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很小的時候,諜戰劇就伴隨著我成長,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保密局的槍聲》、《秘密圖紙》、《永不消逝的電波》、《羊城暗哨》等一系列黑白畫面的諜戰電影。這些電影雖然受歷史原因和條件限制等因素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故事性很強、很精彩。即使是在後來拍攝條件很高的情況下,這些被翻拍成電視劇的故事在我心中也是不能和老版的電影相比的。
我的小說裡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主角的出場有點晚。一些編輯就提出主角出場晚了不好。我不但沒有接受,而且還在這部小說裡把男主角的出場寫得更晚,還好這部小說的第一主角是女性。寫小說當然可以一開始就直接把男主角寫出來,這是個人對講某個故事的方式不同。更何況主角出場晚在古體小說中也是十分常見的。如果非要嚴格呆板地規定小說必須怎麼怎麼寫,那文學就沒有意義了。今天網絡文學風格的多樣性是前人想都不敢想的。
這些年來,間諜劇實在是太多了。間諜小說和間諜電視過多的情況下就難免出現情節雷同的現象。我一直在力求避免與別人的雷同,也力求避免自己各部小說情節的雷同。但是限於能力有限,似乎難以做到。間諜作品中最普遍的一種相似情節就是無休止地對身邊嫌疑人進行試探,通過這種較量來向觀衆表現一種所謂的高智商的較量。我卻是一直在儘量避免出現這樣的情節。喜歡間諜故事的讀者相信都熟悉有“龍潭三傑”之稱的中共早期打入國民黨機構的情報員李克農、錢壯飛、胡底,他們是在傳遞出情報後就迅速轉移出來了。其實國民黨方面也沒有掌握到他們就是共產黨的確鑿證據,也只能根據蛛絲馬跡進行懷疑。按照諜戰電視劇的規律,他們也就應該繼續留在國民黨內部和敵人鬥智鬥勇,以便於取得更多的勝利,那顯然是行不通的。間諜戰,尤其是戰爭年代的間諜戰,辨別真僞,不可能像現在破案或者法庭審案那樣需要有充足的證據才能定案。被懷疑就等於是暴露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即便是在很講究法律和人道的英國,二戰時期,在審理甄別流入英國的難民中的德國間諜的工作當中,那位盟軍首席反間諜官澳萊斯特?平託上校,對某些可疑人員也只是從邏輯推理上確定其就是德國間諜,也並沒有直接的證據來證明。英國當局還是按照間諜嫌疑犯將那些人一直關押到戰爭結束。當然,也沒有理由要求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所講述的故事一定要和真實的故事一樣。
間諜小說和偵探小說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即便是間諜小說,現在也是風格各異,形式多樣。這部小說算是偵探小說和間諜小說的結合。
很多喜歡諜戰作品的讀者朋友非常厲害,看得非常詳細,指出了我小說中很多失誤之處。我非常感謝這些朋友,更希望在今後的寫作中,有更多這樣的讀者朋友繼續指教,共同探討諜戰故事。
2010.2.21於簡陽石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