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

一聽方苞背後竟然還牽連到這樣一個家族,胤礽神情亦凝重起來,康熙歷來在維護和宣揚大清正統這方面是不遺餘力,特別重視從思想上加以嚴厲鉗制,但凡涉及到宣揚、緬懷前明或者是嘲諷大清非是正統這方面的書籍、詩詞,他都是毫不手軟的進行酷烈的鎮壓。

快速的將書翻了一遍,朱天保對凡是違禁之語都畫了標記,胤礽看起來倒是輕快不少,確如朱天保所說,是本大逆不道之書,裡面竟然還對多爾袞南下略有微詞,看看了作者,是戴名世,又翻看了序文,汪灝、方苞二人名字都赫然在列。

對戴名世這人,胤礽並不陌生,戴名世是上一科會試第一名,殿試第二名的榜眼,現任翰林院編修,沒料到這書竟是出自他手,他現在可以完全肯定,這書一旦捅到康熙前,絕對就是一件天大的案子,而且老八一黨也會因此而慘遭打擊,既能轉移康熙的注意力,又能順帶狠狠打擊老八一黨,何樂而不爲?

只是這書一旦捅上去,必然要引起官場和士林的一片聲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遭受牽連,這得罪的人可就海了去了,這種蠢事不能做,現在本就岌岌可危,沒必要去冒這個風險,沉吟半晌,胤礽才露出笑容,怎得把‘官屠’趙申喬給忘了,由他出面做這種事最合適不過。

“九如,找個跟咱們毫無瓜葛的人,讓他想法把這書送給趙申喬。”胤礽含笑吩咐道。

一聽這話,朱天保就知道太子這是要借刀殺人,心裡不由暗自欽佩,喜不忘憂,這纔是氣度,“太子爺真是深謀遠慮,趙申喬之子趙熊詔是前科狀元,而戴名世是榜眼,奴才隱隱聽聞士林謠傳,說趙熊詔文才根本不及戴名世,這狀元乃是賄賂而得。這本書要是落到趙申喬手裡,那是最好不過。”

聽說他們之間還有這麼段糾纏,胤礽微笑道:“那可是仇人相見了,等著看戲吧。”

九阿哥胤禟在聽到江南科考出事之後急匆匆的就趕往廉貝勒府,左必蕃可是通過他新近才靠上八黨的,沒想到一去江南就出了這麼大的事。

一進胤禩書房,胤禟就道:“八哥,江南這檔子事,咱們是否有必要想法子拉左必蕃一把?”

胤禩沉著臉道:“沒必要,江南科考出這麼大的事,他身爲主考官,難辭其咎,若是他參與收授賄賂,私賣舉人,反倒會連累我們,即使他沒有參與,也是才能不濟之輩,拉之何用?”

胤禟登時就被說的一臉不自在,胤禩見了,溫言道:“九弟不必自慚,現在依附我們的官員多,難免良莠不齊,對那類既無操守又無能力的,要堅決剔除。”

“八哥說的是。”胤禟訕訕的說道。

胤禩卻輕嘆了一聲,“這場江南科考案不知道會牽連多少人進去,江南只怕又要亂上一陣了。”

胤禟微覺詫異的道:“八哥這是擔心誰?”

“張伯行。”

“江蘇巡撫張伯行?”胤禟奇怪的道:“他不是咱們的人,再說,他以清廉著稱,豈會捲入科考案?”

胤禩緩緩的說道“張伯行雖然在明面上不是我們的人,但他是王鴻緒的門生,王鴻緒是我們八黨的中堅,當年就是因爲舉薦八哥而被罷官回江蘇的,他二人往來密切,從這條線說,張伯行就是我們的人,再說他又素與噶禮不合,靠過來,只是時間問題。張伯行雖然清廉,但爲人過於剛正,我是擔心他樹敵太多。”

胤禟聞言不覺默然,這想的也太遠了,胤禩卻是換了話題,“現在外城改造的工程進展如何?”

