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天來跟隨那僧人入了山門,穿過幾重殿宇院落,到了一間偏僻的禪房門前。
那僧人停下腳步道:“小施主,方丈大師便在禪房內相候,請你自行入內相見。”
禹天來道了一聲“多謝”,便信步走到禪房門前,稍稍提高些音量道:“在下禹天來,求見無塵大師。”
“阿彌陀佛,小施主請進。”一個柔和渾厚的聲音從門後傳來,隨即那兩扇房門自動向內敞開。
禹天來舉步入內,見禪房正面的一張蒲團上,有一個鬚眉皆白、面孔卻紅潤光潔有如少年的老僧盤膝而坐。他心中當時便是一凜,穿越之後他修爲盡失,目前剛剛從頭開始修煉,但先天之境巔峰的境界並未失去,再加上身體數次進化之後五感靈通無比,方纔竟絲毫未生出室內有人的感應。由此可見,面前這老和尚的修爲實在到了目前的他尚未能臻達的境界。
“禹天來見過無塵大師。”他雙手抱拳,向著對方認真施了一禮。所謂“學無先後,達者爲師”,儘管有外在環境的決定因素,但人家境界高他一層也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再者說即便是生在這個天地元氣更加濃厚的世界,能夠在先天之境上更進一步,踏足練氣成罡之境的也必然只有立於蕓蕓衆生之上的寥寥數人。
在禹天來心中凜然的同時,對面的無塵方丈同樣暗自震驚。作爲當世練氣成罡的宗師級數高手,他在看到禹天來的第一眼便發現了這少年的不凡。
在他的感應下,這少年竟是八脈俱通、玄關已開,頭頂百會、足底涌泉正無時無刻吸納天地元氣,與體內竅穴中滋生的真氣相融化合爲精純無比的先天真氣。而如此異象只有一種解釋,那便是這少年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先天之體”。
故老相傳,上古之時天地元氣充沛無比,常年受元氣滋養的先民中有許多人一出世便是八脈俱通、玄關開啓,只要踏足修煉之途,一入門便是天然的先天之境。但後世天地元氣不斷流失損耗,一代比一代稀薄,這等“先天之體”越來越少,到如今已經成爲傳說一般的存在。
除了特異的體質,無塵更發現這少年體內真氣運行的路線熟悉無比,赫然與他修行了數十年的“易筋經”心法有七八成相似。
“小施主不必多禮,請坐!”雖然心中震驚並生出許多疑惑,但無塵的心性修養終究深湛,神色間並未顯露分毫。
禹天來看到在無塵的對面數尺外放著另一張蒲團,稱謝後便走上前去,同樣盤膝坐好。
無塵見這十二三歲的少年在自己面前竟是如此的從容灑脫,心中愈發納罕。要知他既是當世武學宗師,也不用做作便自然而然擁有一份超然於衆生之上的氣度;兼且執掌少林這等傳承悠久、勢力龐大的宗門,在超然之外便又多了一份懾人威儀。這些年來,便是早年同窗學藝的師兄弟們到了他的面前,也總是不自覺地規行矩步而稍顯拘謹。相較之下,這少年的修爲雖然尚顯淺薄,但心性已經勝過許多修習數十年的成名人物。
他按下心中的驚奇,和顏悅色地問道:“不知小施主是哪裡人氏?你小小年紀,爲何會孤身前來敝寺?”
禹天來輕嘆道:“不瞞大師,在下原是蜀中人氏,因蒙古大汗蒙哥隕落於釣魚城下,那些蒙古人在暴怒之下連屠了數座城池,寒家所在便是其中之一。歷此大劫之後,如今舉家上下已經只剩下在下一人。”
“阿彌陀佛,罪過!”無塵雙掌合十唸誦一聲佛號。稍頓了一頓,他從袖中取出方纔那僧人呈上的信函問道,“小施主在此信中道是有一件少林早年遺失之物要物歸原主,卻不知說的是什麼物事?”
禹天來道:“寒家早年曾得到一物,經考證該屬少林所有。在下此次登門拜訪方丈有兩件事,其中之一便是完璧歸趙。”
說罷他從懷中取出一部尚散發著新鮮墨香的書籍,雙手捧著向前一遞。
無塵衣袖輕輕一拂,那部頗爲厚重的書籍便從禹天來的手中飛起,平移數尺落在他的掌中。
他看那書的封面,題的是《易筋經補遺暨達摩劍法圖解》,旁邊另有一行小字寫的是“蜀中禹天來恭錄”。
“達摩劍法!”饒是無塵心境已如古井,此刻也不由得蕩起陣陣波濤。少林寺中古籍確實記載了達摩祖師在熊耳山坐化前曾留下一路絕世劍法。只是隨著祖師坐化,這劍法的下落便已成謎。他從未想過有朝一日這劍法竟會自動上門出現在他的面前。
他好生定了定激盪的心神,快速將手中這部書籍翻閱一遍。此書圖文並茂,前半部分正是他熟悉無比的“易筋經”心法,卻又比他所知的心法多處兩成左右。以他的修爲境界,只是匆匆一瞥也已看出多出的部分與原來的心法一脈相承又頗具相輔相成之妙。後半部分則是一百零八副舞劍的人形,雖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他也可以確定這一路劍法之妙絕不會遜色於當世任何一家以劍術著稱門派的鎮派劍術。
不等對方詢問,禹天來在一旁主動解釋了這秘籍的來歷。說法也是現成的,只是將當初陳近南得到秘籍的經過移花接木換到自己身上。至於秘籍的原本,當然是已經毀於戰火,此刻無塵手中的是自己根據記憶默寫出來的。
無塵沉吟半晌,卻並未向禹天來說半個“謝”字,先將秘籍收入袖中,然後問道:“小施主說此來敝寺有兩件事,卻不知另外一件是什麼?”
此時他已經不敢再將禹天來當做少年來看,對方主動將如此重寶交還少林,自然是有所爲而來,而所爲者多半便落在第二件事上。
禹天來暗讚一聲這這老和尚當真上路,當即起身向著對方深施一禮,然後說出一番話來。
聽了這番話後,無塵登時怔在當場。
便在這一天,少林寺的藏經閣中多了一個少年僧人,平日裡主要負責打掃藏經閣內外。他的身份極爲特殊,雖然拜入少林門下,卻並未拜師,也不入少林弟子班輩,法號則便用了他的本名,喚作“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