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章 豐安令劉晏

第59章 豐安令劉晏

天高雲淡,紅日初生。

鳴沙渡。

這是一個從漢代起就存在的古渡口,是從金城到靈武這一段黃河,最大的軍事渡口。

此時,鳴沙渡百舸停靠,戰旗獵獵,萬馬嘶鳴。

隔著黃河,能看到對岸巡邏的突厥騎兵。

朔方本部經略軍兩萬七百人,有編制戰馬三千匹;士兵私馬、經營馬三千匹。

定遠軍雖兵力七千人,卻有編制戰馬三千匹。

定遠軍的地理位置,註定他是出塞西北草原的主力。

皋蘭州等附屬胡部,一萬騎也在鳴沙渡就位。

朔方節度副使張齊丘已經收到稟告,李瑄在豐安軍城前,列陣誘敵,斬殺突厥阿波達乾等部兩千多人。

“李將軍說大軍修整一番,明日北上鳴沙,掩護我軍過河。”

張齊丘在軍帳中召定遠軍使向玉靖,經略軍右廂兵馬使程圭,以及暫統一萬鐵勒、突厥、薛延陀歸唐諸部的渾釋之等將議事。

“兵貴神速,爲什麼要等到明日?王帥已經率大軍出雞鹿塞山口,與我們首尾夾擊突厥左廂諸部。難道要王帥在渾義河等我們嗎?”

向玉靖直言不諱地說道。

“夜間大戰,斬敵兩千多騎,我認爲休息一下是應該的。況且只有養精蓄銳,突厥騎兵匯聚後纔不敢貿然突襲。”程圭輕描淡寫地駁斥向玉靖。

那些參戰的重甲,也有他的兵,他當然也要爲自己的部下說話。

大部戰馬要從鳴沙渡通過。如果去豐安渡,光是渡河就要多耗費一倍的時間。

渡河的時間越長,潛在危機就越大。

“前鋒需不畏艱險,他到底能不能勝任?”

渾釋之拿前鋒說事,趁機表達對李瑄的不滿。

他對李瑄的不滿是有原因的。

族中大將,因李瑄多事,被王忠嗣下令押送至回樂城。

前不久,渾懸與盧瑜一起被斬首示衆。

族中因此一陣激憤。

渾釋之承認渾懸不對,但罪不至死。

王忠嗣威震天下,渾釋之不敢挑釁,只能將這筆賬算在李瑄身上。

“王帥軍令,讓我們逐步推進,不可因軍功爭執,貿然前行……”

張齊丘看了一眼衆將,只是傳達將王忠嗣的軍令,但沒有過多闡述。

隨後,張齊丘令衆將準備,等李瑄和崔湛到達峽口時,立即渡河。

當衆將離開後,張齊丘一如往常地換上新衣,在軍營的小帳內,念起《金剛經》。

張齊丘信佛教,唸經是他的日常,哪怕行軍遠征,沒有佛像。但他心中有佛,幾十年如一日。

張齊丘念一遍鳩摩羅什翻譯,唐玄奘補充的《金剛經》後停下。

他的侄子張勉入帳。

“二郎,他說我能當宰相,你覺得呢?口蜜腹劍,相不相信?”

張齊丘向他最親近的侄子詢問。

張勉現在是節度使的僚屬。

“牛仙客不就是被右相推薦爲宰相的嗎?況且牛仙客才疏學淺,叔父您是進士及第。出將入相,有何不可?”張勉鄭重地對張齊丘勸說道:“口蜜腹劍只是對敵人,對待如蕭炅這樣的朋友,仁至義盡了。”

“話雖如此,我還是有顧慮啊!”

