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

bookmark

李延慶在慶州又呆了十天才返回京兆府,他只要把賠償和贖買的錢物以及戰馬拿到手,慶州的後續處理就和他沒有關係,全部丟給知州林德處理,他需要休養生息,然後靜下心來考慮下一步的行動。

剛返回京兆府他便連得兩個喜慶的消息,一個是妻子誕下了麟兒,母子平安,另一個消息是他兼任鄜延路總管。

自己終於當父親的消息固然讓李延慶欣喜萬分,但這個鄜延路總管的任命著實讓李延慶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陝西路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行政劃分,由於它對西夏的戰略位置太重要,所以朝廷又從軍事角度上在陝西路北面沿著宋夏邊境劃了六路軍,分別是永興軍路,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和熙河路,其中熙河路已經被西夏控制,實際只有五路,這五路直接和西夏接壤,駐紮了六萬邊軍。

李延慶被加封爲鄜延路總管,在地域上包括了綏州、延安府和鄜州三地,擁有一萬軍隊,軍隊的實際駐紮地在綏州和延安府,不過只管軍隊,不過問地方行政。

“先生覺得朝廷封我爲鄜延路總管的意義何在?”李延慶沉思片刻問道。

莫俊笑道:“這個問題我想了好幾天了,鄜延路在邊境,而你在京兆府,按理說兩者應該沒有關係,中間還隔了耀州、坊州和鄜州,但我聽說西夏已經和朝廷簽署了邊靖協議,約好二十年內彼此不動刀兵,這樣一來,邊境起戰事可能性就不大了,朝廷很可能會在陝西路和河東路裁軍,以減輕軍費負擔。”

李延慶眉頭一皺,“邊境不可能沒有軍隊吧!”

“軍隊當然會有,但不會像現在這樣多,我估計最多保留一半軍隊,延鄜路軍很可能會被裁掉,但延安府和綏州邊境又不能沒有駐軍,這時候朝廷封你爲延鄜路總管,軍隊不就來了嗎?”

李延慶頓時明白了,“你是說朝廷會讓京兆府軍隊去填充延安府和綏州的邊軍?”

莫俊點點頭,“應該是這個意思,否則封你爲延鄜路總管真的沒有一點意義。”

李延慶負手走了幾步,“如果真是這樣,我豈不是要把一員副將放在延安府和綏州?那覺得誰過去比較好?”

“卑職覺得曹性不錯,他擅長防禦,再放三營過去,其中延安府兩營,綏州一營,應該就足夠了,當然,前提是朝廷真的裁軍。”

李延慶默默點了點頭,他心中有點沉重,歷史上還有三年金兵就要大舉攻宋了,雖然完顏阿骨打意外死在燕京城下,但他的死也只比歷史提前了一年,所以這件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歷史還值得商榷,至少完顏吳乞買已經順利登基,和歷史上一樣開始著手鞏固帝位,李延慶很擔心金國會不會因此提前攻宋。

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大宋裁軍,實在是不明智啊!

當天晚上,李延慶便寫了一份奏摺,強烈建議朝廷在西夏邊境保持足夠的軍事威懾,理由是西夏人的承諾不可信,一旦他們在北面完成了戰略計劃,很可能就會調頭攻宋,逼迫宋朝恢復歲幣。

.......

時間一晃過去了三個多月,李延慶寫給朝廷的奏摺如泥牛入海,沒有一點消息,但朝廷的決策卻和莫俊的猜測完全一樣,宋夏兩個國達成的邊境協議中,就有雙方同步裁軍的條款,按照雙方的約定,二十年內雙方邊境駐軍將逐漸削減到一萬人,其中頭三年不得高於四萬人,其中陝西路和河東路的邊境駐軍都不得高於兩萬人。

西夏軍率先履行條約,將十五萬邊軍減少了十一萬,只維持四萬人的兵力,宋朝也開始了行動,將陝西路和河東路的軍隊各自減少爲兩萬人。

不過西夏是把裁下的軍隊調去了北方,而宋朝是把裁減的軍隊調回京城,這一點倒讓李延慶沒有想到,或許是兩次北征損失兵力太大,所以朝廷便沒有把軍隊裁減掉,讓李延慶稍稍鬆了口氣,看來趙佶一點不傻,精銳的西軍他也捨不得放回家歸農。

而且宋朝也玩了一個小伎倆,只裁減邊軍而不裁剪京兆和太原兩府的駐軍,所以李延慶兼任延鄜路總管的意義就顯示出來了,一旦邊境危急,李延慶和姚平仲將直接率領京兆軍和太原軍北上。

進入十二月後,北方和中原普降大雪,整個淮河以及終南山以北都被茫茫的大雪覆蓋,這個時候的邊境最爲安靜,大雪封路,無論金兵還是西夏軍都無法南下。

眼看距離新年只有十天時間,李延慶便收拾行李返回京城探親。

......

