎軍,只是步騎混編軍中所屬的騎軍,在代軍當中屬於二線的騎軍,和真正的全騎軍相比,實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一時人喊馬嘶,刀光劍影,雙方打了一個難分難解。

雙方就這樣騎兵對騎兵,步兵對步兵,在戰場上到也涇渭分明,不過交戰的時間並不長,秦軍剩餘的一萬五千增援步軍就趕到了戰場中,全部加入到雙方的步軍戰場。

這一支秦軍趕到的確實正是時候,因爲秦軍的騎軍現在雖然還能頂一陣,但步軍都是真的有些支撐不住了,雖然這時代軍的總數相對秦軍並沒有絕對的優勢,但加入戰場的畢竟是生力軍,一陣猛衝猛打,確實有些打亂了秦軍的陣腳,但隨著這一萬五千增軍加入戰場,頓時就改變了戰場的局面,秦軍投入的總兵力己達到兩萬五千人,而代軍只有一萬一千人,秦軍的人數是代軍的二倍有餘,因此代軍剛剛稍占上風,就立刻又被秦軍逆轉過來。

儘管代軍的士兵們都十分勇敢,人人都在奮力的和秦軍作戰,但秦軍士兵的鬥志、素質、經驗,軍器的質量和平時的訓練等方面,都不在代軍之下,而在人數上又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因此很快就搶到了上風,雖然代軍竭力的抵抗,仍然被秦軍逼得連連後退,雖然還是免強保持著陣列不亂,後退有據,但也很難說代軍能夠堅持多久,畢竟絕對兵力上的差距,不是隻靠士兵們的奮勇能夠改變得了的。

秦軍左路軍的三名主將中,石無爲帶領騎軍出戰,而楊無怒、莫無憂則是統領步軍,眼看著現在秦軍己經快要鎖定勝局,兩人也都十分興奮,如果能夠在左路擊敗代軍,雖然不能說秦軍就已經取得了全局的勝利,但至少也已立於不敗之地。

他們二人的武功雖然不能和熊無力相比,但也遠勝於一般的兵將,自然也是帶頭出戰,這時兩人各執一支長戟,分別都連續斬殺了十餘名代軍的士兵,當然也讓秦軍的士氣大振。

楊無怒手中的長戟一揮,又刺倒了一名代兵,正要大聲招呼秦軍奮勇作戰,爭取一舉擊潰代軍,但就在這時,只聽身後傳來了一陣密集而沉悶的馬蹄聲,楊無怒回頭看時,只見秦軍的後陣煙塵大起,幾乎遮蔽了半邊的天空,任誰都知道,有一支軍隊從秦軍的背後殺上來了。

襲擊秦軍背後的當然就是由阿燃史乞沫帶領的蕃勇左軍,如果是在平原曠野的戰場上,就算是以騎軍的速度,想到迂迴到秦軍的背後,也沒有那麼容易,恐怕早就被秦軍的探子發現了,但在樹林和丘陵的掩護下,蕃勇左軍己經悄然無息的繞了一個圈,迂迴到了秦軍的背後,向秦軍發動了突擊。

首先打擊秦軍的,自然還是蕃勇軍士兵慣用的弓箭,由於這時秦軍都在面向著代軍的方向,既使是後排並沒有加入戰鬥的秦兵,也都在奮力向前,沒有人會注意到自己的身後,因此在秦軍的背後,沒有半點遮擋,結果一陣箭雨落下,不少秦兵都背後中箭,僕面倒地。

