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

上次宗輔被宗澤、劉锜聯(lián)手逼退后,東路軍雖然渡河歇馬,但一等到后援糧草到達便又南侵。宗輔以偏師在白馬附近渡河,在滑州登岸,宗澤部將張捴請往救,澤選兵五千付之,戒毋輕戰(zhàn)以待援。

張捴至滑州迎戰(zhàn),恰好宗輔增燕人兵、漢奸兵三萬,金軍軍勢大盛。兩軍狹路相逢,諸將見金兵人多,心生恐懼,請張捴少避其鋒,張捴慨然道:“避敵偷生,將來我有何面目去見宗公。”力戰(zhàn)死之。全軍悲痛死戰(zhàn),金人雖多而不能勝。

澤聞張捴告急,遣王宣領騎兵五千前往救援。張捴死后二日王宣兵馬方才到達,而兩軍尚未分出勝負。王宣以生力軍加入戰(zhàn)場,大敗金軍。宗澤聞訊,親自出城迎張捴之喪歸汴梁,撫恤其家,以王宣權知滑州。東路軍經此一戰(zhàn),大感宗澤難以對付,自此不敢犯汴梁,移師向東。而宗翰聽說后對宗澤也更增忌憚。

宗輔以大軍下山東,意欲從山東趨江南直取趙構!南宋朝廷在揚州聞言大懼,這時山東并無統(tǒng)帥,而全境能戰(zhàn)之軍只有王師中手中的民兵以及劉锜手中的“義軍”。金軍若越過山東,再渡淮河,數(shù)日間就能逼到趙構所在的揚州!趙構又驚又急,忙傳令王師中節(jié)制諸軍以阻金人南下之路。楊應麒也怕宗輔兵馬千里奔襲真把南宋政權給滅了,幾乎與趙構同時傳下密令要趙立等將領相機出動,盡量阻截金兵主力。又命陳正匯南渡清陽港應變。王師中在外面聲威煊赫,但其實只是一個傀儡,民事上他還做得些主,兵事上趙立等幾乎是直接聽命于津門。津門與登州隔得雖近,但海上來往,順利時可能比快馬往來還便捷,但要是不順利時一二個月難通音訊卻也有可能,這時戰(zhàn)事急如風火,所以楊應麒要派一個重臣去隨機應變。

趙構南下以后劉锜便一直活動在青州以北、滄州以南,這時聽說宗輔東下,不退反進,竟然引兵去救大名府,結果在齊州境內的濟水岸邊遇到宗弼,雙方激戰(zhàn)。當時劉锜有兵馬五千人,宗弼有兵馬三千人,但宗弼的三千兵馬中有一千是女真嫡系,其它兩千人也是久經沙場的契丹健卒,劉锜的兵馬雖然訓練有素,但終究敵不過這支百戰(zhàn)之師。此戰(zhàn)劉锜傷亡過千,退守淄州,宗弼引輕兵追襲,劉锜再敗,連夜退往他訓練兵馬的臨淄,他在這里收拾殘兵敗將,共得兵馬一萬二千多人,一邊據(jù)城而守,一邊派人往登州求救。

登州興練民兵已有七八年之久,近年來更是大肆擴軍。如今登州的民兵雖然號稱“民兵”,其實論到配備、待遇與訓練與漢部正規(guī)軍均無多大差別,趙立等四個民兵寨子早發(fā)展成四支頗為可用的軍隊。這時聽劉锜告急,趙立便請出兵援救。陳正匯頗感猶疑,怕派出人去以后山東半島難以固守。

趙立道:“如今登、萊兩州擁眾十余萬,不計后勤隊伍,光是戰(zhàn)斗隊伍便有六萬五千人!只是沿膠水布防,幾乎每一里都有哨站,防得固然周密,但這樣防范費兵太多,而且不免有過冗之嫌。不如只以兵力布列三處要道:一在膠水下游海倉鎮(zhèn),守半島西北門戶;一在膠水中游膠中寨,守半島正西門戶;一在淮子口西板橋鎮(zhèn),守半島西南門戶。海倉、板橋每處各用五千正規(guī)兵馬,一萬民夫,因其靠海,另有水軍為援。膠中寨用一萬正規(guī)兵馬,兩萬民夫。如此我們便還有四五萬精兵可以隨機調動,或攻或守,反見靈活。”

陳正匯道:“萊州西境并無天險可以阻截胡馬,膠水又不是長江、黃河那樣的大水面,我怕守住了這三個地方,金兵卻從其它地方入侵。”

趙立道:“金軍在我們監(jiān)視底下要繞過這三個地方入侵登州、萊州,能過來的兵力必然不多。登、萊兩州民氣頗為可用,民風又悍勇,大可鼓勵他們自衛(wèi)自防!我們再以機動兵力驅逐策應,必能將之驅逐出去!”

