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2年(1943年)正月初一,當整個緬甸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慶之中時,南洋日報卻突然在頭版頭條披露了一則驚人的消息,根據南洋聯合大學氣象學院院長竺可楨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未來六個月內,中國西南數省將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旱!
消息一經披露,緬甸七百多萬原住民以及已經移民緬甸的八百多萬中國難民倒是沒什麼反應,不過緬甸境內的各國商人卻是從中嗅出了商機,一旦中國大西南遭受大旱,到時候對糧食的需求勢必會猛增,這中間自然有暴利可圖。
很快,緬甸境內的各國商人就開始四處收購糧食,準備大發橫財。
然而,緬甸境內的糧食早已經被人收購一空了,各國商人很快就想到了遠征軍頭上,認爲這肯定是竺教授事先將消息透露給了遠征軍,然後遠征軍暗中買空了緬甸境內的餘糧,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將遭受旱災的消息。
搶購風潮很快就導致糧食價格的飛速上漲。
短短數日之間,大量的越洋電報就從緬甸發往了印度、澳洲甚至是美洲,甚至連盤踞著印支半島的日本商人都被驚動了,說到底,商人都是重利的,歷史上日軍侵華期間,也同樣不乏大量的日本商人將軍火走私給國軍和八路軍。
…………仰光,遠征軍司令部。
鄧公和嶽維漢剛剛討論完各集團軍以及各野戰師的政委人選,榮德生老先生和陳嘉庚先生忽然聯袂而至,鄧公正準備起身告辭時卻被嶽維漢給阻止了,嶽維漢知道鄧公推崇的是政府幹預下的市場經濟,再說鄧公也是遠征軍政委,也有知情權不是。
見嶽維漢把鄧公給留下了,榮老先生和陳老先生便知道了他的用意。
當下榮老先生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拿出了一份文件擺到了嶽維漢案頭,旋即不無興奮地說道:“嶽將軍,前期的準備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秘密收購,我們已經囤積了將近20億斤糧食。”
“20億斤?”嶽維漢皺了皺眉頭,又道,“價格呢?”
20億斤糧食看似不少,堆成堆都快成一座小山了,可一旦分攤到2億同胞頭上,那就只有每人十斤了,根本連七天的口糧都不夠,能濟什麼事?
榮老先生道:“緬甸的糧食價格也已經上漲了近十倍!”
陳老先生也道:“緬甸的盤子太小了,餘糧本來就不多,那些糧商又極精明,我們才稍有動作,價格就上去了。”
“價格已經上漲了近十倍?”嶽維漢凜然道,“對移民過來的同胞沒造成影響吧?”
“這倒沒有。”陳老先生搖了搖頭,說道,“因爲國內移民過來的同胞大多都被編進了各個生產建設兵團,在兵團內,一應生活物資都是配給的,而且各兵團現在基本上都能夠自給自足了,不過,對緬甸原住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影響就比較大了。”
城市居民不比農村居民,家裡能有個把月的餘糧就不錯了,在平時,這也沒啥,糧食吃光了再去糧行購買就行了,可一旦出現糧價飛漲的情形,問題就嚴重了,輕則傾家蕩產,重則變賣家資、債臺高築甚至流落他鄉以乞討爲生。
可以預見,緬甸土著即將遭受一場人爲的“災荒”。
“唉,我們遠征軍現在也很困難,緬甸人民的困難就只能拜託他們自己克服了。”嶽維漢說這話時臉上滿是遺憾的表情,不過旁邊的鄧公卻分明聽出來了,嶽維漢的言下之意根本就是別管緬甸原住民的死活了。
榮老先生又道:“糧價飛漲的情形已經引起了緬甸境內各國商人的注意,據保守估計,至少有五百多個糧食商人已經打電報回國,正設法從印度、暹羅、印支、澳洲等地緊急調運糧食,不也意外的話,半個月後,第一批糧食就將從暹羅輸入緬甸境內!”
