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給小妹說話,自然是不會帶一絲謊言,他傳承于吳郡孫家,為官之道與人際交往能力非常的強,此次是孫權第一次正式來找妹妹,而且還是這關鍵事情,這足以表明如今大漢的官場與商會有多么的緊張。
“二哥,我大漢律法清晰,任何事情都有章法可尋,在這種環境下百姓享受到了以前無法想象的權利,我大漢商會迎來盛世,十七年時間,注冊商會數量增加了六十倍,商會數量超過八萬家,商會注冊總資產達到四萬七千億漢元,使我大漢朝廷年收入的五倍還多。
陛下藏富于民,做的可是前無古人,大漢現在每年難有一名百姓餓死,我大漢文盲率已經下降到了一半以下,十二到三十歲之間孩子上學率達到99.2%,這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無法想象的。
大漢百姓知道他們的陛下為了他們做出了多少努力,而世家們卻是在抱怨,他們說是陛下讓他們失去了權勢。無論世人承不承認,世家對陛下的意見它是一只存在的,這是因為我華夏數千年的家國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變需要些時間。
陛下為什么收回世家特權,二哥你作為隴州牧,對這些比我一個女人知道的多。陛下不是不喜歡世家,他只是不愿意看著世家繼續剝削窮苦的百姓,吸百姓的血罷了!
如果陛下真的要打壓世家,你還有曹丕、劉備、劉琦這些以前這些世家代表,一個都活不了。在陛下費勁一切力氣為我大漢謀取未來的時候,他允許世家擴大商會貿易,擁有更多的錢,而商會有了錢后都做了什么?”孫尚香看著孫權平靜的說道。
“小妹,你變了!你無論如何也是出自我孫家,如今卻是心思都在皇宮之中,孫家這么多年從沒想過依靠你謀取什么好處,也是極力不影響你,可是你卻是如此看我家族。”孫權說道。
“我孫尚香是孫家的女兒,更是大漢的皇后,不說大漢百姓與孫家在我心中誰重誰輕,看看我皇家與世家表現。
我皇家也有商會,麒麟商會每年收入歸于國庫,只給自己留下一小部分用于生計,我大漢皇子比孫家子弟每年花銷要小的多,這一點二哥你可承認。”孫尚香說道。
孫權沒有說話,世家子弟生活奢靡超乎普通百姓的想想,或許大漢內閣是應該加大對商會的管制,才能拯救商會所有家族為國之心。
“你是隴州牧,知道陛下為了我大漢都做了哪些努力,從國外勢力應對,到我大漢建設、教育、軍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發展,他付出的比普通人想象中要多的多,他在實驗室有時候一待就是好幾個月,世家那些享受我大漢盛世的有錢人可想過這一切都是誰給的?
我大漢皇室,為了不拖累國家發展,三世以外失去皇室身份,如此魄力世家由誰去做。盡管如此,皇家子女十二歲就可是游歷天下,去體驗我大漢百姓疾苦,當我的兒女們離開我身邊的那一刻,二哥你猜我在想什么嗎?”孫尚香看著孫權說道。
“這一點是二哥最佩服陛下的,他把天下百姓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這也是他能夠贏得百姓愛戴的原因,這一點自古無有君王能夠做到他這樣,
所以他也是我最敬重的人。”孫權氣勢逐漸被孫小妹壓制。
“妹妹在想,我的兒子女兒這要長大了,他們很快就能夠與他們的父皇一樣為了大漢奉獻自己的力量,哪怕他們的力量還很弱小。
可是當我想到那些依靠我大漢賺錢后還在一直想著如何向官府爭權,如何欺壓百姓謀取利益,自己只圖享受的世家子弟,妹妹有時候甚至在想,陛下應該再心狠一些,收了他們可以隨意享受的權利,這樣才能顯得更加公平公正。
