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韓國,這地方統計電影票房不是算錢的,算人次,真讓胡浩感到蛋疼。原本時空,《我的野蠻‘女’友》在韓國的觀影人次達到480多萬,將近500萬人,是一個非常流弊的成績。但在這個時空,胡浩主持港泰聯合拍攝的《我的野蠻‘女’友》在韓國的觀影人次就沒那麼多了,或許是外來片的原因,觀影人次只有300來萬。
饒是如此,這個數據也在韓國引發了震動,無數媒體驚呼“狼來了”、“華語片要征服大韓民國了思密達”、“大韓民國的電影要**了思密達”……
原因很簡單,在《泰坦尼克號》還沒有上映的韓國,觀影人次破300萬就已經是一個奇蹟了。至於這個時期的韓國本土電影,額,今天天氣很好,能不說這個嘛,呵呵。
《生死諜變》沒有出來之前,韓國本土電影都是戰五渣,情況和後世的內地電影一樣,無數次被好萊塢輪暴!
胡浩是嗤之以鼻的,因爲觀影人次300來萬,但票房卻沒有多少,只有150億多一點而已。韓元的面值非常大,動輒幾千幾萬,所以150多億看上去非常的驚人,但折算‘成’人民幣或者港幣的話,還不到1個億。
外國片進入韓國,分賬比例是6:4,發行公司佔6,院線佔4,再除掉院線、發行,胡浩、劉德樺、歌萊美三方總共分到的錢也不過5000萬港幣左右,胡浩佔據其中的35%,也即一千七百多萬,還不到兩千萬港幣!
兩千萬港幣,換做是投資股市值錢,胡浩肯定是欣喜若狂,不過現在,他連驚訝的情緒都沒有了。
張志東、馬華騰這兩位身家幾百億的大佬現在都成爲了企鵝科技的員工,還有什麼值得他驚訝的?
日本市場的票房表現比韓國還要差一點,總票房只有3.5億日元,換算‘成’人民幣或者港幣,只有5100多萬。
當然,這個成績差是相對於那些在日本市場表現很好的華語片來說的。以程龍爲例,隨便拍一部電影去日本上映,票房都在5億日元以上,1993年的《城市獵人》票房5.6億日元、1994年的《醉拳2》7.6億日元、1995年的《紅番區》6.4億日元,前幾年的《龍少爺》、《師弟出馬》、《威龍猛探》、《龍兄虎弟》、《醉拳》、《警察故事》等等,票房都在10億日元以上,簡直猛地一塌糊塗!
程龍在日本的影響力,和他在中國的影響力基本上沒差別,甚至還要瘋狂,那些日本妹子爲了程龍要死要活要跳樓的傳聞也都是真的,程龍八十年代就成爲港臺娛樂圈男星片酬第一,在其它男星還在爲了十幾萬的片酬拼死拼活的時候,他就動輒三四百萬,也是真的,不足爲奇。
《我的野蠻‘女’友》的3.5億日元票房,和1990年在日本上映的《倩‘女’幽魂》票房差不多。
這樣比較一下,胡浩也算知道了,華語片要想進軍日本市場,最好是功夫片!言情片神馬的,弱爆了。
當然,還有歷史片。
後來譭譽參半的電影《赤壁》,在中國的票房表現一般般,完全不配史詩級大片的地位。但在日本,上下兩部的票房可是了不得,《赤壁上》票房50億日元,《赤壁下》55億日元,兩部加起來破100億!儘管後來人民幣兌日元的匯率大幅度提升到1比19點多,遠比1997年現在的1比7左右要高得多,但《赤壁》的票房表現依舊堪稱驚‘豔’。
日本的外語片分賬比例是45:55,院線是45,發行方是55。
5100多萬港幣的票房中,最後落入胡浩口袋裡的也就800多萬港幣,少得可憐。
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大票房市場的放映結束後,《我的野蠻‘女’友》在亞洲範圍內的上映並沒有結束,後續還有,不過那些很多都是蚊子‘腿’,所以胡浩已經不再關注了。
到目前爲止,《我的野蠻‘女’友》在香港、彎彎、泰國、日本、韓國五個地方的上映已經結束,票房也全都統計了出來。
香港3460萬;彎彎2.2億臺幣;泰國1.8億泰銖;日本3.5億日元;韓國150億韓元;全部折算成港幣,總票房將近1.4億港幣!
