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中戒備森嚴,已經整頓待發的軍隊只等項羽的一聲傳喚便會開赴前線去了。
呂晴等人進入了城中之後便是在臨江王的熱情的邀請之下,不得不去參加所謂的歡迎宴會。
只見那依山傍水之處亭臺樓榭,風景秀麗之中似有風情無限。呂晴等人便是在丫鬟的帶領之下來到了一個相對較爲大的觀光大殿之中。
當呂晴進入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是以臣禮歡迎呂晴。呂晴的內心有點不好意思,只得擡手腰身一躬,語氣謙卑的道:“諸位快快請起吧。“
臨江王共敖等人便是率先起來,然後禮讓呂晴坐在了上首的位置。
如今戰況危急,對於臨江王的這種表現,呂晴的內心是不齒的。但是在人家的地盤,又不可下達命令。
那臨江王便是拍手令歌舞昇平,衆人對呂晴勸酒,好像天下已經太平的樣子。
一開始呂晴還笑著應接,可是越來越覺得氣氛有點不對,於是直接冷臉道:“如今天下大亂,劉邦聯軍所到之處摧枯拉朽,項王在前線奮力抵抗,諸位難道沒有感到危急嗎?”
呂晴也不知道爲何會有這般的膽量將這些說出來,不過呂晴說出這些話之後心裡反而是輕鬆了一些。
所有的人都是面面相覷,低聲議論。
那臨江王尷尬的一笑道:“娘娘過於擔憂了。以項王的神勇,天下無人能及,那劉邦慫貨算了啥鳥?相信項王一定能轉危爲安的。”
臨江王說完此話,便是有衆人開始附和。呂晴生氣,推盞不語。
臨江王共敖只得謙卑的道:“娘娘不必擔憂。我這就派出兵馬前去。”
不料那共敖剛想起身發令,便是有應急竹簡送達。共敖便是臉色冷峻的接過了,一看頓時臉色大變,於是將竹簡令衆人傳閱。
原來衡山王吳芮與南越王趙佗聯手對臨江的疆域進犯,形勢十分的可怕。而前線呢,項羽與劉邦相持不下,如今雙方損失慘重。
就在衆人惶惶不安的時候,呂晴卻是首先的道:“如今之計,臨江王只能出城迎戰了,如此才能鼓舞士氣,或許可以翻盤。衡山王、南越王地域交接,雙方各有擔憂,合作比不能持久。再說那南越王乃是自封,怨恨項王當年沒有賜予王號,如今只可從項王處派遣一使者,正式賜予王號,便可令其退卻。”
那臨江王聽了,更是憂心忡忡,心裡暗暗的道:如今聰慧之女子,留在自己的身邊那多麼好啊。可是一旦他有所不軌的話,勢必與項王反目成仇,陷入極端不利的境地。
臨江王聽了呂晴這一番高論之後,便是稱讚道:“娘娘高明。今晚宴會就此作罷,臣等奉娘娘指令行事。”
呂晴繼續的道:“項王哪裡,最合適的人選莫如本宮。”
臨江王一怔,慌忙的回答道:“那是,那是。”
罷宴而回,呂晴便是在丫鬟的帶領之下前去沐浴了。不知道爲何呂晴總是感覺有一雙邪惡的眼睛在偷窺自己,這種感覺令她感到十分的不安。
在回房休息的時候,呂晴正躺在牀上胡思亂想之際,那房門卻是吱呀一聲開了,然後便是一個蒙面人闖了進來,還不等呂晴有所反應,便是塞入她的嘴巴一個布團,然後十分的麻利的將之捆綁。
然而那人剛想對呂晴有所不軌與侵犯的時候,黑暗中卻是又有一個人一劍貫喉而過,那蒙面人還沒有等大叫一聲便是歪倒死了。
那使劍之人便是一腳踹了那個人,小聲的道:“娘娘,是我。”
呂晴聽到是審食其的聲音,心裡這才稍稍的安慰,淚水嘩嘩的流淌起來。
審食其便是拿下了呂晴嘴巴里的布團,同時爲之解開了捆綁。
呂晴恢復了自由,當下十分的憤怒,出現了這種事情,她是無法容忍的,如果不是審食其的出現,恐怕自己的身子又要被這個人玷污了,自己還有什麼顏面去見項羽呢?
不過在燃了蠟燭,近前一看,呂晴差點就要
當場驚叫起來。因爲此人正是臨江王共敖!
“審食其,你殺死了臨江王。”呂晴有點忐忑的道。
審食其便是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然後示意呂晴背過身去。
呂晴雖然不明白,但是也是一言而做了。
一刻鐘的功夫之後,審食其小聲的道:“娘娘可以回頭了。”
這一回頭,呂晴差點就要驚叫起來,幸虧審食其動作快捷,一下子捂住了對方的嘴巴。
“娘娘,是我,審食其,我現在化作臨江王的模樣,我們才能逃脫啊。這臨江王對我也是存有了殺心,我的那裡會有人放火,這共敖的屍體便是開始投入那火中了。”審食其急忙的解釋道。
呂晴只是點點頭,渾身卻是嚇得不停的顫抖。
“娘娘不要害怕,好好的在牀上休息就是。其他的事情就由我來做吧。”審食其目光堅定的道。
審食其便是抱起呂晴然後輕輕的放在牀上,蓋上被子。呂晴不捨,慌忙的攥緊了審食其的手臂。
審食其身體微微一顫,安慰道:“沒事的。相信我。”
“那你一定要回來啊。”呂晴語氣有點擔憂的道。
審食其只是點點頭,然後便是毅然的轉身,將現場一番處理之後便是那共敖的屍體放入了麻袋之中夾在腋下便是飛身而遁。
適夜,審食其居住的那個簡陋的房屋果然起了大火,而那個假審食其更是燒的只剩下灰白的骨架。
然後那個由審食其假扮的共敖便是匆忙的趕到呂晴的房間,扮作十分的難過的樣子將這個壞消息告知了呂晴,那呂晴假哭了一陣,此事更無下文。
也幸虧這審食其乃是刺客出身,當年深的荊軻的遺傳,否則處理這等事情不露出馬腳的話幾乎不可能。
那假扮共敖的審食其便是整夜守護在呂晴的房外,第二天便是帶領軍隊出了臨江城,在呂晴的一再要求之下,爲了鼓舞軍隊更大的士氣,呂晴隨軍出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