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孝天告訴李大嘴和孟飛這倆貨,眼下這種炮暫時還輪不到他們,他們也不需要這東西,而他們想要大炮的話,也不是不行,但是只能給他們配發(fā)虎蹲炮這樣的輕炮。
這倆貨一聽大為泄氣,但是也沒有辦法,只能聽令行事,于孝天之所以不給他們戰(zhàn)兵隊配發(fā)這樣的火炮,是因為他們眼下確實用不著這玩意兒。
戰(zhàn)兵隊目前為止,還只是隸屬海兵(他已經(jīng)將自己作戰(zhàn)用的船隊稱之為海兵,下一步如果他實力繼續(xù)擴張的話,他就準備改稱為海軍)下面的輔助力量。
戰(zhàn)兵隊只有在海兵的支援下,才會上岸跟人動手,尚沒有單獨完成作戰(zhàn)的能力,所以給他們配發(fā)這樣的火炮,根本就沒有什么大用不說,還要為他們配備拖拽這些炮的牲口,眼下實在是沒有大用,如果真的需要的時候,臨時可以從船上給他們吊下幾門炮使用足矣。
倒是虎蹲炮這種輕型火炮,對于戰(zhàn)兵隊還是比較實用的,畢竟虎蹲炮只有三四十斤重,兩個人抬著就能跑,算是這個時代的一種迫擊炮,不需要給他們配備牲口,復(fù)雜地形上運動方便。
而且這玩意兒裝填散子的話,近距離威力巨大,跟個大掃帚一般,一打一大片,是目前為止非常適合他們使用的一種火器,故此兩個家伙的請求便被于孝天斷然拒絕。
不過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于孝天答應(yīng)他們,今后當他們用得上的時候,一定給他們配發(fā)這種大炮,而且現(xiàn)如今也會讓炮作專門給他們開模,單獨鑄造一些漂亮的虎蹲炮,給他們使用。
于是這才安撫住了這兩個戰(zhàn)兵隊的頭頭,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回去帶他們的兵去了。
于孝天在試炮結(jié)束之后,立即給炮作下令,令他們馬上開始不停的鑄造新炮,在鑄造新炮的同時,開始開模試制更大的紅夷大炮,再重新開模的時候,新炮口徑放大到四寸左右,炮彈重量達到十二斤左右,形制上接近于西方的十二磅炮,但是炮管不要求繼續(xù)放長,炮管長度保持五尺,算是一種艦船上專用的短炮。
這樣的十二磅短炮重量可以控制在千斤以下,同時在船上也方便操作,射程不要求提高多少,保持和六磅炮差不多的有效射程就可以了,反正在海上跟人炮戰(zhàn)的話,射程再遠也沒有什么大用。
這個時代的技術(shù)限制了火炮在海上射擊的精度,即便是英國這個未來海上的霸主,在海軍條例之中,也規(guī)定海上交戰(zhàn)距離不得超過四百米,四百米之外是不許開炮的,實際上歷史上風帆艦船的時代,海上交戰(zhàn)的距離往往接近到百米左右,甚至于差不多炮口頂著炮口才開火,就是因為在海上船體晃動期間,火炮即便是有效射程再遠,也很難命中四百米之外的目標,為了保證命中率,就必須盡量拉近和敵船的距離。
所以于孝天命炮作再試制新的十二磅炮的時候,不必將炮身加長太多,就是這個原因。
更何況炮管越長,重量越大,他目前主力船只還是中式的帆船,船體結(jié)構(gòu)決定這種中式船只,很難承受住太重的火炮,炮造的再大,也沒有什么用處。
明朝曾經(jīng)生產(chǎn)過一種大發(fā)熕,重達五百斤以上,結(jié)果這種大發(fā)熕居然不能裝在船上開炮,一旦開炮的話就可能會震碎甲板,震毀船只,不得已之下,在作戰(zhàn)的時候,居然要在船后面拖一個結(jié)實的大木筏,將這種大發(fā)熕吊到木筏上才能開火,想想這個場景,就讓人有點忍俊不止。
所以目前為止,他即便是生產(chǎn)出十二磅炮,也不見得就能大批裝備,他目前手頭上的船恐怕大多數(shù)是承受不住這樣的重炮的。
可是這個時代的西式風帆戰(zhàn)船上,因為其船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勢,卻已經(jīng)可以裝備三十二磅以上的重炮了,想想這樣的差距,于孝天就既有些泄氣,又覺得很是著急。
造炮的事情就此也安頓了下來,南日島炮作被嚴密的警戒了起來,所有參與鑄炮的炮匠,都被下了封口令,令其不管什么時候,都決不許對任何非炮作的人提及他們鑄炮的方法,違令者后果自負。
