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軍事學院。
入了這里,別的不說,至少吃喝上,已然不是問題。
大魚大肉這些,都只能算是最為基礎的吃食,一些只有宮廷御膳才有的吃食,在這里也能品嘗到。
除此之外,所有的學子們,每個月還有月俸。
并非什么實物,全是大明寶鈔。
學子們可以選擇寄回去,也可以選擇存放在學院里面,隨時可以取出。
俸祿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基礎的俸祿是每月一貫鈔,往后根基個人成績的不同,還會有調整和獎賞。
其中包括他們的衣物,全部都是由學院配給。
對于學子們來說,只需要用心學習,其他的一切,全部都由學院負擔。
當然,與之相對的,就是嚴厲的課程教育了。
一日三餐,另有夜宵。
上午,是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叫苦不迭。
下午,就是由老師教導,進入學堂學習。
晚上,也是有陣型操練,個人對抗等諸多項目。
一直到亥時中,才算是結束。
耗盡所有的精力,入睡。
次日雞鳴,由此反復。
這般操練的程度,哪怕是對于勛貴武將子弟,也是叫苦不迭。
更何況那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書生們。
極為后悔,頓時就鬧著要退出。
“離開軍事學院的方式,只有兩種?!?
“要么是結業之后,昂著頭走出去?!?
“要么就是遭九九八十一殺威棍,橫著出去?!?
“自己選吧?!?
玄甲衛出身的教導們,沉聲說道,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
大明軍事學院,丟不起這人。
堅持不住的,那就去死吧。
殺威棍這種刑罰,可大可小,真要往死里打,哪怕是軍中勐將,也遭受不住三四十棍,就得是命喪黃泉。
九九八十一棍,是湊個吉利數。
足夠讓人死上好幾次了。
聽到這般規矩,即便再苦,那也只能是咬牙堅持下來。
被操練死,至少還有一段時間,這般出門,可就是真活生生打死了。
傻子都知道怎么選擇。
當朱英走進這里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整個學院內,都回蕩著郎朗的讀書聲。
朱英巡查了一番,比較滿意,便就點點頭,吩咐道:“讓劉不易,出來見我?!?
“遵令。”
劉不易這個學生,朱英還是要給一個特殊照顧的。
若是沒有他的話,想來招生的事情,尤其是對參加科舉的考生招生,根本沒有這么大的扇動力。
這其中,可謂是做了大關鍵的事情。
而在朱英找劉不易談話的時候,宮廷里的朱元章,正在發生一些改變。
華蓋殿中。
朱元章正在翻看文冊。
這些文冊上的記載,全是關于朱英的。
像是之前朱英提出的一些政策,如攤丁入畝,軍政分離,開辦工廠,修建道路。
包括對火藥的改革等等,一系列政務上,經濟上,軍事上的所有方案,全都記錄在此。
朱元章能夠從一個放牛娃,當和尚,做乞丐,從而到今天的大明開國皇帝。
他憑借的,僅僅只是運氣?
不,他主要憑借的,是自身強大的學習能力。
他是一個天才。
從古至今,能夠作為開國皇帝者,皆是天才。
或許他們的身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弊端,但這依然無法掩蓋本身的光輝。
尤其是朱元章,即便是到了現在,也從未間斷過學習。
再累,事情再多,都會抽出至少半個時辰來讀書。
自從朱英入宮之后,提出來的一系列的策略,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尤其是對于整個大明國庫的賦稅,更是如此。
一個國家的發展,用簡單的話語來說,發展的就是國富民強的路子。
所謂是三人行,必有我師。
向自己的大孫學習,并沒有什么羞恥的,反而讓朱元章,更加有了興趣。
所以他讓會讓人,將大孫的一些做法,安排,包括群英商會那邊,全都統計出來,編撰成冊,以供學習。
朱元章確實不懂商道,這跟他的經歷,還有本身所處的環境有關。
但這并不代表他不能學。
群英商會在京師立足之后,一直都有受到錦衣衛的監視,哪怕在朱英入宮之后,這些監視也并沒有完全停下。
朱元章仔細閱讀著,群英商會從一開始,直到現在,所有的動作。
“妙啊,妙啊,原來這商道上,竟是有如此之多的講究?!?
