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

在聽說歐陽通建言三王出閣讀書之後,格輔元心情就大大崩壞,很是埋怨對方何苦多此一舉!

同時他心裡也在好奇,歐陽通爲什麼要這麼做?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具體的力量在推動,又或者有著一個周詳縝密的計劃將要圍繞三王而進行?

這些問題不搞清楚,格輔元寢食難安,不僅僅只是爲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更是擔心懵懂中被捲入一股什麼風潮中去。歐陽通上書緊銜在他之後,又極容易讓人誤解他是否在與歐陽通已經串聯起來,搞什麼計劃。

格輔元能夠確定自己是沒有,但不確定歐陽通。所以他纔在一找到機會,便匆匆趕來殿中省,想要問個清楚。

結果歐陽通卻告訴他只是單純的人情參議,覺得三王既然長大了就應該讀書,這解釋實在讓格輔元無法接受,情急之下甚至語氣都有失平和,隱斥對方食古不化,不合時宜。

歐陽通聞言後並不惱怒,垂首無語,過了好一會兒,才捻鬚低聲道:“老夫時齡六十有四,半生無制盛典,所守唯此一心。名王血嗣,豈可荒長!滿朝君子、高智怯聲,老朽昏聵、不懼一言。”

聽到歐陽通的回答,格輔元微微一滯,頗有幾分無言以對之感。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澀聲道:“只恐孤血橫流,赤此一言……”

“言出於此,血止於此!”

歐陽通繼續說道。

格輔元張張嘴,徹底沒話說了。他倒不是因爲歐陽通的純直而感自慚,如果真的有必要,他又何懼剖心?只是歐陽通的這番弄險,在他看來實在沒有必要。

畢竟,嗣雍王等三子久養禁中,誰也不知他們秉性、材質究竟如何,強將他們扯入時局之內,且不說歐陽通自身所要承受的風險,對那三王其實也是禍福難測,未必就是好。

話講到這一步,其實已經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他也不可能逼著歐陽通立約爲契,保證遭受牽連後絕不攀咬他格某人。他雖然也有一部分謀身之想,但終究還是擔心再生波瀾,使亡者身名更污。

又坐了片刻,格輔元才從席中立起,告辭而去。如果歐陽通真是有什麼險謀弄巧,他還可以藉機大罵一通以發泄。但對方如此坦誠,他也實在沒有再問責的必要。

對於歐陽通其人品性,他是信得過的,既然這麼說了,便不會有什麼隱情藏留。

回到官署之際,正逢憲臺堂食。格輔元這會兒心如亂麻,實在沒有什麼心情吃飯。但越是這樣的情況下,他反而越想聽一聽屬下朝臣們有沒有針對於此的討論,還是打起精神,往廊下食堂而去。

邁步行入食堂之中,格輔元心不在焉的頷首迴應著下屬們的見禮。只是在將要行到內堂自己席位的時候,卻看到另一名肅政大夫李昭德已經就案而食。

御史臺雖然分左右任事,但眼下官署、堂食還是連在一起。

雖然分掌左右憲臺,李昭德卻要比格輔元年輕得多,四十出頭的年紀正當壯年??吹礁褫o元行來,李昭德只是點點頭,便垂首繼續用餐。

兩名憲臺官長餐席相隔不遠,又過了一會兒,李昭德才突然想起一事,擡頭對格輔元說道:“午前外吏傳信,其中一箋送錯,復州狄懷英致書格公,我已經派人送歸,不知格公可見?”

格輔元心裡還在想著歐陽通之事,聞言後只是略表詫異:“有麼?這倒沒有留意,稍後歸署再問?!?

“還是要記得看一看,狄懷英今次真是……嘿,也不知他投書格公究竟爲何?!?

打開話頭之後,李昭德索性放下手中玉箸,談興濃了起來,只是頗有幾分幸災樂禍的模樣。

狄仁傑最近倒了黴,原本此前巡撫江南,歸朝後便頗有拜相傳聞,只因豫州兵變而稍作延後,臨時外派豫州。

越王父子敗亡太快,誰也不懷疑狄仁傑有沒有能力快速撫定地方人情事務,本來就拜相有望,再積此功,歸朝之日便是拜相之期更加篤定。

但沒想到狄仁傑在地方交惡率軍平叛的宰相張光輔,張光輔歸朝之後首先便彈劾狄仁傑。彼此是非如何且不論,一在內一在外,且張光輔新功甫立,氣焰正旺,自然是狄仁傑落敗,被遠貶湖北復州,原本唾手可得的相位變得遙遙無期。

易地而處,李昭德覺得他要是狄仁傑,絕對不會忍下這口氣,聯結朝中同好伺機報復張光輔那是必然。只是沒想到格輔元不聲不響,居然跟狄仁傑還有這種同盟的交情。

格輔元自己一褲襠的黃泥巴,又哪有心情去關心狄仁傑。但見李昭德這幅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表情,心中也覺忐忑,不願捲入張光輔與狄仁傑之間的糾紛中,索性飯也不吃了,站起身便匆匆往官署行去。

看到格輔元行色匆匆的離開,李昭德在席上便笑了起來:“田舍翁,乍驚乍動,實在有失從容,全無大臣體格!”

