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

“現大唐與大食之間,勢如水火。使團無法經過大食。需從里海北方繞過,更顯艱難重重。崔學士帶領使團途徑部落、諸國,要盡可能地記錄山川地勢,風俗人情。到達羅馬后,以華夏與羅馬聯合為由,將更多的工匠、文學、醫學、歷史、地理等書籍帶回長安……”

李瑄向崔漢衡囑咐道。

大唐包羅萬象,要取其菁華,去其糟粕。

即便大唐現在領先時代,但西方,甚至大食,也有大唐學習的地方。

這也是李瑄執著于建立智慧宮的目的。

“臣定盡早準備,不辱使命!”

崔漢衡拱手說道。

一如張騫出使西域一般,為華夏帶來新的農作物,帶來不同的文化注入。

這是偉大的使命,他縱九死亦不后悔。

“將來的史書上,一定有崔學士的大名。國家和朕都在你的背后,不要有后顧之憂。”

李瑄又親自向崔漢衡承諾道。

他的家人和妻兒,國家會照看,不必有身后事的憂慮。

李瑄很看重此次崔漢衡對歐洲的出使,關系到未來大唐西擴。

等崔漢衡從君士坦丁堡回到河中,就可以帶來關于君士坦丁五世約定進攻大食帝國的時間。

在李瑄看來,大食帝國一定要被消滅。

否則會危害的到今后。

“臣謝至尊!”

崔漢衡再次起身一拜。

有至尊的話,他沒有什么再擔憂的事情。

接下來,當盡心準備,全力以赴去完成至尊的重托。

李瑄又向崔漢衡一番叮囑后,崔漢衡恭敬退去。

待崔漢衡代表大唐使團離開長安的前夕,李瑄會對崔漢衡和使團進行宴飲。

同時,也會從禁軍中挑選勇士,為大唐使團保駕護航。

……

十二月的太極殿望日大朝會上,李瑄和文武百官正式慶祝除賤為良結束。

江南東道、嶺南、黔中,已先后將好消息傳遞至長安。

大部分豪強已經伏誅,源源不斷地將所得財物運送至長安。

豪強的家人,等待統計后,發配至河中地區,充實邊境。

如河北、齊魯半島的豪強大族則往北發配,向渤海國、黑水靺鞨所建立的黑水郡。

“除賤為良和考成法,一并運行。今豪強伏法,奸佞斂跡,實乃社稷之幸,蒼生之福。朕賴眾卿輔佐,施此良策,致乾坤朗朗,海晏河清。諸卿殫精竭慮,功不可沒,當再接再厲,為大唐之盛,為萬民之安!”

李瑄威嚴地坐在大殿上,總結除賤為良的成果。

那些反對的聲音,幾乎已經聽不到。

沒有人再說除賤為良不好。

雖然將上萬的家族打上“豪強”的標簽,但李瑄已經是從輕處置。

一些可能是豪強的家族,因識相,又未找到證據,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但他們的心中產生陰影,短時間內肯定會將腦袋縮入烏龜殼中。

李瑄也相信還有一批害群之馬未揪出來,在暗地里作威作福。

也知道個別地區,因種種原因,官商勾結的腐化接踵而至。

甚至連他信任的錦衣衛,都會在某個郡縣出現問題。

但大唐幅員遼闊,有千山萬水阻隔,想盡善盡美是不現實的。

只能通過加強監督、打擊貪污腐敗,來遏制地方貪腐弄權的氣焰。

不論如何,除賤為良運動比檢田擴戶運動激烈無數倍,更為猛烈、迅速。

“回陛下,除賤為良,功在千秋社稷。新得戶口,竟比天寶十三載的時候還要多一千五百萬人,土地更是多出上億畝,各地官府收攏的土地更多,觸目驚心。事實證明,豪強已到必定除之的地步。是圣人英明,才使大唐懸崖勒馬。臣等也不過是微末之功罷了。”

