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國時日本的建築水平,是沒辦法修建太過高大的城牆的,他們是乘船而來,自然沒有樓車、衝車、雲梯這些高大上的攻城器械,或許他們連見都沒有見過;所以這些倭寇在見到新河城城門緊閉,城牆上滿是守軍的時候,也想不出太好的進攻辦法。
可是眼看著城池就在前面,裡面有他們連想都不敢想的巨大財富,這些貪婪的倭寇又捨不得離開,於是只好先安頓下來,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機會攻進城去劫掠一番。
漸漸地夜幕降臨,這些倭寇生起了篝火,圍在火堆邊一邊喝酒一邊唱著難聽的歌,放肆的大笑著,殊不知死神正在向他們慢慢逼來。
在李悠眼中他們的陣營滿是破綻,即使只有一百名士兵,若是出城偷襲也能給倭寇造成巨大的損失,可李悠想了一會兒還是放棄了這個計劃;估計戚繼光已經收到了這個消息正在回援的路上,若是因爲自己貿然出擊嚇跑了這些倭寇,導致戚繼光未能將他們全殲,這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李悠按兵不動,只是在城牆上細細的觀察著倭寇的破綻,並做好了隨時配合戚繼光的進攻直殺倭寇要害的打算。
哎呀,和當初應付尹子奇的進攻比起來還真是輕鬆啊;一夜無事,李悠甚至還有心情靠在城牆上休息一會兒,這種壓力別說和睢陽之戰相比了,就連唐括部進攻尉州城都比不上,一整夜過去了,倭寇沒有發動一次進攻。
天色漸明,看那些倭寇的樣子,今天似乎也沒有攻城的打算,甚至讓李悠有些無聊起來;戚夫人更是不屑,“這些倭寇打又不打,退又不退究竟是何道理?”
沒看出來這位夫人還頗爲好戰啊,怪不得戚將軍會如此怕她,李悠心中暗暗吐槽;這位戚夫人本姓王,乃是將門出身,祖上曾經做到過總兵,從出身來看甚至比戚繼光還要高,自幼喜好耍刀弄槍,練就了一身好武藝;但嫁到家境貧寒的戚家之後毫無怨言,對他關懷備至,家中偶爾有些魚肉也都給了戚繼光,家中的事物也都打理的妥妥當當,戚繼光對她也是頗爲尊敬,所謂的怕老婆或許只是由愛生懼罷了。
“夫人無需著急,戚將軍應該已經在回援的路上了。”李悠估算了一下寧海到新河城的距離,“我們最多再堅守一日,戚將軍必定能趕來,到時候內外夾擊之下,這些倭寇定會被我們擊潰。”
戚夫人默默點頭,顯然她對戚繼光的能力也是深信不疑;果然沒過多久,寧海方向的倭寇就響起一陣兒騷亂,戚繼光的大軍終於趕到了。
“好,李教頭你且看住城牆,我這就帶人殺出城去。”戚夫人見狀大喜,立刻拿起自己的柳葉刀急匆匆的奔下城去。
喂,我剛纔說內外夾擊是要自己領兵啊,可不是讓你出征;李悠頓時無語,來不及思索趕緊佈置好城牆上的守衛,避免倭寇乘亂攻城,自己也連忙拋下了城牆,翻身下馬追上戚夫人,若是她有個萬一,自己怎麼給戚繼光交代?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李悠頓時放下心來,新河城的城門忽然大開,戚夫人領著數百名軍民衝殺出去,她揮舞著柳葉刀衝在了最前面,沿途倭寇紛紛倒在她的刀下在她手下幾無一合之將。
這武藝比起戚繼光來也不差多少了啊,李悠忍不住大爲讚歎,立刻取下震天弓沿路射殺倭寇大將,他可不願意在戰場上輸給一名婦人。
有這兩人領頭,迅速突破了倭寇的陣型,李悠指揮著大軍沿著他昨日觀察到的破綻一路殺去,很快和戚繼光的援兵合到一處將倭寇分割成幾部分。
被分割開來的倭寇在鴛鴦陣的進攻下幾乎沒有反抗的能力,加上戚繼光和李悠不時地射出羽箭狙殺倭寇頭目,讓他們失去指揮變得更爲凌亂。
戰事進行到此處大局已定,絕大多數倭寇被戚家軍追趕的四處逃竄,唯有一部分躲進了一家大院據牆死守,給戚家軍造成了一些小麻煩。
戚繼光立刻改變策略,調來火槍隊對著院子一陣亂轟,上百名倭寇死在了火槍之下,剩下的只好從院子裡出來,結果剛好落入鴛鴦陣的包圍;沒花費多少功夫,新河城下的倭寇被戚家軍和城中的軍民全部圍殲,而己方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本將就知道有文陽在,新河城可高枕無憂。”戚繼光見到完好無缺的新河城也是頗爲高興。
李悠臉上一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都是尊夫人的功勞,文陽只是幫著夫人打打下手罷了,進入出城也是夫人一馬當先。”
戚繼光臉色數變,想要責怪戚夫人以身犯險又不敢開口,最後只能是軟軟的說一句,“夫人辛苦了。”
戚夫人這一戰算是過足了癮,死在她手下的倭寇足有兩位數之多,眼見倭寇已經被全數殲滅,她知道此戰已經結束,於是不再停留,看了戚繼光一眼就回城爲他準備飯菜去了。
先前李悠還偶爾爲戚繼光覺得惋惜,但到這個時候他才覺得只有這樣的奇女子才配得上戚繼光這樣的蓋世英雄。
“報將軍,此戰我軍共殺死倭寇三百有餘(比歷史戰績略有提升),己方兩名士卒不幸犧牲,一名輕傷。”吳惟忠統計來的數據顯示,這又是一次毫無爭議的大捷。
然而戚繼光的臉上卻看不到多少喜色,根據他所獲取的信息,本次來犯的倭寇足有數萬之多,而寧海僅有千餘人,本以爲倭寇的主力來了新河城,誰知道這裡也只有一千來人,那麼倭寇的主力究竟到那裡去了呢?
“呵呵,看來倭寇也學會了兵不厭詐啊。”想了一會兒戚繼光露出了笑容,若是這些倭寇亂打一通他反而還不好猜測,但是你們現在卻要和我玩兵法,這不是找死麼?
對這幾日的情況稍加分析,戚繼光已經弄清楚了倭寇主力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