百姓方知感恩,世家卻是不知,內閣這么多年一直在隱忍,原因世家都知道,可是世家不但不知道收手,反而越發的猖狂,陛下最近一直在學宮與各研究所之間忙碌,天下官員的處置,商會的律令注定補充都是內閣在負責。
小妹知道今日之話二哥可能不喜歡聽,二哥說我孫氏商會的發展,這么多年從未依靠我,可是如果小妹我不是大漢皇后,孫氏商會可能成我大漢第六商會,資產超過千億?”孫尚香看著孫權說道,她身邊兩個已經成年的兒子看見自己的二舅,心里不由多了一些反感。
“小妹,二哥承認我們孫家受家族傳統影響,尤其是受我們父親影響,一直秉承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在大漢帝國飛速發展的這么多年,得到了很多。
而孫家對大漢帝國的付出,遠遠比不上所得回報,這一切都是我大漢帝國與陛下的恩惠。
世家是有做的不對,但是世家中很多的精英也是把國家利益看的比自己性命還重要,包括二哥我。”孫權認真說道。
“這也是你為何能成為我大漢二品重臣的原因,也是今日你能入皇宮的原因。我朝廷對商會必然會有大的改革,但是商會依舊還是我大漢發展的主要動力,二哥要問妹妹主意,妹妹給孫氏商會幾句忠告!”孫尚香道。
“謝謝!”孫權給孫尚香行禮,孫尚香終究還是他的親妹妹,不會看著孫氏商會滅亡,而他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外甥,這么多年他也就只見了兩個外甥幾面,別說給外甥幫助,每次他們還都是在讓外甥幫助。
“第一,認真審查孫氏商會所有生意,羅列出一份生意清單,違反大漢規定造成嚴重影響的聲音趕緊關閉,并且把一切參與者遞交給官府處理。
第二,把一些對大漢無益的生意全部交給其他商會來做,我孫家要那么多錢干什么?用來培養蛀蟲嗎?能夠生活,培養出更優秀的后人才是關鍵,把家族的命運與大漢帝國完全綁在一起,如果孫氏商會還想做我大漢大商會。
第三、培養家族優秀青年,限制家族人員生活方式,建立屬于我孫家的人才培養準則,處置家族違規成員。最好能夠建立我孫家特有的慈善會,用來幫助重要幫助的人。”孫尚香說道。
“可以,明天孫家就會努力去做,我與大哥一定會做好家族成員監管工作,建立嚴格的家族成員違規處理辦法。皇室做的很多,家族不一定要很大,人才的質量才是最重要的,我孫氏內族外族人數已經超過十萬,很多家族小事族里也是管不到。
大哥有意把孫氏商會拆分了,把家族也拆分了,但是祖里很多人都不同意。”孫權說道。
“拿不出魄力,改變自身不足,一個王朝都會一步步走上滅亡,更何況我孫家。大哥勇猛天下有名,但是在管理家族方面還差很多,二哥有時候該爭還得爭一下,不能永遠活在大哥的庇護下!”孫尚香說著,皇后的架勢與威嚴不由展現,這讓孫權不由感嘆妹妹的變化。
“如果孫氏想要與帝國長存,要做的改變還有很多。作為商人,越是有錢心中越應該有愛,可以為了天下舍棄一切的大愛,如今的陛下是我們所有人的榜樣。
我能夠嫁給如此偉大之人心中自豪,絕不會為他抹上絲毫的污點。說了這么多,二哥你可明白?”孫尚香說道。
“多謝小妹,我代表孫家謝謝你。你已經有十年未曾回家探親,有時間回家一趟吧!老一輩族人如今已經不剩多少,再等幾年你再回家,可能就剩不下多少認識的人了,大家都挺想念你。”孫權說道。
“明年我想去建業市一趟,到時候會家住幾天,我不想這事兒在吳市鬧的沸沸揚揚,這對孫家沒有好處。”孫尚香道。
孫權離開了,走的時候臉上的擔憂少了幾分,孫尚香的兩個兒子在舅舅離開后,也是知道母后在教他們出事,舅舅的事情他們不可能不管,可是作為皇子原則問題必須守住底線,如何做他們的父皇不會教他們,只能母后身后提點了。
