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

bookmark

張玄素以清直聞名,被李世民安排到太子身邊,希望對方能成爲魏徵那樣的諫臣。而張玄素也感念李世民的恩德,對太子時時進言,雖然李承乾對他很反感,但張玄素卻認爲,只要自己堅持下去,總有一天能讓太子體會到自己的苦心。

爲了方便自己進出東宮,張玄素就把家安在了離東宮不遠的來庭坊,來庭坊與東宮之間只隔了一座永昌坊,平時從延禧門進出,十分的方便。

昨天張玄素給李承乾上書,提出兩條意見,其中第二條希望讓他把那個稱心的男寵趕走,不過張玄素卻知道以李承乾的脾氣,絕對不會看了自己的一份奏摺就把人趕走的,所以他昨天晚上連夜又寫了一份奏摺,打算再接再厲,一份不行就兩份,兩份不行就三份,一直要讓太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行。

抱著爲大唐教育出一位完美太子的偉大理想,昨天爲了趕奏摺,到四更天才睡的張玄素張大人又早早的起牀,張夫人已經準備好了早餐,同時讓下人備馬,畢竟以她對丈夫的瞭解,他今天肯定又要進東宮向太子進言。

張夫人比張玄素小兩歲,是位風韻猶存的中年婦人,雖然容貌並不如何出衆,但是身材保持的倒還不錯,她與張玄素是少年夫妻,感情十分深厚,現在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丈夫正當壯年就身居高位,在別人看來,張夫人幾乎是事事順心。

不過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張夫人也有自己的煩惱,她看著大口吃著早餐的張玄素,考慮了好一會兒,這纔有些猶豫的說道:“夫君。您這次又要給太子殿下進言嗎?”

“不錯,梓韻你今天怎麼問起這個了?”張玄素幾口將將早餐吃完,這才放下碗筷問道,梓韻是張夫人的閨名,兩人成親以來,張玄素一直都是這麼稱呼妻子。

張夫人聽後卻是面有難色,按說她一個婦人家,這些話不應該由她來說,但是她卻擔心。若是再不說的話,自己的夫君會惹禍上身。想到這裡,張夫人長吸了口氣道:“夫君,我知道你受陛下所託,有幫太子改正錯誤的職責。所以你要經常向太子進言,但是妾身卻認爲,你這種辦法是不對的!”

張玄素實在沒想到,一向賢淑的妻子竟然會指責自己在教育太子方面有錯,這讓他的臉色一沉,開口說道:“夫人,你說我的辦法不對。那什麼辦法纔是對的?”

看到丈夫臉上露出不悅之色,張夫人也是心中緊張,不過她做爲一個女人的直覺,感覺若是讓夫君再這麼下去。遲早會給家中惹來大禍,所以最後還是咬著牙道:“夫君,我知道你的性格耿直,對太子的錯處一向都是直言指出。但是您不要忘了,太子纔剛剛二十歲。而且氣量也明顯比不上當今陛下,若是您再這麼直言相諫的話,妾身擔心會給夫君惹來什麼禍事來!”

張夫人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她雖然不懂朝堂上的事,但卻知道怎麼教孩子,說起來也巧,她和張玄素的兩個兒子,年紀都與太子差不多,平時張玄素事情太多,所以都由她教育兒子。而正是在通過教育兒子的過程中,張夫人卻發現,若是按照張玄素這種挑錯的辦法想讓年輕人改正,根本得不到什麼效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引起對方的反感。

也正是有了這個發現,這讓張夫人十分擔心,自己丈夫教育的可是大唐的儲君,大唐未來的陛下,若是因爲直諫而得罪太子,那麼等到對方登基之後,會不會找個由頭問罪自己的夫君?這個擔心一直折磨著張夫人,讓她吃不好睡不好,今天總算鼓起勇氣對夫君提了出來。

不過張玄素聽到夫人的話卻是怒哼一聲道:“婦人之見,爲夫既然受陛下所託,自然不能辜負聖恩,而且身爲東宮少詹事兼右庶子,見到太子有了錯處,我怎能視而不見,只有當面指出來,才能讓太子殿下看到自己的錯處,哪怕他現在一時想不通,甚至對我存有偏見,但身爲臣子,怎麼能因爲怕得罪太子而裝聾作啞?”

張玄素的一通話,把張夫人說的是面紅耳赤,她以前也讀過書,這些大道理張夫人自然也懂,可是她只是一個婦人,想要的只是家庭安穩,所以這才提出來,沒想到丈夫根本不聽。

不過張玄素這時也感覺自己的話有些重了,立刻接著又道:“夫人,你只要幫爲夫管理好家務就是了,外面的事爲夫自然會處理,至於你說的那些,爲夫以後會注意的!”

