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朱棣,包括朱樉,朱棡這樣的藩王,每天的早朝,也是不可避免的。
就身份上來說,他們和父皇朱元璋的關系,首先是君臣,然后才是父子。
所謂天地君親師,就是這么個道理。
而像朱高熾這些皇孫,就不需要天天來了,他們更多的是皇宮學府跟著老師讀書。
朱棣等藩王,一般來說為了避嫌,在朝堂上就跟木偶人一樣,只是看看,很少參與。
若是哪天不想去了,給司禮監這邊傳個話,不參與早朝問題不大,相對來說自由度要高上很多。
不過現在是朱元璋,一般來說,但凡在京師的藩王,除非是真正的身體抱恙,否則就不可能缺席早朝。
這就是來自于父皇的威懾力。
方才朝堂上的一幕幕,在朱棣的腦海中不斷的浮現,而從剛才的情況看,目前整個朝堂,都差不多要被朱英徹底掌控了。
雖然現在皇位和他沒什么關系,可是看到朱英如此得勢,他心中就有些不爽快。
“四弟,別走那么急呀,咱們幾個兄弟好不容易在京師里聚聚,今天二哥提議,說大伙一起去喝杯酒去。”
朱棡幾個箭步過來,對朱棣勾肩搭背的說道,不知道的,還真以為這兩兄弟的關系很好呢。
朱棣微微一動,就想要掙開朱棡,不過稍微遲疑了下,還是沒有動。
宮廷這邊,四處的官宦可以說都是父皇的眼線,鬧出個兄弟不和的情況,只會讓父皇知道后心里不快。
“我府中還有些事情要處理,我便就不去了,你們去吧。”
朱棣沒多想,就直接拒絕道。
朱棡笑了笑,也把手拿了下來,而后繼續道:“這次是宴會,可是二哥安排的,屆時五弟,六弟,七弟都會來,別怪為兄沒提醒伱,我可是聽說太孫殿下都會過來。”
聽到這話,朱棣頓時有些猶豫。
現在朱英是他最不想面對的人,可若是這等藩王宴席,顯然其中有料,不去肯定不行。
很容易就會遭到排擠。
講真的,雖然有些不爽,但對于朱英,朱棣還是要小心萬分的,再加上早朝上的今日奏對,更是讓朱棣忌憚三分。
這要是打壓自己,自己能有什么辦法?
閱人無數的朱棣,一眼就看出朱英這小子殺人不見血,連那些平日里能言善辯,連父皇都有些應付不過來的文官們,都能被懟到啞口無言。
到時候扯起大義的旗子,往自個身上一套,真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三哥,到時候這晚宴,是在三哥家里嗎。”
朱棣想通后,咧嘴一笑,真就像是好兄弟一樣的問道。
朱棡笑了小,道:“怎么可能在我那里,自然是二哥家里。”
說完,朱棡也懶得搭理,轉身就離去了。
朱棣看著朱棡的背影,心中已經猜到,這次的宴會絕對沒有那么簡單,甚至很有可能跟藩王封地,有很大的干系。
“這是想要對眾多皇叔們下手了嗎,大侄子。”
“這還沒能當上皇位呢,就這般迫不及待?”