首席宰相李峴代表文武百官回應李瑄的話。

再賢明的大臣,在認知上也會比李瑄這個“未卜先知”者差不少。

除了李瑄外,任誰都未想到除賤為良外,會有如此大的豐收。

各地的常平倉、義倉都被豪強儲存的糧食填滿。

豪強的錢、絹、金銀珠寶,使國家富足。

人口與田地,壯大國家的力量。

李瑄賞賜大臣,從來都是論功勛,而非以歡喜。

以前有人討李隆基歡心,李隆基大手一揮,賞賜無數。甚至隨意加官進爵,縱容楊氏賣官鬻爵。

以至于“君輕爵位,人覬貴寵”的局面對大唐有巨大的沖擊。

現李瑄改變這種風氣。

“右仆射言重了。此次除賤為良,錦衣衛、府兵、禁軍、團練、縣卒等傷亡愈八千人之多。他們是勇敢無畏的勇士,一定要像對待為國捐軀的戰士一樣,撫恤他們的家屬,安置傷殘的士卒。兵部尚書,此由你負責。”

李瑄將撫恤的事物交給封常清。

滅豪強后,大唐現在不缺乏絹錢,能妥善處理好撫恤之事。

“臣遵旨!”

封常清出列拱手。

“地方上,有七名太守被逆賊殺害,十八名長史、別駕,十六名縣令殉難。他們都是英雄,不僅要在地方刻石立碑,還要在大唐月報上逐期宣揚,永遠也不能忘記。生者如斯,逝者已矣,他們的長子,將萌蔭縣男與縣子,得到殊榮。”

李瑄又向群臣說道。

英雄,不論何時都要用濃墨重彩去宣揚。

以激勵后來人。

那些與豪強沆瀣一氣,反抗朝廷的叛逆者,將被釘在恥辱柱上。

“陛下英明……”

文武百官起身拱手。

能被豪強殺害的官吏,能力雖然不一定能凸出,但他們不與豪強狼狽為奸,品質值得宣揚。

這樣的人,比及時掌控局勢的官吏,更難能可貴。

“吏部尚書,此次除賤為良,要依靠效率,收獲程度,對縣尉、縣丞、縣令、長史、郡守等官職進行考核,也作為他們升遷的重要依據,讓天下郡縣的官吏心服口服。”

李瑄的目光看向宰相劉晏。

“臣遵旨,臣會與吏部官吏細心研讀諸郡縣官吏的政績,將考核與升遷事宜,開誠布公。”

劉晏出列拱手。

那些完美完成除賤為良的縣,縣令得到升遷為長史、太守的資格。

原本的縣尉、縣丞進階為縣令。

至于有能力的太守,會得到進入朝廷的資格,或被其他重用。

但天下郡縣太多,使吏部的任務繁重。

管理效率可能會有些差錯。

接下來,李瑄與文武官吏具體商議其他事宜,確保除賤為良的后續能有條不紊地運行。

百廢待興,大唐新氣象,正是官吏們用事的時候。

新的科舉,新的制度。

在李瑄的英明領導下,一切皆有可能。

不論是文人士子,還是當朝官吏,都想成為輪流執掌輪回筆的五相之一。

大唐新積累的絹錢,需要盡快花出去。

爛在倉庫中,可不是好跡象。只要合理保留一部分用度即可。

李瑄著重吩咐工部尚書崔光遠,利用俘虜,招募農閑時的壯夫,修橋修路,誓要把天塹變通途。

大唐朝廷直屬的工廠,也要陸續進行建設。

他希望工廠生產的貨物,不光光是由王公貴族、官吏、世家大族、商人購買,普通百姓也要能買得起。

更多的“研究”,李瑄會投入大量的精力與錢財。

“與諸卿商討后,可以宣布除賤為良結束。為防止春風吹又生,諸卿不能懈怠,當更嚴謹地處事……”

當一切事務敲定后,李瑄在這次大朝會上正式宣布天下諸道除賤為良結束。

執行除賤為良的官吏、禁軍,也可以陸續地返回長安。

“啟奏陛下,臣覺得除賤為良,應未完成。”

就在這時,朝堂上稍后的一個位置,一名臣子出列,說出不符合時宜的話。

眾人一看,原來是監察御史之一的韋倫。

正因為是一月兩次的望日大朝會,監察御史才有資格上殿。

韋倫之前在劍南道監察地方,于三天前才返回赴命。

文武百官不解韋倫為何會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唱反調。

難道不怕觸怒陛下嗎?

“韋御史言之如何?”