風陵渡,在河東路芮縣西南,距縣城約三十餘里,與南面的洛陽府以及陝西路相鄰,風陵渡正處於黃河東轉的拐角,是極爲重要的交通及戰略要塞,跨河北、秦晉、以及中原三大地區之界,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

此時黃河上結了厚厚的冰,幾場大雪使天地間都變得白茫茫一片,時值新年前夕,風陵渡口格外熱鬧,擠滿了準備回家過年的旅人,這裡過黃河也主要以乘雪橇爲主,否則徒步過去,冰上的嚴寒很容易給人身體留下隱患。

當然,準備充足是沒有問題的,但大家還是喜歡裹著厚厚的棉被坐在雪橇上的感覺。

這次進京,李延慶只帶了張鷹以及十幾名親兵,他的四大親衛,楊光去了斥候營,張虎掌握情報司,張豹統率火器營,只有張鷹擔任他的親兵衛首領,出任副指揮使一職。

張鷹帶著幾名親兵去尋找雪橇了,李延慶則站在一處空曠處耐心等候,不遠處有一排小酒館和食鋪,坐滿了客人,生意很不錯。

這時,李延慶忽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小酒館那邊傳來,“你們鳥店賣的什麼酒,他孃的,摻了多少水?”

聽到這個聲音,李延慶頓時笑了起來,他轉身便向小酒館走去,挑開簾子走進大堂,果然看見牛皋站在樓梯邊揪著掌櫃的衣襟吼道:“賣得比礬樓還貴,若不拿出好酒來,老子拆了你的鳥店。”

掌櫃嚇得面如土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李延慶笑道:“老牛,你在做什麼?”

牛皋一驚,回頭看見了李延慶,他一把推開掌櫃,大喜道:“統制,你怎麼在這裡?”

“我回京城,當然要路過這裡,倒是你,你從太原怎麼往西走了?”

“別提了,今年的雪格外大,太行山的幾條通道都封路了,王屋山那邊也過不去,我只好和阿貴繞道風陵渡了。”

“王貴也在這裡?”

“就在樓上,我去叫他!”

“不用了,我們一起上去。”

李延慶和牛皋一起向二樓走去,走上樓梯口,果然看見王貴坐在窗邊喝酒,牛皋剛要喊,李延慶卻按住了他,笑著擺擺手,他直接走上去在王貴身邊坐下。

“這裡有人坐,你到別處去?”王貴沒有擡頭,語氣頗不耐煩。

“我們的交情,連一起喝杯酒都不行嗎?”李延慶微微笑道。

王貴一下子僵住了,慢慢擡起頭,眼睛驀地瞪大了,他‘哈!’一聲大叫,一拳向李延慶打去,二樓的酒客紛紛向這邊望來,

李延慶抓住他的手腕,笑道:“你小子什麼時候有這個毛病了?”

王貴異常興奮,笑得滿臉開花,“我剛纔還給老牛說,會不會遇到老李,果然真遇到了,真是天意啊!”

“算是天意吧!馬上過年了,你怎麼會在這裡?去京城嗎?”

王貴臉色一黯,半晌道:“一言難盡,呆會兒再說吧!”

這時,牛皋拎了三瓶酒上來,把酒往桌上一頓,忿忿道:“真他孃的黑店,這是從他們酒窖找來的,還沒有來得及摻水。”

掌櫃上前替他們把酒燙上,小聲央求道:“這三瓶酒算是小店送的,請三位軍爺高擡貴手!”

王貴揮揮手,“這次就算了,再上幾個好菜來!”

“我知道,馬上就來!”

王貴給李延慶倒了一杯酒,語氣有些不滿道:“這次真是你做得不厚道了,去京兆府,卻把兄弟們拋在腦後,現在兄弟們有難了,你倒是幫還是不幫?”

李延慶一怔,舉杯的手停在半空,“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聊聊新書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
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聊聊新書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永兴县| 林周县| 安龙县| 西乌珠穆沁旗| 平凉市| 肃南| 睢宁县| 建宁县| 灵川县| 洛川县| 宁强县| 南投市| 乌鲁木齐县| 三门峡市| 台山市| 新兴县| 阳东县| 舞钢市| 扶沟县| 阳信县| 长岭县| 大厂| 梁平县| 邵阳县| 来宾市| 清丰县| 建德市| 秭归县| 望奎县| 高碑店市| 六枝特区| 平邑县| 赤城县| 共和县| 扶余县| 眉山市| 搜索| 剑河县| 敖汉旗| 佛山市|