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5章 康熙發狠

受損失的不僅是旗民,京城大小漢籍官吏、縉紳、士子聽聞這消息之后也都是忿忿不平,按大清《賦稅全書》規定,一品大員到生員、小吏都是免除丁銀的,若是所有田土都攤丁入畝,按章納稅,無形中不就剝奪了他們這一特權。

雖然心里忿忿不平,可他們卻只敢低聲議論,在肚子里暗罵,看到旗民有起哄鬧事的苗頭,他們自然是大為興奮,都是興災樂禍的冷眼旁觀,等著看好戲。

京師的異動,馬上就傳到了康熙耳中,康熙登時又驚又怒,這消息是如何傳出去的?當時老十四提議的時候,可沒幾個人在場,老四和老十四都是當事人,萬萬不會沒事找事做,想到這里,他瞥了李德全一眼。

李德全侍侯康熙十數年,哪能不清楚康熙的意思,唬的立刻就跪了下來,磕頭道:“皇上,奴才立即在宮中嚴查。”

康熙仰臉默想了下,那日李德全并不在殿內侍侯,他這才微微點了下頭,面無表情的說道“恩,宮里的規矩是該整治了,徹查此事!”

“喳。奴才尊旨。”李德全稍稍松了口氣,正欲起身。又聽康熙吩咐道:“傳旨,著在京二品以上滿大臣,在京八旗旗主、宗室親貴,八旗勛貴,八分鎮國公、男爵以上爵位者,即刻進宮。”

德全躬身退了出去,心里暗自詫異,不過是件小事,康熙為何要折騰出如此大的動靜?

待李德全退出,康熙便起身在殿里來回踱步,攤丁入畝的根本,就是以土地的多少為收稅的依據,若是下不了決心征收天下所有土地的賦稅,必然又是弊端重生,旗民、士子、官吏若是仍按例免征,不用幾年,馬上就有巨額的土地掛寄在這些人名下,而且會越演越烈。

如此,攤丁入畝反而會成為一大敗筆,康熙蹙著眉頭停了下來,長痛不如短痛,不如借著這個機會先給他們敲敲警鐘。

隨著傳旨太監四出,京城很快就是一片忙亂,很多宗親王公都不在府邸,一眾仆從帶著朝服,抬著轎子,在大街上來回穿梭,徑往各大酒樓、茶館、戲園尋找各自的主子,一眾皇子阿哥、王公勛貴接旨后,盡管心中驚訝,卻是不敢有絲毫怠慢,換了朝服便匆匆趕往午門。

乾清宮,康熙端坐在龍椅上,眼神凌厲的掃了一眼翎頂輝煌,躬身肅立的一眾滿大臣,沉聲道:“列祖列宗歷經百年浴血奮戰,多少八旗子弟血染疆場,方換來如今大清一統天下,而今海宇承平不過二十余載,爾等便奢糜放縱、耽于安樂,可曾想過今日之榮華富貴由何而來?

如今不過是風傳所有土地按章納稅,爾等便驚惶失措,惶惶不可終日,為了幾許銀錢便自亂陣腳,朕還敢指靠爾等上陣殺敵?為國捐軀?還能倚仗爾等維護大清江山?”

一眾皇子阿哥、王公勛貴大臣都未料到,康熙一開口,語氣就如此嚴厲,一個個都如芒在背,頓時就跪了一片,上書房大臣蕭永藻叩首道:“懇祈皇上暫息雷霆之怒,是有極少數不明事理的奴才鼓噪,不過,都已經驅散,并無不妥之處。”

“哼。并無不妥之處?”康熙冷哼了一聲,哂道:“不過二十年太平,你們就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就可以奢糜享樂,聲色犬馬了?你們捫心自問,土地從何而來?財富從何而來?沒有大清,你們又如何安享富貴,逍遙自在?

你們自個說說,現在的八旗子弟都成什么樣子了?每日里泡茶館、逛戲園,除了斗雞玩狗、溜鳥吹牛,還會什么?還有多少人開的硬弓,騎的烈馬?一個個眼里除了銀子,還有什么?

如此下去,不用二十年,八旗就徹底垮掉了,區區數百萬之眾,如何統御這億兆漢民、萬里河山?”