李瑄沒有生氣,向監察御史韋倫問道。

已經當皇帝兩年,長安任何一個上朝的官吏,他都有所了解。

更何況是重要的監察御史。

曾經,監察御史有十五人,為正八品下的官吏。

現在監察御史設三十名,為正六品上。一般由優秀的地方管理兼任。

政績卓越的監察御史會前途無量。

“回陛下,當今天下,僧侶、道士,不被記錄于戶籍之中。自開元中后期以來,許多百姓迫于無奈,入僧侶、道士之籍,他們沒有信仰,只是為糊口。而天下寺廟、道觀,可比慈幼堂多不少,無數佃戶,隱藏于其中,成為道祖,佛祖的奴隸。這不是眾生平等!”

韋倫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直言不諱地向李瑄說道。

韋倫出自京兆韋氏南皮公房,他的父親韋光乘,是王忠嗣之前的朔方節度使。

現世家大族也只能以自己的一脈自稱,韋倫雖然家族顯赫,但提起這樣的事情還是有些危險的。

先不談佛教,道教在大唐的地位一向特殊。

開國皇帝李淵認祖歸宗老子李耳,稱李氏是道教始祖老子之后,將道教列為國教。

唐太宗李世民明確規定道教列于佛教之前。

更確立道家為大唐第一教。

唐高宗李治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將道教管理事務劃歸專管皇族事務的宗正寺,將道士列為同宗。

李隆基多次加老子尊號,在全國各地加建玄元皇帝廟,確立道舉制度選拔專業人才。

大唐對道觀賜名極為重視,多含興國安邦、延福國祚之意。朝廷將道教齋醮列入國家祭祀活動,成為國家禮儀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朝廷還每年賜給道觀極多財物,保障道觀正常運營。

在大唐發展的過程中,佛家也多次起勢。

求香拜佛,更容易寄托念想。直到現在,民間的佛還壓制道一頭。

比如武則天信佛,龍門石窟內的盧舍那大佛就是仿照武則天的五官輪廓雕琢。

而且李隆基的信仰也不是從一而終,儒釋道的信奉不斷地變化。

當朝首席宰相李峴,是人盡皆知的信佛者。

秘書監王維是禪宗之人。

大唐的官吏中對佛禪的信奉不在少數。

至于信奉道家的,也就更多了。他們不免對道觀產生信念。

所以,韋倫說的,是許多人不愿提出的話。

道祖、佛祖的奴隸,這句話特別刺耳。

“宰相,佛與道是清修之地,是無為之所。國家每年給寺廟道觀衣賜,有此事發生嗎?”

李瑄沉吟一番后,明知故問地向宰相們詢問道。

現在全國大小寺廟五千余座。

大小道觀有一千七百余座。

當然,這些寺廟有的可能只有一兩個僧侶、尼姑、和尚,有的甚至只接受香火,空無一人。

但那些大型寺廟、道觀,絕對是有大量耕地存在的。

這些耕地一群和尚、道士耕不過來,會召流民耕種。

這是隱匿戶口的一種方式。

李瑄從沒有忽略過這一現實,他想聽宰相、大臣們向他提出。

但他很失望,除賤為良一年半以來,從沒有官吏向他提起。

沒想到敲定除賤為良結束的時候,監察御史韋倫站出來。

不論韋倫出于什么目的,他覺得韋倫是很有前途的。

李瑄致力于國家發展,民族強大,百姓安康。

是以,他對佛祖、道祖,敬而不畏。

道士、僧侶、尼姑,就是清修的地方,散播“真善美”的信仰,要么超脫于凡塵俗事。

像豪強一般土地兼并,豢養佃戶,這是什么道理?

“回陛下,一些道觀寺廟確實有大量耕地,具體還要徹查。”

李峴也只能如實向李瑄回答道。

他因為虔誠信佛,不愿意深究佛門之事。

但他明白,陛下是復雜的人。

凡人之軀,比肩神靈。

即便做出北魏武帝、北周武帝滅佛之事,他也毫不意外。

“若如韋御史所言,一些道觀、寺廟,背叛了道祖、佛祖。一心修善,當忘卻紅塵;一心修道,當自在逍遙。心智不堅,留戀于凡塵俗世者,就應該還俗。”

李瑄用低沉富有磁性的言語,說出自己的態度。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當僧侶、道士出現欲望的時候,會令人覺得虛偽,且貪婪無度。

最著名的就是大唐的一些女道士。

哪有錦衣玉食的女道士呢?