張齊丘撫摸著寓意不能執著萬事萬物,慈悲爲懷的《金剛經》。

“叔父,漢代的時候,張安世能位至大司馬,領尚書事,離不開霍光的推薦;鄧彪能成爲太傅,領尚書事,亦少不了竇憲這個伯樂。《國語》上說‘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之爲災’,當初您可是拿這句話,來教導侄兒。”

張勉用兩漢權臣霍光和竇憲舉例,認爲李林甫是和他們一樣的權臣。

能幫助張齊丘榮登宰輔。

“唉,叫向玉靖來吧,我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不過還是要看有沒有機會。”

張齊丘話落,張勉歡喜地跑出營帳。

“我能倒背如流。這段時間唸經的時候,就不拿出來了。” 張齊丘遂將他的聖書《金剛經》裝入盒子中。

不與人諍,不與世諍。

……

豐安軍城。

“將軍,馬肉熟了,您先品嚐。”

羅興拿著一塊燉了兩個時辰的馬肉,遞給李瑄。

這一次戰鬥,突厥有一千多匹戰馬死於弩箭和衝陣中。

戰鬥結束,李瑄令士兵把剛死的馬處理一下,讓將士們敞開吃一頓。

即便加上經略軍的近萬士卒,這些馬肉吃到腐爛都吃不完。

馬肉雖不比驢肉、牛肉鮮嫩,但在這個時代,即便再腥、再柴,那也是肉,能讓士兵們垂涎三尺。

李瑄更知道,馬肉營養價值極高。

“先爲李虞候、崔將軍送去。”

李瑄向羅興吩咐道。

一夜未休息,他依舊抖擻精神。

頗黎率領騎兵暫且離開,估計是與峽口騎兵匯合。

等其他士兵過河,就算突厥騎兵再來,唐軍也有一戰之力。

李光弼和崔湛吃上馬肉後,李瑄才和士兵們一起吃肉。

雖沒什麼佐料搭配,但李瑄覺得還可以,比想象中的好吃。

李瑄計算士兵們幾天內吃不完死馬,與其讓馬肉腐爛,還不如分給豐安縣的百姓一些。

等戰鬥結束,士兵們定有更鮮美的牛羊。

“在下豐安令劉晏,拜見將軍。”

新任豐安令得知李瑄召見後,立刻趕來。

李瑄過黃河接見他。

“看起來很年輕吶,難道是開元年間名動京城的神童?”

李瑄很驚異,他第一次見劉晏,看起來不到三十歲,就做到縣令的位置。

“虛名而已,將軍纔是國之棟樑。”

劉晏算是承認。

“久聞君之大名,幸會!”

李瑄身披甲冑,拱手一禮,以示尊重。

李隆基泰山封禪的時候,年僅十歲的劉晏因文章得到李隆基賞識,被封爲太子正字。

當時一手策劃泰山封禪的宰相張說,稱讚劉晏是“國瑞”。

最重要的是,李瑄知道劉晏有宰相之才,更是罕見的理財能手,經濟改革家。

“不敢當。”

劉晏連忙回禮,受寵若驚。

他在長安的時候,就聽說過李瑄的詩歌,聽到李瑄陣斬敵將的事蹟。

別看的文人、詩人在詩文中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但他們從軍都是想成爲僚屬,以“奇謀獻策”的方式立功,渴望“樽俎之間,折衝萬里”。

哪像李瑄,是真刀真槍上戰場,縱馬馳騁。

“可惜有軍命在身,不然一定要領略一下劉縣令的風采。”

李瑄頗爲遺憾地說一句。

將來他幹大事,需要有才華的屬下輔佐。

如李禕的兒子李峴,現在的劉晏,只要有機會,李瑄都會與他們親近,換取他們的好感與信賴。

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54章 暗度陳倉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60章 峽口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40章 羅興失蹤第56章 唐軍陣形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410章 三辭三讓,收集年號第53章 備戰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8章 看花馬第49章 賣馬人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35章 斬將第32章 突厥寇邊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31章 飛馬射纓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25章 渭水離別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371章 我要節制天下兵馬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25章 渭水離別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62章 五萬騎兵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
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54章 暗度陳倉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60章 峽口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40章 羅興失蹤第56章 唐軍陣形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410章 三辭三讓,收集年號第53章 備戰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8章 看花馬第49章 賣馬人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35章 斬將第32章 突厥寇邊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31章 飛馬射纓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25章 渭水離別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371章 我要節制天下兵馬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25章 渭水離別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62章 五萬騎兵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