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傳令兵巴結了李勤好半晌,這才道:“回李校尉的話,我家冷校尉帶領五千大軍,離此不過十里,請你隨末將去迎接他吧!”
李勤笑道:“自當如此,咱們一起去吧!”他回頭叫上裘盛和湯介,也叫上了張奣。
張奣前幾日便回來了,也是個有功之臣,現在涼州最有實權的武將到了,他當然要跟著去,笑呵呵地讓人牽馬過來,服持幾位長官上馬,他跟在后面,一起去迎接護羌校尉。
漢朝的校尉很多,比如袁紹做過司隸校尉,曹『操』做過典軍校尉,孫策做過折沖校尉,還有各地方校尉,比如護烏桓校尉和護羌校尉,等等,品階各不相同,而管著李勤的校尉,正好便是護羌校尉。
眾人一起上馬,順著大路下去,去迎接護羌校尉。
護羌校尉姓冷名徵,世家貴族出身,算是大漢帝國里頂級的豪門之一了,冷徵年過五旬,比裘盛大著幾歲,但官做的可比裘盛大太多,裘盛屬于小官僚,而他屬于大官僚,就算是到了京師洛陽,他也是有資格進朝堂,和一眾重臣大員們吹胡子瞪眼的。
冷徵在隴縣時,接到廉縣的求援文書,和刺史商量之后,頭疼無比。要說匈奴兵南下,如是單于親自領兵,集草原各部軍隊來攻,他們還真的不怕,這就屬于國戰了,非地方官守備不力之責,兩國交兵,那是要從長安和洛陽派軍隊來的,他們涼州的軍隊只能算是協助作戰。
可怕就怕是象劉九這樣的匈奴王領兵來攻,要說規模,也不能算大,有個三五萬的兵力,那也就頂天了。然而,這不算是國戰,只能算是某個不服天朝管的部落,跑過來揩大漢的油,占占便宜,所以朝廷是不會調集中央軍隊過來的,只能讓涼州自己解決。
可冷徵和刺史怎么解決?不還得帶兵去打么,三五萬的匈奴兵,對于朝堂上的重臣們來講,是不算多,不值得調動大軍,可對于冷徵來講,那就是不少了,集結涼州所有的軍隊去打,能不能打得過,還在兩說之間呢!
冷徵得到求援文書后,立即點起一萬漢兵,趕往廉縣,可無奈軍隊集結得倉促,諸多準備沒有做好,走到半路又遇上雨天,無奈之下,行軍速度大減。正擔心匈奴兵的事呢,卻忽然又接到消息,說北地郡的校尉李勤,帶著幾百個士兵,把好幾萬的匈奴兵給打敗了,打得劉九落荒而逃!
這種戰報,冷徵哪會相信,純屬扯淡一樣,要是幾百個士兵就能打敗幾萬的匈奴兵,那母雞都能打鳴,公雞都能下蛋了!可一路走去,卻不斷有人來告訴他,廉縣那邊真的發生了大戰,而且匈奴兵也真的被打敗了,每次的消息都不一樣,最近一條消息,竟然說李勤打敗了八萬匈奴大軍,還把劉九打得獻上妹妹求和,可那王妹只因長得太丑,在兩軍交戰之際,突然出現,把扶角兵都給嚇得呆了,所以這才讓劉九逃脫,真可謂是天下奇聞!
冷徵更不相信了,這種鬼話,騙騙無知之徒還湊合,怎么可能騙得過他,但他也知道,肯定是打了勝仗了,但到底如何,還要他見了李勤才能知道。
離廉縣不過數里之遙,就見遠遠地奔來一隊人馬,頭前帶路的,正是他派去的那個傳令兵,隊中有文有武,估計李勤就在其中。
冷徵停下馬來,等著李勤過來見禮,他知道李勤這個人,上次刺史大人讓他調撥軍備,還是經他的手呢,當時他還不明白,為什么要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軍侯這么多的裝備,現在他算是明白了,這有可能是洛陽那邊,有意要栽培提拔此人,沒準這人在京里有大靠山呢!
李勤遠遠見到護羌校尉的大旗,立即加快馬速,奔到冷徵的跟前,翻身下馬,上前大聲道:“恩師,學生李勤照著您的囑咐,打敗劉九了!”他不認得冷徵,可一看旗下那人年紀不小,盔甲鮮明,也只能這個人是冷徵了,不可能是別人。
冷徵一愣,心想:“他就是李勤?我什么時候成他的恩師了?啊,這是在套交情!很好,這個交情套得我喜歡,尤其是在他立了大功之后,這個交情套得就更好了!”
官場嘛,人家挾著戰功而來,見面就叫恩師,見面就叫是照著自己的囑咐才打的勝仗,這就是明擺著給自己送禮來了,別的可以不收,禮卻是一定要收的!
