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的南路軍,和張三豐的北路軍匯合,配合著那一路萬人中軍,攻到蒙古官兵腹地。
兩萬余的蒙古官兵,傷亡過半。
可沒了南路軍、北路軍牽扯,少了那一萬中軍,正面戰場中的蒙古官兵,也有三萬余,涌將過來,護衛主帥,攻打天水城。
白刃交接,李晏坐下馬匹,被蒙古官兵射殺,翻身下馬,手執蛇矛,肆意殺戮,蒙古官兵豈是他一合之敵?
廝殺了這許久,蒙古二十萬大軍,死得只剩下八九萬人,漢盟死傷亦極慘重,十一二萬人,只余四萬多人存活。
一比二的傷亡比例,已是靠著四方四象大陣的四路由武林高手組建而成的大軍,沖殺蒙古大營的成果。不然,漢盟早已落敗,李晏只得揮師后撤,怕是剩不下兩萬人了。
現在,西路軍、東路軍和兩萬余中軍主力,與四萬余蒙古官兵廝殺。
而天水城下,四萬多蒙古官兵,沖擊城墻,外圍三萬官兵,和一萬漢盟中軍部隊,加上南路軍、北路軍激烈拼殺。
不論那一處戰場,元軍均是占據人數優勢,以多打少,牢牢把握著上風。
李晏殺敵之余,眼望四方,密密麻麻的都是人頭,寒芒閃爍,蒙古官兵挺槍殺來。,雙方目前具體的死傷數目,他肯定不清楚,但適才縱馬沖殺,心中也有個大概。
“只要將城下的四五萬元兵殺退,此次大戰,縱然不勝,也必不敗。”
但敵軍人多勢眾,又有兩萬的生力軍,加入戰場。而漢盟將士久戰之下,即便是武林高手,也覺精疲力竭,適才他們兩萬可敵四萬,眼下卻是不成了。
李晏施展輕身功夫,向敵軍馬陣中沖了過去。坐騎死亡,導致他和南路軍失聯,被層層疊疊的元軍隔開。他是主將,脫離了軍隊的將軍,還是將軍嗎?
南路軍沒了主將,亦少了沖鋒陷陣的領頭者,群龍無首,士氣跌落,加之精力衰竭,戰力頓時大跌。倘若李晏不及時和南路軍匯合,重振軍心,南路軍很大可能會被元軍殲滅。
李晏衣袖一卷,搶過一面大旗,運內力點燃。蒙古兵將大聲呼喝,上前阻擋,李晏揮旗橫掃,將十余名蒙古官兵打下馬來。他飛身而上,一扯韁繩,馬兒想要將他摔下背去,李晏雙腿夾馬腹,內力一運,刺激駿馬。馬兒突覺腹部滾燙,登時一聲長嘶,鐵蹄翻飛,擊土揚塵,疾馳而前。
李晏縱聲大呼,揮動火旗,攻將過去。
這一面火旗舞動開來,聲勢煞是驚人,猶似一朵血也似的火云,在半空中飛舞來去,蒙古兵將只要給帶上了,無不給燒得焦頭爛額,當此情勢,蒙古兵將雖然悍勇,卻也不能不退。
南路軍這時只剩下一千來人,乘勢一沖,出了包圍圈。李晏收集殘兵,往東沖殺,沒有停歇的時間。
……
天水城三十里外。
“常將軍,你聽到了嗎?”一名老僧耳朵一動,向身旁一人問道。
老僧稱為“常將軍”的那人,是一個魁梧大漢,聞言哈哈大笑,說道:“空聞方丈,老常沒你這個本事,聽是聽不到了。但想也知道,必然是天水城已經啟戰,說不定咱們抵達時,漢盟已經勝了,咱們卻白跑了一趟。”
這老僧,正是少林寺的方丈空聞大師。
“那是再好不過了。”空聞方丈道。
那“常將軍”,名喚常遇春,乃一路反元義軍的將領,兩人道左相逢,一番交談過后,方知對方均乃支援天水城的漢盟援軍,因而一道同行。
兩人都是聞名于世的人物,又無恩怨沖突,所說之話,自不會有假。
空聞方丈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和常遇春并肩而行,在他們身后,是一路兵馬,約有兩萬人,旌旗招展,上書一個“常”字。另有一千多名武僧,跟隨行軍,他們是少林寺的弟子。
常遇春本在淮泗,此時恰在豫南,得到徐達傳訊,獲悉漢盟和元軍,在天水城展開決戰。他本意支援朱元璋和徐達,圍攻南京,得訊之后,盡起部署,星夜來援。
其時豫南鄂北江南一帶,明教義軍和元軍混戰經年,雙方所占地域犬牙交錯,說來便來,甚是方便。至于途中偶遇少林武僧,那卻是意外之喜了。
少林寺向為天下武學之源,享譽千載,威望甚隆。隋末唐初之際,唐太宗為秦王時,帶兵討伐王世充,少林寺和尚投軍立功,沖鋒陷陣,那是十分厲害。其中只曇宗一僧受封為大將軍,其余僧人不愿為官,唐太宗各賜紫羅袈裟一襲。
常遇春乃天下名將,自也希望麾下有少林武僧投效。即便不成,合作一把,共同支援甘肅天水城,結下友誼,日后總好說話。
常遇春回頭向眾將士大聲道:“加速行軍,爭取一個時辰之內,抵達天水!”
“是!”
大軍加速,馬匹奔馳沖前,帶起一路煙塵,馬蹄聲如雷滾動。
常遇春這一路兩萬人的兵馬,都是騎兵,說加速行軍,那就加速,沒有絲毫耽擱。
少林寺和尚數目為少,支援天水,自豫南至甘肅,長途跋涉,自也盡起闔寺財力,購得一千多匹馬,分由眾僧侶騎乘。
因而這一路兵馬,盡是騎兵,沖煙破塵,兩萬騎向西疾馳。
……
日已西斜,這一場大戰,竟是又自中午持續到了下午。
咚——
沉重的古城門被巨木撞開一個巨大缺口。
漢盟軍士大叫:“啊!”蒙古軍齊呼:“萬歲!”
“盟主,請快下令,撤離天水,保存我中原武林的元氣。目下我們……已失敗了。”楊逍說道。
一個土丘之上,數十名將領齊聚,正是四方四象大陣的四路大軍將領。
漢盟中軍,仍在天水城外和蒙古官兵廝殺,城內在進行巷戰。元軍經過幾個時辰的攻打,終于攻破了天水,此次天水大戰,漢盟幾已宣告了失利。
李晏一言不發,胸膛劇烈起伏,額頭汗水大顆大顆滑落。
張三豐、殷天正、滅絕師太、楊逍、何太沖、宗維俠等人的目光,均凝注著李晏。
究竟是要玉石俱焚?還是率軍后撤,保留元氣,以圖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