而炮作的工作,也就此徹底鋪開,爐火開始日夜不停的燃燒著,開始了日夜不停的鑄炮工作。
鐵模鑄炮法徹底解決了鑄炮時間周期長的問題,使得他們不管在什么時候,只要鑄炮的鐵范沒有問題,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進行生產(chǎn),這也就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生產(chǎn)速度和生產(chǎn)效率。
但是隨之而來他們又面臨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原料的來源有點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雖然廣東產(chǎn)鐵,而且廣東佛山還是明朝南方最重要的產(chǎn)鐵之地,本來從佛山購入生鐵熟鐵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佛山的鐵商也很樂于賣。
但是現(xiàn)在他們面臨著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因為荷蘭人此時還正在和明朝對著干,不斷的襲擾廣東、福建沿海一帶,劫掠過往船只,在南居益的主持下,福建水師也基本上都集中到了漳州、泉州和潮州一帶。
這段時間南北海上交通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少商船都不敢再在這個時候輕易出行,以至于近期海上的商船數(shù)量驟減了許多。
雖然于孝天以前很注重儲備銅鐵等金屬,一旦劫船的時候發(fā)現(xiàn)船上有銅鐵,都直接儲存起來,留作己用,此間也儲備了一批銅鐵。
但是這些儲備用作來鑄炮的話,就顯得有點太少了,他總共也就是儲備了幾千斤鐵,一千多斤銅,聽著數(shù)字不小,但是一旦大批開始鑄炮的話,根本就不頂用。
就算是只鑄造眼下這種六磅輕炮,一門炮凈重就達到了三百多斤,加上損耗的話,鑄造一門炮起碼需要五百斤生鐵,而且這些鐵還要是屬于精鐵才行,他那點存貨,充其量也就是能鑄造六七門六磅炮就算是不錯了,所以他就必須要想辦法搞到大量的鐵才能滿足需要。
于孝天將大批采購生鐵的消息先發(fā)給了各個和他們有關(guān)系的海商那里,價格開的也比較高,但是同時他考慮到總是依托這些海商,也不是長久的辦法,一是成本較高,另外貨源不受他自己控制。
所以他必須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件事,于是這件事便又落在了趙麻子的頭上,于孝天令趙麻子帶上海象號等三條船,外加一條作為護衛(wèi)用的鳥船,組成一個船隊,直接南下廣東,去找馮家購入一批生鐵。
馮家本身就有鐵廠,規(guī)模也不小,加上他們在廣東地頭很熟,只要有他們的幫忙,即便是現(xiàn)在朝廷正在大批量訂購火炮,他們購入一大批生鐵還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
但是這么空船南下一趟,很顯然不是件劃算的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南下的時候,船上裝滿貨,這樣來回都不跑空才劃算一些。
至于南下運什么貨物的問題,這個不用于孝天操心,因為李宜現(xiàn)在極力拉攏于孝天,試圖和海狼綁在一起,這樣對他們雙方的利益才會更大一些。
之前李宜對于孝天提出的雙方合作在福州府開店鋪的這件事,有點猶豫,但是在于孝天擊敗混江龍之后,他的態(tài)度就發(fā)生了轉(zhuǎn)變,開始變得積極了起來。
而于孝天因為手頭事情多,這件事也沒有再提,另外他為了讓李宜明白,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像以前那樣,處處都依靠他李家了,故此幾次于孝天采辦大宗貨物,都故意繞開了李家,交給了李宜的同行去為海狼辦理。
李宜很快就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于孝天這是故意給他難堪,眼下于孝天早已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他已經(jīng)無法再遏制于孝天這頭海狼了,于孝天現(xiàn)在即便是徹底甩開他李宜,照樣也能過活。