“殷兒、彬兒,今日之事你們都看在眼里,在我大漢不越是位高權重就越是應該肩負很多。無法進入內閣在母后看來這其實也是一件好事,大漢還有很多地方等著你們去努力,未來成果不一定會比進入內閣低的。
此次大漢官場會有很大變動,商會也會有非常大的改變,甚至我大漢商會用資產會減少一倍以上,但是這一切對我大漢來說影響不會太大,這最多就像一次普通的感冒發燒一樣,過去了我大漢就系統循環就會更加完善,每過十幾年或者幾十年這種問題都會再出現一次。
我大漢實力強大,有你父皇在一切病痛都只是暫時的,有時候問題出來的反而會是好事。母后只是想讓你們可以了解更多,這樣你們處理問題才會站在正確的角度。”孫尚香說道。
“母后,孩兒知道了!”孫尚香兩個兒子尊敬的向她拜謝道。
十月,大漢地方四品以上官員有六十多人前往燕京城認罪,當然也有一些官員通過船只逃到了海外,對此內閣處理這些噴顯得都很低調,只是一些特別嚴重被處15年以上勞改官員被報道,其他人都是沒有傳出什么處置的聲音。
內閣快速派出新的全員前往地方上任,有一些四品官員原本只是一郡太守,沒有進入十部竟然一越成了一州州牧,一些郡甚至超過七成官員下馬,可見此次大漢官場動蕩有多么大。
盡管如此,大漢各地還是四平八穩。很多商會也是不斷主動伏罪,無數世家子弟被送到官府,每個法院審判罪犯都是從清晨到傍晚,一刻也停歇不下來,一些地方甚至成立了臨時法庭,讓城衛軍保護在官府外審判。
報紙上不斷傳來某商會破產,放棄哪些產業交給官府,官府每天忙著拍賣這些商會的工廠、店鋪都忙的不可開交,只是交州一地,2市11郡總共有一千多家商會,上交房產二十多萬處,價值超過三十億漢元。
無數的大船停靠在大漢東南沿海港口,官府看到這些船只上交數額頭疼這些船只怎么處理,一直停留在這里可是會影響海上交通,而這一個月船只價格下降了一倍還多,許多的造船廠直接關門了。
問題看起來如此嚴重,海外大漢很多商會工人聽到傳聞,還以為大漢這次動蕩大到難以想象,可是在大漢帝國境內,這一切影響卻是小的可以忽略不計,除了一些特殊商品價格有少許上漲外, 其他的對百姓來說基本沒有影響,反而是官府各部門今年考試變的非常火爆,今年很多部門招收名額都是翻了幾倍,一些培訓學院、輔導班大賺特賺。
而此時的劉辛卻是在燕京城南部的工業園內,這里是大漢第一個點子產業園,自從交流電被發明出來以后,劉辛就一直想把交流電用于生產與生活,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工業區汽輪火力發電廠已經投入使用,電池生產車間也是開始生產,在這個園區隨處可見各種燈泡,還有一些特殊的電器設備在這里實驗中,要想把電用于百姓生活,這可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世紀工程。
“信號如何?這里距離信號發出位置大漢有五公里距離。”劉辛站在工業區一座小山上,對身邊的匠師問道。
回來在得知自己看重的有線信號傳送所有技術問題已經攻破,他高興的來到研究所查看了這八年的研究成果,結果讓他很是滿意。
“信號非常不錯,聲音特別清晰,已經聽不到什么雜音了!”旁邊的匠師高興的對劉辛說道。
有時候與劉辛一起搞研究,工匠們都把劉辛當做師傅,而忽略了他最重要的身份。有時候為了驗證一個關鍵,大家爭得面紅耳赤,劉辛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大漢皇帝而責怪過任何人,在這里他也就只是一個匠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