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

bookmark

天漸漸亮了,大名城的居民們終於發現了不一樣之處,他們看見了久違的宋軍大旗,也看見了一隊隊宋軍在城內巡邏,這個消息讓滿城居民歡欣鼓舞,全城到處響起了鞭炮聲和敲鑼打鼓聲。

宋軍大營前擠滿了自發前來犒軍的百姓,足有千餘人之多,很多人是趕著大車,車內裝滿了雞鴨魚肉以及無數美酒,還有宰好的肥豬和肥羊,種烈奉命在大營前接待犒軍的百姓。

“各位父老鄉親,我們是宋軍先鋒軍,我告訴大家,攝政王殿下已經開始北伐,數十萬大軍正圍剿中原僞齊軍,一旦收復中原,下一步就是兵指河北。”

“請問將軍,你們現在究竟有多少軍隊,能不能守住大名城?”一名商人擔憂地問道。

衆人七嘴八舌,這也是他們共同的擔心。

種烈微微一笑,“請大家放心,我們先有兩萬軍隊,而且援軍正在路上,幾天後就會到達,既然我們佔領了大名城,就絕不會再將它讓給金兵,還望大家在人力方面給大力支持。”

“我們盼望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只要宋軍貼出招募告示,相信一定會有大量的百姓願意爲宋軍效力!”

衆人並沒有說錯,當宋軍招募民夫的告示在城內各處貼出後,城內青壯立刻從各地蜂擁而至,在宋軍大營前排起了長隊,僅第一天就有一萬多人報名參加了民夫。

燕青隨即下令在城內賑濟貧民,大名府是金兵在大宋的最重要根基地,他在城內屯集了四十萬石糧食和近百萬擔草料,除了極少部分運去碼頭外,其餘大部分糧草都在城內的南倉城內,另外在北倉城內還大量的兵甲、帳篷、旗幟、戰鼓、火油以及生鐵白銀等等戰略物資,甚至在一座佈滿灰塵的倉庫內還發現了三十架大型火砲。

這個發現讓燕青大喜所望,他們命令工匠仔細檢查這三十架火砲,看看能否還能再使用,結果令人所有人歡欣鼓舞,這三十架大型火砲還從未用過,保持得非常完好,燕青立刻命令士兵將火砲運上城頭。

三天後,城外出現了敵軍的騎兵探子,足有數百餘人之多,從四面八方窺視大名城,探子並不是金兵,而是冀軍,從探子的規模來看,前來攻打大名城的冀軍不會低於三萬人。

........

恩州清河縣,一支五萬人的大軍正沿著永濟渠浩浩蕩蕩而行,這正是冀王高慶裔親自率領的收復大名府的軍隊,高慶裔得到大名府失守的消息後,幾乎毫不猶豫,立刻率領大軍南下。

高慶裔最初是遼國漢人,投降金國較早,一直得到金國的器重,多次代表金國出使大宋,金國考慮他祖上是河北名門出身,在封劉豫爲齊王后,便又封了高慶裔爲冀王,替金國暫時執掌河北地區。

金國對高慶裔的支持明顯要強於齊軍,不僅在裝備上更加精良,還提供了兩萬匹戰馬,在士兵方面也是以投降的宋軍禁軍爲主,戰鬥力較強。

大名府對高慶裔而言同樣重要,大名府在宋朝被稱爲北**京,宋朝在營造大名府上花了大量心血,使大名城在城池規模和防禦方面都不亞於東京汴梁,

原本高慶裔就想在把王宮建在大名府,只是完顏斜也強佔了大名府,令他耿耿於懷,這次完顏斜也令大名府金兵南下剿匪,把大名府交給高慶裔暫管,使高慶裔看到一線希望,可這線希望剛露苗頭就被掐滅了。

大名府居然被一支來歷不明的軍隊攻佔,著實令高慶裔深感震驚,究竟是宋軍,還是梁山亂匪?

雖然從表面上看,應該是梁山亂匪所爲,但一種直覺告訴高慶裔,事情恐怕不是那麼簡單。

就在大名府失陷的第二天晚上,高慶裔便接到了完顏斜也的命令,令他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大名府,當然完顏斜也也開出條件,奪回大名府後,準他將王宮遷往大名府,同時考慮讓他登基爲帝。

不管是遷移王宮、登基爲帝的誘惑,還是自身的威脅,都讓高慶裔不得不做出選擇,一定要奪回大名府。

高慶裔和劉豫一樣,擁有十萬大軍,除了大名府的兩萬大軍外,五萬軍駐紮在王府所在地河間府,另外還有三萬分別駐紮在真定府的井陘土門關、邢州滏陽關、以及河間府的白陘關,三處都是河北的戰略要地,還有數千士兵零散駐紮在黃河北岸,負責看守七處黃河碼頭。