嶽維漢沉吟片刻後問道:“半個月後從暹邏輸入的糧食大約有多少?”
榮老先生道:“暹羅人口幾近緬甸的三倍,所以餘糧也更多,不過考慮到運輸能力的限制,第一批輸入的糧食不會超過10億斤!但是接下來印支日商輸入的糧食數量肯定會猛增到上百億斤,因爲日商可以租用日本軍方的大型運輸船隻。”
陳老先生也道:“接下來還有美英商人,從印度、澳洲調運過來的糧食也不會少於百億斤。”百億斤糧食聽起來似乎不少,其實也就500萬噸,分攤到五百多個糧商頭上,每個人也就一萬來噸的份額,僱一艘萬噸貨輪一趟就送過來了。
嶽維漢想了想,問榮老先生道:“榮老,你覺得現在可以放糧了嗎?”
榮老先生道:“從暹邏過來的首批糧食至少還要半個月才能輸入,時間足夠,老朽以爲可以把糧價繼續往上擡,然後從二十倍價格的高位開始放糧,此時,各國糧商爲了讓糧價維持高位,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吃進我們放出的糧食,我們就能回籠資金了!”
“好!”嶽維漢欣然道,“就按榮老說的辦,現在繼續吃進糧食,把糧價炒上去,然後從二十倍高價開始放糧!”
…………西貢,日本南方軍司令部。
南方軍參謀總長安達二十三中將興沖沖地走進了寺內壽一的辦公室,旋即猛然收腳立正道:“司令官閣下,消息已經得到覈實了,南洋聯大竺可楨教授確有其人,而且在國際氣象學界頗有聲譽,而中國西南即將大旱的消息,也的確是他的研究成果。”
“哦?”寺內壽一蹙眉道,“難怪緬甸方面的糧食需求會突然大增,原來是嶽維漢在爲今年的饑荒預做打算啊。”
安達二十三道:“司令官閣下,各國的糧商正從印度、澳洲以及非洲向緬甸緊急調運糧食,而且,阻止中國遠征軍大肆收購糧食的行爲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從中分一杯羹,以緩解我們的經濟困難。”
此時的日本,由於長年累月的戰爭,國民經濟已經嚴重畸形了,由於工業規模所限,政府爲了儘可能地生產更多的軍艦、飛機、大炮以及槍械,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已經削減到了最低限度,這就導致了國內物價飛漲的不利局面。
與此同時,西方各國已經關閉了與日本的貿易大門,而德、意等軸心盟國的物資卻又遠隔重洋運不過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日軍佔領區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走私貿易卻並沒有被完全杜絕,因此日軍完全可以從盟軍那裡獲得急需的生活物資。
但是,盟軍的生活物資是需要用美元來結算的,而日本的美元儲備卻早已經消耗殆盡,所以安達二十三才會有此一說,如果南方軍可以從這次糧食風波中分一杯羹,以廉價的印支糧食換取大量美元,就可以從盟軍的走私商人手中換取大量的急需物資。
所以,不等安達二十三說完,寺內壽一就欣然點頭道:“喲西,這件事就由安達君全權負責,爭取在三天之內將印支境內的餘糧全部收繳上來,然後安排商人緊急運往緬甸,爲了不引起盟軍方面的懷疑,最好通過暹羅商人行事。”
“哈依。”安達二十三猛然低頭,旋即領命去了。
…………南京,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部。
新任華中方面軍參謀總長根本博中將大步走進了岡村寧次的辦公室,旋即猛然收腳立正道:“司令官閣下,消息已經覈實,中國西南即將大旱消息屬實,這的確是南洋聯大氣象學專家竺可楨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
“喲西。”岡村寧次欣然點頭道,“皇軍的機會終於來了!”
“司令官閣下的意思是……”根本博凜然道,“主動進攻?”