而後面的秦兵遭到了打擊,有人回身迎戰,有人向前奔跑躲避,頓時大亂了起來,

第768章 靈壽(二)第89章 遊說(下)第892章 長街之戰(一)第218章 如約撤軍(上)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610章 撤軍與追擊(四)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925章 挑戰(三)第149章 捕馬(上)第42章 新府邸(上)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865章 邯鄲之變(二)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第355章 女強人和小女人第544章 佈置(上)第163章 攻取代郡(一)第308章 組織(下)第461章 術治之敗(下)第868章 進駐邯鄲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353章 探視第36章 宴間比武(中)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580章 弱點(上)第274章 告辭第24章 ,並城第345章 縱論天下(下)第785章 合縱連橫(一)第958章 最後一戰(二)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第641章 相見第562章 會戰(四)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647章 迎擊匈奴(三)第744章 大破匈奴(二)第352章 戶籍管理第226章 暴利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831章 秦軍來襲(五)第928章 大局已定第175章 民暴第128章 挑戰第957章 最後一戰(上)第516章 見面第84章 撤離邯鄲(二)第553章 燕國的希望(二)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545章 佈置(下)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185章 抗法事件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494章 閱軍(九)第254章 突襲陰山(六)第241章 突擊匈奴營地下第四章 第797章 舞者(下)第309章 合縱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47章 劫持(上)第621章 退軍(三)第127章 趙秦決戰(六)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137章 恐懼的感覺第668章 九黎族的內亂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373章 入城(下)第3章 ,築城第196章 連盟第141章 心眼第401章 突襲大梁上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276章 擴軍(下)第369章 滎口之戰(四)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56章 醒來第486章 閱軍(一)第784章 齊國政變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61章 邀請(上)第37章 宴間比武(下)第415章 擴軍備戰(二)第892章 長街之戰(一)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765章 修煉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414章 擴軍備戰(一)第781章 九黎族的行動(三)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第735章 進攻受阻(三)第340章 營救(四)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201章 半渡而擊(上)
第768章 靈壽(二)第89章 遊說(下)第892章 長街之戰(一)第218章 如約撤軍(上)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610章 撤軍與追擊(四)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925章 挑戰(三)第149章 捕馬(上)第42章 新府邸(上)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865章 邯鄲之變(二)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第355章 女強人和小女人第544章 佈置(上)第163章 攻取代郡(一)第308章 組織(下)第461章 術治之敗(下)第868章 進駐邯鄲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353章 探視第36章 宴間比武(中)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580章 弱點(上)第274章 告辭第24章 ,並城第345章 縱論天下(下)第785章 合縱連橫(一)第958章 最後一戰(二)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第641章 相見第562章 會戰(四)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647章 迎擊匈奴(三)第744章 大破匈奴(二)第352章 戶籍管理第226章 暴利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831章 秦軍來襲(五)第928章 大局已定第175章 民暴第128章 挑戰第957章 最後一戰(上)第516章 見面第84章 撤離邯鄲(二)第553章 燕國的希望(二)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545章 佈置(下)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185章 抗法事件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494章 閱軍(九)第254章 突襲陰山(六)第241章 突擊匈奴營地下第四章 第797章 舞者(下)第309章 合縱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47章 劫持(上)第621章 退軍(三)第127章 趙秦決戰(六)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137章 恐懼的感覺第668章 九黎族的內亂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373章 入城(下)第3章 ,築城第196章 連盟第141章 心眼第401章 突襲大梁上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276章 擴軍(下)第369章 滎口之戰(四)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56章 醒來第486章 閱軍(一)第784章 齊國政變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61章 邀請(上)第37章 宴間比武(下)第415章 擴軍備戰(二)第892章 長街之戰(一)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765章 修煉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414章 擴軍備戰(一)第781章 九黎族的行動(三)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第735章 進攻受阻(三)第340章 營救(四)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201章 半渡而擊(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东县| 黎平县| 阿拉善右旗| 邵武市| 行唐县| 四子王旗| 绥滨县| 尚志市| 赤峰市| 淳安县| 南和县| 拜城县| 康保县| 民勤县| 昌宁县| 合江县| 安丘市| 文成县| 陈巴尔虎旗| 鞍山市| 海淀区| 洛川县| 玉环县| 凉城县| 文昌市| 南安市| 清原| 恩平市| 即墨市| 宜宾县| 柞水县| 顺昌县| 红原县| 山东| 中山市| 当雄县| 康平县| 安阳县| 南木林县| 蓬莱市|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