陳正匯還是覺得不保險,趙立又道:“若要保險,則莫過于御敵于門外。如此則劉锜不能不救!”陳正匯便令一郎將引兵五千去救,趙立嫌少,請自將兩萬人去救,陳正匯道:“若調兩萬人北上,萬一兵敗,到時候金兵南下,只怕我們連膠水一線都守不住!”只答應再增派五千人。

這時宗輔的大軍已經兵臨臨淄,第一個五千人援軍開到時包圍未定,因此得以進城,但第二個五千人卻在中途遭到金兵伏擊,損失過半,不得已退回山東。

宗輔一邊攻城,一邊以偏師追著那批敗兵的尾巴直到膠水,山東半島為之驚震。

楊應麒聽說山東戰(zhàn)事不利,登、萊兩州有失陷之危,忙飛書問陳正匯是否需要援軍,一邊令遼南、日本、流求、麻逸的兵馬整裝待發(fā)。

陳正匯收到書信后就想請援,趙立反對道:“金軍的兵力未必就強過我們多少,而且他們攻我們守,我們又是本土作戰(zhàn),完全可以抵消金軍的優(yōu)勢!何必再請援軍?再說遼南等地的軍隊可都是漢部的直屬部隊,和我們登州打慣了‘民兵’旗號的隊伍不同。如今大將軍還未救出,一旦讓漢部的直屬部隊和金軍接刃,消息傳出,恐怕后患無窮!”

陳正匯一聽也感怵然,問道:“趙將軍以為當如何?”

趙立道:“以不變應萬變,仍按照我當初的說法,分北、中、南三門戶布兵,同時宣布萊州戒嚴!”又道:“劉锜雖然接連兩次戰(zhàn)敗,但他能以兩萬人不到的兵力獨擋宗輔,亦見其能。可再撥兵民萬人給他,我引兩萬精兵出擊,與他作犄角之勢。”

萊州援軍未出,而劉锜又敗。這次他是焚城突圍,軍隊到濰州時過城不入,徑往南邊的密州去了。金兵尾隨而來,占據(jù)濰州州城時花費了一些時日,而劉锜也因此得以脫身。

趙立聞訊領精兵三萬人渡膠水與宗輔相持,陳正匯也將山東半島的軍事指揮中心從清陽港遷到淮子口。劉锜聞訊,又派人來求兵,這次來的竟是他的副將徐文。

陳正匯見到徐文,不悅道:“劉將軍三戰(zhàn)三敗,居然還好意思來請求增兵!”

徐文反駁道:“劉將軍如今仍然掛名宋將,而我徐文吃漢部俸祿日子已經不短,在漢部內部,論親疏、論資歷我都遠勝于他,但眼見他屢戰(zhàn)屢敗,我卻仍然愿意當他的副將!為何?因為這些‘敗仗’反而讓我徐文更加認為他有資格做我的主將!不但我這樣,此時跟隨劉將軍一路敗下來的兵將也都如此!”

陳正匯沉吟道:“但如今我實在無兵可派了!”將趙立所布置的三門戶兵力布局說了,道:“三門戶用正規(guī)軍兩萬人,趙將軍帶走了三萬多人,兩次援救劉將軍又折損了不少。我如今手頭只剩下五千多人,此外就是一些草草訓練過的民夫了!”

徐文道:“劉將軍如今駐扎于高密,高密是淮子口的屏障。劉將軍若是不失,淮子口與板橋鎮(zhèn)便無虞。劉將軍若有閃失,淮子口與板橋鎮(zhèn)就算兵力完整,恐怕也難保全!”