“陛下圣明,只有將寺廟、道觀的佃農納入戶籍,才算真正的除賤為良,國家也可以新得一部分稅收。”

韋倫激動地向李瑄拱手道。

他聽出李瑄弦外之音,明白圣人是贊同整肅天下的道觀、寺廟。

“此事交由韋御史去做,制定策令,使地方郡守、縣令,對寺廟、道觀的耕地進行嚴查,將佃農重新納入戶籍。愿意還俗的尼姑、僧侶、道士,將賜予土地。寺廟道觀之中,膽敢亂用私刑,不遵從者,立刻逮捕、重懲!”

“允許寺廟、道觀留下足夠僧侶、道士耕種的土地。執法之事,務必要結合實際,切莫徇私枉法。”

見文武百官沒有說話,李瑄將這件事委托給韋倫去做。

他已經說得很明白,那些貪得無厭的僧侶、道士,才是背叛佛祖、道祖。

他沒有棄道、滅佛之心,只是在整肅風氣。

在有些方面,李瑄是肯定寺廟、道觀的。

比如在慈幼堂未成立前,一些寺廟會收留棄嬰。

這才是功德無量!

文武百官也沒有理由去勸諫李瑄,更礙于李瑄至高無上的權威。

相比于對付豪強大族,整肅道觀、寺廟將會輕松許多。

不出意外,最少有數十萬戶百姓會因此被納入戶籍之中。

“臣遵旨!”

韋倫領命后退回自己的座位。

“啟奏陛下,除賤為良之后,南方也趨于穩定,現每個都督府都有兩萬以上兵馬,沒必要如此。而兩京地區,兵馬不足。枝強干弱,當調遣一部分都督府的兵馬,至兩京地區。此謂合理的兵馬分配。”

新拜為宰相的顏真卿在韋倫退下后,出列向李瑄啟奏道。

顏真卿剛從安西歸來不久。

他長期在軍隊之中,對軍中之事敏感。

“朕已決定將柏海軍中的神策軍調回長安,為神策衛禁軍。聽卿之言,可從漢中都督府、武陵都督府、襄樊都督府、廣陵都督府、宣城都督府、東陽都督府、余杭都督府、黔中都督府各調五千精銳,至兩京地區,加入天策衛、神策衛。”

李瑄認同顏真卿的建議,心中也早有計劃。

現在禁軍除了羽林軍、龍武軍、飛龍禁軍、金吾衛這一萬兵馬外,只有三萬天策衛。

所以李瑄才將神策衛分離柏海軍。

南方除了南海、蜀郡外八個都督府,每個都督府都是五個軍。

每個軍四千兵馬,各挑選一千精銳回兩京,增強中樞,不會對地方造成多大影響。

一萬五千兵馬,可以掌控住局面。

回京的四萬兵馬,有三萬加入神策衛,一萬加入天策衛。

使兩衛各有四萬人。

加上關中地區、河洛地區的府兵。會使兩京地區有足夠多兵馬。

方便今后征伐的時候,調遣禁軍出征。

“諸卿可有異議?”

安排完畢后,李瑄向文武百官詢問道。

“臣等無異議!”

調兵回中樞,增強中央軍兵力,對國家是好事。

李瑄點了點頭,吩咐兵部確立調動信息。

天策府已經完成框架,都督四年一換,屆時李瑄會在南方最少挑選兩名都督,升職入天策府中。

然后提拔新的都督。

不夠升遷的都督,會轉換地區。

шωш ★т tκa n ★c○

年齡過大,李瑄會勸說他們回長安、洛陽養老享福,為后面的將領騰地方。

“趙尚書,現如今各國國王、酋長、使節,已陸陸續續到達長安,你和鴻臚卿要妥善進行安置。”

“按照各地文書,明年三月之前,使節會盡數到達長安。確定于三月初五,在花萼相輝樓舉行百國大宴,向天下諸國展現大唐的威名,使諸國盡心侍奉于唐,按時納貢,不敢侵犯。”

李瑄開始確立明年的一件大事,向趙奉章吩咐道。

舉行百國盛會,不是他想聽“天可汗”,而是類似于一場亞洲會盟,正式確立以大唐為主的領導地位。

增進大唐的外部交流、經濟商貿,以便于接下來計劃井然有序地進行。

外部安穩,才能致力于內部穩定發展。

大唐要大賺周圍小國的金銀珠寶,用以發展大唐的工商。

“回陛下,臣和鴻臚卿已在籌備此事,一定會彰顯天朝上國的禮儀和大唐的風采,使萬國服膺……”

