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3貍貓換太子
中槍以后絕對不會是摸一摸傷口,沒事兒。這是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的常識問題,就跟影視劇中的一個望遠鏡使用鏡頭一樣,使用望遠鏡絕對不會出現橫8形的視野,而是O形視野,但是就是沒人更改過這個問題,造成了多少代人的誤解。
李宗仁在五年后的臺兒莊戰役中曾經向所有參戰部隊下過一道命令“不要俘虜”,而今天的劉十三就給周建龍的特種連也下了同樣的命令,不過現在是劉十三的表演時間。
十發的帶彈量,四百米的距離,幾乎不需要任何遲疑和延遲瞄準,劉十三已經進入了亢奮狀態,從來沒有這種感覺過,也許就跟吸食毒品一樣,打了第一槍以后,就喜歡上了這種感覺,山谷中的日軍,遲滯了一下,兩邊山坡上的日軍還在繼續前進。
一口氣打完十發子彈,他才坐下來休息,拿出水壺喝了一口,從沒有想過會親手殺人,也從沒有想過自己會這么快進入狀態,劉十三用的子彈都是他一個一個在路上撿塊石頭把彈頭磨過的,子彈打中人以后,幾乎沒有存活的可能。
敵人進入一百米的時候,城墻上一溜的想起了槍聲,山谷公路上的日軍開始了集團沖鋒,保安團守的是西邊山坡這一段,日軍就是沖近了也不可能爬上這九米高的城墻,這里只是分散守軍實力。
劉十三喝完水,伸出半個頭觀察整個山谷的一線戰斗,整個109旅居然沒有幾挺重機槍,只有十數支輕機槍在壓制敵人的沖鋒,甚至還沒有劉十三這邊一百多只半自動步槍的效果好。
兩邊山坡的日軍都被壓制在山坡上,他們不能去支援谷底的戰斗,而長城兩邊對他們壓制的守軍也無法去支援長城缺口那一段,集團沖鋒,這是欺負國軍沒有重武器,如果是在旬縣任何一個大門前,絕對讓他們付出慘重的代價。
109旅的迫擊炮早已沒了炮彈,趙登禹也知道,如果有重武器,不多,只需要一門重炮,就可以讓谷底的敵人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趙登禹沒有申請支援,因為中央軍也打的很辛苦,也可以說慘。
雖然東線的中央軍的裝備好,他們卻面對的是日軍的絕對主力部隊,先前29軍上下對于中央軍的裝備還非常眼紅,還牢騷嘀咕老蔣偏心,也只有他們在喜峰口打了這三天,才知道日軍的厲害也不是吹的,因為他們面對的只是長城防線的一個山口。
而東線卻是非常寬的谷地和小平原,守住的難度比這里要大上數倍,相信中央軍的損失肯定比這邊要嚴重好多倍,趙登禹帶著大刀隊站在火線的后面,只要敵人靠近二十米內,就是大刀隊出擊的時刻。
也虧得這里是日軍施展不開重武器,不然就是有兩個趙登禹也定然魂歸塞外了,日軍突然有了騷亂,快到城墻前的日軍如同割草一般,不斷的有人栽倒,聽槍聲原來是西邊長城上的火力支援。
果然是中央軍軍級軍部直屬團的那種槍支,不需要手動送彈,射程和效率非常高,日本眼看就到城墻腳下了,拼著中槍,前面幾十名日軍都加快速度沖上了石階,趙登禹剛想帶領大刀隊迎戰,就看見西邊山坡城墻上居高臨下扔手榴彈。M24原來長達7秒的引信后來被改成了3秒,有幾顆手榴彈爆炸太早,彈片幾乎都奔著特種連下面的戰士頭頂而來,嚇的上面的人趕緊收手,繼續一部分人繼續壓制山坡上的日軍,一部分向下支援趙登禹這里。
西邊山坡上的日軍只要站起來的,就被點名,他們爬著,端槍根本對長城上的人沒有威脅,只要站起來或者移動確實長城上人的活靶子,日軍被手榴彈炸過,絕對沒有被M24炸過。
劉十三出售給國民革命軍的手榴彈是M25進攻型的,M24是防守型的,0.65公斤重的M24也只有居高臨下和特種連這些人的力氣才可以扔出四十米以上,3-4秒的引信延遲剛好是手榴彈在敵人頭頂爆炸。
沖在最前面的幾十個日軍沒有一個沖到城墻上的,都被M24的彈片雨給澆了一遍,大多都失去行動能力,受了重傷,M24不止是破片傷人,接近一斤的炸藥爆炸形成的沖擊波足以讓附近的人耳朵失聰,內臟受傷,動作遲滯。
長城上石階后的國家戰士對著已經躺下的敵人補槍,谷中還有大股敵人,拼著浪費子彈,也得確定這些人已經去見他們的天照大神,萬一那個沒死透,打黑槍,那可就虧大了。
“有電臺沒?”劉十三已經肯定了史書上的記載,中國軍隊在抗戰初期,以落后于日軍的裝備,在缺彈少糧的情況下,全靠血肉之軀在跟日軍拼殺,如果剛才沒有特種連援手,又將是一場肉搏戰。