張夫人熟悉丈夫的脾氣,知道他話是這樣說,但其實根本沒聽進去,心中不由得暗歎一聲,不過臉上卻還是做出高興的神色,幫張玄素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後親自送他出門。而當看著張玄素帶著幾個僕人打馬離開時,張夫人臉上的笑容終於消息,最後幽幽的長嘆一聲,這才轉身回到府中。

張玄素纔到中年,而且現在天氣不冷不熱,所以他去東宮時,一般都是乘馬而行,以他府上到東宮之間的距離,幾乎是眨眼就到。

不過就在張玄素騎著馬路過來庭坊和永昌坊之間的路口時,忽然一道寒光向他的胸口襲來,速度快若閃電,讓人根本來不及躲閃。不過張玄素雖然是個文官,但卻也學過幾手武藝,反應也比一般人快一些,當看到那道寒光時,他立刻意識到,這是有人在用弓箭刺殺自己。

張玄素的心念電轉,雖然明知躲不開,但卻並沒有放棄,而是拼命的側了一下身子,結果本來射向他胸口的箭一下子射中了他的肩膀,而且這支箭的力氣極大,一下子透肩而過,同時張玄素吃痛之下,身子也在馬上站立不穩,搖晃了幾下這才栽倒下來。

張玄素遇刺,一切都是那麼的突然,連他身邊的僕人都沒反應過來,直到看到自家老爺從馬摔下來時,這才醒悟過來,大喊一聲‘保護老爺’,然後衆僕人搶上前去,圍成一個圈,將張玄素保護在裡面。

張玄素這時還清醒著,指著箭射來的方向,聲音虛弱的道:“快!刺客在那個方向,你們派人立刻去追,說不定能追上。”

幾個忠僕一聽,立刻分出兩人去追刺客,其它人依然保持警惕。來庭坊和永昌坊離皇城太近,兩個坊裡住的都是一些達官顯貴,所以街口來往的也都是官員或各府的下人,其中有認識張玄素的,在看到對方遇刺時,也是十分震驚,急忙跑來詢問,結果在得知刺客的方向時,也派出不少人去追,同時還幫著把張玄素擡到醫館裡,又通知萬年縣衙。因爲長安城分成長安和萬年兩縣管轄,事發地點剛好在萬年縣境內。

不過這次針對張玄素的刺殺顯然經過周密的安排,那些搜尋刺客的家奴趕過去時,只在一處民宅的屋頂發現有人上去過的痕跡,至於刺客和所用的弓箭,早就消失不見了。

張玄素是東宮屬官,而且身兼兩職,很受李世民的器重,所以他這一遇刺,自然引得有關衙門的重視,特別是倒黴的萬年縣令,像是瘋了一般四處尋找兇手,畢竟在他的地界上出現刺殺朝廷命官這種事,無論如何他也脫不了干係,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抓住兇手,以此來將功贖罪,否則他就等著捲鋪蓋回家吧。

不過很可惜的是,無論各方面的人馬怎麼調查,最後卻都一無所獲,雖然有人看以了那個刺客,但當時那人黑巾蒙面,射出一箭後立刻跳下房逃跑,根本看不到對方的真正面目,至於射中張玄素的那支箭,也沒有任何特點,因爲大唐允許民間持用弓箭,所以想查也沒地方查。

案情進入了死衚衕,行刺張玄素的人雖然沒有成功,只是射傷了對方,看起來是失敗了,但卻十分成功的隱藏了自己的真正身份,整個長安城爲了他幾乎翻了個遍,但卻是一無所獲,不過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就在萬年縣令快被這個案子給逼瘋了,甚至已經做好捲鋪蓋回家的打算時,做爲受害者的張玄素忽然主動提出銷案,不再追究是誰刺殺了自己,同時其它幾個相關衙門也接到上頭的命令,將這個案子封存起來,一切都到此爲止。

對於這種奇怪的結果,讓所有關注這件刺殺案的人都是吃了一驚,而當他們從種種跡象上分析之時,忽然讓他們有一個震驚的發現,也正是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對這件刺殺案保持了沉默,再也不敢關注下去。另外也有人對這個結果欣喜若狂,那就是萬年縣的縣令大人,既然受害者不再追究,那就不必再查下去,他這個縣令自然也不用再承擔什麼後果,官位也算是保住了。

不過刺殺張玄素的案子看上去好像被凍結起來,但是隻有極少數人才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將這件刺殺案放到一邊,長安城有一個人正在動用全部力量,想要查清楚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未完待續)

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72章 獻壽禮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200章 八百斤!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91章 暴打李佑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180章 傻丫頭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143章 軍紀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506章 陷阱第61章 人人逐利第55章 雉奴,吃東西一定要小心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290章 解剖學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36章 巧遇牛人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194章 黑馬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
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72章 獻壽禮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200章 八百斤!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91章 暴打李佑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180章 傻丫頭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143章 軍紀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506章 陷阱第61章 人人逐利第55章 雉奴,吃東西一定要小心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290章 解剖學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36章 巧遇牛人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194章 黑馬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林县| 祁东县| 雅江县| 分宜县| 宜兴市| 博兴县| 中西区| 南靖县| 石嘴山市| 遂昌县| 垫江县| 温州市| 崇信县| 东港市| 广汉市| 东明县| 阳春市| 老河口市| 崇文区| 贺兰县| 平武县| 巨鹿县| 布拖县| 安塞县| 郓城县| 策勒县| 邢台县| 惠水县| 海安县| 即墨市| 嘉荫县| 威海市| 通江县| 拉萨市| 改则县| 千阳县| 安义县| 新营市| 栾城县| 贵定县|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