“曾經大孫跟咱說,商道之繁榮,足以影響到大明全國,咱從前還不覺得,如此這般看下來,竟當真如此。”
“京師里的東西,也就跟原先沒多大區別,可是在大孫的把控之下,卻展現出了高度的繁榮。”
“這些把銀子藏在地窖里的,老老實實拿出來購置貨物。”
“貨物的價格便宜,可賣得更快,百姓也得到了好處,大孫賺取了錢財,國庫增加了i稅收,憑空竟是多出了這么一大筆錢財來。”
“有點意思,貨物沒變,人沒變,錢卻變了?!?
“賣貨的商人,覺得自己賺了,買貨的百姓,也覺得自己賺了,大孫賺了,國庫也賺了?!?
“這便是商道嗎?”
“為什么這些事情,咱從書上,就從未看見過呢?!?
“那些商道之書,講述的盡皆是些低價高賣,囤貨居奇,投機倒把之事,大孫這些法子,才是真正的堂皇正道。”
朱元章自顧自的說著,在他的下面,還有著各部尚書。
也在看著里面同樣的記載。
自從朱英這里的印刷廠干起來后,很多東西,都無須手寫,逐漸開始作用于印刷。
宮廷里面,自然也有一套銅活字的模具。
“你們也看了,倒是跟咱說說,這商道,還是小道嗎?!敝煸聠柕?。
戶部是管錢財的,聽到陛下的問話,作為戶部尚書的趙勉,自然是由他來回答。
“回稟陛下,太孫殿下之商道,已非民間商人之小道,而是國之大道。”
“在這其中,每一個看似為賺取錢財而定下的手段,實則其根本的目的,是在于小民得利?!?
“臣先前有聞,太孫殿下出千萬貫寶鈔,對于所有的商品,在限定的時間內,予以極大的折扣?!?
“說來慚愧,當時在臣的心中,并不能理解此事,然出乎臣之所料,在此事結束過后,一番核算下來,不僅未虧,反而賺了。”
“臣當時心中好奇,便就開始鉆研此事。”
“最后發現,之所以能賺,而是群英商會,在各地以批量之形式,低廉之價格,購置大量貨物。”
“行商們出售貨物,往往需要東奔西走,勞累數月乃至大半年,亦是不見得能夠售罄手中貨物?!?
“而群英商會這邊,一舉全部收購,這般省去了大量的功夫?!?
“是以有一些貨物中,哪怕是讓利三分,四分,甚至過半,行商們也愿意出手?!?
“群英商會在大量購置這些貨物之后,利潤自然就極高,降價看似夸張,實則還有利可圖,加上時日限制,百姓也就紛紛解開錢袋,大肆購買。”
聽著戶部尚書趙勉的分析,講述。
不僅是上首的朱元章,還是在座的其他尚書,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心里頭也開始清晰起來。
這就是太孫殿下的賺錢手段。
可謂是把整個南直隸地區的經濟,就這么一下子全部盤活了。
“趙尚書,這個法子,可否在其他地區,也能如此推行?!敝煸鲁烈饕幌聠柕馈?
趙勉想了想,回道:“回稟陛下,此法有所限制,只能用于百姓富足之地?!?
“京師之中,向來大戶居多,大量的貨物過來,大戶們可全部購光?!?
“除開江浙一帶,臣想不到還有那些地方,有如此之多的大戶?!?
“不過有些相對來說還算富足之地,地方官府可幫忙采購,低廉賣給百姓,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法子。”
朱元章聽聞后,搖頭道:“采買之事,不當是官員代辦,如此一來,中飽私囊者眾多,真到了百姓手中,反而只高不低?!?
“說不準有些心黑的,強買強賣,價格反倒是比原先更高?!?