按照各地的分賬比例,最終能夠流入胡浩口袋的錢,也就3000萬多一點。
從2月份到7月份,五個月的時間,用100多萬港幣投資拍《我的野蠻‘女’友》到現在已經賺了3000多萬,簡直殘暴!
如果再加上他從泰國撈的錢,總共5000多萬,獲利超過50倍,簡直驚世駭俗!
這個消息要是傳了出來,肯定要引起今天地震,讓無數人羨慕妒忌恨到發狂。不過很顯然,胡浩是不會爆出去的,知道詳情的劉德樺、黎大偉、黃明輝等人,也都是守口如瓶的人,所以外界是不會知道的,只能通過《我的野蠻‘女’友》的票房表現來‘摸’索一些蛛絲馬跡。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大時代還沒有來臨,信息的傳遞遠沒有後世那麼快捷,所以即便是《我的野蠻‘女’友》在韓國和日本的票房表現,港臺娛樂圈的人也要很久之後纔會知道。
至於內地,太閉塞了。
哪怕是胡浩,如果不是劉德樺親自打電話來告訴他,他也是不知道的。
“北美、歐洲那些國家的發行工作不太理想,不如直接賣版權吧?”把票房的事說了之後,劉德樺就說起了《我的野蠻‘女’友》在亞洲之外的發行問題。
胡浩想了想,也沒有好的辦法,於是就答應道:“可以,不過這事和黃總商量一下,問問他的意見。”
歐美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是無數電影人垂涎的巨大市場。只要是電影人,就沒有不想把自己的電影發行到這些市場的。
但很可惜,這些市場已經全都被好萊塢給攻佔了,成了好萊塢的自留地。所以對於亞洲影片來說,要想進入這些市場,非常的艱難。就算進去了,文化隔閡的原因會讓無數雄心萬丈的電影人撲街到連他媽都不認識。
華語電影史上,在這些市場成功了的影片,除了李小龍,也就是程龍了,後來還有李桉的《臥虎藏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他已經同意了。”劉德樺回答道,然後笑問:“巨星影業公司是怎麼回事?你怎麼想到和這家公司合作?”
胡浩哈哈笑道:“是不是對方以爲我是騙子,所以特意打電話回公司調查我了?”
劉德樺打趣道:“快快長大吧,‘騷’年,不然別人都以爲你逗他們玩呢。”
“咳咳……”胡浩頓時就鬱悶了,立即解釋道:“巨星影業這家公司的老闆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投拍的電視劇也都是潛力非常大的,我很看好,所以就打算投資。”
說完,他就問了另外的問題:“對了,簽約古添樂的事情進展得怎麼樣了?”
“你拿主意好了。”劉德樺笑了笑,回答道:“古添樂倒是答應得‘挺’爽快,不過tvb那邊獅子大開口,所以還在磨。你是不知道,大偉最近的火氣大得不得了。”
“呵呵……”胡浩忍俊不禁,隨後就道:“如果真的談不攏,那就算了,我們的戰略是培養新人,培育內地這片市場!”
tvb的摳‘門’,世人皆知,後世都被扒爛了,胡浩自然是知道的,也知道對於員工的跳槽,tvb肯定要殺價的,更別說古添樂這種一線咖了。古添樂本來就因爲《神鵰俠侶》這部電視劇風靡亞洲,算是當紅的小生,現在橫掃亞洲的《我的野蠻‘女’友》一出,更是紅得發紫,直接躍升一線咖!
