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外戚留下的歷史教訓已夠深痛,唐朝僅楊國忠壹人的教訓已足以振聾發聵,令人膽寒心冷!國人並不總是記性差,老是遺忘或拒絕接受前人以血凝成的教訓。的皇帝們,包括他們的老婆們在內,都不由覺得外戚專權留下的教訓,過於深刻而慘痛!思之念之都難免心有餘悸。故此,從制度上,家法上防範、限制外戚專權,就成爲後繼王朝必然的政治選擇
。
宋朝接受外戚干政引起國家動盪,甚至亡國的教訓,自建國後就制定了嚴格的規定以避免外戚干政的現象發生,叫做“崇爵厚祿,不畀事權。”
意思就是可以給他們封官,而且也不算小,但也只不過大將軍、上將軍之類的虛職,也就是領份高工資,並沒有實權,當然也沒有什麼機會干政了。而死後要是沒有犯過什麼大錯,往往都會被追贈爲太保、節度使、中書令這樣的勳位,哄哄死人,安慰下活人。外戚能夠做到高官的也不是沒有,但是能真正做到執政、宰相級的,大多是和皇太后、皇后、及皇帝的寵妃等沒有直接的姻親關係纔有可能。
但是這些制度並不能阻止人們後宮中女人們向上的慾望,內廷裡活得最燦爛、最榮耀的女人,當然是屬於有幸謀取到皇后的寶座,並用盡心機和手段護衛住它的女人。如果皇帝死了,兒子便能夠繼承大統,自己升爲皇太后,依然能繼而頤養天年,壽終正寢。可要實現這個目標除了依靠自己的美麗、心機與運氣以外,尋找政治幫手無疑是十分必要的。可除了自己的父兄,哪裡再找比他們更加貼心的政治幫手呢?
按照人之常情,她多半是要極力誇讚、表彰自己的父兄,攛掇、慫恿皇帝賞給自己父兄份兒美差的;同樣從皇帝的角度想,外戚好歹和自家總還是‘戚’,總比外人放心,對自己忠心。但是在大宋這種情況往往行不通,尤其是趙檉這個後來人,他極其厭惡裙帶關係……
皇帝的嬪妃很少,但是朱淑真卻一點也感不到輕鬆,因爲她這幾位姊妹都不是簡單人物,不僅聰明睿智,善解人意,且個個家世背景都十分雄厚。跟她們一比朱淑真覺得自己就是個醜小鴨。她也曾想廣納秀女,從中選出些妃嬪以此來分散皇帝對她們的寵愛,皇帝卻又不好這口,屢次拒絕了她的建議。
隨著幾位貴妃相繼誕下皇子之後。而朱淑真又因爲立儲之事和皇帝鬧得很不愉快,導致兒子遲遲不能當上太子,讓她更覺危機迫近。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朱淑真想到的當然是自己的父兄,可這麼多年不論自己如何旁敲側擊,皇帝也只肯給他們長點俸祿,不肯給個實職。
前一段時間,因爲西征高昌、結好西遼之事,皇帝頻繁出入貴妃餘里衍的寢宮,當然免不了夜宿其中。這讓朱淑真更感到不安。爲了鞏固西域和西北新收之地,皇帝必然會更加寵幸餘里衍,以示自己的誠意,天長日久難免會使感情更加深厚,廢后或是立其子未儲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就在朱淑真焦慮不安中
。乍聞皇帝讓位之事,立刻便慌了。皇帝要是都不當了,她這個皇后也就隨之沒有了,更別說兒子將來當皇帝了。她爲了慎重起見立刻聯絡了其在京的孃家哥哥,讓他們調查是否有此事,卻沒有向皇帝去求證。而這件事在坊間已經流傳了些日子了,當然輕而易舉的便‘證實’讓位之事。朱淑真得知‘真相’後。馬上就想去面聖勸阻,卻被他哥哥攔下了。
國舅朱寶給妹妹分析了下當前的形勢,皇帝一向是言出必行,你去勸肯定不行,弄不好還會適得其反,因爲干政遭到皇帝的訓斥和冷落。與皇帝的關係會更加緊張,一定要另想辦法,最好是不讓皇帝知道。兄妹兩個琢磨了半天,朱寶就給她出了個主意,那就是將事情往大里高。讓此事天下皆知,從而達到藉助輿論的力量迫使皇帝收回讓位的想法。
皇后不可能出宮親自操作此事,將事情搞大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朱寶的頭上,可這也給他自己攬了件苦差,問題是要通過什麼樣的渠道,去找誰做這件事情。按說朱父也是通過科舉出仕,朱寶雖然文采差點可以考上過舉人,後來賜了進士出身,應該歸於士人一類。而皇帝讓位是關係到廣大士人利益的,找他們幫忙應該是正途,但是對於朱家父子來說卻行不通。
