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 上

“據解密的一些文件,永和年間,朔黨之瘋狂,有可能也有聖祖秘密派人在背後推動之故。”講臺上的教授講說完這段歷史,然後說道。

“這種說法有待考證,但當年銀行司的一些失措之舉,確實是聖祖派人唆使了孫覺。”

“但不能因此否認聖祖的偉大,當年朔黨力量太強大了,加上武宗一直想用平衡之道,異論相攪的祖宗之術,導致王介甫與聖祖一直不斷地妥協。不破不立,只有徹底地讓他們破掉,纔可以樹立新的秩序。”

“所以有人論述聖祖,是用黑暗之劍去持光明之心。請大家注意這一點,手段可以黑暗,心卻不能黑暗……”

永和黨爭過去了近兩百年,在這兩百年中,彼岸一直堅決執行著王巨的政策,不認同中原者中國者,一律殺無赦,這也是彼岸最重要的制度。紹聖後,宋朝也有意與彼岸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甚至諸王多迎娶宋朝公主,這使得彼岸百姓一直將宋朝視爲正朔,事實上彼岸雖分裂三國,但明確規訂這三國是中原王朝的羈縻國,三國之主只稱王,而非是皇君帝。儘管大家對王巨很尊敬,只是說聖祖,而非是聖皇。

當然,彼岸這種君主立憲制度,君王的權利無限的下放,宰執又改爲換屆制度,大夥失去了稱王稱霸的雄心,加上王巨立下的制度,也就沒有對中原王朝產生野心的土壤了。

在這種良好關係下,宋朝也鼓勵著無地的百姓向彼岸遷徙,使得彼岸迅速繁榮,當然,這也緩解了宋朝的人口壓力。

但宋朝在彼岸幫助下,以及交通的改善,先後滅掉遼國,黑汗,花剌模子,以及吐蕃各部,使疆域超過了唐朝鼎盛之時。

然而因爲立國時久,宋朝政治再次惡化,兼併嚴重,貧富嚴重分化,大臣將士們文恬武嬉,幾乎到了病入膏肓之時,即便彼岸不斷幫助,都阻止不了這種趨勢蔓延擴大,相反的,宋朝內部有許多人認爲彼岸以臣凌君,認爲彼岸是干涉宋朝內政,凌駕於宋朝之上,導致許多大臣對彼岸越來越排斥。

以至彼岸漸漸放棄了宋朝,有一些眼光長遠的人都開始爲新王朝準備了。

不過因爲王巨留下了一些預言,彼岸對於宋朝今天,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但又不能否認這段基業,正因爲宋朝前面很長時間在強大著,彼岸依附著宋朝,才得以迅速發展。也因爲這兩百年的一統,宋朝經濟迅速發展,各項技術也得到迅速發展,與彼岸幾乎聯手進入工業文明的初期階段,宋朝內部資本主義也正式萌芽,爲後面的新王朝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其中的得值得借鑑,其中的失也值得借鑑,三洲懲戒宋朝的局面,先後將遺產稅提高百分之二十,每戶標準財產內不用交納遺產稅,但超出部分,必須交納等值的兩成錢帛,或者由官府派人覈算,割出兩成財產由官府處理,纔可以繼承父輩遺產,用來打擊世襲壟斷與兼併。

這個遺產稅是王巨自紹聖年間陸續發起的稅賦改制,首先改革的是商稅,商稅中過稅沒有動,但往稅大幅度做了調整。關係到民生方面的,往稅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比如糧食,只有百分之二。各種坑礦在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八之間,各種酒類與奢侈品則達到了百分之十。市舶司的對外或者進口商貨也進行了調整,民生方面的只有百分之五,奢侈品如宋朝的基率,百分之十,但逃稅者會苛以嚴厲的處罰。宅地稅也與宋朝不同,彼岸制訂了一個標準,普通的民宅不徵稅,高於這一標準則每年徵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稅率,千分之一則是對某人進行評估,對國家與社會有貢獻的人,就可以享有這個資格,否則就是千分之二。

其次就是遺產稅,王巨將其提高到了百分之十五,但也制訂了一個標準,按照此人家中的宅地以及其他所有資產進行評估,普通人家則不必交納這個遺產稅,但高於這一標準,則必須交納百分之十五的遺產稅,不過有的人家全部是不動產,因此可以按照銀行最低貸款率,準其在十年內陸續償還。超過十年,那麼則派人強行切割其財產,進行拍賣處理了。