趙奉章出列向大唐回稟。

自大唐立國以來,從未有過這種盛況。

即便太宗皇帝被稱為“天可汗”的時候,也遠遠不如今時今日。

大唐滅東北、西南,一舉奠定無上聲威。

許多國王沖著李瑄的“天將軍”的名頭前來。

在西域的時候,李瑄留下太多傳說。

不管是仰慕,還是為了自己的國家。

一眾國王酋長到長安拜見天可汗,才算心安理得。

“盛會雖然重要,但不可鋪張浪費。如隋朝一樣,將絲綢包裹在樹上,不過是徒增恥笑。戶部對此次大宴要有嚴格的預算,不要超過。”

李瑄向趙奉章叮囑道。

他可以去天中洛陽,到達更壯麗巍峨的明堂,接受百國朝拜。

這樣更體現天子的尊貴。

但一來一回,會勞民傷財。

畢竟是搬遷中樞的大事。

但比華麗更具魅力的是威嚴,讓百國看到大唐的無上威嚴,比看到那些包裹著絲綢的樹木,更有沖擊力。

“臣遵旨!”

禮部尚書趙奉章和戶部尚書韋見素同時向李瑄拱手。

在朝會的最后,李瑄再次點明對常平倉的建設,務必要盡快做到常平百貨。

還有慈幼堂、鄉學的建設,拼音、數字的普及,以及各縣印刷坊的建立。

“退朝……”

“恭送陛下……”

一場望日大朝會落幕,文武百官送別李瑄離開太極殿。

此次朝會韋倫所提出對寺廟、道觀的整肅,使百官覺得又是一場大動作。

自古以來,一旦統治者對佛、道產生不信任,絕對可以生殺予奪。

但李瑄只想整頓風氣,將不屬于寺廟、道觀的東西拿下來,使大唐增加更多稅收,使更多百姓能擺脫束縛……

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209章 圣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49章 賣馬人第60章 峽口第115章 招募游俠,組建“神策”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260章 與裴靈溪游東市,定情信物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后的大戰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99章 兼江南東道采訪處置使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409章 朝野請圣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60章 峽口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51章 火云第34章 神勇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211章 我僅次于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84章 長離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沖突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124章 決戰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261章 宰相肚里能撐船第319章 大食轉攻為守,你閉嘴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后的長安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78章 陌刀將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67章 上架感言第124章 決戰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為將士奏功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115章 招募游俠,組建“神策”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157章 今后必為良相,又兼兩使第249章 吐蕃成為附屬,回到長安第391章 攻破陜郡,直逼洛陽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20章 上不疑我,勛章制度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60章 峽口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后的大戰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84章 長離
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209章 圣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49章 賣馬人第60章 峽口第115章 招募游俠,組建“神策”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260章 與裴靈溪游東市,定情信物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后的大戰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99章 兼江南東道采訪處置使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409章 朝野請圣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60章 峽口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51章 火云第34章 神勇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211章 我僅次于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84章 長離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沖突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124章 決戰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261章 宰相肚里能撐船第319章 大食轉攻為守,你閉嘴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后的長安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78章 陌刀將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67章 上架感言第124章 決戰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為將士奏功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115章 招募游俠,組建“神策”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157章 今后必為良相,又兼兩使第249章 吐蕃成為附屬,回到長安第391章 攻破陜郡,直逼洛陽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20章 上不疑我,勛章制度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60章 峽口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后的大戰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84章 長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沙湾县| 漯河市| 新邵县| 旅游| 登封市| 迁西县| 镇安县| 南汇区| 武威市| 丹东市| 唐河县| 酉阳| 德惠市| 荆门市| 华蓥市| 喀什市| 绿春县| 石河子市| 高碑店市| 尤溪县| 固始县| 龙游县| 潜江市| 县级市| 大洼县| 北辰区| 大宁县| 武乡县| 商洛市| 无棣县| 德清县| 清流县| 宜川县| 湘阴县| 永年县| 湖口县| 佳木斯市| 阿图什市| 西平县|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