但是他李宜如果開罪了于孝天的話,那么事情就嚴重多了,于孝天只需一聲令下,就可以掐掉他李家的海上生意,使得他李家從此生意立即就會一落千丈。
這時候的李宜就不敢再猶豫了,于孝天提出的合作意向,他開始仔細的琢磨了起來,最終覺得這生意可以做,有于孝天這個福州海上的大佬在背后,他站在前臺,一般人根本不敢跟他們作對,雖然利潤肯定于孝天要占大頭,可是只要生意鋪開坐大之后,剩下的小頭也要比他自己做的時候大得多。
而且李宜通過這一年多跟于孝天的合作,也看出來于孝天是個守信之人,標準的一條吐口吐沫打個釘?shù)臐h子,只要雙方約定好,于孝天這個人是值得合作的。
于是李宜便主動找到了于孝天,再次提及了合作的事情,于孝天現(xiàn)在忙得焦頭爛額,也沒有太多時間來管這件事,于是故意拖了李宜一些日子,結(jié)果讓李宜更加緊張了起來,三天兩頭的朝南日島跑,反復(fù)的游說于孝天,搬出之前他們的情誼,試圖打動于孝天和他重新合作。
于孝天看到李宜真的急了,這才放低了姿態(tài),將雙方合作的事情,交給了劉老六和趙麻子出面和李宜商量。
于孝天則提出合作的方式,雙方合作成立一個股份制的商號,名義上還以李宜出面,于孝天作為背后商號的大股東入股,李宜以他目前的商鋪作為股份,占這個商號的四成股份,于孝天則以貨物和部分現(xiàn)銀投入,加上他全權(quán)負責海上運輸事宜,占六成股份,雙方一同派管賬來負責賬務(wù)的管理,年終的時候所獲利潤按照各自占有的股份分成。
李宜計算了一陣之后,最終答應(yīng)了于孝天提出的這個條件,這和他最初的預(yù)料基本上差不多,甚至于于孝天分給他的股份比他預(yù)想的還要多一些,最初他以為他能占三成到三成五就算不錯了,現(xiàn)在于孝天讓給他四成股份,已經(jīng)讓他很是滿意了。
如此一來,雙方敲定了合作的事宜之后,李家的商號也就易名為了茂盛源,對外還是他李家的獨家生意,但是只有極少數(shù)人知道,現(xiàn)如今這個茂盛源其實已經(jīng)是海狼和李家合作的生意了。
于孝天也按照他們的約定,將以前手頭上留下的大批貨物,折合成銀子,一股腦的投到了茂盛源之中,另外又從海狼的庫銀之中提出了三千兩現(xiàn)銀,充入茂盛源商號之中,以后一年之中,陸續(xù)再投入五千兩銀子作為他的股份。
明代的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其實早已開始萌芽,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加上人口的增長,使得閑置勞動力增多,這也就為商人們開設(shè)工場提供了人力資源的保證,加之沿海地帶的海上貿(mào)易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暗中蓬勃發(fā)展,使得沿海一帶很早就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所以李宜這樣的商人,在經(jīng)商方面是非常精明豁達的,很容易想明白這種股份制合作對他的益處,故此雙方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通過這次和李家的合作,于孝天等于是在陸上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門,除了獲得了生意的出口之外,同時也在陸地上獲得了一個真正的合作者和立足點,另外最重要的是他直接可以將自己的眼睛,放在福州這個南方的重鎮(zhèn)里面,隨時可以觀察官方的動態(tài),獲取情報就更加容易了許多。
而這次于孝天派船南下廣東采辦生鐵,明里就是以茂盛源的名義進行的,有李宜這個老海商坐鎮(zhèn),他更不用發(fā)愁這趟去的時候拉什么貨,到什么地方銷售了。
(鐵手有情兄弟今兒個又給我打賞了!呵呵,多謝多謝!寒風繼續(xù)帶病工作,保證每日兩更!這一章基本上四千字了,是昨晚硬撐著碼出來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