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4勸降書
在使用核彈這種劃時代武器之前,劉十三覺得有必要來點官面文章,親自起草了一篇勸降書,然后由參謀部潤色。
一封以漢文,俄文,英文,阿拉伯文,日文六種文字謄寫六遍的勸降信,再次經過五國駐西北通訊社發到各國報社。
然后這封電文以明碼發報形式,在西北戰區指揮部通訊部,發給了蘇聯,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
羅斯福看到這封電報后,幾乎也差點把持不住,如果不是腿腳不便,肯定會跺腳大罵,劉十三真坑人,中國人真陰險。
羅斯福來中國帶領的隨員里,也有不少的科學家,他們在嘉福礦業提供的專利里發現了原子方面的專利技術。
而這也正是西方科學家們正在突破的技術,盡管專利已經被申請走了,他們可不認為中國方面已經應用了原子技術。
所以在回國后,原子科學家們就建議軍方向總統申請盡快支持原子能技術的開發,并且向總統保證這將是劃時代的武器。
羅斯福調集了超過國家三分之一的人力和物力,超過三分之一的流動資金,全力支持原子能技術的開發和利用,特別是原子武器。
羅斯福領導下的美國,英國和加拿大,有三千多家工廠參與,數百名頂尖科學家加盟,直接服務的工人有十多萬人。
可是,美國這一攤子都鋪開了,劉十三卻突然說,不好意思,這個東西我都有了,依據五國同盟租借法案,就是租用原子技術共享,也比自己發展來的劃算。
蘇聯和日本的科學家也在攻克原子能方面的技術,不過也才是剛剛起步,還處于理論研究階段。
蘇聯國防部和日本大本營,對于中國西北戰區總司令,世界東方五大戰區的最高指揮官,劉十三發出的勸降信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當然不可能僅憑一封勸降信,就讓蘇聯和日本將吃進肚子里的地盤和既得利益吐出來。
即就是中國西北戰區掌握了大炮仗,蘇聯和日本也沒有可能就這么輕易屈服,兩國上千萬的兵力,散布在全球,也不是原子武器所能解決的。
美國也放緩了原子技術的研究,這玩意真的太耗國力了,既然中國政府有,租想方設法搞到這門技術就行了。
現在能放響的核彈就兩顆,一顆還在德國,一顆在旬縣,還有三顆暫時用不了,核啟動鑰匙在劉十三寶貝女兒身上。
制造核彈盡管有材料,由于前面六顆都是小中型的,所以第七顆的目標是五十萬噸級,這就跟五萬噸噸級和十五萬噸級的有了區別。
五萬噸級的當初在內蒙古不西部的沙漠里已經做了實驗了,剩下的五顆都是十五萬噸級的,劉十三決定動用自己手里的這一顆。
九架B-17被挑選了出來,所有的機組成員都是經過中國西北戰區指揮部和四大世界級戰區指揮部聯合審核過的。
從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地趕來原子能專家們,也是經過美國政府審核的人員,人數一路壓到了十五人。
按照計劃,九架B-17將兵分三路,分別對基輔,明斯克和斯大林格勒三地三個方向同時出發進行轟炸。
當然只有斯大林格勒這一路是真的,其余兩路都是攜帶常規炸彈,將對基輔,明斯克的重要工業目標進行轟炸。
三路同時進發可以掩護攜帶核彈轟炸機被攔截的成功率,可以最大限度的分散蘇聯本土的空軍機動防護力量。
跟隨三個轟炸機機群一起前往的還有最新式的孽龍噴氣式戰斗機,將以巡航速度對三路轟炸隊伍進行全程掩護。
去明斯克和基輔的六架飛機各攜帶12噸彈藥,在蘇聯境內沒有時間在空中進行第二次裝彈,所以一扔就立即跟隨戰斗機往回跑。
而去斯大林格勒的這三架轟炸機,其中一架是攜帶十五萬噸當量的核彈運輸機,另外兩家都是觀察機和氣象機。
其中一個里面裝備各種儀器,將對核爆后的氣象條件進行追蹤和記錄,另一個是觀察機,對核爆后的破壞力,軍事價值進行評估。
這兩架飛機所攜帶回來的資料,將成為從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遠途跑來的科學家,物理學家進行研究的資料。
由于核爆試驗,中國科學家和德國科學家已經有了第一手資料,這次的資料也將會是對第一次獲得資料的一個補充。
美國派來的P系列戰斗機,也是美國第二代螺旋槳單翼飛機的最后一款,跟其英國的噴火,颶風,德國的BF-109系列,ME系列,日本的零式系列,蘇聯的伊系列,雅克系列都是各有千秋。
P-40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的P-28經過幾次改造升級,跟B-17一起定型生產,供應美國陸軍航空隊的一款重型戰斗機。
P-40和BF-109的航程均在700-800千米,時速在680公里,而西北戰區的BF-109已經是BF-109K系列了。