這些制度是針對所有人的,包括王巨本人,如果他死了,將其財產分配給三個兒子,那怕是王室的財產,同樣得交納遺產稅。同時進一步下調兩稅,一些烈士戶孝子善人老師等,則全部免其兩稅,但這不包括官員。

然後又做了一條規訂,官員子弟相互聯親者,其子女則不可能進入官場,官員子女相互聯親,或者與當地豪強富人相互聯親者,官員本人則不可以進入行省級別的官場,也就是想擔任行省級別的官職,其子女必須與寒門子弟聯親,以打擊世襲。

這些制度推出後,一些有錢的人開始迴流,遺產稅太高了。

彼岸也不阻攔,但正是這些人的迴流,開始將彼岸的情況帶到了中原。

這時候宋朝與彼岸關係越來越好,彼岸有意放開四五十個州,準許宋朝派駐官員,因此宋朝有意地派出多名官員前來磨礪。

看看彼岸的官多難做,再看看你們這個官做得多舒服,那麼應不應當更加爲朝廷效力?

其實並沒有宋朝所想象的那般艱苦,只要不貪不犯下嚴重錯誤,只要一代出現一個差不多的官員,就可以保障三代人過上比較好的生活。即便是彼岸這種制度,官終是官,還有許多優越性的,只能說比宋朝的官要好得多。

但經過彼岸的磨礪,只要派過去的官員認真學習,一般回來後,都會成爲不錯的官員,以至在後來的宋朝“超黃金”一百年中,有九個宰相,有著去彼岸爲官的履歷。不過自紹聖過了一百年後,宋朝茫茫然沒有了對手,又漸漸走向**。

而且隨著對彼岸的厭惡,宋朝做了一個更錯誤的舉動,再次詔令,不得百姓移。

這纔是致命的錯誤,雖然在彼岸幫助下,出現了許多新技術,包括各類糧食種子進行了改善,遼東也全面開發,但這時候宋朝達到了近六千萬戶,加上官吏豪強的剝削,種種矛盾激化,終於導致這場大起義的爆發。

也不是彼岸制度就完美了,主要還是彼岸過於廣袤,雖然自身人口在迅速繁衍,中間一百年,又陸續從宋朝遷徙過來幾百萬戶百姓,但人口基數太少了,到現在總人口還不足兩億人,以及糧食產量的增加,也就是最少還要四百年時間,纔可能發生土地與人口危機,但到了那時,恐怕彼岸早進入“現代化”。

隨著傳來宋朝發生了一場幾乎席捲全國的大起義,讓人搞笑的是這批義軍將彼岸的那套制度不倫不類的全部搬了過來。消息傳到彼岸,許多人啼笑皆非。雖然是好事,但同樣給了彼岸一個警告。三大王室聽聞後,迅速削減開支,捐出近半產業的契股,用於各洲賑災救貧。

三洲也分別宣佈,對官員家屬經商者,務必從嚴審查,有子弟爲官者,必須從基層做起,而且提撥升遷時,必須經過更嚴格的政績考覈,以免象宋朝那樣,因爲恩蔭與聯親,導致官官相護,迅速走向衰敗中。

正因爲如此,學院裡的教授又再度將這段歷史拿出來反覆開講。

王巨一生不完全是光明磊落的,比如永樂城之戰,種種跡象證明了王巨可能提前就知道宋朝會伐夏,伐夏後必失敗。而且沒有人敢小視王巨,所以爲聖,比如科學,王巨老了後,將彼岸一切爲三,開始安心著書立學,然後留下了許多定理與公式以及假想,彼岸科學的推進,正是各個學者不斷地研究王巨留下的這些定理與假想得以成功的。只要順著這些假想研究,必有所進展,但想繞過這些假想,則沒有什麼進展。

但沒有王巨這個默視,趙頊則不可能放權給王巨,同樣則沒有王巨改制成功的可能,更不可能滅掉西夏,擊敗遼國,爲後來收復燕雲十六州打下基礎。

以及在高滔滔主政中,王巨可能的在暗中的推動作用。

如果不讓高滔滔與文彥博劉摯等人瘋狂,宋朝上層精英則不會對朔黨徹底失望,那麼趙煦親政,章惇張商英主政,朔黨的勢力依然象一團魔影在宋朝上空徘徊,章張二人就不能完全恢復王巨的改制,同樣不能集中力量,一舉拿下燕雲十六州。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王巨在前面做得太成功了,前面越成功,後面越瘋狂,纔會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王巨可能的推動作用,使得朔黨更加瘋狂,也使得那幾年宋朝許多百姓民不聊生,這是一次比坐視永樂城慘敗還要更黑暗的手段。但不這麼做,甚至會逼得王巨食言,不得不再次返回宋朝主持大局,當真彼岸不管了?眼下重要的無疑是宋朝,但將來重要的則是彼岸,這裡在將來則關係到整個族羣的命運……

