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部隊竄抵西流溪以南地區后,會同吉武部隊夾擊第十三師。
第十三師官兵勇敢抵擋敵之吉武、濱田兩支部隊,與之展開了異常激烈的戰斗。
經過雙方一天一夜的戰斗后,所到之處無不血流成河,實體成堆,黨國第十三軍的全體官兵傷亡慘重,逼不得已在1943年5月25日的時候,被迫向偏巖方面潰退。
留下的只是一路的戰友,還有踏在戰友尸體上,緊追不舍的鬼子濱田部隊。
偏巖位于長陽與宜昌交界間之丹水南岸,是通往第六戰區江防的戰略要沖,對保衛石牌要塞起到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
蔣校長鑒于偏巖地位的重要,1943年5月25日上午10時,電話通知江防軍吳長官轉令第十三師的兄弟,必須死守偏巖。
但曹師長,此時對自己的部隊已失去掌握,部隊繼續向三斗坪方面撤退。
然而有幸的是,在這緊要關頭,第五師之十四團已占領饅頭咀陣地,遂掩護第十三師安全通過。
至此,第五師便接替偏巖一帶陣地,以策應石牌之決戰部署。
第五師是一支善于打攻守戰的部隊,曾參加過桂南會戰和反攻宜昌之戰。
劉師長不僅帶兵嚴格,他還時時告誡自己的屬下:
“幸生不生,必死不死”、“寧為玉碎,不求瓦全”。
因此,五師官兵都能做到臨陣不亂,臨危不懼,信心堅定,沉著應戰,從而攻必克,守必固。
此時,第五師接過偏巖這一帶陣地后,他們獨擋鬼子主力的進攻,并在偏巖至饅頭咀28華里的山沖里,與敵進行多次激烈的交鋒,并取得卓越戰績。
當鬼子三十九師團向偏巖進犯的時候,此時控制宜昌的鬼子野地支隊,于5月23日黃昏后渡過長江,在南岸鬼子軍占領區內集結。
24日黎明,以橋木部隊(步兵第六十八聯隊)為右第一線,木尾浦部隊(步兵第二三一聯隊,配屬西島大隊)為左第一線,長野部隊(步兵第二一七聯隊)為第二線,從五龍口、石榴河出動,并在宜昌北岸炮兵部隊加農炮、榴彈炮的猛烈炮火支援下,向黨國第十八軍十八師之冬青樹、棗子樹陣地猛攻。
守軍的兄弟們,奮起迎擊,雙方展開了極為激烈的炮火戰斗,在趴活的支援下,雙方的白刃戰和槍戰都異常的血腥和激烈。
戰至下午,鬼子那邊增援三四千人,繼續向第十八師陣地展開猛烈的攻擊。
第十八師冬青樹右翼陣地在鬼子強有力的火力支援和兵力支援之下,被鬼子突破。
橋木部隊于當天晚間進入雨臺山東側一線,并向偏巖方向進擊。
同時,鬼子木尾浦部隊于24日日落之前,向黨國雨臺山守軍第十八軍暫編第三十四師某團陣地發起攻擊。
雙方展開了極為猛烈的戰斗,所到之處,無不硝煙四起。
雨臺山海拔576米,黨國軍隊的防御工事極為堅固,并設有側面防御火力,處于易守難攻狀態。
第一天,攻山的鬼子就遭第三十四師守軍的強烈還擊,戰斗卻沒有多少進展。
第二天午前,鬼子集中全力繼向雨臺山我軍陣地猛攻,但還是沒有進展。
鬼子服部少尉以下數人被黨國士兵擊斃,數十人負傷。
鬼子屢攻雨臺山不下,最終惱羞成怒,在下午3時以后,調來飛機對雨臺山第十八軍陣地進行兩次轟炸,步兵在飛機掩護下向第十八軍的陣地猛攻。
在猛烈的炮火和飛機的掩護下,即使第三十四師在厲害,最終還是在雨臺山陣地上,被鬼子攻破。
留下了一大堆鬼子和黨國將士四分五裂的尸體,每一寸徒弟上,都被他們的鮮血染成了紅色。
木尾浦部隊于1943年5月26日黃昏時分亦向偏巖方向前進。
長野部隊突破黨國柳林子陣地后,也揮兵直指偏巖。
至此,鬼子第三師團和第三十九師團,以及野地支隊正向石牌外圍黨國江防軍側背后——偏巖一帶聚集,一場決戰迫在眉睫。
5月25日下午,鬼子在軍用飛機掩護下,向偏巖發起攻擊。
黨國第五師官兵奮力迎戰,阻擊鬼子。
這時,由于第五師偏巖左翼暫編第三十四師之雨臺山、月亮巖陣地已被敵突破,同時又有第八十六軍之六十七師、三十二軍之一三九師等大批友軍從鴨子口、都鎮灣方面向偏巖上首之高家堰撤退,轉移木橋溪、賀家坪。
據此,江防軍總部當即調整部署:
以第五師、十八師、十一師分別守備饅頭咀、峽當口、石牌之線。
第五師迅即占領夾龍口至饅頭咀一線,阻擊鬼子。
第五師以十四團占領饅頭咀側面陣地,十五團在峽當口占領陣地,與十八師并肩作戰。
該師十三團已部署在五龍觀、觀音閣一線,以阻止鬼子第十三師團從都鎮灣北上迂回。
5月26日早晨,鬼子長野部隊以密集的縱隊向夾龍口、饅頭咀第五師陣地突進,被第五師及十八師團團包圍,并向敵展開猛烈攻擊,打得鬼子在丹水兩岸的山沖里擠作一團,展開、疏散都無法施展。
特別是鬼子廣瀨大隊被第五師孤立于西北一高地之上,陷于絕境。
戰至夜間,長野部隊向野地支隊長發出電告:
“決定焚燒軍旗,全員玉碎。”
為援救長野部隊,野地支隊長命橋木部隊馳援,同樣遭到華夏國軍隊痛擊。
這一仗打得很漂亮,斃傷鬼子3000多人。
敵步兵第二一七聯隊第一大隊大隊長廣瀨義福少佐戰死陣中,這是又一個喪命鄂西戰場的鬼子校級指揮官。
饅頭咀之役,鬼子慘敗,鬼子的囂張氣焰被打掉。
然而,黨國第五師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連同往后的對日作戰,該師共有508位官兵壯烈殉國。
后來五師和當地民眾為緬懷英烈,在英雄的饅頭咀山巔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