說到這事,胤禟不由頗感得意,“八哥,今年春旱,京城流入不少流民,我與十弟大肆招募,工程進展很順利,預計再有月餘,便可盡行完工。”

“恩,不錯。”胤禩點了點頭,“流民本就艱難,在工錢上不要剋扣、爲難他們,本是一大善政,若是鬧出什麼流言蜚語,皇阿瑪面上也不好看。另外,掃尾工程掌握好尺度,待皇阿瑪心情好的時候再借機上奏,以便能博個好采頭。”

胤禟點頭道,“八哥放心,我和十弟心裡有數,沒有外待流民,工錢和京城的都是一個價,我還指靠他們給咱們揚名呢。”

乾清宮,西暖閣。

等了三天,江南幾位大員的摺子終於都到了,康熙首先看的便是左必蕃的摺子。

左必蕃奏道:“臣膺簡命,典試江南,兢兢以搜拔人才爲務。撤闈後聞輿論譁傳,有句容知縣王白俞所薦之吳泌,山陽知縣方名所薦之程光奎,皆不通文墨之人,臣不勝駭愕。或系傳遞代作文字,或與房官打通關節,亦未可定。祈將新中舉人吳泌、程光奎或提至京複試,或發督、撫嚴訊,以正國法,面肅科場。至臣不能查出,罪亦難辭。”

左必藩的這份奏摺,其主要用意是把自己給摘出來,因爲在清朝,凡是參加鄉試的秀才都要有本地知縣的推薦信,推薦信上說明此人三代無劣跡,已經通過縣試、府試、院試三場考試,是具備秀才資格的人。

而‘系傳遞代作文字,或與房官打通關節。’一句,更是把他的責任推的一乾二淨,他是主考官,最多也就落下一個失察的罪名。

張伯行呈上的奏摺則簡單的多,只奏道:“今歲江南文闈,榜後議論紛紛,於九月二十四日有數百人擡財神入學宮,口稱科場不公,臣不敢隱匿,相應奏明。”

兩江總督噶禮則詳細一些,他在奏摺上奏道:“今科江南鄉試,榜後謠傳甚衆,一應落第士子,心懷怨恨,於九月二十四日糾集數百之衆擡財神入學宮,聚衆於貢院門口,肆意篡改圖抹,臣驚聞此等譏諷聖學之事,即率衆前往驅散,抓捕兩名爲首士子。兩江重地,士子聚衆鬧事,侮辱聖學,臣督撫兩江,亦有失察之罪。”

康熙看罷三封奏摺,半晌不語,噶禮與張伯行都只是敘述了鬧事情形,而左必蕃卻點出了舞弊實情,結合曹寅等人前幾日的密報,看來大體是屬實的,沉吟一番,他方在左必蕃的奏摺上批道:“著該部嚴查議奏。”

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29章 抽絲剝繭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24撩撥康熙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653章 尋開心?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591章 反應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276章 得寸進尺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569章 大旱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633章 揚威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729章 去熱河第544 康熙病危第595章 嚴懲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43章 危機第14章 調教舉子第636章 猜不透第1章 胤禎第84章 回京第507章 報喜第489章 出征第650章 醞釀第710章 揉搓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7章 分府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148章 建軍港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577章 勸輸第709章 失控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632章 攪局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469章 意外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498章 徵日(七)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636章 猜不透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174章 回京第603章 出紅差第239章 西班牙入侵第11章 火器人才第313章 合流第671章 老辣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72章 君心難測第554章 自保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552章 佈局第79章 食色性也第58章 海關改革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589章 動手第464章 應對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559章 年號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72章 君心難測第713章 倭奴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81章 上屋抽梯
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29章 抽絲剝繭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24撩撥康熙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653章 尋開心?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591章 反應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276章 得寸進尺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569章 大旱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633章 揚威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729章 去熱河第544 康熙病危第595章 嚴懲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43章 危機第14章 調教舉子第636章 猜不透第1章 胤禎第84章 回京第507章 報喜第489章 出征第650章 醞釀第710章 揉搓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7章 分府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148章 建軍港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577章 勸輸第709章 失控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632章 攪局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469章 意外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498章 徵日(七)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636章 猜不透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174章 回京第603章 出紅差第239章 西班牙入侵第11章 火器人才第313章 合流第671章 老辣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72章 君心難測第554章 自保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552章 佈局第79章 食色性也第58章 海關改革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589章 動手第464章 應對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559章 年號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72章 君心難測第713章 倭奴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81章 上屋抽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