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含量越高的東西,對工程師的要求越高,對細節的追求就越加細致,一點差池都不行。
空天飛機,幾乎可以說是如今地球上技術最高的一個集合,是地球工業之花,地球工業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更是如此。
秦元清在空天飛機制造基地,待了三天時間才離開,隨后來到另外一個基地,這個基地是專門為‘雙環太空站’服務的,即‘雙環太空站’模塊化建造規劃設計所,專門研究如何進行模塊化建設‘雙環太空站’。
‘雙環太空站’這樣的大家伙,要想地面這樣建設工程,注定是不可能的,通過模塊化建設,以自動化組裝,如同‘天宮號’太空站一個艙一個艙建造好,發射進入太空后,再進行艙與艙銜接,這樣才能促成‘雙環太空站’的建設。
在這里,建立了一個專門的實驗室,實驗室是失重狀態,模擬太空情況,然后研發人員就是通過一次次試驗,進行模塊組裝,確定‘雙環太空站’的模塊化,以及組裝順序,以確保‘雙環太空站’最終實現設計功能。
甚至于,這個模塊化建造規劃設計所, 還可以調動超級計算機進行模擬, 一次次模擬,一次次建模,一次次試驗。
“總指揮,歡迎您來視察工作。”‘雙環太空站’模塊化建造規劃設計所所長‘馮如封’親自迎接秦元清。。
雖然位于清華園, 但是設計所甚至都沒有打出招牌, 整個設計所直接就是利用一個破舊的老樓。
“怎么樣,完成了模塊化的模擬了么?”秦元清問道。
再有兩年時間, ‘雙環太空站’項目就要從研發階段, 走入實質性建造階段,其他方面都準備差不多了, 現在就差這個模塊化了,按照給定的時間期限, 模塊化研發得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完成所有的設計研發工作。
“大部分已經擬定完成, 現在就差小環與大還的銜接工作, 這個銜接的廊道,總是出現銜接問題, 自動化去銜接在超級計算機模擬下, 均以失敗而告終。”馮如封說道。
整個設計所一百號人, 都接到調令到現在,八年時間, 全部都投入在模塊化地研發中,他們克服了一個個困難, 創造了一項項技術突破,甚至為了完成研發,他們還獨自研發出適合工作的工程軟件。
雖然設計所就一百號人,但是他們的背后, 卻是有十八所高校作為助力, 研發任務被肢解開來,交由高校進行攻關。
“走, 我們去看看!”秦元清倒是感興趣了,按照他的設想,模塊化建造設計工作應該是會比較順利才是,現在竟然被卡住了, 前進不得。
馮如封帶著秦元清來到會議室, 然后讓技術人員打開液晶屏,液晶屏連接著電腦,頓時就見到火箭運送著在各個工廠建造完成的模塊,打入了太空中, 來到了設定好的軌道,然后在地面指揮中心的控制下,一個個拼起來,在加速的情況下,只見‘雙環太空站’的小環,以肉眼可辨的速度在成形著。
前期,都是通過火箭發射將模塊化的艙打入軌道,可到了2035年就變了,變成了采用運輸型空天飛機模式,將模塊化的艙送到太空,然后進行拼接,如同堆積木一般,最終在2040年,建成了第一環的小環太空站。
隨后,在2040年~2050年,只見大環的太空站不斷地拼接成形。結果在最后一部,中心艙與大環的銜接,出現問題了!
“總指揮,問題就出在這,我們嘗試了各種辦法,都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馮如封按了一下暫停,指著這個環節的建造中的一個片段。
超級計算機模擬下,這里顯示出現問題,那么說明建造的過程中,大概率也是會出現這個問題。
秦元清沉吟了一下,看著液晶屏上,那被放大的部分,思維快速地運轉起來。
對于‘雙環太空站’而言,中間兩個稍顯大一些的地方,是大小環太空站的能量核心所在,安放著兩個‘金烏裝置’以及所需要的磁流體發電機組,這兩個地方是整個‘雙環太空站’的能量核心所在,承擔著整個‘雙環太空站’的運行能量所需。
前后、中間的其他艙,看似是軸,旋轉軸,實際上是實驗艙,擔負著今后在太空中的各種實驗、科研任務,那里面是完全的太空失重狀態。
而兩個大小環是工作區、生活區、娛樂區,同時也是空天飛機與太空站銜接所在。
那一個個口,都是為今后與空天飛機銜接所預留的。
而廊道,是航天員去能量艙、實驗艙的通道,同時也是能量艙將能量傳輸到大小環的通道,這一部分因為涉及到電網,所以反而是需要依靠航天員進行施工。
所以,廊道一旦無法完成,就代表著大小環是沒有能量來源的,也無法前往實驗艙。
“馮所長,你們論證一下,這廊道與前后銜接處先建造,中間再施工這個方案如何?”秦元清指著那處被標紅的地方。
“總指揮,這個方案我們之前試過,楊工,你將此處3號方案調出!”馮如封說道,然后讓一個工程師調出相應的方案。
秦元清就看到,在建造這一段的視頻開始變了,變成從兩端先銜接,然后再從兩端往中間建造,最后進行中間的銜接,結果又遇到新的麻煩,就是中間建造不起來。
秦元清不由露出沉思之色,其他地方都沒有出現這個問題,為何偏偏在這里出現了?