這是因爲朱家在出了皇后以後身份變了,而在世人眼中外戚是靠家族中女人締結的裙帶關係步入政界,爬上權力高位的。對常人來說,尤其對自恃道德才學,頗有些清高架勢的士大夫來說,既有欠於公平,也招他們嫉妒,甚至不齒、鄙夷。而歷史上士人在與外戚的政治鬥爭、權力競技中,失敗的時候總是居多。失敗總是令人沮喪,甚至痛徹心肺的,便天然的讓士人們將外戚排除到了自己的圈子之外,即便其也曾是士人。
而外戚們也往往會隨著地位和身份的改變產生心理變化,在他們看來凡是人都具有強烈權力慾望和政治野心,沒有哪個對他家裡的這樁特殊的婚姻不以爲然,無動於衷;也沒有哪個對這樁婚姻不加以充分地利用,把它作爲自己通向仕途高官的墊腳石、登雲梯。理念的分歧使他們自己也未嘗不對士人們的冷漠和排擠沒有覺察和估量,因此他們對士大夫官員,也必然內心充滿防範、妒忌、乃至敵意。
雙方互不買賬,彼此又已經疏遠,加上無法調和的矛盾使朱寶無法藉助離自己最近,卻又最遠的士人力量完成這件事。而要讓他去發動百姓勸阻皇帝讓位,先不說他有沒有那個能耐,國舅的身份就讓他無法放下身段去和賤民們去打交道,這條路便也被堵死了。
大宋官員做買賣有著悠久的傳統,歷朝雖曾嚴加限制,卻效果不大
。趙檉幾位後藉著整頓吏治的機會狠狠的整治了一番纔有所收斂。但此項禁令卻不限制那些閒散官員,畢竟大家都得吃碗飯。朱寶這些年閒來無事朱府藉著頭頂上國丈和國舅的名號做些買賣。而皇帝對他們‘自食其力’也沒有過多的干涉,這些年下來朱府錢還真掙了不少,同時也在京畿商界積累起了些人脈,他思來想去便把主意打到了自己最熟悉的羣體上。
大宋不抑工商的政策造就了百年的繁榮,趙檉繼位後又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鼓勵工商,積極擴展海外貿易,使商業再次得到快速發展,給國家帶來豐厚的稅收的同時,商人們成了受益最大的羣體之一。因而他們希望這種狀態持續下去,而這個前提就是皇帝不能換,讓位的流言已經讓他們感到不安,現在當朝國舅爺又出來予以證實,就時他們惶恐起來,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
朱寶便利用商人們的恐懼心理,通過自己掌控的渠道暗中示意商人們必須要想辦法阻止皇帝讓位。事實證明他這一手很有效,商人們很快就做出了反應,大家決定抱團取暖共同應對這場突來的危機,各行會紛紛向所屬發出倡議,號召大家勸阻皇帝退位,而他們也成了這場風暴的最早推動者……
“陛下,各種跡象表明商界捲入風波之中,就是朱國舅在後邊策劃鼓動的,其意就是阻止陛下退位,並沒有發現還有什麼其它企圖!”李峻將事情的始末說完總結道。
“嗯,朕知曉了!皇后捲入其中有多深?”趙檉靜靜的聽著見喜和李峻的彙報,面色如常,心中卻並不平靜。二俅不過是一個內侍,朱寶也是一個沒有權力的國舅,他們都算不上什麼大人物。可一個爲了能改朝換代當上權臣,另一個也是想保住自己地位的同時能過獲得真正的權力,編造了這麼一通謊言。但就是這麼兩個小人物卻弄得大宋上下一片混亂,可見權力的誘惑有多大。
“陛下,朱家實力有限,皇后也無法從外界獲得更多的支持,據屬下查證在商界聯名上書後,局勢就已經不是他們所能控制的了,其中推波助瀾的另有其人。想來是皇后護主心切,才做出了這些糊塗事!”李峻看看皇帝小心地說道,事情涉及到了皇帝的家務事,他不敢再多言。
“呵呵,雖情有可原,但她也難逃其咎,而朕也有不可推卸之責!”趙檉苦笑著說道,他聽出了李峻爲了不讓他太難堪,話中有皇后開脫之意,可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與她是有莫大的關係。而自己無論作爲皇帝,還是丈夫都沒有發現其中的異常,也是有責任的,也許正是由於自己冷落讓其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從而做出了過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