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2章 退軍(四)

咸陽,秦王宮。

雖然這時秦國的官員都己經(jīng)到齊,將王宮的正殿上站得滿滿的,但所有的官員全都低頭不語,整個大殿上都鴉雀無聲。

秦王政端坐在正中高位的王座上,目光向殿下一掃,淡淡道:“現(xiàn)在我大秦應當如何應對,不知那一位愛卿有良策以教寡人。”

這時前線的戰(zhàn)報己經(jīng)傳到了咸陽,秦軍兩線都遭到了敗績,在薊京一線上,薊京得而復失,十萬大軍所剩不足萬人,而燕境也全部落入代軍的控制中,並直逼易水岸邊下寨,雖然戰(zhàn)報上說,上將軍王剪失陷在薊京城裡,生死不知,但秦王政和秦國的衆(zhòng)官員都十分清楚,王剪肯定是兇多吉少了。而代軍隨時都可以殺過易水,向南挺進。而在井陘一線雖然要好一些,但也同樣被代軍殺得大敗,前後拆兵十餘萬,現(xiàn)在己經(jīng)退回到井陘塞駐防。

本來這一次戰(zhàn)事一開始還是進行得十分順利,秦軍只用了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就成功的佔領(lǐng)了薊京,滅亡了燕國,而在井陘一線,也成功的壓制住了代軍,基本完成了戰(zhàn)前預定的目標,因此當時秦國朝野上下也都是一片樂觀情緒,認爲這一次出兵己經(jīng)大功告成,戰(zhàn)事很快就會結(jié)束了。但誰也沒有想到,從此之後,就每況愈下,秦軍竟然一泄千里,連戰(zhàn)連敗,不僅把前期的勝果全部都陪光了,相反還搭進去不少己屬於秦國的地區(qū)。

爲了這一次戰(zhàn)爭,秦國共計投入了四十餘萬軍隊,到現(xiàn)在爲此,損失的總兵力己經(jīng)超過了二十萬,可以說自從三十餘年以前,魏公子信陵君無忌組織合縱,率五國聯(lián)軍伐秦,一度打得秦國退守函谷關(guān)不出之後,秦國還是首次在戰(zhàn)場上吃到這樣的大敗仗,由其是上將軍王剪陣亡,對秦國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損失。雖然秦軍在淝之戰(zhàn)、井陘之戰(zhàn)中兩敗於李牧,大將軍桓齮陣亡,但這兩戰(zhàn)損失的兵力都不超過十萬,而且桓齮的能力、資歷也都不足以和王剪相比。

而在大梁之戰(zhàn)中,秦軍陣亡的兵力也超過了十五萬,但那一仗畢竟是秦國贏了,無論最終代軍是雖敗猶榮也好,雖敗猶勝也好,但結(jié)果是大梁失守、魏國滅亡,而且能夠滅亡掉魏國這樣一個大國,攻克大梁這樣的堅城,付出這樣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但這一次則不然,因爲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秦軍都是一敗塗地,而且還敗得非常慘,是秦國少有的大敗,毫無半點爭議的。

現(xiàn)在秦軍剩下的人馬己經(jīng)全部都退回到趙地,分別駐守井陘塞和邯鄲,而代軍雖然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但仍然還有足夠強大的兵力,可以向秦軍發(fā)動進攻,同時在總體的大局面上也是對代軍及爲有利的,由其是現(xiàn)在井陘孤懸一地,陷入到代軍的夾擊之中,雖然還有約十二萬軍隊駐守,但仍然十分危險。如果沒有援軍增援,井陘恐怕是很難保全了。

但經(jīng)過大梁之戰(zhàn)、以及這一戰(zhàn)打到現(xiàn)在,秦國在短短二三年的時間裡,損失的軍隊超過了三十萬,幾乎和長平一戰(zhàn)陣亡的人數(shù)相當,雖然秦國是天下第一大國,人口超過了二千萬,但這樣的損失,仍然還是讓秦國有些吃不消,再的前線增派援軍,確實有些爲難,畢竟想到增援守住井陘,沒有十萬以上的軍隊,根本就是無濟於事。而如果想要擊敗代軍,扭轉(zhuǎn)局面,則起碼要出動不少於二十萬大軍才行。