正是這個手段,使得宋朝進入漫長的中興時代,沒有一箇中興的宋朝,彼岸則不能蓬勃發展,畢竟那時候彼岸人煙稀少,物產有限,就包括貿易,也要依附宋朝才能繼續發展下去。當然,彼岸的金銀礦產技術,也對宋朝漫長的中興起了加成作用。

這是一次完美而又漫長的共贏時代。

所以教授說,手段可以黑暗,心不能黑暗……

教授說完,宣佈下課,有的學生又繼續打開書本,翻看後面的歷史。

…………

這幾年諸臣一直將趙煦當成了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欲所欲爲。

但一個七歲能熟讀論語的少年,心智豈是尋常少年可以相比的?況且王巨幾乎手把手地教了那麼久。

只是趙煦爲了防止意外,不得不隱忍著。那怕這些人強行和離自己的未婚妻,還逼她改嫁他人,自己也要向這羣人陪著笑臉。

想到這裡,他越說語氣越尖銳:“大防,你曾向張載求學?”

呂大防不能完全算是張載的學生,不過他確實向張載請教過一段時間的學業,學海無涯,達者爲師,因此某種程度上呂大防能算是王巨的師兄,至少兩人關係不外。

然而這纔是最讓人譏諷的地方。

有些冤枉呂大防了,他與範純仁呂公著王存等人是屬於舊黨,但都是溫和派舊黨,手段不激進,行事不殘忍,這幾年呂大防在朝中多少對激進派起著一些制約作用,阻止了國家進一步惡化,儘管這種制約未必是王巨喜歡的。

不過呂大防確實犯下了三個嚴重錯誤。

因爲他與章惇一直不和,樑燾攻擊章惇時,他沒有營救章惇,相反落井下石,導致事態擴大,不久又出現了章黨,蔡黨,安石黨。

後來劉摯他們又鬧出王巨黨,呂大防雖然爭過,不過畏懼文彥博與劉摯的勢力,沒有力爭。所以前線諸多名將,一起貶斥到了南方,熊本也因此死了。在這份名單中且不說王巨,遊師雄與種師道同樣是張載的學生。

就算不能因私廢公吧,呂大防與新黨們仇恨不大,那麼也能看得更周全,但他有沒有站在宋朝的立場,去阻止朔黨們的倒行逆施?

幸好因此王巨的佈置,使遼國兩場叛亂拖累了他們的腳步,不然遼軍藉助宋朝前線三軍將士氣憤恐慌軍心動盪時,大軍南下,宋朝都能出現嚴重危險。

最後一條,如果原先他因爲文彥博與劉摯等人掣肘,不敢有所作爲,後來文彥博退下,劉摯等人貶出朝堂了,範純仁重新召回來,呂大防與範純仁齊心合力,還是能夠做到及時撥亂反正,但兩人面對國家的敗象,以及朝堂中的爭吵,束手無策,於是失去了正名的最佳機會。

然而還沒有完呢。

朝廷剛下詔,嚴查段天水案,又有人來擊鼓鳴冤了。

文彥博等人爲了茍和,將黑山與武都軍割讓給了遼國。

其實真的不能割,王巨佔領河套,用陰山黑山與黃河做爲天險,但這一地區十分廣大,於是王巨修建了長城,又修建了諸多堡砦,用來增加它的防禦厚勢。

雖不能用銅牆鐵壁來形容,但因爲此,遼國想要攻破這些防線,必然會傷亡慘重,考慮到這個因素,遼國便不會輕易發兵河套。

那麼西北也有了守護,同時宋朝可以輕易地從阻卜人與白達旦人手中換來大量戰馬,牲畜,皮毛,甚至可以輕鬆地挑唆這些部族與遼國的關係,讓他們不停地反叛,削弱遼國的實力。

然而這一割,沒有天險可倚了,也意味著王巨花費那麼多錢帛,人力,修建起來的防禦工事,失去了一半作用。

大家只知道它的軍事價值,然而沒有想到背後又發生了一件事。

陝西北路緣邊五路散落著十萬軍隊,但輪戍禁兵不足三萬人,餘下的便是三萬多邊軍,於南北河套依附宋朝的遊牧民族中挑選出七千多名蕃落軍,以及折家軍,還有靈夏兩路的保捷軍。