冷徵的臉上瞬間就『露』出了笑容,點頭道:“李勤,你很好,果然不負我的重望,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戰報寫沒,如果沒寫,由為師親自給你寫!”
眾人一聽,無不驚嘆,這李勤只叫了聲恩師,冷徵就連戰功都不核實了,直接要親自寫戰報,還真痛快啊!
就如同認識了許多年,真的是師生關系一樣,李勤對冷徵行了師生之禮,冷徵則下馬攙扶,“師生”二人見面,互相問著家人的情況,一點看不出是頭回見面,兩人的感情完全“發自肺腑”,真真的半點都不作偽!
后面的湯介看了,心中驚疑不定,難不成李勤真是冷徵的學生?不可能啊,從沒聽說過;而裘盛見了此情此景,竟然也信以為真,怪不得李勤打仗這么厲害,怪不得提前能得到消息,弄了半天,有這么個大靠山在州里,他是冷徵的學生啊!
湯介和裘盛等人紛紛上前見禮,冷徵含笑和他們打招呼,卻并沒有問什么,他拉著李勤的手,道:“李勤,咱們師生許久未見,這便一起去廉縣吧,路上你把此次的戰況,好好和為師說一說!”他說話的聲音很大,明顯是在提醒別人,我們師生要說悄悄話了,你們都離得遠一點。
眾人都是識趣之人,當然不會往跟前湊合,冷徵和李勤在前面并騎而行,他們則遠遠地在后面跟著。
冷徵回頭看了眼眾人,這才小聲道:“李勤,怪不得魏刺史看重你,你果然有過人之處。會打仗這不算啥大本事,會做人才叫大本事,你年紀不大,卻老于世故,這很好,我很喜歡,就真的收了你做學生吧!”
李勤忙道:“多謝恩師的栽培,其實在學生心中,早就將您當成是恩師一樣看待了!”
冷徵笑了笑,心想:“有多少人想拜在我的門下,我都不收,你第一次見面,無人引見,上來就叫我恩師,我便收了,這可是給足了你面子,要不是看在你送來一份天大的功勞,就算是你跪在我的馬前哭求,我也是不會答應的!”
李勤則心想:“我送你功勞,主要是看你歲數不小了,不知哪天就要解甲回家,那時你還得多照顧照顧我這個學生,要是能讓我當上護羌校尉,那也不枉我叫了你一聲恩師!”
幾句客套話說完,冷徵立即問起戰況。李勤并沒有夸大,而是實話實說,沒摻什么水份,反正這種事情,冷徵會問別人的,看他的樣子又是個謊報戰功的老手,怎么吹噓戰功,由他來辦就好,沒準比自己吹,還要吹得更大。
冷徵聽完之后,又問了幾個關鍵問題,一一弄明白之后,他才道:“李勤,你的校尉之職,我聽刺史大人說過,這事既然京中已有定論,那為師自然要讓你穩穩當當地做校尉。不過呢,打仗和寫戰報,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戰報之事,便由我來作主,由我來寫吧!”
“有勞恩師了!”李勤忙道。
一路話說不停,進入了縣城。果然如李勤所料,冷徵并不完全相信他的話,而是又找了裘盛和張奣,單獨問話,直到天快黑時,才算問完,又讓人打著火把,他出城四下查看,看看曾經的陣地,又去士兵那里詢問,直到后半夜,才算忙乎完。
第二天一早,冷徵把李勤叫去,道:“我已寫好了幾份戰報,是交給刺史大人由他轉呈長安的,再由司隸校尉呈送京城,你看看吧,有什么想法,現在就提出來!”
李勤坐到案邊,拿起戰報來看,他道:“恩師,為何寫了幾份戰報,學生一直以為,戰報只寫一份就成呢!”
冷徵嘿嘿笑了兩聲,道:“這你就不懂了,寫戰報可是有講究的,要第一份戰報,讓朝中大臣們感覺戰情是小事一樁,無需掛懷,而第二份要讓他們感覺,怕是要出大事,第三份則是讓他們料事如神,真的出大事了,讓他們著急,而第四份要讓他們感覺,怕是要完蛋,匈奴兵要攻下涼州了,第五份嘛,要等個十來天后,再給他們送去,說勝了,這樣朝中大臣們才會又驚又喜,但驚的多,喜的少,搞不清到底怎么勝的,互相議論,互相猜測!”
李勤“恍然大悟”,弄了半天,寫戰報是要連載啊,要鋪墊的!
冷徵笑道:“至于最后一份戰報,才要為他們說明,到底是怎么勝的,如此一來,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京里的大臣們早被拖得筋疲力盡,此時才會放松下來,大憂過后的大喜,那才叫大喜,咱們的功勞才算最大!”
他拿起幾份戰報,沖李勤晃了晃,道:“你看著吧,我定要讓天下震驚,說不定,你因為此功,還能封上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