“大孫曾言,商道之處,唯有以商治商,不可跨界而行?!?
“這些采買之事,往后要是要交到商會手中。”
對于官員的不信任,是朱元章從小就有的感官,加上大孫也說過,官員絕不能過于插手商道之事。
這就讓朱元章心里有了決定。
商道是一方面。
接下來,兵部,刑部,工部,吏部,也紛紛就太孫殿下目前所展開的一些策略,開始議論起來。
在兵部這邊,主要就軍政分離,包括防止衛所的糜爛等一系列事情,由兵部尚書茹瑺,發表自己的看法。
刑部這邊,便就是新版大明律法的修訂了。
工部這邊的事情,就比較多了。
水泥,印刷,造紙,火銃等一系列的研究,制作,都是在工部負責。
單單一些想法和講述,工部尚書沉溍,一人幾乎講述了大半個時辰。
反倒是吏部這邊,能講的事情比較少。
至于禮部,雖然沒有尚書,也有禮部左侍郎在。
主要的方面,也就是近期科舉的一些改變。
朱元章聽完之后,這才驚訝的發現,短短不過大半年的時間里,大孫竟然已經插足了六部之中的方方面面。
且一切有條不紊,按部就班。
一直到差不多日落時分,關于太孫殿下的討論,這才堪堪結束。
“說說吧,現在大孫的路子,都已經擺在你們面前了。往后的路子,有什么想法的,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咱也都好生琢磨一方,總不能所有的事情,都依賴在咱大孫的頭上吧?!?
朱元章開口說道。
在他面前的,可謂是大明最為頂尖的官員,掌控著大明前行的方向。
自然是要有作用的。
若是沒有作用,那就換人過來。
什么事情都得等著大孫的安排,那跟傀儡又有什么區別。
朱元章亦是不想讓所有的事情,全都壓在大孫的肩頭。
這里過不了幾天,大孫就要外出巡查。
要是大孫一走,這里的事情就開始搞砸,那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朱元章可不想有那般尷尬的事情發生。
各部尚書聽完后,開始沉思起來。
唯一稍感輕松的,也就是禮部左侍郎了。
對于禮儀章程,太孫殿下這邊幾乎從未插手過,自然也沒有什么大動作的必要。
半晌,朱元章都等得有些不耐煩的時候。
兵部尚書茹瑺這才起身作揖道;“啟稟陛下,臣有一些愚見?!?
朱元章點點頭,讓其講述。
茹瑺道:“如今國內之發展,一切都在順利進行,而對于外臣,尤其是在朝貢貿易這塊,可能是太孫殿下想要改善的一個重要方向?!?
聽到這句話,朱元章頓時來了興趣。
因為之前大孫就跟他講述過,要把邸報賣到其他小國去的想法。
顯然這個聯系一旦建立,販賣的自然不僅僅是邸報,其他貨物也可一同進行。
茹瑺見陛下有認同的神情,便就壯著膽子繼續道;“如今各方貿易,主要的反向便是在于地上?!?
“現今咱大明天軍,征討倭國,海面之上,便就沒了威脅?!?
“海上之貿易,乘風而下,遠超馬車之速,像是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等地,亦是有其獨特之產?!?
“因此臣認為,解開海禁,開展海上貿易,當是一個未來主要之方向。”
這番話說完,其他尚書不由多看了其幾眼。
誰都知道,禁海的事情,一直都是陛下這里的逆鱗,哪怕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但也不是誰都敢說的。
一個不好,遭來陛下的訓斥也就算了,頂上烏沙不保,可就出了大事。
茹瑺說完后,也很緊張的等候著。
這次的朱元章,倒沒有多說什么,而是在思索這其中的可行性。
至于曾經自己定下禁海,現在又將其取消,會不會有礙威嚴這些,倒是沒有在乎。
從如今的角度來上,若是想要大力發展商道,海上貿易確實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
思索一番,便就對工部下達諭旨。
責令各地造船廠加大規模,建造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