除了這些軍隊外,另外還有一些弓箭手與強人壯馬,但他們都是民兵性質了,頂多免其田稅,不發薪酬,不能算是正式的官兵。

武都軍也置有三千多名邊軍,一部分是來自宋朝的移民,餘下的則是原來定居的遼國漢人,幾乎佔據到了武都軍一半戶數。

宋朝將它割讓給遼國,勝州新知州樑士肅便下令全州軍民向後方撤退。先是禁軍順利撤出來,但這麼多軍民的撤退,引起了混亂。就在這時候,遼軍忽然渡過黃河,前來交接,又指著這些百姓說,他們都是我們契丹百姓,不準轉移。

樑士肅不敢反駁,於是遼軍順利將武都軍控制起來,並且還侵佔了一部分豐州,近半勝州地界,但這些邊軍,特別是移民邊軍戰士手中都有著武器,便有一部分有血性的戰士主動站出來反抗,然而羣龍無首,節節敗退。有人便向樑士肅求救,樑士肅卻一直保持著沉默。於是這些反抗全部被鎮壓,隨後遼國又將這些邊軍全部押向後方,押到哪裡,只有遼國人清楚了。

不過有一部分人還僥倖逃了出來,有幾個人便來到京城,準備告狀,然而聽到朝堂上的種種,都不敢作聲了。

直到章張等人陸續調回京城,皇上親政,這幾人才感到時機到來,擊登聞鼓,狀告樑士肅。

以民告官不易的,首先得挨幾十大板子,然而這些人的親人也被押到遼國,下落不明,因此也不管了,挨完板子後,將情況一一稟報,然後泣不成聲。

趙煦說了一句,自古以來從未有過。

接著補了一句,喪心病狂!

這時候才真正開始清算,朝廷一邊下詔徹查熊本案,那個逼迫熊本帶病南下的太監就在皇宮內呢,不過一個太監那來這麼大膽子,交待你幕後的唆使者吧。接著徹查沈括案,究竟是誰派人去遵義軍那邊造的謠。徹查華溱案,這幾個衙役有什麼膽量,活活將國家的一個知縣於半路折磨而死。

然後追贈熊本沈括華溱段天水等人,厚恤其家人。

隨著開始清洗,前後兩百多人被貶斥,其中近半官員官職幾乎扒了精光,押向南方安置,永州是好地方,劉摯你去這個好地方吧。其中一半人去了南方,就呆在南方了。

章楶等人也陸續被調回。

還沒有完呢,隨後朝廷放出永和姦臣榜,以文彥博爲首,一共四十六人,凡是位於此榜的“奸臣”,不但官職扒得精光,其子女永世不得恩蔭,有子女恩蔭者,立即罷免所有官職。

這纔是要命的,爲什麼這些官員勢力越來越大,正是宋朝的恩蔭制度,老子當官,兒子當官,孫子也能當官,也就是王巨所說的世襲,再加上官員相互的聯親,於是形成了一張慾壑難填的龐大網絡,象吸血蟲一般,吸乾了宋朝所有的血肉。

但與史上不同,這次清算清洗遠勝於另一個時空,然而許多權貴豪強卻拍手稱讚。

因爲到了這一步,宋朝軍政已經完全破壞,就象銀行司那些契股們,兩年都未看到分紅了,就連股本也縮水了一大半,這種情況下,他們如何能不恨朔黨們?

這就是王巨所說的不破不立。

還有一個成語,叫鬥而不破。

最好的例子便是華盛頓,養了三百個奴隸,佔有全國百分之二的收入,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就象天朝一年收入十萬來億,那麼百分之二,則是一年純收入兩千多億!有錢不可怕,但這個人比周扒皮還要吝嗇,當時美國剛經歷過戰爭,許多百姓窮得連飯都吃不上,這個傢伙一分錢都沒有拿出來賑助百姓。更搞笑的是,他曾囑咐過家人,他死了不準家人將他埋葬,以防他會再次活過來……

還有偉大的林肯同志,屠殺印第安人的命令就是他下達的。

然而站在美國白人的角度,他們兩功遠大於過,依然是美國的英雄。

所以張巡吃人肉,岳飛脾氣很不好,太祖晚年確實是犯了錯誤,然而他們同樣是英雄。反面的例子就是趙構,實際趙構內治還可以,生活也儉樸,然而他就是昏君!

