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城沈陽這么輕易就被建奴拿下了,著實令人扼腕嘆息,但是,更令人悲嘆的還在后面。
遼東巡撫袁應泰坐鎮遼東首府遼陽,聽聞建奴大軍進攻沈陽,立刻就調集大軍前往救援,他總共調集了四路大軍,總計將近四萬人馬。
如果這四萬人馬能齊聚沈陽,那努爾哈赤唯有選擇退兵,不然,他不但攻不破沈陽,還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因為他手下這會兒總共也才不到六萬人馬,沈陽的守軍和援軍加起來差不多也有六萬,作為進攻方這個兵力對比是相當危險的,一不小心就會全軍覆沒。
這個時候熊廷弼被無端罷免的弊端又體現出來了,四路人馬中,有三路是熊廷弼提拔的將領統領的遼東新軍,他們根本就不怎么聽袁應泰的指揮,袁應泰令他們已最快的速度趕到沈陽支援,他們卻按普通行軍速度在慢慢悠悠的前進,唯有老將陳策率領的四千川軍白桿兵和三千戚家軍疾行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一早便趕到了沈陽城外的渾河南岸。
可惜,這個時候沈陽城早就被拿下了,努爾哈赤正在集合大軍準備直撲遼陽呢。
老將陳策頓時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要么就地結陣抵抗,要么掉頭就跑。
如果就地結陣抵抗的話他們還能獲得一絲喘息之機,好好休息一下,恢復一下體力,但是,他們總共才七千人馬,肯定是干不過將近六萬建奴的。
如果掉頭就跑,他們體力卻跟不上了,因為他們已經疾行一天一夜了,再跑又能跑多久,而且,這個時候建奴鐵騎已經初具規模,將近六萬建奴最少有三萬是騎兵,兩條腿再怎么樣也跑不過四條腿,他們就算是跑,也跑不掉了。
更為可慮的是,他們身后還有總兵李秉誠、朱萬良、姜弼始等所率的三萬援軍,如果他們這一路敗退,勢必影響其他三路,造成潰敗。
陳策召集童仲揆、戚金、周敦吉、秦邦屏和秦民屏等將領一商議,最后決定,就在這渾河,跟建奴死磕,就算是死,也要死的有尊嚴!
他將七千人馬分成了兩部分,周敦吉、秦邦屏、秦民屏率三千川軍白桿兵渡河,在渾河北岸結陣迎敵,他和童仲揆、戚金率領剩余的四千人馬在南岸布陣,準備跟建奴血戰到底。
他之所以派出三千川軍白桿兵渡河到北岸迎敵也是沒有辦法,因為要將他們攜帶的戰車和糧草車布成車陣需要時間,而且戚家軍有很多火器都裝載在糧草車上,卸下來準備彈藥也需要時間,如果他們這邊正在布陣,建奴騎兵突然沖上來,那就不用打了,不但車陣布不成,全軍都會因此大亂。
周敦吉、秦邦屏和秦民屏雖然知道他們是去北岸送死的,還是義無反顧的率三千白桿兵直奔北岸而去,而陳策、童仲揆和戚金則在南岸迅速整理車輛、馬匹、火器,按戚繼光和俞大猷留下的軍事操典,指揮士兵擺開車陣。
努爾哈赤這會兒正集結大軍準備進攻遼陽呢,遼陽方向突然竄過來幾千明軍他當然知道,他的確是想趁這股明軍撤退時乘勢掩殺,沒想到,這幾千明軍不但不撤退,還派幾千人渡過渾河結陣以待!
看這架勢,來者不善啊,他并沒有因為對方只有幾千人就輕敵大意,他也知道明軍中很有一些百戰精銳,人家既然敢幾千人過河,就證明人家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所以,三千白桿兵剛一過河結陣,他便派出兇悍的正白旗騎兵去沖陣。
這正白旗騎兵可是出了名的兇悍,在以往的野戰中遇到明軍那都是一邊倒的屠殺,沒想到,這次卻栽了個大跟斗,兩軍剛一接觸,正白旗騎兵就被川軍白桿兵手中帶有長刃的白蠟桿捅的人仰馬翻。
這川軍白桿兵竟然比正白旗騎兵還兇悍,不管是人是馬,只要沖上去,全給你捅成篩子,而且他們陣型緊湊,配合默契,作戰勇猛,悍不畏死,正白旗騎兵根本就沖不散。
很快,正白旗騎兵就敗下陣來,努爾哈赤不信這個邪,又派出了他手下最精銳的正黃旗騎兵,結果,還是一個樣,正黃旗騎兵也沖不破人家的步兵方陣,很快就敗下陣來。
這下,努爾哈赤傻眼了,手下兩股最精銳的騎兵去沖擊人家幾千人組成的步兵方陣,不但沒把人家殲滅,自己還損失了不下兩千人馬,這下怎么辦?
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漢奸李永芳向他提議,重金收買被俘的沈陽城明軍炮手,用城中的火炮轟擊川軍白桿兵方陣,然后再一擁而上將其殲滅!
川軍白桿兵的方陣離城墻還不到五里,正好在城中紅夷大炮的攻擊范圍之內,而且紅夷大炮殺傷力驚人,面對密集的步兵方陣,一炮下去,最少能干掉上十人,城墻上幾門紅夷大炮轟個幾輪,這三千川軍白桿兵最少要被轟殺一半,到時候再趁勢掩殺過去,要將其殲滅,輕而易舉。
努爾哈赤接受了李永芳的建議,把城中炮兵全部押上城墻,又讓人抬出從城中劫掠來的白銀,并放出話來,愿意幫他們開炮轟擊城外明軍的,每人獎賞白銀千兩,不肯幫忙的,拉一邊,砍了!
這招的確夠狠辣,要么獲取巨額的財富,要么被砍頭,在金錢的誘惑和死亡的威脅面前,人性變得脆弱無比,砍掉幾個寧死不屈的忠義之士后,剩余的明軍炮兵終于妥協了,說他們禁不住金錢的誘惑也好,說他們貪生怕死也罷,總之他們妥協了,他們架起了火炮,將炮口對準了自己的同袍!
正當白桿兵列陣準備迎接八旗兵的新一輪進攻時,沈陽城墻上一陣火炮轟鳴,數枚炮彈落在了他們的隊伍里,那人頭大的炮彈一落下來就是一條血槽,幾輪炮彈落下來,白桿兵被轟的七零八落,傷亡慘重,建奴大軍乘機一擁而上,終于沖垮了這只勇猛無匹的川軍。
是役,川軍將領周敦吉、秦民屏戰死,三千川軍白桿兵傷亡殆盡,只有少數人在秦邦屏的帶領下沖過浮橋,回到了戚家軍在渾河南岸布下的大陣。
陳策曾向過河的部隊下達過命令,一旦南岸陣地鞏固,他們可立即撤回,而從過河的白桿兵的戰績上看,他們應當能過完成北岸滯敵的任務,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給他們致命一擊的不是建奴,而是他們日夜兼程趕來救援的沈陽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