當然以秦國的人口,到也不是湊不出十幾二十萬軍隊來,但軍隊的徵調(diào)、集結(jié)、訓練,再加上行軍,至少需要四五個月的時間才能趕到井陘。而到了那時,恐怕井陘也早己失守了。

另外比軍隊更爲嚴重的是軍需用度、糧草物資的籌集,當初設(shè)計這一戰(zhàn)的時間是六到八個月,現(xiàn)在己經(jīng)過去了近五個月,因此如果要增派援軍,那麼所剩的軍需用度、糧草物資肯定是不夠的,本來爲了這一次戰(zhàn)事,秦國己經(jīng)增加了一次稅賦,好在是所増不多,而秦國百姓也較爲富足,因此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動盪。而只能再進行增稅,秦國的百姓還能不能再毫無怨言的承受増加的稅賦,誰都不敢說得準。

其實所有的大臣都知道,這一仗己經(jīng)無法再支持下去了,必須要儘快停止,只是一來是這樣的話,秦國的大臣多少都有些難以啓口;二來是不知道到底要停到那一步才行,放棄井陘,甚致是放棄邯鄲,而代軍會不會趁勢進軍,如果秦軍撤軍之後,代軍卻不停手,而是順勢進軍,那可就不好辦了。因此秦王政問起來之後,一時竟然無人回答。

秦王政見無人應答,又道:“現(xiàn)在的情形衆(zhòng)卿都清楚,我秦軍己敗,己無力挽回,那麼下一步我們是應該收兵罷戰(zhàn),還是派兵増援,如果收兵罷戰(zhàn),代軍乘勢進擊,我們應當如何應對,而如果派兵增援,又如何調(diào)兵遣將,籌集物資,不知衆(zhòng)卿有何高見。以解寡人之憂?”

問到這一步,衆(zhòng)官員們也不能再無動於衷了,李斯首先出列道:“大王,臣以爲我大秦應該撤軍罷戰(zhàn),不可再派兵增援了。”

秦王政點了點頭,道:“卿可以如此認爲?”

李斯道:“如今薊京己失,我秦軍大敗,傷兵損將,士氣低落,而代軍新勝,氣勢正盛,因此在這時絕不可輕捻其鋒芒,而我秦國連遭兩場大戰(zhàn),如今國力不足,國庫空虛,也難以再擔負起一場戰(zhàn)爭。”頓了一頓,李斯又道:“何況現(xiàn)在楚齊兩國積極活動,互相聯(lián)絡(luò),恐怕意欲趁火打劫,如果高原能夠因勢利導,不難再組織起一次合縱,而韓趙魏三國雖亡,但三國餘族一直都未死心,伺機蠢蠢欲動,意圖復避復國,如果我秦國強行要與其相爭,恐怕後果不甘設(shè)想,不僅無法擊敗代軍,就連三晉之地都有可能得而復失,數(shù)年之功,將毀於一擔。因此在這時,我們應當暫做退讓,先固守己佔之地,再圖他謀。”

秦王政怔了一怔,道:“齊楚兩國正在互相聯(lián)絡(luò)嗎?”

在戰(zhàn)國中期,自從魏國衰弱,趙國尚未崛起,而秦國經(jīng)過了商鞅變法,逐步富強,基本就秦、楚、齊三足鼎立,這三國之中,任何兩國聯(lián)手,都會對另一國造成極大的威脅,由其是秦、齊分別位於西東兩端,而楚國正好位於秦、齊二國之間,因此秦、齊二國都在極力的拉隴楚國,或者是破壞楚國與另一方的關(guān)係,所謂“合縱”“連橫”其實就是在這個時代產(chǎn)生。主要就是在這三國之間展開,其餘的韓趙魏燕,只不過是打醬油的角色。