這也是天幕沒有藝人的弊端了,拍電影找其他公司的藝人,電影紅了,捧紅的藝人也是其他公司的,等於是爲其他公司培養了一棵搖錢樹,自己除了電影的收益以及名氣之外,還不如其他公司實惠。
招攬古添樂進天幕,未來的收穫肯定不錯,所以離開香港返回內地的時候,他就和劉德樺、黎大偉說明了此事。
不過現在看來,招攬的事情多半要告吹了。
胡浩是不會讓tvb和他討價還價的,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別說少一個古添樂了,就算是四大天王都少了,那也沒什麼。沒有了四大天王,會有三大天王、八大天王神馬的,後來者一大片。
所以,招攬古添樂這事,成功了固然可喜,失敗了也沒什麼。
劉德樺笑道:“也隨你吧,我會告訴大偉的,反正我以後的事情就只剩下拍電影了。”
胡浩點了點頭,隨口問道:“《無間道》拍攝得怎麼樣了?”
劉德樺回答道:“一切順利。”
“順利就好。”胡浩鬆了口氣,然後就道:“等拍完《無間道》,華哥你就出面,號召我們的新星導計劃,我會在內地配合你的。”
劉德樺欣然道:“我知道了。”
掛掉電話後,胡浩仰靠在椅子上休息了一會。
華語新星導,前世的時候劉德樺搞出來的一個計劃,目的是發掘培養新人導演,胡浩是知道的。雖然這個計劃最後不了了之,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力,還損失了很多,但發掘了一個寧皓和《瘋狂的石頭》,就已經足夠了,就足以說是成功。
這一世,胡浩發起這個計劃,是抱著同樣的目的。
經營天幕,不能沒有計劃,更不能沒有重心。
一家影視公司,需要資金、需要藝人、更需要導演。看看華誼傳媒,簽了一個馮曉剛之後,很快就風生水起。
大導演,香港的也好、內地的也好,都“名‘花’有主”。就算不是”名‘花’有主“,要想簽約進天幕,也非常難。當然,憑藉劉德樺和黎大偉的人脈,要想簽約幾個知名導演還是沒問題的,但胡浩不想。
未來是年輕人的!
除了有限的幾個導演,絕大部分知名導演並不被胡浩看在眼裡,因爲他們跟不上時代了!說這話,可能有點傷人,也有點馬後炮的味道,但這都是事實,看看現在這些知名導演在未來拍的影片吧,絕大部分都是垃圾,甚至說垃圾還是擡舉他們。
未來的時代,是中國崛起世界的時代,是娛樂的時代,是需要大國風範、是個‘性’張揚的時代!
但是,很多導演除了拍一些揭‘露’**、揭‘露’中國社會醜陋的影片之外,還能拍什麼?
受夠了!
真的受夠了!
沒事就揭‘露’醜陋,沒事就批評這批評那,來來去去的反思,有意思嗎?
年輕人不需要你們說教,互聯網的時代,誰也不比誰知道的少,大道理大家都懂得一大籮筐,社會的醜陋大家也都在網絡上看得到。老老實實的拍你們的娛樂電影不好嗎?成天反思這反思那的,累不累啊?沒事就說年輕一代垮了、年輕人不懂事,其實到底誰纔是不懂事?誰纔是垮了的一代?
看看後世那些醜陋的事情,年輕人會發現,不是我們年輕人垮了,也不是我們年輕人素質低,而是老一輩的思維已經跟不上時代,不知道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驚世駭俗;而是當年的那些素質低的人老了!
就連**都年輕人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所以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胡浩深信這一點。
既然未來是年輕人的,那培養年輕一代,也就成了天幕未來的戰略選擇!
“是時候去廣洲、上滬、京城走一走,看一看了,尤其是上戲、中戲、北影,這三座學校裡面可是星光熠熠啊!”
胡浩隨後想道,一絲笑意爬上了他的嘴角。
隨後,胡浩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把手頭的工作給完成了,然後拿著完成後的文件走了出去,先複印了三份,然後召集公司的幾個高管:運營官馬化騰、技術主管張志東、行政主管李俊才,三個人一起去會議室開了個小會。
一進去,胡浩就把複印的文件丟給他們,一人一份,說道:“這是我對於我們公司的im產品的一點想法,你們都看看吧!”
網絡即時通訊軟件,縮寫英文名“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