他讓人拿來紙,開始一步步分析,只見紙張上隨意亂畫著,如同鬼畫符一般,上面標著一個個符號。
以前的超級計算機模擬,都是沒有考慮模塊化建造的情況下的模擬,那時候從理論上來說,是完全行得通的。
而現在進行模塊化建設,很多原先可以忽略不計的力或者速度,現在就不行了。
果然,一番計算下來,秦元清發現,前后兩端銜接的時候,因為速度不一樣,而模塊化建設是一整塊的,這就導致進去時候因為速度不一樣,受力也不一樣,無法進行建設。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得通過外力來控制,比如機械臂,或者宇航員去手動銜接。
之前的太空機械臂,更多的是用去捕抓模塊化,然后去進行建造,卻還從未直接參與銜接,銜接基本上都是依靠著地面指揮中心進行操作。
“看來這個地方,得靠機械臂、航天員合作去攻克了!或者日后技術得到進一步提升,有更好的方法。”秦元清暗自嘀咕著。
秦元清接下來,讓馮如封按照機械臂、航天員這樣的方式去模擬,看看模擬情況。
“這個問題你們這段時間去嘗試一下,有結果第一時間通知我。”秦元清說道。
雖然說,這個廊道問題,哪怕是小環部分,也是要幾年后才會遇到,但是在研制階段,就得解決這些發現的問題,這樣的話才會在建造過程中,少遇到問題。
當然眾所周知,設計是一回事,實際施工又是一回事,在距離地面400千米左右的高度,太空環境的條件下,注定施工建造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依靠工程師們的智慧去解決。
秦元清從不會認為,在理論上、超級計算機計算下都沒問題,真正施工就真的沒問題,那未免太幼稚了。
“行,有結果我第一時間通知您!”馮如封點頭道。
隨后,就讓這一部分的負責人開始投入方案制定中,他們這些人從事這份工作,表面的身份是在大學當研究人員,哪怕是對自家親人也都是說在水木大學里面搞研究,至于搞什么研究,對不起,不能說,你也不能問。
而誰都知道,水木大學參與很多機密研究,所以他們的家人反而能夠更加理解。
離開‘雙環太空站’模塊化建設設計所,秦元清在清華園里面散步著,自從沙河校園建設完成后,清華園就只剩下本科大學生了,以及極少數的科研機構,研究生、博士生以及絕大部分科研性質的機構都搬往沙河校區。
走在清華園的小道上,秦元清看著一個個少男少女手牽手在低聲聊天,不由露出羨慕之色,內心之中他也曾經渴望這么一段純粹又美好的校園戀愛,可惜早早就被一棵樹吊死,失去了一片森林。
路過一棟別墅時,秦元清停頓了一下,露出緬懷之色,這里曾經住著一位物理科學巨匠,也是他所敬仰的前輩。
可惜縱是智慧再高,取得的物理成就再高,在歲月的侵蝕面前,人終究顯得無力,敵不過歲月,再不甘心,再掙扎都沒用。
因為,歲月侵蝕的不僅僅是身體的蒼老,更有靈魂的腐朽,人衰老了,思維就會越來越慢,越來越慢,最終思維停止了運行。
很多人以為,只要生命技術突破了,絕癥被攻克了,人類就可以活得很久很久,可實際上在生命科學研究中,始終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困難或者讓生命科學家痛苦的一件事——理論上,哪怕一個人一生無病無傷,享受很好的醫療環境,他理論上最多也只能活到1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