而在這三國的合縱連橫博弈之中,最終還是秦國技高一籌,首先任用張儀之策,成功的離間齊楚,奪取楚國漢中六百之地,囚禁楚懷王,後又甴名將白起三敗楚國,迫使楚國三易其都,使楚國徹底衰弱,;隨後秦國又連同韓趙魏燕,組成五國聯(lián)軍伐齊,將齊國打得幾乎亡國,雖然後來田單復齊,但也元氣大傷,再也難以和秦國相抗衡。

從此從之後,楚國一厥不整隻能偏安於南方,依靠和其他各國組成合縱,才能夠?qū)骨貒欢R國的國力雖然也漸漸的恢復,但卻釆取示好秦國的國策,和其他各國雖然也保持友好,但從此不再參加合縱,因此齊楚兩國再也沒有聯(lián)過手了。

雖然現(xiàn)在齊楚兩國的實力,早己都不是當年能和秦國三足鼎立的時代相比,但畢竟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的彊域人口都可以和秦國相比足,而齊國臨海靠陸,國人經(jīng)於商業(yè)、產(chǎn)鹽,因此國力富足,也不在秦國之下,這兩個國家如果真的聯(lián)起手來,還是不容小視。

如果僅僅只有齊楚兩國,秦國到還不會覺得壓力太大,因爲這兩國的國力雖強,但兵力卻不盛,又沒有什麼名將坐鎮(zhèn),畢竟國力最終還是要轉(zhuǎn)化爲軍事力量的。但現(xiàn)在代郡強勢崛起,不僅完全繼承了趙國強大的軍事力量,還大有超出之勢,而高原雄材大略,不僅精通兵法,不在李牧之下,治國理政的能力也絲毫不差,又沒有趙國王室的桎梏,可以完全毫無顧忌的大展拳腳,這纔是最讓秦國頭痛的。

另外高原和齊楚兩國的關(guān)係都相當不錯,而且在處理和齊楚兩國的關(guān)係時,高原都十分明智的選擇了走權(quán)臣的路線,和齊國的田克臧,楚國的項燕都建立了很好的交情,並沒有主要精力放在國君身上,其實這也正是秦國慣用的外交手法,這也說明高原在外交上的手段更爲務(wù)實,也更爲靈活。

以齊楚兩國強大的國力,再加上代郡的兵力,這三國如果聯(lián)起手來,那麼對秦國確實能夠造成巨大的威脅,再加上現(xiàn)在韓趙魏三國之地也並不穩(wěn)定,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動亂,也不能不防。如果這樣內(nèi)外配合,以秦國強大的國力,恐怕也難以應對。

因此秦王政聽說齊楚兩國正在互相聯(lián)絡(luò),也不由大驚,立刻開口相問。

這時冒弱出列道:“回稟大王,一個月以前,楚國以令尹項燕爲使,出任齊國,而齊國隨後以大司馬安平君田克臧爲使,回訪楚國,而在其中穿針引線的人叫做張良,此人本是韓人,現(xiàn)在正在代郡出仕任職。”

