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禮部漢尚書陳元龍,四人便趕至恂親王府登門拜訪。 шшш▲ Tтkā n▲ C〇
難得放假,胤禎自然不會早起,包福全在門外稟報時,他正兀自好睡,聞報禮部尚書陳元龍也來了,自然明白是為了何事,當(dāng)即就吩咐道:“帶他們?nèi)ャy安殿奉茶,我馬上就來。”
一聽這話,完顏海若立即就帶了秋分、香巧兩個貼身丫鬟過來侍侯胤禎起床,胤禎一邊任兩個丫鬟擺布,一邊抱怨道:“被你們侍侯慣了,我出京可就不習(xí)慣了。”
“王爺是想帶這倆丫鬟出京不是?”完顏海若抿著嘴打趣道。
秋分、香巧兩個丫鬟聽的臉一紅,手腳頓時都慢了下來,兩人都在十七、八歲之間,早就到了嫁人的年齡,海若卻從不提給二人指婚的話頭,對嫡福晉的想法,她二人也是心知肚明,王爺這幾年時間,由貝子一路晉到親王,如今又是有實(shí)無名的儲君。
合府上下雖然不敢明說,但誰心里沒數(shù)?這府里上上下下,內(nèi)內(nèi)外外,哪個不是暗著較勁兒,就圖能得到王爺賞識,一旦王爺御極登基,他們可都是藩邸舊人,前程自是不可限量。
府里一眾丫鬟,但凡有幾分姿色的,哪個心里不是想著能夠梳頭開臉做個通房丫鬟?福晉身邊的貼身丫鬟可是近水樓臺,占盡了優(yōu)勢,無奈王爺一年到頭不在府中,回府后也是沒完沒了的見人說事,很晚才從書房回到后院,幾個福晉他都忙不過來,哪有精力招惹她們。
但是能夠跟著出京可就不同了,因此一聽這話,秋分、香巧都是臉紅心跳,既有點(diǎn)害羞又有點(diǎn)緊張,手上的動作自然是慢了下來。
胤禎很是敏感的察覺到了,不由暗自好笑,秋分、香巧這兩丫鬟,他是極熟的,不論相貌還是身材都沒得說,他也清楚這倆丫鬟是完顏海若特意栽培的,為的便是爭寵,這倆丫鬟都是她身邊出來的,若是受寵,她的地位自然也就穩(wěn)固。
想不到,昨日才說張夢嬌要來,海若今兒就把倆丫鬟給推了出來,以后,御極登基了,這后宮爭寵怕是不得了,倒是要跟康熙好好學(xué)點(diǎn)經(jīng)驗(yàn),海若性子柔和,也得適當(dāng)偏一點(diǎn)。
想到這里,胤禎不由輕笑道:“我出京都是領(lǐng)兵,帶兩個丫鬟象什么話?”
聽得這話,秋分、香巧固然是大失所望,完顏海若也微有失落,胤禎卻是接著又道:“不過,秋分、香巧也老大不小了,二人若是有心儀的,也該給她們指婚了,省得別人閑話。”
一聽這話,秋分、香巧登時就是一楞,而后趕緊的退后兩步跪下道:“王爺,奴婢自小就跟在福晉身旁,還望王爺千萬不要趕我們出府。”
“趕緊的起來侍侯,爺還要急著見人。”胤禎和煦的說道,而后看向完顏海若道:“這幾年,我一直沒要丫鬟侍侯,這倆丫鬟既是沒心儀的人,就撥過來侍侯我吧,您另物色兩個。”
完顏海若聽的一喜,忙蹲了個萬福,道:“謝爺體恤。”說完,又對兩丫鬟道:“還不謝王爺恩典?”
一出門,胤禎才發(fā)現(xiàn)天空又開始飄雪了,雪不大,地上都還未全濕,仰頭望了一眼陰暗的天空,暗道怕又是一場大雪。
步入銀安殿,八阿哥胤禩等四人都起身虛迎了兩步,胤禎含笑與四人見禮之后,又伸手讓座,落座之后,胤禩便笑道:“有關(guān)皇阿瑪六十圣壽的慶典一事,陳宗伯(大宗伯,禮部尚書的尊稱。)心里不塌實(shí),因此一早便前來拜訪。”
禮部尚書陳元龍立即就掏了兩份折子呈上來,并沉聲道:“十四爺,這是今年十一月,禮部奏請圣壽慶典和京師大臣的公請皇上就尊號的兩份折子,還請十四爺過目。”
禮部早就已經(jīng)奏請了?胤禎頗感驚訝的接過來,翻開上面那份折子一看,是禮部上的奏折,禮部奏請:
“康熙五十二年,恭遇皇上六旬大慶,中外臣民,莫不欲竭尊親之戴,上無疆之頌,臣等職任秩宗,應(yīng)行典禮,謹(jǐn)會同大學(xué)士、九卿、詹事、科道、詳議奏請隆重舉辦萬壽慶典。”
下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康熙的御批:
“朕御極以來,惟欲萬國乂安,上則敬天法祖,下則垂令名于后世,孜孜然以至須發(fā)盡白,心血耗散,歷盡憂勤,蕩平險阻。自古帝王在位不久,享自不遐者,論者往往歸于別故,而未諒帝王實(shí)不勝其難,實(shí)不堪其勞,憂懼所迫以致享祚之不永也。