人無完人,小方向可以犯錯,但大方向不能犯錯。政壇也是如此,不論那一個國家,都有爭鬥。但這個爭鬥必須有一定的底線,這個底線也可以說不能出人命,也可以說不管怎麼鬥,但不能危害國家。

這幾年朔黨做得太過份了,已經大踏步跨過了這道底線,如果原來的時空,差別不大,許多人還不易察覺,但在這個時空,前後反差太大了。

經過數月清洗,幾乎舊黨所有中堅力量撥之一空,特別是那四十幾名奸臣榜,因爲取消了其恩蔭資格,也意味著三十多個官宦家族從此走向末落,也許他們有後人爭氣的,金榜題名,但也不會在官場上一帆風順。

除非有意外發生,可王巨章惇與張商英是不會讓意外發生的。

先是朝廷陸續下達詔令,恢復朔正元年時的法令。

接著又做了一件讓人膛目結舌的事,下詔將一億貫棉交全部收集到京城,當著京城百姓的面,統統焚燒。

這時候範純仁還沒有貶出朝堂,他委婉的勸說。

太可惜了,雖然這個棉交誤事,但當初爲了這些棉交,國家動用了幾十萬人力,僅是成本就達到了數千萬貫,不能一把火將它們燒掉吧。真不行,以五當一,以十當一,多少還能挽回一些損失。

張商英說了一句:“不如此,絹交信譽如何重新得立!”

這時候棉交一貫已跌到市價兩百文了,絹交同樣跌得厲害,僅相當於五百文左右。

國家不如此壯士斷腕,是不可能恢復百姓對絹交的信心。

隨著,彼岸來了一隊快船,各艘船上皆裝滿了大批金銀與生銅,朝廷又於各行務張貼牒文,彼岸以後每年會繼續提供大批金銀,直到銀行司恢復正常爲止。

同時各艘船上下來許多經濟人,前往各州簽下大量訂單,有了訂單,各行各業也就能恢復生產了。這些經濟人又說了一條消息,宋朝貨幣混亂,大食諸國那邊貨幣同樣混亂,況且不僅是大食,沿海還包括天竺諸國,大食那邊還有歐洲諸國。

看到這種形勢,這幾年有的海客便將絹交帶到大食那邊,那邊的絹價本來就比較貴,況且宋朝的絹交是如此精美,於是許多國家也將它做爲一種準貨幣在流通,甚至價值還遠在本身面額之上,就象十文錢的英宗交,在那邊某些國家,它的價值幾乎相當於四十多文的購買力。

話外之音,銀行司與絹交皆是王巨一手推動的,儘管王巨在彼岸,也不會坐視它們失敗。如果絹交繼續貶值,王巨便會將絹交帶到大食那邊消化,強行將它的價格重新擡起來。

那麼現在手中有絹交,立即以很低價格將它兌換成銅幣,以後必然會後悔。

三管齊下,絹交終於開始回溫。

次年改元,紹聖。紹,持續,恢復,其意就是恢復趙頊時的政令並持續下去。

國家再次下詔,恢復朔正時兩稅稅率,也就是一些百姓嘴中的文帝稅,按照田等,從十稅一到三十稅一,當然執行時可不是這個稅率,還有一些雜稅呢。而且明面上的稅率也比漢文帝的稅率高,那個稅率是十五到三十稅一,可不是十稅一。

不過比原來的稅率要低得多了,即便一些雜稅,這次詔書也明文一一取締。

不久,彼岸大規模的船隊陸續到達。

他們不僅帶來彼岸的一些商貨,同時又帶來大批金銀銅鐵,特別是黃金,這批黃金數量達到了近四百萬兩。王巨早幾年就開始安排這個“破”,破的關健就是銀行司,但破後得立。這個立靠彼岸金礦產量以及貿易還是不夠的,於是他讓彼岸士兵襲擊了南海一個小國,得到了大量金銀珠玉,所以連續兩年,彼岸皆帶來了龐大的金銀。

絹交價格一下子回到了從前,甚至許多人重新將手中的金銀拿出來,到各行務換回絹交。畢竟金銀交易太過麻煩,還要向金櫃交納一定的手續費用。而且就是銅幣,隨著彼岸帶來一船船生銅,又鑄成一枚枚銅幣,它的實際價值也開始下跌了。