陳正匯問:“徐將軍的意思是?”

徐文道:“我的意思,是請陳大人將淮子口五千人、板橋寨五千人全都撥給劉將軍。”

陳正匯驚道:“你瘋了!”

“我沒瘋!”徐文道:“陳大人,若論中樞決策,我不敢和大人相比,但萬一金兵逼臨板橋寨、淮子口,這臨陣指揮的本事,你比我如何?”

陳正匯坦然道:“我不如你。”

徐文馬上接道:“而我又不如劉將軍!”

陳正匯明白他的意思:徐文是說這一萬兵馬在他陳正匯手上能發(fā)揮的作用,遠不如在劉锜手中大。陳正匯對劉锜雖然還不肯十分信任,但事情逼到這份上,再也不容他猶豫,當下咬了咬牙道:“好吧!我馬上簽令,讓板橋寨守軍歸劉锜調遣,淮子口這五千軍馬你也可領去!”又道:“你且先行,讓劉锜專心打仗,我來做你們的后勤官!若高密守不住便到淮子口來,這邊的作戰(zhàn)指揮權我也讓出來給他!”

徐文大喜,當日便領了五千兵馬前往高密與劉锜會師。劉锜得了這支生力軍,士氣大振,加上有了陳正匯的全力支持,少了許多后顧之憂,當下引兵出擊,在安丘附近又為宗弼所敗,但這次宗弼也沒討了多少好去,雙方減員的人數(shù)基本相當,之所以稱劉锜戰(zhàn)敗主要是劉锜先從戰(zhàn)場退走,而他退走時宗弼也已無力追擊了。

金軍在南邊與劉锜激戰(zhàn)的同時,東面卻被趙立突破,在昌邑小敗了一場。

劉锜退到高密,日夜驅遣民夫增筑城墻設防。劉锜雖然一路敗退,但他的抵抗卻為青州、濰州的民眾爭取到了轉移的時間,這些民眾或藏于遠鄉(xiāng)僻壤,或退入密州、萊州,加上劉锜是一邊撤退一邊清野,所以金軍所過之處都征不到糧食。趙立又派輕騎坐海船繞路騷擾金軍后方,雖一時斷不了宗輔的糧道,卻也絆住了金兵的手腳。

宗輔被劉锜、趙立所鉗制,東路軍不斷勝利的步伐也終于出現(xiàn)了停滯。

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上)第8章 伏擊(上)第15章 誓約(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62章 講演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jié)(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166章 使者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79章 姜桂之性多老辣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174章 逆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150章 國之梁第145章 新局哉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93章 秦檜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160章 利害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175章 間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4章 過冬(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42章 南北孰為先(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征(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326章 克云中(上)第11章 夜遁(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游(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162章 講演第299章 谷物與泥沙(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135章 養(yǎng)軍之策>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7章 去向(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30章 中原戰(zhàn)局(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26章 克云中(下)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jié)(上)第326章 克云中(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242章 南北孰為先(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80章 禪門佛鑒的威力(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
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上)第8章 伏擊(上)第15章 誓約(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62章 講演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jié)(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166章 使者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79章 姜桂之性多老辣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174章 逆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150章 國之梁第145章 新局哉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93章 秦檜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160章 利害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175章 間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4章 過冬(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42章 南北孰為先(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征(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326章 克云中(上)第11章 夜遁(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游(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162章 講演第299章 谷物與泥沙(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135章 養(yǎng)軍之策>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7章 去向(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30章 中原戰(zhàn)局(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26章 克云中(下)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jié)(上)第326章 克云中(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242章 南北孰為先(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80章 禪門佛鑒的威力(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门区| 临夏市| 郑州市| 梅河口市| 敦煌市| 修武县| 钦州市| 巢湖市| 南郑县| 临西县| 漳州市| 措勤县| 墨江| 瑞昌市| 大新县| 定日县| 台东市| 沁源县| 土默特左旗| 西充县| 改则县| 额济纳旗| 鄂托克旗| 龙口市| 钟祥市| 广丰县| 林州市| 睢宁县| 鞍山市| 沈阳市| 江达县| 昭平县| 安陆市| 报价| 毕节市| 樟树市| 广饶县| 安多县| 江源县| 泾阳县|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