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的盒子,設(shè)計很精巧,像是一個魯班鎖,上面雕刻著各色的花紋。
開啓盒子的方式很巧妙,楊七拿在手裡擺弄了十幾下,也沒有開啓盒子。
趙德芳只擺弄了兩下,盒子就開啓了。
躺在盒子中間的是一塊明黃色絹布包裹的印璽。
螭紐,六面,肩面上刻有‘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八個隸字,螭角上有微微的瑕疵,以金鑲之。
翻過印璽正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魚篆字。
傳國玉璽!
世人皆知傳國璽上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魚篆字,卻不知上面還刻有‘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八個隸字。
世人皆知傳國玉璽因故卻了一角,所有人都以爲(wèi)是印璽的正面缺了一角,其實不然,真正缺一角的是螭紐上的螭角。
這也是爲(wèi)何傳國玉璽失蹤以後,許多人仿造,卻輕易被拆穿的原因。
很顯然,擺在楊七面前的這一方傳國玉璽是真品無異。
自從後唐皇帝和皇太后自焚玄武樓以後,此印璽就不見蹤影,沒想到居然輾轉(zhuǎn)流落到了趙德芳手裡。
正史上,傳國玉璽自後唐消失以後,終宋一朝,一直沒有出現(xiàn)過。
楊七暗自猜想,歷史上大概就是趙德芳得了此物,想要留著稱帝的時候自己用,卻沒想到被趙光義給坑死了,只能把這個東西帶進棺材。
傳國玉璽可是正統(tǒng)的象徵。
饒是以楊七在後世見多識廣,此刻見到此物的時候,也難免有些激動。
不論在什麼時期,這東西都是國寶,獨一無二,分量極重的國寶。
這種東西與其扔出去讓大家搶,還不如留著自己收藏。
楊七把玩著傳國玉璽,看向了肉疼的趙德芳。
屏退了左右以後,兩個人就在白塔內(nèi),一談就是一夜,沒有人知道兩個人談了什麼。
次日天矇矇亮的時候,趙德芳就走了。
而傳國玉璽則留在了楊七手裡。
楊七拿到了傳國玉璽以後,回去就珍藏了起來。
……
大宋要掀起北伐大戰(zhàn),遼國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自從楊七解除了對遼國的經(jīng)濟控制以後,遼國的上京城再次的繁榮了起來。
長時間的經(jīng)濟控制,導(dǎo)致了上京城的遼國百姓們購物有點瘋狂。
他們害怕經(jīng)濟控制再次爆發(fā),所以他們幾乎把手頭上的錢財,全都換成了生活用品。
然而,和上京城街道上的繁華不同,被百姓們拱衛(wèi)在中間的皇宮顯得有些死氣沉沉。
蕭太后牽著小皇帝共坐在龍椅上。
遼國文武百官們靜悄悄的站在臺下。
針落可聞。
蕭太后瞪著鳳眼,冷喝道:“說話啊!一個個都啞巴了。趙光義揮兵百萬,南侵我大遼,你們一個個就沒什麼想說的嗎?”
面對蕭太后的質(zhì)問,大殿裡仍舊靜悄悄的。
蕭太后唯有點名,“韓愛卿,你以爲(wèi)當(dāng)如何應(yīng)對?”
蕭太后點名韓德讓,韓德讓自然不可能裝聾作啞。
左右搖晃了一下腦袋上的翎羽,韓德讓躬身道:“回太后的話,老臣以爲(wèi),事到如今,唯有一戰(zhàn)。宋國大兵壓境,以趙光義的性子,調(diào)動這麼多兵馬,若是不打一場,恐怕難以收場。”
蕭太后挑起鳳眉,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打自然是要打,我大遼也不是軟柿子。歷來只有我大遼欺負(fù)別人的份,哪有被別人欺負(fù)這一說。”
蕭太后這話說的輕飄飄的,可是言語間卻充滿了那種強國應(yīng)有的霸氣。
說完這話,不等百官拍馬屁,蕭太后話鋒一轉(zhuǎn),道:“只是我大遼如今內(nèi)憂嚴(yán)重,雖然在禁海的政令上稍有成果,可百姓依然困苦。以國庫如今的存糧,只怕難以支撐一場動則百萬人的大戰(zhàn)。
諸位愛卿可有良策解決大軍出征的糧草問題。”
遼國樞密使北院大王耶律斜珍出列道:“不知如今國庫存糧,能支持多少大軍出征?”