眼下的日軍,已經在遠東、華北以及東南亞三個戰場處於守勢,華中戰場雖然暫時還處於進攻態勢,但相比國軍和佔領區內的新四軍,日僞軍的優勢已經不是很明顯了,根本博根本就不認爲,華中方面軍目前還具備主動進攻的實力。
岡村寧次微笑著道:“根本君,難道你不覺得這是攻佔中國大西南,迫使重慶政府投降的大好時機嗎?”
“可是華中方面軍的兵力只有50萬。”根本博皺了皺眉頭,說道,“駐守西南的中國政府軍則至少有200多萬,何況還有超過50萬新四軍盤踞在佔領區內,這種情形下,貿然集結主力主動進攻,似乎有些不太妥當吧,一旦失利,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日軍五大戰略方軍面中,岡村寧次的華中方面軍是兵力最薄弱的。
“根本君多慮了。”岡村寧次擺了擺手,淡然道,“沒錯,駐守西南的國軍仍然還有將近兩百萬大軍,可這又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呢?既沒有糧餉配給,也沒有彈藥來源,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是大日本皇軍的對手?”
說此一頓,岡村寧次又自信滿滿地道:“更何況,今年上半年的大旱將加劇大西南的糧荒,到時候國民政府的正規軍能不能仍然保持在200萬的規模,還是個未知數,屆時皇軍再趁勢出擊,必然可以大獲全勝!”
不得不說,岡村寧次的戰略眼光還是很毒的。
這老鬼子一眼就看出眼下的國民政府已經只是個空架子了,蔣員長的兩百萬國軍看似規模龐大,可士兵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發餉了,也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吃過飽飯了,儲備的軍火更是少得可憐,一次大的會戰下來基本上就只能全軍拼刺刀了。
一支缺彈少糧的軍隊,人再多又有什麼用?又能有多少戰鬥力?
最重要的是,南洋的中國遠征軍和長江以北的八路軍眼下羽翼未豐,在沒有擺平南方軍和華北方面軍之前,都不可能抽調兵力增援西南戰場,客觀地講,今年是日軍佔領中國大西南、滅亡國民政府的最後機會,錯過這村,可就沒這店了!
眼下的日本,正是急需像樣的戰績來提振士氣和民心的時候。
一旦華中方面軍佔領了大西南,既便國民政府遷到大西北,也至少可以造成中國政府的法理滅亡,這對眼下士氣低落的日軍將士和疲憊的日本國民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鼓舞,同時在德、意等軸心同盟國眼裡,日本的國際地位也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反過來,國民政府的法理滅亡也可以極大地打壓遠征軍和八路軍的囂張氣焰。
只要日軍能夠撐過這段最艱難的時期,等到滿洲、華中兩地徹底融入日本,則日本又將重新擁有大量的後備兵源,再加上遠東工業基地生產的大量蘇式軍械,以及日本政府對軍事建設重心的調整,打敗遠征軍及八路軍並不是什麼難事。
根本博沉吟片刻後道:“司令官閣下,大本營恐怕不會同意。”
“大本營?”岡村寧次撇了撇嘴,面露不屑之色,從一開始,他就不準備徵得大本營的同意,當下岡村寧次拍了拍根本博的肩膀,說道,“根本君,華中方面軍的彈藥儲備已經足夠西南會戰所需了,此戰也無需大本營的支持,憑我們自己就足可勝任!”
“哈依。”根本博終於被說服了,當即猛然低頭道,“司令官閣下,我這就回參謀部,立即召集作戰參謀制訂詳細的作戰計劃。”
“喲西。”岡村寧次欣然點頭道,“根本君,你很快就要成爲帝國英雄了。”
根本博很快就進入了狀態,當下向著岡村寧次再次鞠躬致意,旋即轉身揚長而去。
當天晚上,根本博就緊急召集了司令部的幾十位高參,連夜制訂了大西南會戰的詳細作戰計劃,此戰,華中方面軍將調集全部16個野戰師團,外加9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及12個皇協師,兵分兩路進攻西南,左路由岡部直三郎指揮,從湖南進攻貴州、雲南,右路由老鬼子岡村寧次親自指揮,自湖北進攻四川、陝西。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