朱棣心中暗道
“大兄,弟才疏學淺,這律法制定一事,怕是無法勝任。”
去大理寺的路上,朱允炆有些緊張的說道。
在朱允炆看來,既然大兄讓自己去一起修訂新的大明律法,肯定是看重自己的。
可朱允炆心中也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這才提前表態,怕出了問題,到時候受到大哥的訓斥。
經歷過剛才早朝的事情,現在的朱允炆看著大哥就有些害怕。
要知道劉三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是他崇拜的長者。
可在方才,卻在與大哥的爭論中,被懟到無話可說。
甚至于整個朝堂,都被大哥給震懾住了。
現在的朱允炆也就十五歲,對于大哥剛才以一人之力,鎮壓整個朝堂官員的景象,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腦海里。
少年最慕英雄,剛才的一切,已經讓朱允炆對大哥的心態,發生了悄然的改變。
朱英聞言笑了笑,道:“有些事,沒你想的那么復雜,為兄是不可能天天守在那里的,而你將是代替為兄守在那里。”
“對于律法的修訂,改良,主要還是在完善和公平上,只要牢牢記住這一點就好了。”
“這一次的大明律的初改,主要的方向就是在于公平,公正這一塊,不管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你要做的,并非是跟著他們一起去改,而是要引導他們,往正確的方向過去。”
“便就是這個原因,還有新的大明律法,將會給各很多官吏,勛貴都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你需要把握住中間一個度。”
“不管販夫走卒,引車販漿,還是那些衣冠楚楚的官員,在大明律上,應當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因為身份,就對于有所照顧,只要能做到這點,就算是可以了。”
朱英開口提點道。
讓朱允炆過去參與制定新的大明律,這算是給皇室成員的一個友好信號。
相當于便是說:你們看,就連根我矛盾最大的允炆,我都這么相信他,我這個人是很講感情的,大家不要害怕,可以多多親近我。
說到底,朱英就是要在皇室成員的心中,種下一個重視家人的印象。
不管是現在,還是在未來。
皇室成員對于皇帝本人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而且在如今的年代,有著血脈的牽連,只要不是做得過分,很多人都會非常的在乎這一點。
團結多數人,對抗少數人,這才是朱英的目的和想法。
大理寺中的官員按級別被稱之為:大理寺卿,大理寺少卿,大理寺丞,寺正。
其中大理寺卿,便就是正三品的官員,比尚書要低上一個品級,和左右侍郎的品級是相同的。
不過相對來說,作為主官,雖然少了一個品級,但在大理寺這邊,也是一把手。
“拜見太孫殿下,允炆殿下,臣未曾遠迎,還望恕罪。”
大理寺卿帶著一眾官員,在大理寺門口跪拜道。
朱英到了聲起身后,便繼續說道:“本宮這次過來,李廷尉應當已經接到諭旨了吧。”
大理寺卿和官方稱呼為廷尉。
在秦漢時期,大理寺就被稱呼為廷尉,一直到北齊,這才更名為大理寺,而后隋朝唐朝也都沿用這一稱呼,都把廷尉稱之為大理寺。
刑部負責斷案,大理寺進行復核,都察院監察,這就是三法司的結構。
朱英要做的就是,在完善律法的同時,把大理寺開到大明全國各地去。
大理寺相當于最高法院,而現在就是要把二級法院給開設出來。
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到地方百姓的利益。
“回稟殿下,臣已經接到陛下諭旨了。”李廷尉聽到太孫殿下直呼自己的姓氏,和朝堂大臣的想法不同,他表現得較為歡喜。
能夠在太孫殿下心中有自己的存在,這說明往后肯定不會是忘記自己。
不說升職去干個尚書什么的,只要兢兢業業,相信目前這個職位至少能穩住。
“本宮這次過來,對于大理寺這邊,主要有兩個要求。”朱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殿下請講。”
李廷尉作揖道。
現在大家都在大理寺的大門口,李廷尉多次想請太孫殿下進去談,可話到了嘴邊,又吞了下去。
朱英說道:“現如今一則就是要對所有的律法,進行一個新的整理和制定,在這一點上,往后主要由允炆來負責。”
“在這方面,李廷尉需要召集所有懂得大明律法的各人,一起完成新法典的編撰工作。”
“二則,便就是關于寺內成員的情況。”
“大明治安司,李廷尉可是聽說過吧。”
李廷尉不敢怠慢,連忙道:“臣有所耳聞。”
朱英道:“有所耳聞肯定是不行的,李廷尉當要抽點時間,好好的去看看。”
“本宮的想法,便是打算讓大理寺如大明治安司一般,開設到各個府城,甚至是縣城中去。”
“這個新設立的部門,本宮取名為法院。既然是開設各地法院,這便需要不少懂得律法的學子過去。”
“所以李廷尉這邊,可是一下子要抽走不少人。”
聽著太孫殿下的話,李廷尉先是一驚,而后滿臉喜色。
在地方上和治安司一樣開辦法院,這從另一個角度看,等于大理寺的地位,將會得到重視和支持。
還有京師大理寺將會多出許多職位,以及大理寺對于大明各地的影響,都會是十分巨大。
主要的是,地位沒變,手中的權力更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