見蕭永藻一開口就碰了諾大一個釘子,滿殿文武大員都是噤若寒蟬,一個個心里卻是腹誹不已,現在滿人風氣是不好,可也沒康熙說的那么不堪,大多數子弟還是能征善戰的。

一眾皇子阿哥都清楚康熙這番邪火是攤丁入畝引來的,一個個也不敢貿然開口,自討沒趣,都在心里暗罵老四,他倒是出京了,累及一眾兄弟在京受罪。

見眾人都默然不語,馬齊不由暗自著急,這豈不是更惹康熙腦火?略微沉吟,他才叩首道:“皇上萬金之體,不值當為些許小事生氣,奴才們有錯,該打該罰,任由皇上處置。天下承平日久,八旗子弟有些嬌奢之氣,在所難免,十四爺海軍眼下正在招兵,不妨讓這些子弟到海軍里去滾一滾,幾年下來,仍然是精兵捍將。

攤丁入畝,按章納稅,乃是徹底革除賦稅弊端之唯一良策,旗民見識淺薄,目光短淺,只看到自身利益,一時想不通,亦在情理之中,奴才等出去曉諭一番,他們定能體諒皇上苦心。”

馬齊說完,康熙亦是一言不發,馬齊登時就大為惶恐,哪里說錯了?還是沒合康熙心意?和碩簡親王雅爾江阿一見這情形,不由暗罵馬齊笨,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難道就不會更進一步?

康熙這是鐵了心要旗民帶頭納稅以做表率,以為順利推行攤丁入畝打好基礎,只是,這帶頭表態,免不了要被一眾宗親王公嫉恨,但若因此而受康熙賞識,倒也是值得。略微猶豫,雅爾江阿便伏地奏道:“皇上,攤丁入畝利國利民,奴才愿以身做則,名下所有田地盡數按章納稅。”

一見雅爾江阿表態,一眾皇子阿哥、王公勛貴無不在心里大罵,卻是不敢落后,紛紛跟著表態,愿意按章納稅。

見眾人服軟,康熙亦是乘熱打鐵,沉聲道:“攤丁入畝乃國之大政,旨在穩定朝廷歲入,維持地方穩定,必須全力推行。所有土地按章納稅亦是為了更好的推行攤丁入畝,永絕賦稅弊端,為大清萬世基業打下牢固根基。

旗民乃大清之根本,朕何嘗不知?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爾等回府曉諭屬下旗民,但凡旗民,有喧嘩鬧事者,心懷不滿者,心生怨忿者,一律革除旗籍,操家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一眾宗親皇族,王公大臣聽的心里都是一跳,康熙發狠了!

第178章 摘桃子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545章 奪權第525章 宗藩關系后記八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192章 十三歸心后記三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226章 玉佩第583章 從諫如流后記二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561章 入營第118章 上尊號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659章 新黨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95章 軍民械斗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125章 十三行第455章 宴請第522章 游說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611章 棘手第88章 廢了他第670章 驛站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286章 輕松的戰斗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713章 倭奴第119章 機會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607章 想不通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613章 拿捏第504章 和談第250章 象群遇上狼群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580章 官缺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578章 蠲免第515章 跋扈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539章 誤猜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125章 十三行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676章 詭辯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321章 善后第584章 出路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84章 回京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659章 新黨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631章 戰爭結束了?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2章 恩威并施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21 圈錢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611章 棘手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148章 建軍港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382章 康熙的憂慮第125章 十三行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457章 壽禮第217章 仇人相見
第178章 摘桃子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545章 奪權第525章 宗藩關系后記八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192章 十三歸心后記三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226章 玉佩第583章 從諫如流后記二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561章 入營第118章 上尊號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659章 新黨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95章 軍民械斗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125章 十三行第455章 宴請第522章 游說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611章 棘手第88章 廢了他第670章 驛站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286章 輕松的戰斗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713章 倭奴第119章 機會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607章 想不通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613章 拿捏第504章 和談第250章 象群遇上狼群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580章 官缺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578章 蠲免第515章 跋扈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539章 誤猜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125章 十三行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676章 詭辯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321章 善后第584章 出路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84章 回京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659章 新黨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631章 戰爭結束了?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2章 恩威并施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21 圈錢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611章 棘手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148章 建軍港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382章 康熙的憂慮第125章 十三行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457章 壽禮第217章 仇人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