第711章 再次出擊(三)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717章 新營地(三)第859章 潛入邯鄲(二)第670章 局勢逆轉(zhuǎn)第524章 邀請第757章 勸進第586章 攻與防(五)第691章 接位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19章 ,遙山(中)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912章 無衣之曲(一)第444章 準備就緒第880章 邯鄲攻防(三)第908章 邯鄲戰(zhàn)局(上)第600章 突襲薊京(三)第116章 破趙之策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429章 測查水情第623章 退軍(五)第118章 突襲仇由(下)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190章 造紙術(shù)第809章 出行會盟第49章 線索第817章 行動計劃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161章 土遁術(shù)第209章 豪強叛亂(二)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569章 猶豫(下)第416章 擴軍備戰(zhàn)(三)第798章 稱王典禮(上)第735章 進攻受阻(三)第511章 開導第819章 行刺(一)第924章 挑戰(zhàn)(二)第807章 臨別獻舞(三)第42章 新府邸(上)第528章 刺秦(三)第957章 最後一戰(zhàn)(上)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828章 秦軍來襲(二)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587章 攻與防(六)第347章 妻妾聚集第3章 ,築城第566章 會戰(zhàn)(八)第177章 吉兆(下)第41章 震盪第485章 齊國來使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569章 猶豫(下)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731章 調(diào)整戰(zhàn)術(shù)第562章 會戰(zhàn)(四)第561章 會戰(zhàn)(三)第717章 新營地(三)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458章 秦宮決斷(上)第954章 進入九黎族尋書*吧第947章 崑崙弟子(二)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63章 門客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947章 崑崙弟子(二)第369章 滎口之戰(zhàn)(四)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179章 修煉成果第506章 共鳴第350章 勸降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500章 潛入咸陽(五)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477章 舉行閱軍第894章 長街之戰(zhàn)(三)第2章 強盜第119章 仇由之戰(zhàn)第79章 三策(上)第150章 捕馬(下)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808章 新年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126章 趙秦決戰(zhàn)(五)第617章 驅(qū)獸作戰(zhàn)(四)第194章 燕國出兵(上)第754章 迴歸(二)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703章 合作(二)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740章 內(nèi)鬨(上)第290章 主動出擊(一)第327章 稷下學宮(一)
第711章 再次出擊(三)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717章 新營地(三)第859章 潛入邯鄲(二)第670章 局勢逆轉(zhuǎn)第524章 邀請第757章 勸進第586章 攻與防(五)第691章 接位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19章 ,遙山(中)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912章 無衣之曲(一)第444章 準備就緒第880章 邯鄲攻防(三)第908章 邯鄲戰(zhàn)局(上)第600章 突襲薊京(三)第116章 破趙之策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429章 測查水情第623章 退軍(五)第118章 突襲仇由(下)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190章 造紙術(shù)第809章 出行會盟第49章 線索第817章 行動計劃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161章 土遁術(shù)第209章 豪強叛亂(二)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569章 猶豫(下)第416章 擴軍備戰(zhàn)(三)第798章 稱王典禮(上)第735章 進攻受阻(三)第511章 開導第819章 行刺(一)第924章 挑戰(zhàn)(二)第807章 臨別獻舞(三)第42章 新府邸(上)第528章 刺秦(三)第957章 最後一戰(zhàn)(上)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828章 秦軍來襲(二)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587章 攻與防(六)第347章 妻妾聚集第3章 ,築城第566章 會戰(zhàn)(八)第177章 吉兆(下)第41章 震盪第485章 齊國來使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569章 猶豫(下)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731章 調(diào)整戰(zhàn)術(shù)第562章 會戰(zhàn)(四)第561章 會戰(zhàn)(三)第717章 新營地(三)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458章 秦宮決斷(上)第954章 進入九黎族尋書*吧第947章 崑崙弟子(二)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63章 門客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947章 崑崙弟子(二)第369章 滎口之戰(zhàn)(四)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179章 修煉成果第506章 共鳴第350章 勸降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500章 潛入咸陽(五)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477章 舉行閱軍第894章 長街之戰(zhàn)(三)第2章 強盜第119章 仇由之戰(zhàn)第79章 三策(上)第150章 捕馬(下)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808章 新年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126章 趙秦決戰(zhàn)(五)第617章 驅(qū)獸作戰(zhàn)(四)第194章 燕國出兵(上)第754章 迴歸(二)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703章 合作(二)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740章 內(nèi)鬨(上)第290章 主動出擊(一)第327章 稷下學宮(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市| 那坡县| 丁青县| 庄河市| 深水埗区| 丰原市| 昭平县| 上饶县| 土默特右旗| 甘谷县| 会昌县| 苏尼特右旗| 盐源县| 龙泉市| 林周县| 武川县| 鱼台县| 宽城| 化隆| 富阳市| 义马市| 威宁| 汉沽区| 肇源县| 平阳县| 福州市| 阜阳市| 葫芦岛市| 牙克石市| 乌兰县| 墨玉县| 西林县| 溧水县| 广宗县| 比如县| 宜阳县| 博爱县| 九台市| 丰都县| 顺昌县|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