五萬大軍一路浩浩蕩蕩南下,同行的還是六百多艘貨船,負責運輸糧草物資,這是永濟渠上所有的貨船上,全部被金國強徵,一直停靠在燕山府的涿州境內,這次爲了支持高慶裔,完顏斜也慷慨地將六百艘貨船全部借給了高慶裔。

兩天後,五萬冀軍進入大名府境內,這時,探子從各處來報,敵軍已將大名府所有的百姓都遷入了城內,外面各縣都是空城,村莊也沒有了人煙,到處死氣沉沉。

“城內到底是什麼軍隊?”高慶裔望著遠處隱隱可見的城池問道。

一名探子首領躬身道:“卑職也不能肯定,但城頭上插的是替天行道的大旗,應該是梁山亂匪?”

“應該是?”

高慶裔有些不滿道:“難道你們沒有詢問那些被釋放的戰俘,他們應該知道內情吧!”

“卑職問過了,有人說是宋軍,但也有人說是亂匪,各種說法都有。”

“那對方的兵器裝備呢?”高慶裔追根問底。

“兵器裝備比較精良,和我們一樣,好像還配備了神臂弩,只是從前的梁山軍也有神臂弩,所以.......”

高慶裔也知道探子說得有理,僅從兵器裝備並不能斷定對方就是宋軍,除非是有確鑿證據,比如臨安那裡得到的情報,比如這支軍隊使用了宋軍纔有的獨門裝備,象震天雷之類。

Wωω .ttκΛ n .¢Ο

這些證據都沒有出現,他們也無法判斷城內的真實情況。

“父親,會不會是宋軍從海路過來?”高慶裔次子高建小聲道。

高慶裔半響沒有說話,這是一個極其大膽的猜測,但又很有可能,如果城內軍隊真是宋軍,宋軍當然不會插翅飛來,那麼只能從海路過來。

但這種可能性就有點細思極恐了,宋軍從海路能到黃河,那一樣能到自己的老巢河間府,自己在河間府那邊可沒有多少防禦啊!只剩下五千人守城,一旦王宮失守怎麼辦?

只是現在再撤軍回去也不太現實了,高慶裔只得嘆口氣道:“儘快拿下大名城吧!”

..........

金國在黃河上修建的七座碼頭依次是商河碼頭、高唐碼頭、聊城碼頭、朝陽碼頭、濮陽碼頭、黎陽碼頭和汲縣碼頭,其中最大的碼頭是聊城碼頭,其次便是黎陽碼頭,再其次是濮陽碼頭。

短短五天時間,阮氏兄弟已經摧毀了商河、高唐、聊城和朝陽碼頭,燒燬船隻三百餘艘,繳獲大船兩百艘,使他們船隊從最初五十艘增加到兩百五十艘,大量船伕抗金義士也加入了他們隊伍,事他們兵力達到五千人。

阮氏兄弟便兵分兩路,一路由阮小七率領,繼續率領百餘艘戰船向濮陽進發,另一路由阮小五率領,繼續封鎖大名府的黃河沿岸,防止南下的三萬金兵殺回來。

此時濟南府、鄆州和濟州三地已是一片雞飛狗跳,後援船隻被燒燬,完顏宗幹只得下令就地尋找糧食和馬料,金兵開始挨家挨戶搶掠糧食,金兵趁機搶掠財物,姦淫燒殺,三地十幾個縣頓時陷入了一片悽風慘雨之中。

短短幾天時間,金兵便搶掠了近十萬石糧食和兩萬石黑豆,他們又抓捕民夫四處割草,使騎兵勉強能堅持下去。

金兵大營就在須城縣外,他們自己攜帶了幾千頂帳篷,勉強給三萬士兵遮風擋雨,但大部分帳篷都被毀於一旦,想住得舒服一點是不可能了。

就在金兵到來之前,張榮率領兩萬士兵退入梁山泊,使金兵抵達鄆州後,卻找不到敵軍,士氣受挫。

完顏宗幹著實心煩意亂,他已得到明確消息,他們的運輸船隻沒有跟上來,聊城碼頭上火光沖天,應該是被敵軍襲擊了。

沒有了船隻,這便讓他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他們回不去了,除非等到年底黃河結冰,那還有大半年時間啊!

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七十六章 京城來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
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七十六章 京城來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蕲春县| 龙江县| 丰原市| 扶沟县| 德安县| 玉山县| 旬阳县| 余江县| 大英县| 福州市| 酉阳| 阜城县| 江油市| 盐城市| 卫辉市| 固阳县| 桐城市| 五莲县| 徐闻县| 渭南市| 河北省| 万安县| 黎川县| 汝阳县| 榆中县| 扎囊县| 闽侯县| 新津县| 竹溪县| 汝州市| 金寨县| 邮箱| 伽师县| 腾冲县| 嵩明县| 阳朔县| 随州市| 光泽县| 涞源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