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奔忙了一日,想著你定然沒有吃東西,所以叫他們準備了一些飯菜,都是你愛吃的,嘗嘗可還滿意。”陳琰拍拍手,方才侍奉蘇淮的兩名女子,便端著菜盤一個一個的將飯菜擺到了桌上。
蘇淮看著眼前的八個菜,心里早就軟的不行。這個男人即便是這般情況,也不忘想著惦念著自己,于是笑著點點頭:“嗯,我很喜歡。”
“還沒吃呢,便覺得滿意了?”陳琰打趣道。
“你回來了,吃什么我都是高興的。”蘇淮越說越小聲,最后臉頰和耳朵也微微發燙,只低著頭不敢再看他。
陳琰看著眼前害羞的她,心里更是軟的一塌糊涂。也不忍心再逗她,連忙拿起筷子給她夾菜,催促她快吃。
蘇淮覺得一頓飯菜能在如此融洽的氛圍中慢慢吃完,很是舒心,吃完后陳琰便同蘇淮在林間散步,一直走到湖邊才停下,月色也慢慢升上夜空,映照在湖面上,泛起淡淡銀光。
蘇淮同陳琰互相深情的看著對方,不知過了多久,陳琰率先打破了沉默:“我說了,我會告訴你真相。在這之前我想問你,你會信我說的嗎?”
蘇淮愣了一下,復笑著點點頭:“嗯,我信你。”
信你,不只是信你說的話。這讓陳琰更加感動,于是低聲細語的把自己為何假死的原因一一說出口。而蘇淮在聽聞原因后,更是瞪大了雙眼,不敢信他竟然經歷了這么多危險。
而蘇淮這邊氛圍溫馨,卻不想自己被劫,蘇家眾人也是嚇得不輕,差遣衛兵四處尋找皆是沒有消息。而被陳琰侍從故意帶錯位置的追兵更是無功而返,這讓明親王有些急躁。
在府上等待了一日的明親王叫來管家:“你去叫幾名親衛,待會兒隨本王去蘇府。”
管家有些疑惑:“這……恕奴才眼拙,王爺此時去蘇府又是為何?”
明親王勾著嘴角,微微瞇眼:“當然是告訴本王的岳父大人,他的愛女失蹤一事。借他虎符一用,救女兒要緊啊。”
管家這才明白,跟著一笑,低頭躬身:“奴才明白了,奴才這邊去安排。”
蘇府。
往日的蘇府熱鬧非凡,如今竟顯得十分清冷的,丫鬟和小廝們根本不敢出來。
蘇有望看著蘇府清冷的一番光景,眸底劃過無奈。
“老爺老爺,明親王來了。”
遠處傳來小廝的聲音。
蘇有望眼神冷了冷,這個明親王還真是陰魂不散。
“稟告什么,本王來看自己岳父,還需要稟告么?”明親王踹了一腳小廝,對蘇有望道,“岳父大人,本王今日來,是借虎符的,有了虎符,蘇淮才能盡快找到,我怕再拖下去,她被歹人所害。”
“不必,淮兒一向福大命大,不會有事的,還望王爺回去等消息。”蘇有望站在那,他一時之間有些顯得老了幾分,明知道明親王是什么心思,他還沒這么傻,被他所騙。
明親王見蘇有望油鹽不進,冷喝一聲,大叫:“來人啊!給本王找到蘇長明,砍斷他的手腳,或者讓蘇家絕后!”
他惡狠狠地盯著蘇有望:“既然岳父不采取行動,我可要采取了。”
既然不知好歹,那就休怪他收下無情。
“你!”
蘇有望還沒來得及說話,蘇明長就被五花大綁的帶了過來,他剛在房中看書,就被進來的侍衛給綁了,如今看到明親王和爹爹,一目了然。
明親王看了他一眼,吩咐人動手。
“明親王,你這個無恥之徒,終于露出你的狐貍尾巴了!我告訴你,虎符不可能給你的,一輩子也不可能!”蘇長明被綁著,屈辱的跪下來,他臉上沒有半點怕死之意。
侍衛準備動身,然這時蘇有望抬手道:“慢!虎符……”
他一時之間有些難以出口。
明親王聽到蘇有望終于要說了,等不急道,“快說,虎符在哪?”
“虎符在淮兒手中。”蘇有望說了出來。
他看著明親王氣急敗壞的臉,緩緩道:“我早已交給了淮兒,如果她有危險,誰也得不到虎符。”
明親王的臉色鐵青,看著面前的蘇家人,惱羞成怒。
“把他們給本王關在地牢,沒我的吩咐誰都不能去探望。”
“你敢!”蘇有望皺眉。
他好歹也是朝中重臣。
“你看本王敢不敢!”明親王此時也不演戲了,“若是蘇淮一天不出現,你們便餓上一天,兩天不出現,餓兩天,這樣,我看你們能堅持多久!”
侍衛們收到命令,將蘇家老老小小,小廝丫鬟都一個個都控制起來。
輪到蘇有望時。
“蘇大人,請吧。”
蘇有望眼神堅毅的走了出去。
明親王冷冷地笑著:“你們去發布公告,蘇家人無禮,欺上瞞下,罪該萬死,被關押在地牢中。”
他就不信,蘇淮能不出來。
“爹,對不起。”蘇明長被押走之時,看向自己的父親道。
剛才那一刻,他真的想要和明親王同歸于盡。
“沒什么好對不起的,明長,你以后不可意氣用事,哪怕明親王和我們撕破臉,我們也不能和他撕破臉。”蘇有望看著面前年輕氣盛的兒子。
他還年輕,他怎么可能想折斷以后的路。
明親王、剛才說的根本不是玩笑話,如果他不說出虎符的下落,他真的會打斷明長的手腳。
“淮兒該怎么辦?”蘇明長擔憂道。
蘇有望還沒來得及開口,侍衛就將蘇明長押走了。
他手背在后面,綁著麻繩,身后還有大把監視的侍衛。
他也往前走,回頭看向蘇家,不少丫鬟在尖叫,小廝在收拾東西打算逃跑,可都被侍衛攔了下來,反抗的直接殺掉。
“如果可以,淮兒最好永遠別出現。”他小聲道,不知道是說給自己聽的,還是什么。
明親王拿他們做要挾,逼淮兒出現,這布的局,絕不能上當,虎符絕對不能落入明親王的手中。
……
蘇淮蒙著面紗,去集市上買點東西,她剛茶樓,便聽百姓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