朕反覆思維,昔帝堯固辭華封之祝,必似朕臨蒞年久之君,方能知圣人言之有實(shí)也,余則斷不能知矣。朕本涼德,惟賴祖考得國之正,積福之深,在位五十余年,壽屆六十今憂勞倍增,血?dú)鉂u憊,惟恐愈久而力不支、愿不遂,以至不全終始,一世勤瘁,俱屬徒然,朕惟兢兢惕厲,并無留心祈求甲子之周也。
覽禮部之奏,悉屬虛文,無有實(shí)際。朕惟愿臣清子孝、兄友弟愛、人人皆讀正書、勉盡職業(yè)、國安民治、盜賊寧息、各以至誠實(shí)意、為朕六秩慶祝,朕即嘉納。此外儀文,朕無所嗜,亦無所好。這所奏不準(zhǔn)行。”
康熙駁斥了禮部奏請圣壽慶典?胤禎眉頭一皺,又從頭看了一遍,康熙語氣誠懇,并非虛辭,他不由亦是一楞,傳聞有誤?康熙并不愿大辦六十壽慶?他又打開另一本折子,這是諸臣公奏上尊號的。
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官員等公奏:“欽惟我皇上至圣至神,允文允武。道貫三極,勛配兩儀。御極以來,敬天法祖,勤政愛民,圣敬日躋,乾行不息,宵衣旰食,勵精圖治者五十余年,厚澤深仁,向風(fēng)被化者,千百余國。
論功,則超越三王。語德,則包涵二帝。蕩蕩巍巍,麟麟炳炳,自生民以來聰明天亶,、學(xué)問性成,篤敬純孝,仁至義盡,聲教暨訖未有如我皇上者也,是以運(yùn)際昌期,一人有慶,天錫純嘏,萬壽無疆,率土咸寧,兆民永賴,洵乎德福兼隆,成平極至。
臣等曾率文武大臣官員軍民等,屢表請上圣神文武大德廣運(yùn)尊號,我皇上圣德謙沖未蒙俞允,今欣逢萬壽六旬正誕。禮部奏請慶賀,又未蒙俞允,臣等何敢再奏?
惟是圣德崇隆,臣民愛戴,萬方普慶千載一時,敢竭愚忱,吁懇我皇上俯順輿情,允上尊號,綸音特沛,鉅典聿昭,則臣等幸甚,天下幸甚。”
這份折子上康熙御批回復(fù)較短,“朕臨蒞日久,每于讀書鑒古之余,念君臨天下之道,惟以實(shí)心為本,以實(shí)政為務(wù)。若侈陳功德,加上尊號,以取虛名,無益治道,朕所不喜。前諸王大臣等屢有奏請,朕曾手書批示,諭以斷不允行。所奏知道了。”
胤禎看完,半晌沒有做聲,康熙一生未就尊號,他是清楚的,但康熙六十大壽確是熱熱鬧鬧大辦慶典的,終清一朝,著名的千叟宴,便是自康熙六十圣壽開始的,可為何康熙如此言辭懇切的駁斥了禮部圣壽慶典的奏折?
在宮里,李德全也親口說了,康熙有大辦的意思,而且還準(zhǔn)備別開生面的邀請?zhí)煜铝鍤q以上的耆老,不論官民,進(jìn)京慶祝,這不是就是第一次千叟宴?
見胤禎沉吟不語,八阿哥胤禩沉聲道:“聽聞十四弟要為皇阿瑪大辦六十圣壽慶典,陳宗伯實(shí)揣摩不透皇上心意,特來請十四弟拿個主意。”
陳元龍亦道:“皇上歷來崇尚節(jié)儉,大辦慶典,必然鋪張浪費(fèi),下官著實(shí)擔(dān)心惹皇上不痛快,白花銀子花精力尚在其次,惹的圣顏不悅,可就是我等臣子的罪責(zé)了。”
默然半晌,胤禎才掃了幾人一眼,問道:“八哥您們是怎么看的?”
憋了這半晌,十阿哥胤誐早就不耐煩了,聞言立刻說道:“民間六十大壽,都要大辦,何況皇上?”
“十弟這話有理。”老九胤禟亦附和著道:“皇阿瑪不欲大辦,那是體恤,咱們不能不自覺。”
“我亦主張大辦。”八阿哥胤禩點(diǎn)了點(diǎn)頭道:“不過,陳宗伯的擔(dān)心亦并非多余,若是因此反而敗壞了皇阿瑪心情,咱們可就得不償失,那可真成了花錢買罪受。”
康熙會否是在試探?胤禎猛的冒出這個想法,想想又覺的可能性不大,沉吟片刻,他才道:“大清以孝治天下,皇阿瑪六十大壽,豈能循尋常萬壽之禮,必須得大辦,再說,此次大辦慶典所有費(fèi)用不耗國帑,乃是所有皇子公主籌資慶祝,皇阿瑪斷不至不喜。”
一聽所有皇子公主籌資慶祝,老八幾人不由一楞,老十四不是說他獨(dú)自承辦嗎?這得攤多少銀子?三人都齊齊望向胤禎,心里直打鼓。
胤禎微微笑了笑,道:“不過是借你們的名義而已,讓皇阿瑪高興高興,八哥您們一人出二千兩吧,要為難,我替您們墊上?”
一聽只二千兩,三人都放下心來,八阿哥胤禩笑道:“皇阿瑪六十圣壽,咱們豈能一毛不拔?這二千兩也太少了,定個二萬兩吧,否則也說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