李昭德出身隴右李氏,父親李爽歷太宗、高宗兩朝,可謂名門、高官之後,素來自視甚高。在他眼中,滿朝就沒有幾個不是鄉巴佬兒的,人緣不算太好,但能力又實在不差,也沒有幾個人跟他置氣。

他眼下嘲笑格輔元,不僅僅是因爲對方匆匆離去,也因爲此前奏請建慈烏臺事宜。明眼人都看得出,神皇陛下這是在做套,偏偏格輔元還一頭扎進去。

在李昭德看來,身爲立朝大臣,就該著眼當下,瞻望於後,格輔元糾纏於前塵往事之中,純粹是拎不清,無補當下,自尋煩惱。

且不說李昭德的嘲諷,格輔元回到官署之後,便讓文吏找來狄仁傑的來信,展開之後匆匆一覽,臉色頓時變得更加難看:“竟不知復州尺牘已收納臺??!狄某人浪跡江湖,不阻臧否,可謂遊相!”

說話間,狄仁傑那一封來信已經被他揉成一團,隨手丟進了案側炭盆中。

他之所以如此氣惱,就在於狄仁傑來信內容,並不是他以爲議論豫州是非,所論居然也是慈烏臺事宜。

言辭雖然略有含蓄,但格輔元也能看得出字裡行間那一份不滿與告誡,警告他不要再糾纏於故太子李賢往事中不能自拔。

若是往常,格輔元不至於如此氣量狹小,畢竟彼此處境、立場都不相同,他也自有不得已的苦衷,並不求所有人都能理解他??墒乾F在正是心亂之際,又被貶官千里之外的狄仁傑給教訓一番,心中羞惱可想而知。

歐陽通所謂滿朝君子高智怯聲,就是此類了!

在這一瞬間,格輔元甚至隱隱有些體會到歐陽通那種孤憤純直的心情。妄求周全,一退再退,換來的只是咄咄逼人、步步緊逼,終會再無可退!

——————————

外廷幾名重臣的糾紛,李潼無從得知。但就算打聽不到,他也能想象出來。

其實從初抄《慈烏詩》並得知曾參因此而獲封贈之後,李潼便明白他這根攪屎棍算是被他奶奶留意到了,只等著什麼時候就拿出來用一用。

想要在這武周代唐的敏感時期活下去,做舔狗只是基本操作。而且這一領域中大能諸多,競爭實在很激烈,如果僅止於拍馬屁,那是註定要被淘汰。

眼下武則天爲了篡唐,手中所掌握人、物無不利用到極致,想要求幸者,也都在努力發掘自己的能力極限。薛懷義個賣野藥的不獨榻上逞強,還要督造明堂、編修佛經乃至於領兵作戰。

武承嗣等武家人,除了積極造勢之外,也在死死按住住皇帝李旦瘋狂出入。至於那些酷吏們更不用多說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李潼是個啥?一個小孫子罷了,武則天要弄死他,哈欠都不帶打一個的,但弄死了無非多一條人命債,留下來或還有別的用處。

太后與皇帝,眼下是兩極對抗,朝臣們非此即彼,立場很單一。武則天需要讓他們自亂陣腳,不能保持同心同德,如此便能削弱來自朝臣羣體的牴觸。

如果李潼一家達不到這樣的效果,那也無所謂,反正人還拘在禁中,試一試又沒壞處,不好用再丟在一邊不聞不問就是了。外廷誰敢因此喋喋不休,正好趁機收拾掉一批。

先是決定建造慈烏臺,現在又允許他們兄弟三個讀書學習,這一樁樁的境遇改變,讓李潼意識到他這根攪屎棍用的還挺順手。

至於因此在朝內造成什麼樣的糾紛或動盪,那已經不是他能控制的了。歷史證明就算沒有他的參與,武周代唐也是勢不可逆。

就算因爲他的存在而破壞了朝臣們的統一陣線,使得武周代唐能更順遂的進行,李潼也沒有多大的心理負擔。

且不說崽賣爺田不心疼,這大唐江山由始至終也不是他的天下,他四叔李旦還哭著喊著推位讓母,被皇位扎得屁股疼。講到賣祖業,李潼也不甘落後。

畢竟,天下是大家的,小命是自己的,真要講人倫,叔叔和奶奶還說不準誰更親。反正天授年後,大家都要改姓武。

更何況,家產充公之後,我也未必不能望一望。既然事實證明,兒子統統廢物,興許大家對孫子有了一絲期待呢?

當然,這都是後話,擺在眼前的還是捲起小書包,乖乖去上學。

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110 託事獻命0121 徐敬真引誣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034 狄公滿腹荊棘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270 兵入武氏邸0281 牡丹花下死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159 皇孫李寶雨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161 宰相薦才0191 少王竟知有我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120 諸用仰於國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087 蓮生獻經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038 水漲船高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56 武氏羣英會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307 南望老人星0292 留財不留人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203 奔跑的大王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159 皇孫李寶雨0218 銀青光祿大夫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097 壯力當賞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009 聖心取捨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389 鄭女文茵0001 大唐宗王0027 南衙北衙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206 一支穿雲箭0260 分頭入洞房0101 出閣河東王0105 人間滋味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290 懼親如仇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260 分頭入洞房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069 大麴《萬象》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
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110 託事獻命0121 徐敬真引誣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034 狄公滿腹荊棘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270 兵入武氏邸0281 牡丹花下死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159 皇孫李寶雨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161 宰相薦才0191 少王竟知有我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120 諸用仰於國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087 蓮生獻經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038 水漲船高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56 武氏羣英會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307 南望老人星0292 留財不留人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203 奔跑的大王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159 皇孫李寶雨0218 銀青光祿大夫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097 壯力當賞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009 聖心取捨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389 鄭女文茵0001 大唐宗王0027 南衙北衙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206 一支穿雲箭0260 分頭入洞房0101 出閣河東王0105 人間滋味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290 懼親如仇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260 分頭入洞房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069 大麴《萬象》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