打仗的目的不是死,而是為了更好的活著,既然被自己碰到了,那就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特種連是一個完整的連隊,肯定有自己的電臺,劉十三是故意問周建龍。
剛才的突然援手幫忙是周建龍的命令,他本身就是西北軍的人,當然不會看著戰士以命相搏,明明可以武器解決的事情,劉十三用特種連電臺給保安團值班室和旬縣電報局發了兩封電報。
一封是給值班的,誰值班就是誰收,排兩輛車去兵工廠等候命令,第二封是給燕素娥的,讓燕素娥調撥一些備用M24手榴彈,47MM迫擊炮彈,步槍子彈和兩挺重機槍以及相配子彈。
西山坡的敵人一直被壓在坡上不能動,而谷底和東邊山坡的敵人已經退了回去,西邊山坡上也不斷有人試著逃跑,卻沒有一人逃脫,都被等候著的槍口給點了名,特種連的這些家伙槍法比劉十三高明的可以拉出一大票,其余的也在伯仲之間。
劉十三練武是廢柴,步槍和手槍槍法還可以,打移動靶就又不行了,直到三水32J型半自動狙擊槍改造成,他才感覺找到了一個終身依靠,這玩意不用跑路,還不容靠近火線,殺敵于無形,也許是愛好和興趣,幾個月他的狙擊槍法跟這些老油條都有一拼。
趙登禹看到日軍已退,安排好了防守和值班,就跑到西邊來了,這里正面還壓著最少一兩百個日軍,劉十三已經瞄過西山坡上的敵人,都藏的挺好,應該是多次沖鋒早就瞅好了的,也就沒了興趣。
趙登禹跟劉十三客氣了幾句,他已經猜到劉十三是誰了,就是沒想到這么年輕而已,在六十三邊上的空臺階上坐了下來,拿起劉十三的狙擊槍,掂了掂重量,然后用槍上的瞄準鏡四處望望。
狙擊槍在中央軍有,在西北軍還真沒有,趙登禹也是第一次見,“可惜我用不到,我喜歡用刀砍死敵人,告訴他們中國也有血性男兒”,說完把狙擊槍放回了原位。
劉十三當然知道,真正的英雄是非常反感狙擊這種殺敵方式,幾乎跟偷襲和暗算是一個等級的,為英雄所不齒,趙登禹也應該是這類人,他參軍前是山東武術名家朱風軍的弟子,深受傳統英雄作風熏陶,講究的是大丈夫之類的。
“趙將軍,對待侵略者應當不擇手段,殺敵為上”劉十三沒想到這樣的大英雄也有迂腐的一面,“日軍,不是武林中的對手,不需要以常規方法面對,他們是侵略者,是民族大敵”劉十三拿起狙擊槍,遞給了趙登禹,“對待民族大敵,不需要仁慈,要不擇手段,這把狙擊槍送給你”。
劉十三給保安團畫出大刀式樣雖然跟正宗的大刀有點差距,但是在趙登禹這種武術高手手里,只要不是脫離刀的范疇都能發揮出十二分的性能,劉十三從特種連一個戰士手里拿過大刀,轉身回來遞給趙登禹。
趙登禹趕緊將狙擊槍放回原位,靠住墻垛,接過劉十三遞過來的刀,二話不說,就在這人群的狹小空間里挽了幾個刀花,連連稱贊好刀。
趙登禹的師傅跟形意門比起來當然就差遠了,屬于地方門派,趙登禹的刀,拳,棍,棒都是外家功夫,在四峰和四彪眼里,那就是小孩子玩泥巴,大人搓麻將,根本玩的不是一個層次。
特種連的刀都是根據個人喜好訂制的,大家這才反應過來,為什么團長讓出門還都背一把,原來是送人的,后面立即就全收集起來,一會就堆了一大堆,一百五十多把,也不是一個小數目,趙登禹的大刀隊才六十多個人,看來可以擴充了。
趙登禹大刀隊的刀這幾天已經修修補補實在是看著太破了,近戰肉搏的時候,大刀都是硬磕的,不是刀口卷就是被蹦缺口,還有被日軍小隊長的指揮刀給削斷的,總之非常凄慘,有沒有補充的,只有在后面支起爐子臨時修補。 “這批刀是合金刀,高硬度合金鋼打造,韌性和剛性都比較高,它的損毀率幾乎可以忽略,除非是故意毀壞,希望能幫到你們”劉十三給趙登禹說這話,怎么覺得自己想個救世主,難道當年的那些古神也玩過這個。
趙登禹聽完劉十三的話,就明白了,如果倒退幾十年上百年,這就是武林中傳說的神兵利器,是不是好刀,除了材料重要,韌性,剛性和便于攜帶都是評價標準,這一百多把大刀居然長的一模一樣。
趙登禹是農民之子,先跟隨師傅習武,后跟隨馮玉祥當護衛,在當連長,一直到旅長,他當然沒接觸過工業制造,腦子里還想的是鐵匠一錘一錘打造武器的情景。
如果讓他知道,兵工廠大型沖壓機,一次就可以沖壓十幾把毛坯,電動工具打磨,好的打磨師傅一天造幾十把,他一定下吧都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