其實銀行司與海外貿易,是王巨發起的“黃金之治”最重要的兩**寶,隨著海外貿易恢復,銀行司重新正常運行,在它們拉動下,宋朝經濟也重新恢復過來。

但仍然遠不及元豐後面幾年與朔正年間的辰光,這一年秋天又有無數百姓逃向彼岸,以至各支船隊離開,還有大批百姓因爲無法帶走而逗留在各個港口。

趙煦聞訊大驚,連忙詢問蔡確,如果國家安定了,則不會有這麼多百姓逃離宋朝。

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674章 惡婚 下第二七七章 新的誓言第一〇七章 盜版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 上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 上第736章 最暗黑 中第二〇〇章 動手第二一八章 王巨的審判 下第四〇三章 私軍 上第二二四章 心驚肉跳第九十四章 第一躍 四第792章 大捷 上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635章 抽解第792章 大捷 上第三三三章 決戰時候第563章 羞侮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二二九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下第637章 一念之間 上第三六六章 誣奏第860章 堯舜 上第463章 喜相逢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689章 待發第二一七章 王巨的審判 上第六章 上岸第772章 不殺第788章 酒語第712章 兩個半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687章 飛錢司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四二六章 楚懷王第519章 天上 上第二二九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下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862章 崩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578章 和平第三十七章 魅影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八十八章 提前第697章 芒種第576章 錦衣晝行 下第498章 後方第二二二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上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715章 犧牲品第三六一章 很軟很暖和第二〇六章 重諾第三一一章 屠刀 上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455章 存在第514章 死亡樂章 3第二二五章 礦奴第二九四章 倚仗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四〇四章 私軍 下第二八三章 應戰 上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695章 第三個 上第一九八章 遷徙第四〇三章 私軍 上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623章 自保第619章 拉尼娜第598章 白衣 上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八十二章 鬧大吧 一第三九四章 開始了第四三〇章 大鬧宣德門第二〇一章 不能喝的水第一六九章 大功績 上第494章 會戰開始 上第三一五章 青澀第三〇八章 心術第532章 南來風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四十一章 聯親第480 勸說第二〇八章 權威第一九一章 初戰 上第四四五章 二王 中第694章 一天第四一六章 潑 下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四三一章 撫養
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674章 惡婚 下第二七七章 新的誓言第一〇七章 盜版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 上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 上第736章 最暗黑 中第二〇〇章 動手第二一八章 王巨的審判 下第四〇三章 私軍 上第二二四章 心驚肉跳第九十四章 第一躍 四第792章 大捷 上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635章 抽解第792章 大捷 上第三三三章 決戰時候第563章 羞侮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二二九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下第637章 一念之間 上第三六六章 誣奏第860章 堯舜 上第463章 喜相逢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689章 待發第二一七章 王巨的審判 上第六章 上岸第772章 不殺第788章 酒語第712章 兩個半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687章 飛錢司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四二六章 楚懷王第519章 天上 上第二二九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下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862章 崩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578章 和平第三十七章 魅影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八十八章 提前第697章 芒種第576章 錦衣晝行 下第498章 後方第二二二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上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715章 犧牲品第三六一章 很軟很暖和第二〇六章 重諾第三一一章 屠刀 上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455章 存在第514章 死亡樂章 3第二二五章 礦奴第二九四章 倚仗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四〇四章 私軍 下第二八三章 應戰 上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695章 第三個 上第一九八章 遷徙第四〇三章 私軍 上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623章 自保第619章 拉尼娜第598章 白衣 上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八十二章 鬧大吧 一第三九四章 開始了第四三〇章 大鬧宣德門第二〇一章 不能喝的水第一六九章 大功績 上第494章 會戰開始 上第三一五章 青澀第三〇八章 心術第532章 南來風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四十一章 聯親第480 勸說第二〇八章 權威第一九一章 初戰 上第四四五章 二王 中第694章 一天第四一六章 潑 下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四三一章 撫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阳| 河北省| 洛宁县| 冕宁县| 本溪市| 深泽县| 泸州市| 逊克县| 高阳县| 江安县| 漠河县| 公安县| 红桥区| 三门县| 宁乡县| 西畴县| 东兰县| 报价| 商都县| 浙江省| 兴国县| 赫章县| 岳池县| 武隆县| 屏东县| 乐都县| 玉龙| 务川| 册亨县| 开平市| 巴中市| 迭部县| 那坡县| 洛宁县| 呼伦贝尔市| 曲水县| 东源县| 卓资县| 大新县| 新余市| 汤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