蕭太后神色有些黯淡,低聲道:“不足二十萬……”
二十萬?
百官們聞言都是一愣,旋即趕忙低下頭。
國庫的存糧僅夠二十萬大軍出征所用。
二十萬大軍對上宋國的百萬大軍,未戰(zhàn)就先輸了一頭。
雖說趙光義號稱有百萬大軍,有點吹噓的成分,但趙光義能吹出百萬大軍,那麼他真正帶領(lǐng)的兵馬,就絕不會少於六十萬。
即便如此,大遼的二十萬大軍也擋不住宋國的大軍。
耶律斜軫聽到了這個數(shù)字以後,臉色鐵青。
蕭太后鳳目掃視百官,淡淡道:“如今國難當(dāng)頭,諸位愛卿是不是也該出一出力了?”
百官們面面相覷,蕭太后這是要薅羊毛,讓他們出血。
已經(jīng)被薅過了一次的百官們,自然不可能再被薅一次。
一時間大殿內(nèi)議論紛紛。
有人提議讓大軍就食於敵,有人提議堅壁清野收攏燕雲(yún)十六州百姓手裡的糧草供給大軍……
衆(zhòng)說紛紜,沒有一個定論。
蕭太后冷眼看著臺下的羣臣,心中殺意凌然。
可以同富貴,卻不願意共患難,這種臣子,大遼不需要。
大遼之所以能夠稱霸北方,靠的就是團結(jié)。
自遼太祖耶律阿骨打立契丹國起,遼國就是靠著契丹八部的團結(jié),加上了不斷的吞併和削弱那些小部落崛起的。
如今大遼江山打下來了,大家也被富貴瞇住了眼,忘了曾經(jīng)他們是從缺衣少食的遊牧部落爬起來的。
腐朽的貴族需要消滅,新興的貴族需要扶持。
如此才能給大遼輸入更多新鮮的血液,才能繼續(xù)強大下去。
蕭太后雖然是個女人,可是殺起人來絕不手軟。
耶律斜軫算是朝中少數(shù)了解蕭太后的人之一,他也是第一個感受到蕭太后眼中充滿了殺氣的人。
當(dāng)即,耶律斜軫出列,沉聲道:“老臣願意率軍出征,凡老臣部下,願就食於敵,不耗費國庫錢糧。”
關(guān)鍵時刻,耶律斜軫出聲,壓下了蕭太后的殺心。
耶律斜軫代表自己一派系的貴族妥協(xié),讓朝堂上爲(wèi)之一靜。
耶律斜軫作爲(wèi)遼國樞密使,地位僅次於耶律休哥之下,他已經(jīng)低頭服軟了。
朝廷上的其他百官自然不可能再愚蠢下去。
耶律斜軫的妥協(xié),像是提醒了朝堂上的百官。
百官們一改剛纔的態(tài)度,紛紛表示願意幫忙。
有出萬擔(dān)米的,有出萬頭羊的,有出兵甲的,有出衣物的。
然後,即便是把他們口中的東西加起來,依然是杯水車薪。
大遼想要對抗宋國的百萬雄兵,可不是一二十萬兵力就能抵擋的。
最不起碼也得派遣六十萬的大軍。
六十萬大軍出征,每日耗費的錢糧數(shù)以萬計。
單看趙光義爲(wèi)了徵遼,不僅解開了封藏多年的封樁庫,還向南國錢行借貸了一萬萬錢,就足以證明,打仗,特別是打大仗,多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