BF-109K戰斗機,是在BF-109的基礎之上,將機翼的兩挺機槍改為機槍,并將其位置移動到了螺旋槳的上半部。
而且在機腹部增加了一部30MM機載機關炮,以增強BF109K的火力強度,西北戰區原有的BF-109戰機都無償撥給了西南戰區。
P-40是在P-36的基礎上,將其發動機的風冷式變成了液冷式,相對來說也不算是多大的改進和升級。
但是P-40保留了P-36的強大優勢火力和強橫結構,機頭有兩挺機槍,在機翼上有四挺機載機槍。
P-40比第二代戰斗機的大部分戰斗機火力都強,跟日本零式戰斗機一樣,由于采用了全金屬結構,所以只要不打中要害,總能飛回去。
執行轟炸任務的B-17是半夜三點起飛的,緊接著起飛的是P-40和BF-109K戰斗機,他們的700KM航程,攜帶副油箱,也只能跟到基輔和明斯克。
在空中做短暫的停留,就得返航,不過這時間已經足夠三家轟炸機丟完炸彈,然后跟他們一起跑路的。
蘇聯不比日本,蘇聯本土的戰斗機根據設在中蘇邊境的雷達記錄顯示,超過了三千多架,最主要的是執行轟炸任務,而不是奪取制空權。
最后起飛的是孽龍重型攻擊機,攜帶了四個副油箱,這讓航程增加到了三千千米,是普通戰斗機的四倍距離。
而孽龍輕型攻擊機,在攜帶兩個副油箱后,航程也遠遠大于普通戰斗機的700-800KM,直上兩千公里以上。
由于斯大林格勒遠在蘇聯腹地中心,所以也只有孽龍重型攻擊機可以跟上,好在孽龍重型攻擊機已經有五百多架,足夠此次任務執行。
孽龍型攻擊機也是旬縣軍工廠自主研發和生產的第一款攻擊機,這主要是有德國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飛機生產經驗,才能讓旬縣一舉跨越式的研發第三代戰斗機。
孽龍攻擊機的生產專利和技術是跟德國共享的,德國的孽龍重型攻擊機只有兩百架,因為德國的BF-109K,BF-109J等機型相對來說并不落后。
而近千架的孽龍輕型攻擊機,將負責對基輔和明斯克的支援任務,也負責吸引蘇聯的大部分戰斗機。
為了配合九架轟炸機,中國西北戰區和世界東方五大戰區共派出了第二代戰斗機兩千多架,第三代戰斗機一千五百多架。
這也是劉十三手里所掌握的所有空軍戰斗級和攻擊機,在局部上,空軍部隊已經相對的占據局部優勢地位,超過了蘇聯和日本在中國的空軍部署。
按照計劃,攜帶核彈的轟炸機將在斯大林格勒的早晨六點鐘準時到達,并在六點十分投下核彈,在六點二十分開始返航。
飛機機群在越過內蒙古后,就兵分三路開始行動,由于是晚上行動,在進入蘇聯境內一百公里后,才碰到有蘇聯戰斗機巡邏。
這還是蘇聯在接到劉十三的大炮仗警告后,增加的飛行巡邏,在沒有雷達的情況下,就只能靠目視和使用地面設固定監聽站來完成監視任務。
能夠碰到蘇聯巡邏戰斗機,主要是進入蘇聯的機群編隊太過龐大了,即就是在雷達偵測和無線電引導下,也面沒有躲過蘇聯的巡航戰斗機。
蘇聯的兩架雅克-9戰斗機,在剛發現孽龍攻擊機編隊,就被一串機炮擊中,兩架雅克-9連還手之力都沒有,就在空中凌空爆炸。
兩架雅克-9戰斗機都裝有無線電對講設備,這也是蘇聯所有戰斗機出廠時新加的制式裝備,陸軍營以上各級指揮部和坦克都有這種裝備。
兩架雅克-9消失五分鐘后,蘇聯的所有戰機開始升空,尋找戰機和占據有利空間,并開始在蘇聯本土各重點城市和地區上空巡邏。
戰斗機例行巡邏,都是要隔一段時間跟基地取得聯系的,如果時間超過后,沒有聯系,這就是戰斗警報。
基輔的烏克蘭和明斯克的白俄羅斯方向,在蘇聯戰機升空后,都遭到了襲擊,很多飛機在爬升階段就遭到了攻擊。
而斯大林格勒這個方向卻一直相安無事,無論是B-17還是孽龍重型攻擊機,他們的飛行高度都在一萬三千米上空。
而蘇聯的伊-15,伊-20和雅克-7,雅克-9戰斗機的飛行上限都是一萬米,這中間差出三千米看著好像沒有多少。
可是你想想,普通的高射機槍射高也就兩千米,而105MM高射炮的射高在五千米左右,這是多大的差距。
在一萬米巡航的戰斗機,對一萬三千米高的戰斗機白天也就看到一個西瓜子大小,晚上想看見根本不可能。
擊毀兩架雅克-9這是因為BF-109K和P-40的升限也是一萬米,根本達不到一萬三千米,而避過阻攔。
在北半球夏季,早上六點鐘,絕大部分地區已經是魚肚白的天氣,而在一萬米高空的飛機,則已經能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陽了。
隨著氣象機不斷的在讀取各項氣象數據,觀察機上的各種拍照設備和記錄設備也相繼開機檢查,檢查正常后,立即關機斷電。
而核彈運輸機上的工作人員,在最后一遍檢查核彈的工作狀態,然后由吳析交出核彈鑰匙給軍方人員,開始啟動核彈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