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西暖閣。
胤禎請安之后,康熙便含笑賜坐。
見康熙心情好,胤禎便打算將老十五的事情先說,康熙的耳目靈通,這事肯定是早已知道,與其康熙問起,還不如自個先說,他欠了欠身子,道:“皇阿瑪,十五弟自小跟兒臣親近,見兒臣差務繁忙,人手又少,想過來幫兒臣一把,還望皇阿瑪允準。”
對老十四這種坦蕩的個性,康熙頗感滿意,昨日,恂親王府、廉郡王府的情形,他都一清二楚,對于胤禑摻合進去,他亦不想強加干涉,兒子大了,都會根據各自的性格做出選擇,一眾兒子爭儲,結黨是在所難免,太子一黨、老八一黨都是如此,難道獨獨不準老十四結黨?
再說,有胤禑加入老十四一黨,也才能更好的抗衡老八一黨,有利于有日后計劃的實施,所以對此事,他根本就不想過問,此時見胤禎主動提起,便微微頜首道:“十五胤禑,聰慧好動,性情率真,虛歲已是二十,也該歷練歷練了,暫時就讓他跟著你歷練。”說著,他又輕嘆道,“十六胤祿,今年也已經十八了,這時間過的真是快啊。”
見康熙提起十六,胤禎自然是明白他意思,便從容說道:“十六弟虛歲才十八,自幼聰明好學,精通數學通曉樂律,與十五弟又是一母同胞,兒臣竊以為,他還是潛心學問的好。”
聽胤禎說到一母同胞,康熙立時就明白老十四這是為庶妃王氏留個念想,他對庶妃王氏頗為恩寵,老十四能想得如此周全,他不由大為滿意,而且從老十四小心翼翼的舉動來看,也說明老十四并未持寵而驕,狂妄自大,對爭儲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否則他不會如此小心,想到這里,他對胤禎又增了一層好感,當下就將話題岔開,“邸報一事,可有初步方案?”
見康熙轉移話題,胤禎也松了口氣,忙將連夜繪制的報紙式樣呈了上去,康熙接過仔細的看了看,新邸報上,年號、日期都有小字標明,而且還是編號,首版就是諭旨和章奏,其后才是評論文章,再次是各類大家文章,最后一版竟然是京城雜談,文壇逸事、趣聞。他默想了下,估計是老十四為了讓更多的人對邸報感興趣。
“恩,不錯。”康熙心里大為滿意,隨后又問道;“何時能夠推出?”
“回皇阿瑪,試行的話,隨時都可以推出。”胤禎欠身回道:“不過,新邸報的發行將不再局限于各級官府,而是面向全國所有的士紳、百姓,凡是愿意購買者,皆可自由購買,兒臣覺得再叫邸報甚為不妥,不如改名為‘京報’,還請皇阿瑪定奪。”
“京報。”康熙喃喃念了聲,便道:“簡潔明了,淺顯易懂,好,就叫京報。”
“謝皇阿瑪。”胤禎忙乘熱打鐵,“京報既為朝廷主辦,兒臣斗膽,懇請皇阿瑪賞下‘京報’二字。”
康熙撫了撫長須,欣然說道:“有朕題字,方顯京報貴重。”當下就揮毫寫下“京報”二字,又在上面鈐下‘日新堂’的私印。
胤禎心里大贊康熙上道,有此題名和印章,京報立時就身價百倍。謝恩之后,胤禎又接著道:“《南山集》一案,現在是朝野上下,官紳士民關注的焦點,皇阿瑪對此案法外開恩,定然引起巨大反響,京報首刊,就以此案為頭版頭條,定能一舉打響名聲。”
“恩。”康熙點了點頭,問道:“這京報,你打算賣多少錢一份?”
見康熙問起價錢,胤禎欠身道:“回皇阿瑪,朝廷發行京報,其用意在于擴大朝廷的政治宣傳,正面引導朝野輿論,因此價錢不宜太貴,否則就達不到宣傳的效果,再有,京報一出,民間必然會有人跟風,為有效遏止這種風氣,兒臣竊以為,將京報虧本發賣,暫定二文一份。”
康熙原本是擔心老十四把京報當做賺錢的工具,一聽要虧本發賣,不由又頗為擔心起來,沉吟著問道“京報定然都是上好的紙張,再加上印刷、運輸、專人發賣,二文一份,一年下來,得虧多少?““前期的發行量肯定不大,能達到一萬份亦算是較為理想,以五天一刊,一年虧損預計在五萬兩左右。”胤禎從容說道,“不過,時間一長,發行量肯定會大增,全國府、縣約在二千,預計發行量將固定在十萬份以上。”
那一年下來豈不是要貼進去五十萬?康熙嚇了一跳,一個宣傳,投入這么多銀子,他不僅有些猶豫起來。
見康熙默然不語,胤禎心里暗笑,這價錢他也就是隨便估算的,就是想嚇嚇康熙,把京報的控制權拿到手,“皇阿瑪,前期,京報的費用就由兒臣墊支,容兒臣再想妥善的辦法,減少這筆開支,隨著京報的發行日廣,京報定將會成為朝廷最有力的宣傳工具。不僅有利于朝廷政令、政策的貫徹、實施,亦可有效的遏制地方官員肆意的盤剝、敲詐地方百姓,實乃利國利民的一大善政,有百利而無一害。”
聽胤禎如此一說,康熙心里亦是松了口氣,老十四生財有道,想必能夠想出法子,而且京報的作用確實非常大,他也不想放棄,沉吟片刻,他便說道:“這事既是你首倡,就著你督管。”
“兒臣尊旨。”胤禎心里樂滋滋的,報紙掌控在手里,可以做的文章可就多了。至于虧本的事,他根本就不曾考慮,全國銷量最大,而且目前還是獨一無二的報紙,若是還虧本,他也不用混了。
京報的事情敲定,康熙一陣輕松,呷了口茶,才道:“你現在的府邸,乃是貝勒的規格,做郡王府邸,已是勉強,你現在晉了親王,朕意另賞賜一處府邸給你。”
搬家?胤禎不由微微一怔,住的好好的,沒事瞎折騰什么?他亦沒多想,以為只是康熙籠絡的手段,便回道:“兒臣謝皇阿瑪恩賞,現在的府邸,兒臣覺的夠大了,而且也甚為舒適,皇阿瑪就不用為此費心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